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畸形的爱为他掘墓高老头一、资料概述:1、篇目:丰富深刻的父爱悲剧典型 作者:曾玉宏 源自: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作者观点:一部高老头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父爱的悲剧”。主人公高里奥溺爱两个女儿 ,将自己的全部钱财都给了女儿 ,结果反遭女儿遗弃 ,最后孤独怨愤地死去。作者根据资产阶级人性论 ,描绘了一个“父性基督的面目”及其忘我的“痴情”,并让这种“痴情”在现实面前遭到无情的毁灭。作者艺术地再现了这种毁灭的过程和结果 ,展现了人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全部经历、心理状态和性格发展 ,反映了社会生活和人类心灵的全部复杂性 ,并将这种复杂性以悲剧的形式向我们娓娓道来。2、篇目:
2、谈高老头给女儿的“父爱” 作者:王芳实 源自: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作者观点:高老头是巴尔扎克最著名的作品.这部小说中的一条主要线索是退休面粉商高里奥老头被他的两个女儿搜刮净尽,像挤干了汁水的柠檬一样被扔掉后,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里.娜齐靠他做了贵族夫人,但斐纳靠他做了资产阶级太太,他能以父亲的身份得到她们的尊重是因为他手里的钱可以维持她们荒淫无耻的上层社会生活,当他被她们逼得身无分文中风死去时,他与她们的关系就因金钱的耗尽而结束了.她们没有去关心病中的父亲,没有给他送终,因为在她们的心里,参加巴黎一场最盛大的舞会是“即使踩着父亲的身体走去也在所不惜”的.正是在这个残酷
3、的现实面前,小说的主人公拉斯蒂涅完成了他征服巴黎上层社会的心理转变过程。3、篇目:高老头“父爱”悲剧分析 作者:杨笛 源自: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作者观点: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高老头中高老头的“父爱”悲剧无疑是人们谈论得最多的话题,他盲目的爱换来的却是遭女儿们遗弃的可悲结局。本文试从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方面分析,对高老头“父爱”的悲剧探究原因,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在金钱诱惑下,父女沦为冷酷的现金交易的可怕现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4、篇目:高老头和李尔王父爱比较研究 作者:易宋江 源自: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05期作者观点:本文从三个方面即高老头与李尔王之父爱的内容 ,父爱
4、的悲剧原因以及悲剧产生的审美意蕴进行比较研究。建立在政治和社会基础上的其父爱内涵既有一定的共性 ,也有其不同的个性。莎士比亚的李尔王通过古代不列颠王李尔被两个女儿遗弃的故事 ,写出了时代的动荡与灾难 ,揭示了金钱权势对人伦关系的破坏 ,描绘了原始积累时期罪恶丛生的社会画面。而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则通过高老头这一具有浓厚的宗法制观念的商业资产者的典型 ,以高老头的父爱去谴责整个社会对金钱的膜拜。二、研究现状分析:评论界对高老头的父爱的研究在强调其阶级性的同时是有争议的,一方面许多研究者认为高老头的父爱是封建宗法制观念的产物,另一方面一些研究者则认为高老头的父爱是资产阶级拜金主义的父爱。高老头被认为是
5、“父爱的代表”,但这种父爱是极度自私的。三、我的研究论文的可行性分析:在巴尔扎克的作品高老头中高老头的父爱悲剧是人们谈论得最多的,也是争论较大的,金钱是资本主义新时代的标记,而父爱是过了时的宗法制残留感情,这两者构成高老头的矛盾性格。高老头的悲剧是子女教育不当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四、写作大纲(一)引论 高老头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画幅之一。小说中巴尔扎克形象地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揭露了在复辟王朝的法国尔虞我诈的社会中金钱的统治作用和金钱至上观念的罪恶。此外,高老头的形象格外鲜明,引人注目。他的父爱一贯被人们描绘成抽象的人类的美好天性
6、,于是他成了文学作品中父爱的典型。品读高老头的父爱爱的深沉,却爱的可悲。(二)本论 1、高老头的父爱的表现 高老头在他的妻子病势后,他便把他全部感情倾注在了两个女儿身上,全力满足女儿的奢华生活。高老头还给女儿们“随心所欲挑选丈夫”的权利。在波旁王朝复辟以后,封建等级观念进一步加强,地位显赫的女婿认为高老头的面粉生意有失体面,高老头也觉得自己的身份有辱女儿的面子,为了女儿,他盘出铺子搬进了生活条件很差的伏盖公寓。他的父爱成为一种畸形发展的病态欲望。对他来说女儿就是他的生命,女儿就是他的一切。为了看到女儿,他就像乞丐一样从便门偷偷地去探望女儿,甚至守侯在女儿马车经过的路边,窥伺女儿乘坐华丽的的马车
7、走过,如果这时女儿像他笑笑,“那就像天上照下一道美丽的阳光,把世界镀了金”。2、高老头父爱的悲剧及其原因从表面上看来,巴尔扎克竭力渲染的这种超乎寻常的爱女之情几乎到了变态的畸爱程度,于是,有人据此认为高老头的父爱表现了人类崇高的感情,是使人感到惊心动魄的伟大感情,是一种父性的基督。但我们仔细品读,其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却遭到那样无情的对待,高老头自身也是导致这悲剧的原因。首先,高老头对女儿们过分溺爱,并且用错误的方式来表达他对女儿们的父爱。高老头父爱的内容多半是满足女儿物质生活。高老头的女儿们变得无情、无耻、丧失道德伦理,成为崇尚金钱的资产阶级贵妇,其中固然有社会风气和社会教育的败坏作用,但也是
8、父亲盲目的爱的产物。其次,高老头的父爱并不单纯,而带着阶级的复杂性的。高老头最后留给女儿的咒骂足以说明他的父爱并非是崇高无私的。他认为父女之情胜过金钱,可他又相信金钱的力量,在临死前还说“钱能买到一切,买到女儿”结果,原本高尚的感情变得庸俗了、不纯洁了,这种父爱无论从动机还是行为上都是偏狭、自私和虚伪的。(三)结论高老头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作为商人他精明世故,作为父亲他却是爱女如痴、倾其所有、盲目牺牲。即使死前看透了那个黑暗的社会,他依旧渴望见到女儿,渴望一丝温情。品读他的父爱,在强烈的对比和矛盾的心情下有一种辛酸。父爱本是人类至真至纯的情感,在那个金钱统治的社会却被无情的扭曲了。其实,正是他自己酿造了这杯贴着父爱标签的精神苦酒,不仅葬送了自己,也毒害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