收藏 分销(赏)

外科学第七版名词解释重点整理.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384313 上传时间:2025-0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学第七版名词解释重点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外科学第七版名词解释重点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学第七版名词解释重点整理  1、腹外疝: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空隙,向体表突出所致。     2、直疝三角: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为腹直肌外侧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     3、早期胃癌:胃癌仅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者,无论病灶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均为~。     4、小胃癌:癌灶直径在10mm以下的早期胃癌。5、微小胃癌:癌灶直径在5mm以下的早期胃癌。     5、一点癌:癌灶直径在1mm以下的早期胃癌。     6、麦氏点:沿盲肠的三条结肠带向顶端追踪可寻到阑尾基底部。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     7、肝蒂:包含有门静脉、肝动脉、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     8、第一肝门:门静脉、肝动脉和肝总管在肝脏面横沟各自分出左、右干进入肝实质内,称为~。     9、Glisson纤维鞘:门静脉、肝动脉和肝胆管的管道分布大体上相一致,且被其共同包裹,称为~。     10、第二肝门:三条主要的肝静脉在肝后上方的静脉窝进入下腔静脉,称~。     11、第三肝门:肝的小部分血液经数支肝短静脉流入肝后方的下腔静脉,称~。     12、胆囊三角(Calot三角):胆囊管、肝总管、肝下缘所构成的三角区。     13、Mirizzi综合征:是特殊类型的胆囊结石,形成的解剖因素是胆囊管与肝总管伴行过长或者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位置过低,持续嵌顿于胆囊颈部的和较大的胆囊管结石压迫肝总管,引起肝总管狭窄;反复的炎症发作更导致胆囊肝总管瘘管,胆囊管消失、结石部分或全部堵塞肝总管。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胆囊炎及胆管炎,明显的梗阻性黄疸。胆道影像学检查可见胆囊或增大、肝总管扩张、胆总管正常。     14、Charcot三联征:见于肝外胆管结石,为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15、Reynolds五联征:见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     16、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按病理分类可分为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     17、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   18、功能复位: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 19.              ICP: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所产身的压力,正常成人为70-200mmh2o 20.      肾自截:肾结核时,由于输尿管完全闭塞,含菌尿液不能排入膀胱,膀胱的结合炎症好转或痊愈,尿液检查菌体阴性。 21.      张力性气胸:又称高压性气胸,气胸裂口与胸膜腔形成活瓣,气体只能进入胸腔不能排除,随着气体的增多,患肺健肺均受压,形成严重的呼吸循环衰竭。 22.      Colles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小头脱位,骨折远端向背侧尺侧移位,近侧向掌侧移位,形成典型的银叉 枪刺样畸形。 23.      桔皮样改变:乳腺癌晚期,淋巴液潴留,致乳房肿胀,使皮肤毛囊呈现小凹。 24.      Dugas征阳性:肩关节脱位,搭上卡不上,卡上搭不上。 25.     尿潴留: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排出。 26.              颅内压增高:ICP持续超过200mmh2o 27.              脑疝:是ICP增高的严重后果,是由于颅内压力增高超过了脑部的自身代偿能力,脑组织从压力高处向压力低处移位,压迫脑干、血管和脑神经,引起脑干损害及脑脊液循环通道受租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变化。 28.              颅骨骨折:指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的改变。 29.              脑损伤:是指脑膜、脑组织、脑血管及脑神经的损伤。 30.              原发性脑损伤:是指在受伤当时,暴力作用于头部立即发生的脑损伤。 31.              继发性脑损伤:是指受伤一定时间后出现的脑受损病变。 32.              创伤性窒息:当胸腹部受到猛烈的挤压或爆炸产生的高压气浪冲击时,致使胸腹腔压力急剧升高,上腔静脉压力随之上升,引起脑、头面部和上胸部毛细血管破裂,表现为弥散性点状出血。 33.              中间清醒期“脑外伤后原发性昏迷和继发性昏迷之间的时间。 34.              颅内肿瘤:指颅内占位性的新生物。 35.              脑脓肿:化脓性细菌侵入脑组织引起化脓性炎症并形成局限性脓肿。 36.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部分。 37.              脑积水:是指脑脊液循环受租、吸收障碍或分泌过多,使大量的脑脊液积聚于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导致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扩大,形成头颅扩大、颅内压增高和脑功能障碍。 38.              甲状腺亢进: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引起的内分泌疾病。 39.              连枷胸:相邻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时,伤部肋骨的前后端失去支持,该处胸壁软化,发生浮动,这类胸廓称为。 40.              反常呼吸运动:连枷胸时胸壁出现反常呼吸运动;表现为吸气时软化的胸壁内陷,不随其余胸廓向外扩展,呼气时则相反。 41.              纵隔扑动:胸壁软化时由于两侧胸膜腔压力不平衡时出现,引起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影响静脉血回流,严重时发生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 42.              气胸:胸膜腔内积气。 43.              血胸:胸膜腔积血。 44.              血气胸:血胸和气胸同时存在。 45.              胸腹联合伤:下胸、上腹部开放性或闭合性损伤造成膈肌破裂,同时伴有胸、腹腔脏器损伤。 46.              胸腔闭式引流:胸膜腔内插入引流管,管的下方置于引流瓶水中,利用水的作用,维持引流单一方向,避免逆流,以重建胸膜腔付压。 47.              肺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癌。 48.              腹式呼吸:是以膈肌运动为主的呼吸。病人用鼻吸气,吸气时将腹部向外硼起,屏气1-2秒,以使肺泡张开,呼气时让气体从口中慢慢呼出。 49.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先天发育异常而未能自愈的在一组心脏病,其中以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法洛氏四联征常见。 50.              动脉导管未闭:是指出生后动脉导管未闭合形成的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异常通道,若婴儿出生后12周动脉导管仍没有闭索称为。 51.              法洛氏四联征:为最常见的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有四个基本病变:即主动脉骑跨、肺动脉狭窄和室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厚。 52.              低心排综合症:是心脏术后常见的的并发症,病人表现为:BP低、CVP高,呼吸急促,动脉血氧分压下降、HR快、尿少、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 53.              联合瓣膜病变:两个或两个以上瓣膜同时受累。 54.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管腔狭窄,心肌缺血甚至坏死的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病。 55.              腹外疝:是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的部位,经腹壁或盆壁的薄弱点或缺损处向体表突出而成,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56.              疝环:也称疝门,是疝突向体表的门户,就是腹壁薄弱点或缺损所在。 57.              疝囊:是壁层腹膜经疝环向外突出形成的囊袋,囊颈是疝囊与腹腔之间的通道。 58.              疝内容物:是进入疝囊的腹腔内脏器或组织。 59.              疝外被盖:是指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 60.              易复性疝:疝内容物可回纳入腹腔的。 61.              难复性疝:疝内容物不能完全回纳到腹腔。 62.              嵌顿性疝:疝内容物不能回纳到腹腔者。 63.              绞榨性疝:嵌顿性疝发展致肠壁动脉血留障碍阶段。 64.              腹股沟斜疝:是指疝内容物经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下向前经过腹股沟管,再穿过腹股沟外环并可进入阴囊。 65.              腹股沟直疝:老年人多见,是疝内容物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腹股沟三角区直接向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 66.           股疝:以中年女性多见,是疝囊经股管、股环向股部卵圆窝突出。 67.           脐疝:是疝囊由脐环突出体外。 68.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是指由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腹膜腔急性感染。 69.           原发性腹膜炎:腹腔内无原发病灶,而是血源性引起的。 70.           继发性腹膜炎:继发于腹腔内空腔脏器穿孔、损伤破裂、炎症扩散和手术污染等所引起的腹膜炎。 71.           腹膜刺激征:腹部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是腹膜炎的重要体征。 72.           倾倒综合症:胃大部切除术后,当病人进食,特别是进甜的流质后10-20分钟发生,病人感觉剑突下不适,心悸、伐力、出汗、头昏、恶心、呕吐甚至虚脱,并伴有肠鸣和腹泻,平卧数分钟可缓解。 73.           早期胃癌:指所有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的胃癌。 74.           小胃癌:胃镜检查直径在6-10mm的癌灶。 75.           微下胃癌:直径《5mm的癌灶。 76.           肠梗阻: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77.           机械性肠梗阻:各种原因引起肠腔变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78.           麻痹性肠梗阻:是肠管丧失蠕动功能,导致肠内容物停止运行。 79.           痉挛性肠梗阻:是由于肠壁肌肉超常收缩所致。 80.           血运性肠梗阻: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管血运障碍,继而发生肠麻痹,肠内容物不能通过。 81.           闭襻性肠梗阻:一段肠襻两端完全组塞,如肠扭转。 82.           粘连性肠梗阻:因粘连致肠管成角,或腹腔内粘连带压迫肠管引起的。临床上最常见。 83.           肠扭转:一段肠管沿其系膜长轴旋转所形成的。 84.           肠套叠:一段肠管套入其临近肠管肠腔内。 85.           人工肛门:(结肠造口)是将近端结肠固定于腹壁外,粪便由此排出体外。 86.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全层列开后形成的小溃疡。 87.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指直肠肛管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的感染。 88.           肛瘘:是肛管与直肠下端与肛周皮肤间的感染性管道。 89.           痔:是直肠下段黏膜下或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块,并因此而引起出血、栓塞或团块脱出。 90.           门静脉高压:是因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引起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的综合症。 91.           胆石病;是胆囊和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 92.           夏柯氏三联症:腹痛、寒战和高热、黄胆。 93.           蕾若五连症:在三连基础上出现休克和精神症状。 94.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极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为主的疾病。 95.           蓝-棕色斑:因胰酶及坏死组织液穿过筋膜与肌层渗入腹壁下,可在季肋及腹部形成(grey-turner)。或脐周皮肤青紫(cullen) 96.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表静脉内因血流障碍而引起的静脉扩张迂曲、晚期常并发小腿慢性溃疡。 97.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由称buerger病,是一种累积周围中小动静脉的慢性、进行性、非化脓性炎症和闭塞性病变。 98.           间隙性陂行: 99.           静息痛: 100.           前列腺增生:是细胞良性增多,而不是肥大。 101.           TURP综合症:P357TURP术中通常应用冲洗液1-3万毫升,大量的冲洗液被吸收使血容量急剧增加,形成稀释性低钠血症,病人可在术后几小时内出现症状,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抽搐、痉挛、昏睡,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脑水肿和心力衰竭的等。 102.           皮质醇症(库欣综合征):是由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分泌皮质醇过多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103.           向心性肥胖:P378皮质醇症病人,由于皮质醇使脂肪的动员和合成都得到促进,致使脂肪分布不正常,出现满月脸、水牛背等,躯干明显肥胖。 104.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指肾上腺或异位组织自主或部分自主分泌过多的醛固酮,抑制了肾素分泌,产生以高血压、低血钾为特征的综合症。 105.           儿茶酚胺症:是嗜镉细胞瘤和肾上腺髓质增生的总称。其共同特点是肿瘤或肾上腺增生的髓质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引起病人以高血压、高代谢、高血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106.           骨折:是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107.           病理性骨折:由于骨骼本身的疾病,使骨质脆弱和破坏,轻微外力即可引起骨折。 108.           反常活动(假关节活动):在肢体非关节部位出现不正常的类似关节样活动。 109.           复位:将移位的骨折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位置,重建骨骼的支架作用。 110.           石膏综合症:P405躯体石膏固定的病人,表现为持续恶心、呕吐、腹胀及腹痛。 111.           皮牵引P408借助胶布萜于伤肢皮肤上,利用肌肉在骨骼上的附着点,牵引力传递到骨骼。 112.           骨牵引P409:将不绣钢针穿入骨骼在的坚硬部位,通过牵引钢针直接牵引骨骼。 113.           脊髓损伤:受伤脊髓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称完全性截瘫,部分功能丧失为不完全性截瘫。 114.           脊髓震荡:表现为迟缓性瘫痪,骨折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可为不完全性,最后可完全恢复。 115.           关节脱位:(脱臼)指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和关系。 11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症。 117.           颈椎病:P441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边极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临近组织,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 118.           急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致病菌引起的骨膜、骨、骨髓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119.           骨肿瘤:是指骨组织及骨附属组织所发生的肿瘤。 120.           断肢再植:P465对完全离断或不完全离断的肢体,采取清创、血管吻合、骨骼固定、肌腱和神经修复等一系列外科手术,将肢体再重新缝合回机体原位,加之各方面的综合处理,使其完全存活并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 张力性尿失禁的定义为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盆底肌肉筋膜组织松弛,膀胱和尿道解剖位置改变及尿道阻力降低导致腹压突然增加时排尿失去控制,不自觉的尿液漏出。 反常性酸性尿  一般碱性中毒时尿液呈碱性,但低钾性碱中毒时,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钾离子和氢离子与肾小管尿液中含的钠离子存在竞争置换的关系,即钾离子和氢离子之间谁的浓度大,就得以和钠离子交换,由于低钾血症中钾比氢少,氢占优势,与钠离子进行交换,使得尿液中氢离子增多,尿液呈酸性,故称反常性酸性尿。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