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Drugs Affecting,The Digestive System,第二十五章,作用于消化系统药品,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1页,消化性溃疡,消化系统疾病是常见多发病之一,其中又以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为主。,主要是因吸烟、饮酒、情绪担心、药品刺激引发。,本病绝大多数(95以上)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又称为胃十二指肠溃疡。,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2页,全球性常见病,据报道大约世界人口1/10在其一生中曾患过溃疡病,我国消化性溃疡地域,特点是南方高于北方,城市高于农
2、村,气候改变也是诱发溃疡病原因之一,秋冬与冬春之交为消化性溃疡高发时期,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多见于青壮年,胃溃疡(gastric ulcer,GU)中老年多见,临床上DU:GU 3:1,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3页,消化性溃疡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是对胃、十二指肠粘膜有损害作用,攻击,原因,与本身防御和修复,保护原因之间失去平衡,。,一、攻击原因,:幽门螺杆菌、胃酸和胃蛋白酶、药品、精神原因、饮食失调、烟酒刺激等,二、保护原因,:胃粘膜屏障、粘膜血流、前列腺素(PG)、碳酸氢盐分泌等,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4页,GU侧重于保护原因减弱,DU侧重于攻击原因增
3、强,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5页,199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首次分离出这种细菌。,Hp主要,经口传输,,栖居于,胃窦部粘液层与上皮之间。,1.Hp感染引发胃粘膜炎症,减弱,了,胃粘膜屏障功效,2.Hp,促进胃酸分泌,一、攻击(损伤)原因,1.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6页,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7页,胃酸是主要原因,,胃蛋白酶只有在胃酸环境下才有活性,并与胃酸一起发挥致溃疡作用。,胃酸由胃体部壁细胞所分泌,其主要成份是盐酸,壁细胞分泌酸受壁细胞膜上三种受体影响:,组胺H,2,受体乙酰
4、胆碱受体胃泌素(促胃液素)受体。,2.胃酸和胃蛋白酶,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8页,糖皮质激素,与,NSAIDs,均被认为与消化性溃疡发病相关。,NSAIDs,可经过,局部,和,全身作用,破坏粘膜屏障而造成消化性溃疡,NSAIDs在胃内是弱酸和非离子状态存在,可自由经过胃粘膜屏障抵达上皮细胞,释放H,+,,引发细胞损伤。,全身作用是经过,抑制COX活性引发PG生成降低。,3.药品原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9页,情绪,原因:恐惧、焦虑是诱因,情绪担心造成迷走神经兴奋,作用于壁细胞使胃酸分泌增加,烟、酒,刺激,遗传,原因,4.其它原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10页,二、保护(修复
5、)原因,粘液屏障:,粘膜表面上皮细胞能分泌粘稠液体及HCO,3,-,,呈碱性,粘滞而含有弹性胶性保护层。可降低,H,+,弥散到胃壁。同时大分子物质如,胃蛋白酶完全不能经过,。,细胞屏障:,粘膜上皮细胞含有,旺盛再生修复能力,,能抗拒酸、胃蛋白酶消化作用。,1.胃粘膜抵抗能力,胃粘膜屏障作用,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11页,2.粘膜丰富血流供给,,保持上皮细胞完整,失血、休克等所致应激性溃疡与粘膜缺血抵抗力下降相关。,3.前列腺素(PG),胃粘膜不停合成和释放内源性PG,对胃肠道粘膜有显著细胞保护作用,能够经过,刺激粘液和 HCO,3,-,分泌,,,促进血流,,,加强上皮细胞再生,及,抗胃酸
6、分泌,等起到综合保护作用。,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12页,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主要症状:,疼痛,1.疼痛部位和性质:,大部分病人有上腹部疼痛症状,疼痛部位常位于,上腹中部、偏左或右,。,疼痛性质可为,隐痛、钝痛、胀痛或烧灼样痛,,剧痛者较少,普通不放射,范围比较局限。,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13页,2.疼痛节律性,与进食有一定关系,3.疼痛周期性,疼痛呈,重复周期性发作,,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更为显著。,一年四季均可复发,以,秋末至春初气温较冷季节更为常见,。,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14页,消化性溃疡试验室检验,1.,胃镜,检验:胃镜下可见粘膜凹陷,底部有一层黄色或白色坏死苔
7、,周围充血水肿,甚至有渗血。,2.,X线钡餐,(BaSO4)检验:“,龛影,”,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15页,GU,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16页,DU,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17页,消化性溃疡并发症,一、出血,二、穿孔,三、幽门梗阻,四、癌变,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18页,抗消化性溃疡药,药品治疗意在,消除或减弱攻击原因,,,恢复或增强保护原因,。,70年代前,古老抗酸药,现仍有一定地位,70年代,H,2,受体拮抗剂,溃疡治疗里程碑,80年代,H,+,-K,+,-ATP 酶(质子泵)抑制剂问世,90年代,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开创了消化性溃疡治疗新纪元。,作用于消化系统的
8、药物介绍,第19页,抗消化性溃疡药分类,1.抗酸药,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等,2.抑制胃酸分泌药,H,2,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H,+,-K,+,-ATP抑制药:奥美拉唑等,M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胃泌素受体阻断药:丙谷胺,3.胃粘膜保护药,前列腺素衍生物、硫糖铝、枸橼酸铋钾,4.抗幽门螺杆菌药,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20页,一、抗酸药(antacids),作用及机制:,为弱碱性化合物,口服后,直接中和胃酸,,可减弱或解除胃酸溃疡面刺激和腐蚀作用。,提升胃液pH,,降低胃蛋白酶活性。,胃液pH1.52.5时,胃蛋白酶活性最强,但随pH值升高而活性降
9、低,当胃内pH4.0时,胃蛋白酶活性已极低,到8时,完全失去活性。,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21页,惯用抗酸药,碳酸钙,:较强,快而持久,可产生CO,2,。可引发反跳性胃酸分泌增加。,氢氧化镁,:作用强,显效快,导泻,肾功不良可致血镁过高。,三硅酸镁,:较弱,慢,持久,在胃内生成胶状二氧化硅保护溃疡面。,氧化镁,:强,缓解而持久,肠道难吸收,产生氯化镁有泻下作用。,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22页,氢氧化铝,:较强,显效迟缓,持久。生成氧化铝有收敛、止血、致便秘作用。长久服用可降低肠道对磷酸盐吸收,致骨软化。,碳酸氢钠,:强,快而短暂,产生CO,2,引发嗳气、腹胀,继发胃酸分泌增加。口服
10、吸收可引发碱血症和尿液碱化。,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23页,理想抗酸药应该是作用快速持久、不吸收、不产气、不引发腹泻或便秘,对粘膜及溃疡面有保护、收敛作用。,含钙、铋、铝,抗酸药可致,便秘,镁制剂,可致,腹泻,胃舒平,:,氢氧化铝、三硅酸镁、颠茄浸膏,胃必治,:铝酸铋、碳酸镁、甘草浸膏,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24页,1.H,2,受体阻断药,2.H,+,-K,+,-ATP酶抑制药,3.M受体阻断药,4.,胃泌素受体阻断药,二、抑制胃酸分泌药,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25页,H,2,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特点:,1.阻断胃壁上H,2,受体,抑制胃酸分泌,2.抑制胃泌素和M受体激动药引
11、发胃酸分泌,3.作用强,持久,愈合率较高,4.,停药可致反跳,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26页,第一代,第一个组胺 H,2,受体拮抗剂,1.对组胺、胃泌素、M-R、胰岛素、食物等,各种原因引发,胃酸分泌都有抑制作用。,2.用药后溃疡多在46周内愈合。,3.口服吸收快速良好,生物利用度为70左右。,抑制肝药酶,作用强。,4.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及卓-艾氏综合症。,西咪替丁(cimetidine,甲氰咪胍),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27页,不良反应较多:,消化,系统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大剂量用后可出现精神错乱、语言不清、谵妄、幻觉、昏迷等;,内分泌,系统:有,抗
12、雄激素,作用,男性乳房发育、性欲减退、阳痿等,停药后可消失。,偶见,肝、肾功效损伤,,少数患者可发生可逆性白细胞或,粒细胞降低,。,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28页,第二代,H,2,受体拮抗剂,1.强效长期有效,,其H,2,受体拮抗作用比西米替丁强4-10倍,,肝药酶抑制也小,2.副作用较西咪替丁少,对内分泌等激素影响小,故男性乳房女性化较西米替丁少见。,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不影响中枢神经功效,雷尼替丁(ranitidine),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29页,第三代,H,2,受体阻滞剂,1985年在日本上市,新型较理想抗PU药品。,1.作用强度,比雷尼替丁大610倍,,长期有效,(胃酸
13、分泌抑制作用能维持12h以上),且可,抑制胃蛋白酶,分泌。,2.不良反应少,不影响,肝功,能,不抑制,肝药酶,,也无西咪替丁所特有,抗雄激素,作用。,偶见皮疹、白细胞下降,头疼、头昏等,法莫替丁(famotidine),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30页,H,2,受体拮抗剂停药后胃酸分泌快速恢复,甚至出现反跳性分泌。停药一年内,复发率为60100,。,通常H,2,受体拮抗剂为,消化性溃疡首选药,制剂一代比一代抑酸作用强,用量和不良反应降低。抑酸强度虽不一样,但,临床疗效并无显著差异,。,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31页,质子泵抑制剂,胃酸分泌是由胃粘膜细胞一个特殊酶(H,+,-K,+,-AT
14、P酶,质子泵)所介导,此酶位于壁细胞小管膜上。它能进行H,+,-K,+,交换,将K,+,从胃腔中转运到壁细胞内,将H,+,从壁细胞内转运到胃腔中,胃腔中H,+,和Cl,-,结合,形成胃酸。,质子泵是胃酸分泌中最主要和最终步骤,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32页,不一样抑酸剂作用机理,丙谷胺,雷尼替丁,哌仑西平,G,H,2,M,PP,he+H,+,K,+,壁细胞,PPI,H,+,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33页,PPI与H,2,受体拮抗剂相比有以下优点:,疗效更加好,对胃泌素所致多发性溃疡、NSAIDs引发溃疡以及长久H,2,受体拮抗剂治疗产生抗药性溃疡多数也可治愈。,对Hp有一定去除作用,作
15、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34页,奥美拉唑(omeprazole,洛赛克),第一代,,全球,第一个,质子泵抑制剂,1.口服后在壁细胞分泌小管周围转变为次磺酰胺衍生物硫原子与H,-K,-ATP酶上巯基结合抑制质子泵,抑制胃酸分泌,,使胃酸分泌量,降低95%,以上。,2.不影响胃蛋白酶和内因子分泌,。它能强烈抑酸至pH7.0,造成完全缺酸状态。,3.作用,强,,止痛速度,快,,连续时间,长,,疗程短,溃疡愈合时间比H,2,受体拮抗剂快。,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35页,1.胃、十二指肠溃疡,2.卓-艾,(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首选,3.返流,性食管炎,【临床应用】,较少,
16、偶见头痛、腹泻、便秘、腹痛、恶心、呕吐和腹胀,转氨酶增高,皮疹、眩晕等,【不良反应】,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36页,兰索拉唑,(Lansoprazole),第二代,PPI,兰索拉唑对乙醇性胃粘膜损伤及以酸分泌亢进为主要原因十二指肠溃疡含有优于法莫替丁或奥美拉唑作用。,潘多拉唑(Pantoprazole,泮托拉唑),第三代,PPI,是长久和短期治疗胃酸相关性疾病很有前途高效药品。,与前二者相比其作用准确性及药代动力学方面有所改进。,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37页,M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pirenzepine),与引发胃酸分泌,M,1,受体亲和力较高,,而与唾液腺、平滑肌、心房M胆碱受
17、体亲和力低,故,不良反应轻微,,,大剂量可有阿托品样作用。,近年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但,疗效不如H,2,受体拮抗剂,。,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38页,胃泌素受体阻断药,1.竞争性阻断胃泌素受体,降低胃酸分泌,2.对胃粘膜有保护和促进愈合作用,3.临床疗效比H,2,受体阻断剂差,已少用,丙谷胺(proglumide),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39页,三、胃粘膜保护药,胃粘膜屏障,细胞屏障,粘液HCO,3,-,盐屏障,抵抗和预防胃酸和胃蛋白酶侵蚀作用,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40页,前列腺素衍生物,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喜克溃),1.抑制基础胃酸分泌,促进粘液
18、和HCO,3,-,分泌,2.增加胃粘膜血流量,3.促进受损上皮细胞重建和增殖,4.,NSAIDs所致溃疡首选,5.不良反应轻,可引发腹泻和兴奋子宫,孕妇禁用,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41页,硫糖铝(,sucralfate,),1.在PH4时,聚合成胶状,粘于上皮细胞和溃疡基底,形成保护屏障。,2.促进胃粘液分泌,促进粘膜合成前列腺素E,2,3.对已发生溃疡粘膜含有营养作用,与其,增强生长因子作用,相关,4.抑制幽门螺杆菌繁殖,硫糖铝在临床上应用多年,主要是,无显著吸收,因而无显著毒副作用,,,价格低廉,,临床上颇受人们关注,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42页,胶体次枸橼酸铋(枸椽酸铋钾),
19、1971年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1.胃液pH条件下能形成胶体从容于溃疡面,形成保护屏障。,2.与胃蛋白酶结合而降低其活性。,3.促进粘液分泌,并使粘膜血流量增加,4.杀灭幽门螺旋杆菌,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43页,铋剂,:用于临床已经有30余年,在众多胃药中,它是唯一能,杀灭幽门螺杆菌,药品。其主要优点在于能,降低溃疡复发率,。,注意服用时间不宜过长,以防铋剂中毒,应控制在,8周之内,。,无显著不良反应,服用期间舌及大便可呈灰黑色,停药后即自行消失。,胶体果酸铋,(维敏,乐普生):新型胶态铋制剂,对粘膜保护作用强于CBS,对Hp有较强杀灭作用。,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44页,替普瑞
20、酮(Teprenone,施维舒),新型胃粘膜保护剂。国外使用多年,对胃溃疡病疗效显著。,1.萜类物质,含有组织修复作用,尤其能强化抗溃疡作用。,2.对盐酸、阿司匹林及酒精所致溃疡本品含有细胞保护作用,而H,2,受体拮抗剂和抗胆碱药则无此作用。,3.与雷尼替丁联用收到满意疗效,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45页,增加前列腺素E,2,合成,抗炎作用,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不良反应较少,麦滋林,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46页,四、抗幽门螺杆菌药,幽门螺杆菌,造成了,90%十二指肠溃疡,和,80%胃溃疡,,已被WHO认定为,类致癌原,。,幽门螺杆菌不,根除,则溃疡不易愈合,愈合后也轻易复发。,Hp去除
21、,指药品治疗结束时Hp消失,,根除,指药品治疗结束后最少4周无Hp复发。,临床上要求到达Hp根除,,消化性溃疡复发率可大大降低至13,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47页,因为大多数抗菌药在胃内低pH环境中活性降低和不能穿透粘液层抵达细菌,所以Hp感染不易根除。,迄今为止,尚无单一药品能有效根除Hp,因而发展了,联合治疗方案,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48页,Hp根除方案为,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PPI)或铋剂加2种抗生素(,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H,2,-受体拮抗剂替换质子泵抑制剂,可降低费用,但疗效也有所降低。,首次治疗失败者,,可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合并两种抗菌药品四联疗法
22、,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49页,1.组胺H,2,受体拮抗剂,可作为消化性溃疡,首选药,2.抗酸剂,和,硫糖铝,可用作,一线,治疗药品,但疗效不及H,2,受体拮抗剂,3.米索前列醇首选,用于,NSAIDs,相关性溃疡,4.质子泵抑制剂,属特效药。但,不作为消化性溃疡首选药,。更多用于其它药品治疗失败,顽固性溃疡,。,卓一艾综合征首选PPI,5.Hp阳性,病例,应采取,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根除Hp感染。,消化性溃疡药品选取标准,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50页,多为消化液中成份或促进消化液分泌药品。如稀盐酸、胃蛋白酶,胰酶,乳酶生。,主要是,乳酶生,,是干燥活乳酸菌制剂,乳酸增多后能抑
23、制腐败菌繁殖,用于消化不良、肠胀气及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不能与抗菌素、吸附药和碱性药品适用。与维生素C适用可增加疗效。,消化功效调整药,本节包含助消化药、止吐药和胃肠促动药、止泻药与吸附药、泻药、利胆药等内容。,一、助消化药,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51页,呕吐是呕吐中枢一个复杂调整过程。,中枢催吐化学感受中区(CTZ)、孤束核等参加了呕吐中枢活动。,包括受体有:,5-HT,3,受体,、,多巴胺D,2,受体,、,M,1,受体,、,H,1,受体,等,它们受体阻断药都可发挥止吐作用。,二、止吐药和胃肠促动药,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52页,作用原理,药品,适症症,抗组胺药,苯海拉明,茶苯
24、海明,异丙嗪,惯用于防治晕动病呕吐,抗胆碱能药,东莨菪碱,同上,多巴胺D,2,受体阻断药,氯丙嗪,异丙嗪,胃动力药:甲氧氯普胺(胃复安,灭吐灵),多潘立酮(吗丁琳),用于除晕动病以外各种呕吐,5-HT,3,受体阻断药,昂丹司琼 格拉司琼,用于化疗和放疗引发恶心,呕吐,维生素B,6,用于化疗和放疗引发恶心,呕吐,妊娠早期呕吐,中药,“左金丸”“紫金粉”,高热、胃寒引发呕吐,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53页,与粘膜直接接触后,使粘膜通透性增加,使电解质和水向肠腔渗透,从而使肠内液体增加,引发导泻。,四、泻药,普通适合用于治疗,便秘,、,去除,肠胃中,毒素,,或将残留在消化道,驱虫药排出体外,,,
25、肠道检验,前清洁肠道等。,刺激性泻药(接触性泻药),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54页,本类药品包含,蒽醌类,(如大黄、番泻叶和芦荟等植物性泻药)和,二苯甲烷类,(如酚酞,即果导和比沙可啶),1.对小肠功效影响较小,,主要作用于大肠,,既能降低其分节运动,又能增加周期性蠕动,从而,加速大肠内容物运行,。,2.降低肠粘膜对水分和电解质吸收。,刺激性泻药长久重复,对肠道刺激,会使肠黏膜应激性减退,造成即使有粪便在肠中停留、肠道也无动于衷情况。此时,无泻药刺激就无法解便,而泻药剂量则越用越大,由此恶性循环,终,致顽固性便秘,。,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55页,盐类,(如各种镁盐、硫酸盐和磷酸盐等
26、)、,双糖类,(如乳果糖)、,甘油,、山梨醇和纤维素等。,口服后在肠道内极难吸收或吸收迟缓,在肠腔维持高渗透压,阻止肠内盐和水分吸收,致使肠容积增大,肠腔扩张,刺激肠壁,促进肠蠕动。,渗透性泻药(容积性泻药),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56页,1.导泻,原理:,口服后Mg,2+,、SO,4,2-,均不易被吸收,在肠道内形成高渗,阻止水分吸收致使肠腔内容积增高,刺激肠壁,使蠕动增加而引发排便。,应用:,急性便秘、药品或食物中毒以排出肠内毒物。导泻:5-10g 晨起空腹服,灌肠:33%MgSO,4,100ml+ml水,2.利胆 治疗阻塞性黄疸、慢性胆囊炎,3.抗惊厥 缓解子痫或破伤风所致惊厥,4
27、.降压 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57页,又称,大便软化剂,,是经过局部润滑并软化粪便而发挥作用。如液状石蜡、蜂蜜等。另外甘油也含有局部润滑作用。适合用于老人及痔疮、腔门手术患者。,开塞露,(50%甘油制剂):润滑肠壁,提升渗透压,增加肠容积,临床用于,轻度便秘,。,润滑性泻药,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58页,去除胃肠内毒素,,或者帮助驱虫药,驱除虫体,并,排除,剩下,药品,,应该选取作用快、泻下力强,渗透性泻药,,如,硫酸镁,等,方便到达“彻底大扫除”目标。,平时不宜服用,刺激性泻药,(果导片,中药大黄、番泻叶)和,润滑性泻药,可用于,便秘,等,应注意长久使用可能引发影响(肠功效异常、营养物质吸收等),,不宜长久使用,。,总标准:,尽可能使用轻泻药,疗程不宜过长,用量不宜过大,产生药品耐受后,不要单纯提升用药量或次数来恢复疗效,而应选择不一样作用机理其它类型泻药进行联合治疗。,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介绍,第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