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以词为史”--对黄升《中兴词选》的再认识.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36542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词为史”--对黄升《中兴词选》的再认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以词为史”--对黄升《中兴词选》的再认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以词为史”--对黄升《中兴词选》的再认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 卷第 期中国韵文学刊.年 月 .“以词为史”对黄升中兴词选的再认识章 琛(香港浸会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香港)摘 要 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是现存的三部为南宋人所选辑并以南宋词为主的词总集之一与阳春白雪和绝妙好词各自反映了宋季至元初词体观念的一个层面 在淳祐年间词体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时代环境下黄升的选择强调了词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内涵反映出他对当时以名公为本位之价值体系的认同包括卫道风气对词之创作和接受之影响关键词 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 南宋词 以词为史 孙惟信 赵以夫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 问题的提出中兴以来绝妙词选(以下简称中兴词选)和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以下简称唐宋词选)同

2、为黄升编选至晚在元代便有合刊本(卷十一 )以故后人言及均合称花庵(绝妙)词选将二者视为同一种选本的两个部分来讨论 然而二者虽然编排体例相同从中也体现出类似的批评观念但其初始既各自成书其间编选动机和宗旨之不尽相同处也不应忽略有些特征在唐北宋部分表现得十分突出但是在南渡以后部分就相对地淡化反之亦然 例如词的本事和评点是唐宋词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传达编者对具体词作命意造语的鉴赏但在中兴词选中其数量大为减少作用也相应减弱但因人选词、以词存史的宗旨表现得更加明显 故以下关于花庵选集的论述主要是指中兴词选而用唐宋词选作为参照和比较凡研究一文章选本有编者之序跋者先观其序跋再看其选择去取是否有一定的准则、是否体

3、现编选者的主观偏好然后衡量其选本是否符合编者自己提出的宗旨、是否达成其预期的效果 的确黄升的自序明确表示了中兴词选的存词和应歌两种意图:长短句始于唐盛于宋 唐词具载花间集宋词多见于曾端伯所编 而复雅一集又兼采唐宋迄于宣和之季凡四千三百余首吁亦备矣 况中兴以来作者继出及乎近世人各有词词各有体知之而未见见之而未尽者不胜算也 暇日裒集得数百家名之曰绝妙词选 佳词岂能尽录亦尝鼎一脔而已 然其盛丽如游金张之堂妖冶如揽嫱施之祛悲壮如三闾豪俊如五陵花前月底举杯清唱合以紫箫节以红牙飘飘然作骑鹤扬州之想信可乐也!()黄升欲以是编继花间复雅乐府雅词之后成为以中兴词人为主体的又一部“名公长短句”其跋语云:“亦姑据家

4、藏文集之所有、朋友闻见之所传词之妙者故不止此嗣有所得当续刊之 若其序次亦随得本之先后非固为之高下也”()叙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章琛()女浙江杭州人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诗歌据彭元瑞等编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十一著录“绝妙词选”条近来介绍花庵词选多云是南宋部分先成书此说不知何据 或云因为黄升在中兴词选的自序中没有提到唐北宋集 案集中黄铢简介云:“名铢号榖城翁与朱文公为友喜作古诗乐章甚少其母孙夫人能文有词见前唐宋集”而唐宋部分“孙夫人”名下简介云:“名道绚号冲虚居士黄榖城之母”可见编中兴集时已有唐宋集 分别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与中兴词选唐圭璋等辑唐宋人选唐宋词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第、页述此书的编辑

5、过程和作者的铨次与曾慥绍兴丙寅()的乐府雅词引如出一辙()至如“胜丽如游金张之堂”至“豪俊如五陵”云云是照搬张耒东山词序中语 泛指各类风格的作品均可以作应歌佐酒助兴之用花庵词选存史说是毛晋根据其书的体例率先提出:“每一家缀数语纪其始末铨次微寓轩轾盖可作词史云”毛晋认为花庵词选的排序不像黄升自己说的这么随机而是“微寓轩轾”故可作词史 这里的“词史”是指“词之文类史”还是“以词为史”之“史”意思并不明确 从毛晋身处时代的语境来看还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而今人凡论及花庵词选存史都指“词之文类史”而言 如萧鹏论述道:“它是整个历史进程的实录是每一词坛的各种层次、各种群体和各个作家的完整面貌之大汇展 因此

6、黄升基本上是抱持一种冷峻客观、不带任何艺术偏见的态度来别裁去取”()他的观点代表了目前普遍的认识即将花庵词选 定位为一部客观、纪实、完备的学术性总集如实地反映了南宋词史的进程 但如此推许未免过当在结合黄升自述之宗旨、检验其选本之选择去取这一环节出现了两个误区:一是将所收作者人数之众等同于完备二是将作品风格类型之多元等同于客观 在对作者和作品的选择中黄升并非没有偏重 认识这一点并不意味着贬低其选本的价值恰恰相反正是这种非完备、非客观甚至有时在初看之下违背常理的选择体现了黄升的价值取向和批评观念也正是其选本之意义所在二 身份、类型和风格黄升的名人情结在唐宋词选和中兴词选集中均有体现但也不是任何名人

7、均予选录其自序云“暇日裒集得数百家”而最后入选的只有八十八家 与唐宋词选集相比中兴词选集减少了对具体词作的评点但词人小传的内容明显增加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巨公胜士”的共同点均是名臣、儒林或清流 如当时儒林中称先生者有吕本中、刘子翚、杨万里、赵蕃、魏了翁、刘镇等人 其余黄铢与朱熹为友蔡幼学尝从陈傅良学宁宗时提举福建常平被劾与朱熹交往过密罢奉祠八年李石于干道中太学博士因直言径行不附权贵出主石室从学者如云刻石题诸生名者几千人刘光祖于淳熙五年召对论恢复事除太学正光宗时为侍御史极论道学所系卒谥文节刘子寰早登朱文公之门从之学名臣清流如叶梦得、赵鼎、范成大、韩元吉、辛弃疾、京镗、赵彦端、吴潜等均为相、帅李昴英

8、、王埜、曹豳、王迈等以忠直敢言见称张元干、王庭珪、李弥逊、姚宽、潘牥等均忤当路而遭抑以气节闻于时值得注意的是集中相当一部分作者属于偶然为之如郑域、姚宽、黄铢、蔡幼学、崔与之、李石、王埜、曹豳等等 而当时有不少词名并词集行世的作者如扬无咎、程垓、孙惟信、赵师侠等反而未予选录 舍此取彼显然文学意义非黄升唯一的考量如果只是所选词人的群体特征尚可以看作北宋名公词之延续毕竟所谓“名公”一般都是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有地位的人物 于是涉及第二个方面即所选词作的类型 集中祝寿、赠送(包括送别、寄题、贺赴调、奏凯等等)、应制、同赋/次韵等类的比例远高出其他的宋代词总集 如魏了翁词黄升注云“皆寿词之得体者”显然选

9、录其词是为了备此一体 又如辛弃疾和刘仙伦前者是中兴前期的词坛盟主后者是江湖诗客中的佼佼者黄升选辛词 首、刘 首不可谓不多 然而细看之下辛词中包括了 首祝寿不计清平乐为儿铁柱作(灵皇醮罢)为其子生日作、首赠送不计酹江月登赏心亭(我来吊古)和瑞鹤仙题南剑双溪楼(片帆何太急)首 至于刘仙伦社交词的比例就更大包括了寿词 首赠送 首席上同赋或和韵 首 反观阳春白雪选辛词 首(包括外集二首)、刘 首虽然在数量上远逊但从作者风貌之代表性上来说比之中兴词选也不遑多让多选祝寿、贺词、赠送、赓和等类未必是不看重艺术水平的表现但肯定是对词社会意义的强调中兴词选之体例特征之一是十之八九的作品都冠有词题 一部分词题看来

10、有些多余如“春景”“闺怨”等显是编者所加其作用相当于标示类型而社交词的题、序中包含了大量关于作者宦游之足迹及其交游关系网的讯息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仕宦经历的起伏、团体内外的关系以及时事政局的折射换言之黄升中兴词选的体例已令词前所未有地接近了诗的功能宇文所安先生写北宋词史时论述道词所界定的话语空间是相对独立于男性的公众世界之外的虽然词是士人饮宴文化的产物它的创作和消费多在士人的仕宦生涯中进行但是有关家国责任、义理按:酹江月登赏心亭一题“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见邓广铭笺注稼轩词编年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第 页道德等公众价值的元素不会直接表现在作品当中这个空间相对的隔离性能()正是其魅力之所在(

11、)而与此同时关于社会公众领域之表现又随着词体之“雅化”而不断对之进行渗透 比之散阕、小集和别集这些元素进入词总集的时间更滞后一步 从十一世纪中后期开始虽然祝寿、赠送等类词的比例已明显提升但词总集(包括花庵唐宋词选在内)仍是以春愁秋思、风花雪月为主比花庵稍后的阳春白雪 也不例外 只有中兴词选所收社交词之密集度为宋代词总集之冠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词的话语空间与士人之公众领域尤其是他们仕宦生活之间的界限而这正是中兴词选之独特性所在黄升对作品类型的选择关系到第三个方面即所选词作之代表性 以陈亮词为例集中所录 首都是纤丽哀怨之作毛晋因在龙川词补遗跋提出以下疑问:余正喜同甫不作妖语媚语 偶阅中兴词选得

12、水龙吟以后七阕亦未能超然但无一调合本集者或云赝作 盖花庵与同甫俱南渡后人何至误谬若此或花庵专选绮艳一种而同甫子沆所编本集特表阿翁磊落骨干故若出二手 况本集云词选则知同甫之词不止于三十阕 即补此花庵所选亦安得云全豹耶?姑梓之以俟博雅君子(补遗)毛晋首先判断花庵所选不太可能是赝作进而提出自己的解释:即龙川集的编辑者陈沆想要表现其父“磊落骨干”的形象所以他选录的作品风格与黄升截然相反而且无一首重合 但是这种解释也不完全令人满意因为从花庵续集的整体来看黄升并不特别偏好绮艳一路他选张元干、辛弃疾、刘克庄等人词时未尝避其雄杰慷慨之作为何到了陈亮就“选绮艳一种”?再如吴文英集中共录其词九首也是以社交词为主

13、其中声声慢闰重九饮郭园(檀栾金碧)和唐多令惜别(何处合成愁)二首阳春白雪和绝妙好词亦均予收录大约是时人公认之佳篇 声声慢起首“檀銮金碧婀娜蓬莱游云不蘸芳洲”即炫人眼目而通首用拟人手法写景用亦园景、亦美人之形容传达惜别盼归之情曲折精巧又紧扣重九饯别之题目确是梦窗绝技 然而其余作品从写法风格上来说均节奏疏快构思平稳结构单一虽亦间出一二佳句但总体显得平淡在中兴词选中泯然众人 其作者小传引尹焕梦窗词叙云:“求词于吾宋者前有清真后有梦窗此非焕之言四海之公言也”()关于梦窗词的造诣可堪方驾清真这一点从黄升所选的九首词中是看不出来的 当然对吴文英这种其力能转风会的作者时人自然会有不同的认识对其艺术成就的把握

14、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最后的选择其实更多地反映了选家自身的眼界 整体看来现存的三种以南宋词为主的总集都没有选雕缋太甚或用意晦涩的作品但在阳春白雪和绝妙好词中可以见到如八声甘州秋登灵岩(渺空烟四远)和高阳台落梅(宫粉雕痕)等曲具有梦窗词情思幽邃、用事委曲、思维跳跃、篇法顿挫等特色 周密所选以令曲为多阳春白雪则更重视其慢词占所录 首的四分之三尤见吴文英写大景大篇之笔力 比较之下南宋三位选家各自对梦窗词特征之把握便十分明显 黄升所取较展现其醇厚和雅凸显了梦窗与同时代人的共通之处淡化了他的奇、幻、深、曲 或许这正反映了黄升对“前有清真后有梦窗”这句话的理解而和雅之特征又代表了黄升选词的整体倾向三 孙惟

15、信与“雅正”的尺度邹祗谟远志斋词衷云:“草堂不选竹斋、金谷词花庵不选姑溪、友古词古来名作散佚或其佳处而不传 或传者而未必佳正贺黄公所谓文之所在不必名之所在也”()总集中缺席的名家向来引人注意然而单单据此也不足以说明编者的某种“批评观念”因为选录当然表示肯定而未选则不一定表示否决也可能是缘于一些客观因素 如黄升未选方壶诗余或许是因为汪莘词流传不广未选谭宣子、胡翼龙等人词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成名较晚未及见到集中不见程垓书舟词、王炎 双溪诗余和赵师侠的坦庵词虽然有些费解倒也无从论证什么“应该选”的理由 因此在排除了种种客观因素之后再衡之以黄升自己的选择标准尚余两家“应选”但是未选或低选的词人值得深究:孙

16、惟信和赵以夫孙惟信()字季蕃号花翁早年弃官终身以布衣游于江浙公卿间 刘克庄形容其为人云:书舟词有绍熙甲寅端午前一日王称季平序双溪诗余有王炎五十岁时自序坦庵词门人尹觉叙 见金启华、张惠民编唐宋词集序跋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年版第、页书无乞米之帖文无逐贫之赋终其身如此 名重江浙公卿间闻花翁至争倒屣 所谈非山水风月一不挂口 长身绎袍意度疏旷见者疑为侠客异人 其倚声度曲公瑾之妙散发横笛野王之逸奋袖起舞越石之壮也(卷一百五十)(孙花翁墓志铭)孙惟信通晓音律、倚声度曲之能可在同时及身后的接受情形中得到印证 其词阳春白雪录 首、绝妙好词 首 周密在浩然斋雅谈中另外引录了两首 花 翁 词 谓 是 时 人 传 录

17、 注 明“集 中 所无”(卷下、)沈义父乐府指迷开首评点了清真之下六位词家之得失在康与之、柳永、姜夔、吴文英、施岳之后孙惟信居其末()可见直至宋末元初花翁词都以别集或小集的形式流传并被格律一派词人视为可供借鉴的名家之一 而与之同时、相交甚厚的刘克庄对其词评价更高:“孙花翁死世无填词手”()又诗云:“每岁莺花要主盟一生风月最关情 相君未识陈三面儿女都知柳七名”(哭孙季蕃二首之二)(第册)竟然目之为一代宗工 作为填词能手名重公卿其成名在中兴词选成书之前并有词集行世 孙惟信符合所有“应选”的客观条件而黄升不录其词那么缘于价值观念之取舍就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推测孙惟信生前与刘克庄为知交死后刘为之撰写墓志铭

18、我们所知的关于孙惟信之人德、才具、诗词等信息几乎全部来自刘克庄的记述 刘在多首诗词序跋中提到花翁词都无一例外地将之比作柳七或以为黄升不取花翁词如柳词一般艳俗但问题似乎不是那么简单 从孙惟信存世的词作来看确“非山水风月一不挂口”而且其“风月”又非“清风明月”而是“柳风眉月”之“风月”他因阳春白雪绝妙好词留存下来的 首作品其内容无一例外是描写男女欢会和别后相思见表:表 阳春白雪绝妙好词中收录的孙惟信词作调名(首句)阳春白雪绝妙好词风流子(三叠古阳关)卷三烛影摇红(一朵鞓红)卷三(有题云“牡丹”)长相思慢(秋娘窗户)卷四阮郎归(满阶红影月昏黄)卷四南乡子(璧月小红楼)卷五夜合花(风叶敲窗)卷六昼锦堂

19、(薄袖禁寒)卷八醉思凡(吹箫跨鸾)大约因如昼锦堂中“争信有人真个病也天天”、长相思慢中“分付许多风致送人行下楼儿”等句沈义父指摘说:“雅正中忽有一两句市井句可惜”()他词中的风月多是正写、实写远不及淫但也不会曲笔用隐喻或联想来替代更加不会避讳情思的直白表露从这几点上说孙惟信之于其同代词人中就显得比较独特反而更加接近于柳永但无论是正面写丽情还是运用市井句都尚在南宋读者的接受尺度之内连挑剔如沈义父之流都肯定其词之“雅正”事实上黄升对丽情和俗语的接受度还较阳春白雪绝妙好词为宽 他既然能认可易祓游青楼之作能欣赏严仁“极能道闺闱之趣”而选录 首清江欸乃词能评断吴礼之“我直须、跳出樊笼做个俏底”的“词鄙意

20、高”()也能选诸如刘过别妾词“回过头来三十里”“烦恼自家烦恼你”一等词意俱鄙之作()相比之下 孙惟信的“真个病也天天”等词简直可以称得上矜持 孙惟信对雅俗的安排极为讲究他融化诗句、炼字造语的功夫不逊于当时任何一位名家而偶尔出现的一二市井句往往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阳春白雪集录其风流子(三叠古阳关)这是一首考验俳偶功夫的词调 而孙惟信之作即使排在以对属之工著称的名篇 吴激风流子(书剑忆游梁)之前也毫不逊色 由此而观黄升不选花翁词的原因应该不在于其艺术风格或内容本身除了风格内容之相似刘克庄以孙惟信比柳永还有针对专事填词这种行为本身、进而上升到人格层面的意味 他在孙花翁墓志铭中回忆道:季蕃长于诗水心叶公

21、所谓“千家锦机一手织万古战场两锋直”者也 中遭诗禁专以乐府行 余每规季蕃曰:“王介甫惜柳耆卿谬用其心孙莘老讥少游放泼 得无似之乎?”季蕃笑曰:“彼践实境吾特寓言耳”然则以诗没节非知季蕃者以词没诗其知季蕃也愈浅矣(卷一百五十)刘克庄大约对这番交谈中关于柳永、秦观之评介印象颇深后来他在夜检故书得孙季蕃词有怀其人(二首之二)、自题长短句后、黄孝迈长短句跋、再题黄孝迈长短句、汤野孙长短句跋、翁应星乐府序 等诗文中又一再提起内容都大同小异 刘克庄自己写词纪甲子、论书史、行散文句二词分别为水龙吟(小童教写桃符)、望远行(又还到元宵台榭)如夜检故书得孙季蕃词有怀其人二首见全宋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版第 册第

22、 页自题长短句后唐宋词集序跋汇编第 页法兼有杜陵之忧愤、昌黎之磊砢、稼轩之排奡其歌咏升平、形容相思、作“雪儿啭春莺辈可歌”之柔媚腔调者百无一二倒是颇具气概而一旦论词却总爱在柳、秦、小晏等婉丽一路的接受问题上反复纠缠大约是由于他所看到的当时词坛氛围之变化与他认知中词体言情之“本色”这两者之间出现了拉扯 他的论述凸显了两个问题:一是道学风气对词坛之影响二是词与时局政事之关系 这两个问题恰好汇集在“专以乐府行”的孙惟信身上而黄升不选花翁词或许正反映了他的立场随着词体“雅文学”地位的逐步确立这一层新的文类身份不仅意味着词体地位的提升还伴随着对作者的诸般要求和限制 当词作为娱戏文字而隔离在公众价值和义理

23、观念之外时它同时也享有一定程度的超然和独立而当词逐渐被纳入诗的传统当诗学中的理论范畴被用于建构词的批评语境当词的意义被提升到诗歌言情体物的高度那么词的创作也必将和诗一样须适应社会主流文化对雅文学的要求 这在南宋中后期便意味着受到与日俱盛的道学风气之挤压 可以说到了南宋中后期词之“雅化”与“合理化”这两条进路已然并轨 对此名公胜士们大可以延续北宋诸公的做法一边写词一边自扫其迹同时提醒读者读其词只是“听其余韵”也就是说“正确”的读法是在对作者的人格有了整体了解之后再因词而感受其柔婉旖旎的情感世界 如胡寅()序酒边词时写道:然文章豪放之士鲜不寄意于此者随亦自扫其迹曰谑浪游戏而已也 公宏才伟绩精忠大节

24、在人耳目固史载之矣 后之人昧其平生而听其余韵亦犹读梅花赋而未知宋广平与 欠!()而对除了作诗以外于三立难有建树的江湖名士来说在古诗感物言情的传统中从事词之创作也同样不失为雅正 这类言论从黄裳的演山居士乐府序肇其始南宋人亦多有承袭如詹效之淳熙丁未的燕喜词跋:宋广平铁石心肠犹为梅花作赋议者疑之 殊不知感物兴怀归于雅正乃圣门之所取而亦何疑于广平乎?()同是举宋璟梅花赋为例但“余韵”说为词体另界一境而“雅正”说强调与古诗传统之合流虽然同为“尚雅尊体”但各自代表了不同的方向上述两种论述手法在南宋的题词序跋中都不鲜见从表面上看似乎与北宋中后期的词论一脉相承没有明显的变化 但实际上由于其运用系应对不同历史语

25、境的需要其实质的意义早已不同 对词内容之净化、意义之提升以及对主流传统之认同 这种种原本是附加于娱戏文字之上的价值已然经由了内化的过程在当时卫道风气骎盛的接受环境中转为合理化词体创作的必要条件 换言之如果说在熙丰政和年间词体雅化的大趋势下俳谐、侧艳仍然能与雅词齐头并进并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那么到了南宋中后期词之“雅化”已转而对创作形成了一种限定和压制 不雅不正、不能融入主流文化价值的词往往不能被认可而这正是刘克庄所描述的当时对孙惟信、黄孝迈、汤野孙等人词的接受情况 他的记述传递了两方面的信息:一方面这固然说明卫道观念对词人的拘限而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南宋之柳永”如孙惟信、黄孝迈、汤野孙等逆流而

26、行者实不乏其人南宋中后期词坛的发展情况也比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多元只不过他们的作品因为“世之不好”而未能持续广泛地传播而已由此反观上引孙花翁墓志铭中的一段话说孙惟信专事填词并非他不能作诗而单看其诗又不足以知其立身之大节 这显然是刘克庄在亡友身后 应合当时的主流价值体系而为他作的一次“正名”孙自己也曾辩解说“彼践实境吾特寓言耳”似乎他词中的风月另寓深意 然而从孙惟信见存的作品中看不出什么正面、具体的寄托反而他放浪江湖、吟风弄月的行为倒是能被理解成对时局灰心之下的消极对抗 吟风弄月有时是傲视公卿的一种表现不务举业也可以理解为对体制的轻蔑 这一点已经由宋仁宗和柳永之间“白衣卿相”“且去填词”的公案而为南

27、宋人所熟知 其事于柳永也许是流传于诗话笔记间难辨真假的逸闻却在孙惟信身上成了现实 孙中年弃诗填词固然有江湖诗禁的环境因素但他不屑跻身官僚体制之内的态度却在早年弃官时就明确了 刘克庄回忆起故友时总是脱不开柳永这个先例不仅仅是因为作品内容和技法的相似还有二人专事填词这种行为本身所隐含的叛逆故孙惟信一方面专写风月一方面又不具备将填词之行为、内容和意义合理化的必要条件甚至反其道而行 在他生前刘克庄就对此表示过忧虑而到了更年轻一辈的黄孝迈、汤野孙身上这么做显然翁应星乐府序中语见唐宋词集序跋汇编第 页已更加不合时宜 黄升的年代略晚于孙他在编中兴词选时对这位名重一时的词家略过不选也是对当时“世之不好”之立场

28、的认同 孙惟信在其选集中的存在感仅限于刘克庄沁园春送孙季蕃吊方漕西归(岁莫天寒)和刘镇沁园春和刘潜夫送孙花翁韵(谁似花翁)两首赠别词 当然孙只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案例黄升受当时卫道风气的影响在其选集中的表现也非此一端 上文曾提及中兴词选有多选儒林之倾向而且在具体词作的评点上黄升也不时透出一股道学气 如马子严鹧鸪天闺思之末句云:“儿家闭户藏春色戏蝶游蜂不敢狂”此词本已矜持到无趣黄升还恐读者就此略过又特地加注云“末二句有深意”()令人抚额 诸如此类已经超出了南宋人对“雅正”的一般共识而跨入了“教化”的区域黄升对孙惟信这位“南宋之柳永”的忽略对儒林、清流作者之重视还有不时冒点道学气的点评都体现了南宋中后

29、期的主流卫道风气对其选集之影响 如果将这些表现与中兴词选其他的体例和作品之特征结合起来便能更准确地领会黄升对闺阁、青楼、幽会、相思一类题材的批评意识更具体地说理解黄升在儿女情爱、哀怨思慕等主题及其表现方式的远近浓淡一类问题上对“雅正”尺度的把握如果承认选家对作品不仅有收集保存之功并且还通过其编排去取而使选集成为集中作品的一种阅读和诠释语境那么可以进一步推论在黄升预期中其读者对这类作品的解读方向在情爱思慕等主题上花庵、草窗和阳春白雪这三种时代相近的总集为读者设置了各不相同的参照语境 阳春白雪之基调主要表现为境之清寂情之幽邃言辞之穷工极变与“和天也瘦”“飞红万点愁如海”是同一类型 读其集常不自主地

30、被吸入情感表述的漩涡中去 而中兴词选所收的丽情词则处处留有余地意态宽闲辞气也优徐不迫如颇令毛晋困惑的七首龙川词之一清平乐(银屏绣阁):银屏绣阁不道鲛绡薄 嘶骑匆匆尘漠漠 还过夕阳村落 乱山千叠无情 今宵遮断愁人两处香消梦觉一般晓月秋声()其词有序云:“秋晚伯成兄往隆兴山中意其登山临水不无闺房之思作此词恼之”如果只看其词宛转切情固然是写旅况离思之佳作及观其序而知所以作便只能评一句“无聊”然而黄升明显认为小序不能不录即使它将词的类型从“离思”变成了“调友人”关于黄升为何专选陈亮的“妖语媚语”笔者不比毛晋明白但若读者因其集而视陈亮为耽溺银屏绣阁之辈大约也非黄升之意 有此一序便在作者与词之间设置了距离

31、又将词中的闺房之思置诸登山临水间而为之余情 这里不妨与辛稼轩“愁边贲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参看 其时作者因“王事靡盬、不遑启处”正在“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之际乃有丰沛的相思之情流露而摇鞭吟之不已 儿女情长与山水征行等事迭为主宾互作参照相对而不能相无使人时时感受到名公作词之“余韵”说的高度渗透力黄升选集中的丽情之作大致如此或在情感的表露上留有余地或将更“重要”和“正经”的主题保留在视野之内又或具备一种若然若不然的“可否认性”()其意义与其说在写男女情爱不如说是借书写其情境来放任一种情怀、领略一种情味 从程度上来说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态度上说是“丝竹陶写”“风月寄寓”对读者而言如果词

32、中的花花草草偶然触动情肠酸楚亦不妨与之共鸣但若真将这些当作生生死死之爱情表述来看待则亦恐贻古人之笑 或许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书写中兴词选中大多数丽情词在字面上要比阳春白雪华艳柔靡得多在讲求“骚雅之趣”的南宋词坛美人君子间的幽怨思慕还有另一种解读模式即将之看作怨刺时事或词人人格身世之寄寓 然而对这类解读如果要从朦胧的“骚雅之趣”进一步落实到身世或时事就必须具备适当的条件否则容易将词说死难免穿凿附会之讥 就如顾随说稼轩词祝英台近(宝钗分)一阕时云:“有人说俱是讽刺时事苦水谓如此说亦得但苦水却绝不是如此说 譬如伤别之人见月缺而长吁睹花落而下泪其心伤原不专在月之圆缺、花之开落但机缘触磕学者又不可放过花月一

33、味捉住伤别去打死蛇”()顾随所说的“机缘触磕”是从作者创作的角度而言但其实读者和学者一方也同样有其“机缘”:读者自身之感悟、其身处之历史环境、又或是适当的诠释语境都可能赋予“寄托”说以实质的意义 黄升的中兴词选便提供了这样一个语境将读者导向“寄托”模式的解读 试看潘牥的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生怕倚阑干 阁下溪声阁外山 唯有旧时山共水依然 暮雨朝云去不还 应是蹑飞鸾 月下时时整佩环 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 折得梅花独自看伊人已去山水依旧重来的潘郎在昔日欢会的处所寻觅神女踪迹 读来亦能感人却也是词中常见的写法 此首格调全在末句“折得梅花独自看”当时的读者会如何理解这个形象?是立刻领会到潘牥孤高的人格

34、和不同流俗的气节还是潘郎与梅独自相对时看到了昔日美人的化身抑或惊叹于词人高超的用事技巧将神女和昭君、杜诗和梅下遇仙的传说融化得不着痕迹?三者虽不相互排除但有着轻重内外的分别 黄升于潘词仅录此一首所提供的作者小传也只有一句却明显将读者导向前一种可能:“乙未探花以气节闻于时”对不熟悉潘牥其人的后代读者来说这一句提示已经足够而当时的读者想必能补充更多细节总结以上种种特征黄升对丽情一类词的批评模式是外向的 他遗漏了孙惟信这种坐拥风月自成一统的“专业填词手”并通过其书之裁选、体例和评点加重了丽情以外世界的存在感包括教化、仕宦、政治等公众社会的价值体系 其实这里已经涉及上文论孙惟信时提的第二个问题即词与时

35、局政事之关系 关于时事在具体词作中的表现方式或因词人自述或运用香草美人的隐喻等等目前都已有系统的研究不需再费笔墨 本文在下一节想要讨论的是在理宗朝这个充满了忧患意识的社会当中词作为一种趋于成熟的文类被置于何种位置这个社会如何看待词的创作和消费之意义这些关怀又在黄升的选集中有何种体现四 赵以夫的词与时局政事之关系词总集是词人和词作经典化的重要环节既然黄升选词不是以作品的应歌功能或文辞之美为主导标准而是杂入了社会意义和政治内涵的考虑那么当后世读者庆幸黄升为词史和词学保存了珍贵文献材料的同时也应该想到有取则有遗:这些考量将如何影响他对作者和作品的选择?在这个问题上赵以夫是最醒目的案例赵以夫()字用父

36、号虚斋宁宗嘉定十年()进士官至枢密院都丞旨兼国史院编修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年六十八岁 赵晚年将其词聚为一编即虚斋乐府 其词大致可以归为咏物和聚会两大类前者多咏花卉后者或为饯别或是在公事之暇与僚属友人登高眺远、感今悼往之作在清人眼中是将赵以夫作为姜夔嫡脉来看待的如汪森词综序云:“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炼归于醇雅 于是斯大祖、高观国羽翼之张辑、吴文英师之于前赵以夫、蒋捷、周密、陈允衡、王沂孙、张炎、张翥效之于后”()赵以夫的咏花词清雅绝尘确有与白石词相通之处至于其余词中的新亭之悲、遒劲之气则又非白石词所能宥 阳春白雪本集录其词九首以咏花卉居多又外集录贺新凉送上官尉罢官归吴中(满酌蓬莱酒)一首悲凉慷慨庶几展

37、现了虚斋词之整体风貌赵以夫虚斋乐府自序云:余平时不敢强辑友朋间相勉属和随辄弃去奚子偶于故书中得断稿又于黄玉泉处传录数十阕共为一编 余笑曰文章小技耳况长短句哉今老矣不能为也 因书其后以志吾过 淳祐己酉中秋芝山老人()序署淳祐己酉中秋在中兴词选 序六个月后 虽然在中兴词选刊刻前还未有完整的虚斋乐府小集但既与友朋唱和当有散阕流传其友人黄载处亦收集了数十阕 以黄升“暇日裒集得数百家”的规模很难想象他竟未有收藏 然而对这位嘉熙淳祐间名臣、于词也有相当造诣并继轨姜夔的作者黄升虽未全然无视但于咏花一类更有代表性的作品弃置不选反而只录了贺新郎饯郑金部去国一首而这首词和集中紧随其后的黄鲁庵沁园春饯郑金部去国明显

38、为同一场合所作其政治意味远大过艺术水平的考量 即使不考虑其他因素仅以黄升对白石词的赏爱似也不应如此取舍 黄升做此选择令人不得不细究其中的缘由赵以夫为官位至中枢从事经学并著有易通本可以完全融入中兴词选以名臣、儒士为主的作者群中 唯一的不同是他晚年遭受谤议被指是郑清之的亲信并曾助桀陈垓攻击朝臣尤其在修史一事上他欲先将南渡前九朝史传通贯为一然后继之以高孝光宁四朝纪传其做法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淳祐十一年()赵汝腾上缴赵以夫不当为史馆修撰事奏从中可以看出朝野上下攻势之激烈同时也显示:这场实质上终结了赵以夫政治生命的攻击虽然在淳祐十一年()方才发动但是朝中道学一派对他各种“鬼蜮”行为的愤怒积聚已久至少应追溯

39、到淳祐八年()参知政事王伯大被议除职一事:惟史馆之长端明赵以夫人品庸凡寡廉鲜耻心术回邪为鬼为蜮凡善类空于陈垓之手者皆半与焉王伯大、卢壮父特其一二也 郑清之以雅故欲开其殊渥遂以进史属之以夫四海传笑谓其进易尚且代笔而可进史乎而以夫不学不文凡有奏陈辄求假手乃敢冒然当之岂独万口传笑 臣入国门见诸贤之议藉藉执政徐清叟问臣臣不敢答其后诸贤又言之或谓其不识文义于旧作擅加改窜或谓其作南渡以前史妄通贯为一 曾巩洪迈犹不敢而以夫乃冒然率属为之人有不祥之议 臣乍到不得而详知其是与否但以其心事回谲天下号为奸魁又素无文学何至敢擅秉史笔乎(卷四)奏疏中对赵以夫“不学不文”、连进易通和写奏陈都需要代笔的指控完全没有根据其真

40、正的动机还是抨击其改动国史体例、以及视之为郑清之、陈垓一党 据 南宋馆阁续录国史院编修官条赵以夫从嘉熙元年()即开始参与修史(卷九)这封奏疏中指的是淳祐十一年()五月丁卯诏“赵以夫 刘 克 庄 同 共 任 责 修 纂 国 史 以 全 大 典”一事(卷三十四)奏疏的具体日期不详但从常理推断应是在任命后的数月间其后赵即罢史馆丐去以本职知隆兴府 同年十一月郑清之去世 次年赵以夫辞郡知西外宗事三年其间有四五诏除礼部尚书兼侍读均辞不赴直至宝祐丙辰()逝世 赵逝后刘克庄在撰写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时就亲郑清之、党陈垓、改修国史、请人代笔等谤言极力为之辩诬又侧面说明了一点即指控虽然不实但“诸贤之议藉藉”“天下号

41、为奸魁”的舆论压力真实存在并且一直在持续地发酵 修史之事只是提供了发难的契机而已 然而反讽的是“实卷卷吾党而获射羿之报”对于为赵汝腾一方所不齿的郑、陈等人赵以夫其实曾数忤其意 也遭受过来自彼方的攻击而他曾相助过的己方之人又“始相与号莫逆交晚为仇敌则有不可解者”究其根源恐怕正如四库馆臣所说系宋季道学排斥异己之行为:“宋季士大夫崇尚道学、矫激沽名之流弊亦不容为汝腾讳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庸斋集提要)道学之反目对赵晚年在士林中的声誉和地位造成了实质的影响 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云“公好士士常满门晚稍引去”死时惟余曾震、郑与言二人在门即隐晦地透露了这方面的信息黄升始或收藏虚斋词选集时却置而不录从赵本人之身

42、份地位、学问文章及其词之造诣来说实在难以理解唯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临近淳祐年赵所面临的众口交攻的境地 至于黄升是因病其为人而有意遗落其词还是出于对目标读者人群的考量虽不得不为但实则对之抱有同情则不得而知矣与之前孙惟信的例子相似虚斋词只是最醒目的冰山之尖 对黄升选录的一部分词人和作品如果就词论词单纯地从文学价值、艺术风格等角度来解释很难令人满意 如果当代的读者局限于风格流派的考量又不熟悉当时的人物将毫不意外会得出“黄升意在存词但是对艺术水平要求不高”或者他“兼收并蓄但较倾向于豪放”等结论 但是对南宋的目标读者人群而言这些“巨公胜士”名下所系的只言片语加上社交词中的时、地、人名等信息已经足够让他们将

43、“人”、“词”与“事”联系起来明了其选择背后的深意 至此毛晋所谓“微寓轩轾”“可作词史”的意思已十分明确 他敏锐地认识到了中兴词选 的独特之处只是语焉不详令人易生误解 所谓“词史”指的是“以词为史”之“史”“微寓轩轾”也不是词人艺术成就高下之铨次而是暗寓对作者品格之褒贬五 结语综上所述以中兴词选所收词家之众、时期跨度之大、题材之丰富、风格之多元它的确提供了南宋“词之文类史”的文献材料但它并不是一部客观、完备的词史 它应南宋淳祐年间词体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时代环境而生其时随着词体之雅化词相对隔离于主流文化和公众价值之外的话语空间早已不复维持 黄升的选择反映出他对当时以名公为本位之价值体系的认同包括卫

44、道风气对词之创作和接受之影响 在中兴词选中儿女情爱与世故忧患、词的“绮怨”本色与其外之公众世界均各自被赋予相对确定的位置进入了相对稳固的主从关系他的选择强调了词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内涵其“可作词史”之特点在宋代词总集中是独一无二的 至于他关注的重心究竟在“词”即通过凸显词的社会政治意义来提升其地位还是在“史”即欲借词这种趋于成熟的雅文学体裁为南宋的清流儒林存史则须对集中涉及的人物和事件作更细密的考证才能明了(下转 页)刘克庄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中语 刘感叹道:“乌乎!公实忤郑丞相而有善郑之疑实为(陈)垓排根而蒙助桀之谤实卷卷吾党而获射羿之报悲夫!公温良有好贤之名谦毖无取惎之道其所以致谤有二主眷也公为

45、他人言易通辍不省惟上重其书余每见缙绅窃议之者必谨对曰君能别为一书以掊击之理到之言虚斋必服然竟未有作书者 夫未尝用功于易而公风非望之书过矣”见周密浩然斋雅谈光绪二十五年广雅书局重刊本卷一百四十二页 朱渊清.中国出土文献与传统学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魏徵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陆费逵等.中华大字典(缩印本).北京:中华书局.王象之.舆地纪胜.北京:中华书局.秦公.碑别字新编.北京:文物出版社.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严可均.全后汉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范晔.后汉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孙猛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

46、版社.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李格非等.唐五代传奇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北京:中华书局.赵璘.因话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傅璇琮等.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钱牧斋等.唐诗鼓吹.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张涛.孔子家语注译.西安:三秦出版社.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郭维森等.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 徐 炼(上接 页)参考文献:彭元瑞等.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长沙王先谦光绪甲申年本.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邓子

47、勉校点/唐圭璋等.唐宋人选唐宋词: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曾慥.乐府雅词.四部丛刊本.萧鹏.群体的选择 唐宋人选词与词选通论.台北:文津出版社.:.:.陈亮.龙川词.钦定四库全书本.金启华张惠民.唐宋词集序跋汇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邹祗谟.远志斋词衷/唐圭璋.词话丛编:第 册.上海:广文书局.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四部丛刊初编本.周密.浩然斋雅谈.光绪二十五年广雅书局重刊本.蔡嵩云.乐府指迷笺释.北京:中华书局.傅璇琮.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顾随.稼轩词说/顾随论词曲.南京:凤凰出版社.朱彝尊.词综.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赵汝腾.庸斋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南宋馆阁续录.武林掌故丛编本.宋史全文.钦定四库全书本.责任编辑 雷 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