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石嘴山市丽日小学 张华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后木牌上的语言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教学重点:感受“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一句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感悟其打动人心的原因。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所在。教学课时:两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小游戏:(教师先请一名同学上台做模特)请问有谁愿意介绍一下这位模特的外貌呢?生:她长着师:下面听听老师的介绍,她长着(教师用优美的语言介绍模特外貌,
2、与前一名学生的介绍形成鲜明对比)师:(分别询问同学们和模特)请问你们更喜欢哪一种介绍方式呢?为什么?生:第二种,因为师:是的,同学们都喜欢优美、动听的语言,由此可见,优美的语言更加吸引人,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板书课题)。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语言的魅力,一起走进字里行间去品读、去感受那句富有魅力的话吧。二、温故知新:下面,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过的词语,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在文中画出这些词语。(课件出示两组词语)1.回顾生词:(第一组词语: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谁来读?(1)指名读; (2)全班齐读2.拓展知识:教师:同学们,看到这几个词语你们想到了谁? 学生:可怜的老人。(点击出示
3、-可怜的老人及图片) 教师:谁能将这几个词语串起来并结合课文内容说一句完整、流利的话?3.回顾生词:(第二组词语:绅士、贵妇人、衣着华丽、无动于衷、淡淡一笑、姗姗而去)谁来尝试?(1)指名读; (2)全班齐读4.语言训练: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几个词语你们又想到了谁? 学生:冷漠的路人。(点击出示-冷漠的路人) 教师:谁再来用这些词语并结合课文内容说一句完整、流利的话?5.教师:当这些路人面对这位双目失明的可怜的老人时,非但没有给予同情,反而还冷漠的无动于衷。可是,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好心人存在的,大家一起告诉老师,他是谁?(学生回答:诗人-让彼浩勒) (点击出示热心的诗人)6.教师:当这位诗人看
4、见了双目失明的老人时,首先他是怎么做的? 学生:他掏出了口袋里仅有的一些钱给这位老人。 教师:是的,诗人虽然给了老人一些钱,老人因此解决了暂时的温饱,但是他的下一顿饭该怎么解决?他明天的温饱该怎么解决?他以后每一天的困境又该如何解决呢?这个时候,诗人仅仅是给了老人一些钱这么简单吗?(学生:不是)那么诗人还做了什么呢?(学生:在木牌上添了几个字)最初,盲老人的木牌上写的是什么?(板书:我什么也看不见!)那么,诗人的这一做法到底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呢? 三、细读课文,感受魅力:1.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自由朗读课文15自然段,然后同桌一组相互讨论:添字前后行人的表现、盲老人的收入和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在课文
5、中找出相关的语句画出来。2.学生反馈,教师课件出示相关语句:(1)“哎!”老人叹息着回答,“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说着,脸上露出了非常悲伤的神情。(指导学生抓住“悲伤”有感情地朗读)(2)老人笑着对诗人说:“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指导学生抓住“笑”有感情地朗读)3.同学们请看(出示表格),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人物,同样的乞讨方式,结果却迥然不同。语言行人的表现盲人的收入盲人的表现我什么也看不见无动于衷没得到悲伤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纷纷相助多极了笑着4.小结:老人的境遇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学生:因为多了六个字:“春天到了,可是”。(板书这六个字)四、感悟语
6、言,提升魅力:1.过渡:是的,诗人仅仅加了六个字,却产生了这么大的魅力,使得老人的境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来对比的读读这两句话。2.出示两句话:我什么也看不见! 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3.师:第二句告诉我们春天来了。春天到了,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在文中画出描写春天景色的语句。学生反馈:(出示句子)李,晶莹的莹,你呢?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舞,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1)说说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师:请同学把这段话再读一遍,边读边想想你看见什么了?听见什么了?
7、又体会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春天到了,我看见了_,听到了_,这怎能不让我陶醉呢?)4.师:看到“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些字行人都想到了这万紫千红的春天,想到了春天的良辰美景,特别的美妙,春天于严冬交替中诞生,一切渴望葱茏的树木,所有向往绽放的花蕾,无数企盼萌芽的种子,怎会错失这大好春光?师:(激情地)春天到了,春天给我们带来了如诗如画的美景。5.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画卷吧!(播放“春天的美景”录象片段)(音乐起,师读:湛蓝晴朗的天空,棉絮般的云朵。想象一下春天的画面,百花齐放,五彩缤纷,小草发芽,绿树长出新叶,莺歌燕舞,小桥流水,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勃勃的世界,多美好哇!有谁不喜
8、欢春天,有谁不愿意去赞美它呢?可是,这么美妙的春天,这位双目失明的可怜老人却看不见!接着画面一片漆黑,想起哀婉的音乐。)他的眼前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啊!6.指生读:假如你是这位失明的老人,你是什么心情?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读:“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老师评价(叹息、悲伤、心酸、真可怜) 师:此时此刻,当你们面对这样一位老人时,你又是什么感受? 带着这种感受再次读:“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7.(教师引读,动情地)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里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学生跟读)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们,今天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我叫李莹,木(师充满激情地)当那些
9、穿着华丽的绅士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里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生读)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师充满激情地)当那些穿着华丽的贵妇人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里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生读)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师充满激情地)当那些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里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生读)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8.小结:是啊,人们怎能不对这位双目失明的可怜老人产生同情之心呢?诗人添上“春天到了”,并且用“可是”作为转折,把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和最悲惨的现实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人们陶醉于春天美景的同时,不禁想到了盲老人的不幸。这个时候,即便是再冷漠的人也不得不对这
10、位老人产生同情之心!五、魅力延伸:李,晶莹的莹,你呢?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1.师:“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是什么意思?2.课件出示: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里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sp; 简单的(1) 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2)一定对他产生同情之心。(3)不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师:你认为哪句话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3.小结:我们人类的语言文字就是如此的富有神韵,一句话可以有多种说法,这也是语言的魅力。孩子们,课文学到这里,你知道,怎样的语言是有魅力的语言呢?(学生自由回答)六、魅力展示:有时相同的意见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会起到不同的作用,而且如果你运用了恰当的语言,它会更吸引你。社会、校园内经常看到警示语发生了变化,不但能够吸引人而且能够教育人。同学们在生活中随处都可见,那么下面就让我们自己来从这四幅图片中找一幅你认为最有魅力的图片,设计一条更加有魅力的警示语吧!(课件出示图片)提示:请同学们先在本子上自己写一写,然后与同学交流!七、魅力总结:语言的真正魅力,来自于有生命魅力的灵魂。语言的魅力不仅可以改变你的一生,甚至还可以教会你如何做人!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一个真正有魅力的人吧!八、作业布置:1.搜集或者创作更多的你认为有魅力的语言,与同学交流。2.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