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知道知耻与自尊、虚荣与自尊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全面分析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自身存在的缺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断尝试体验自尊给自己及他人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自尊的理解,认识到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难点:如何建立正确的自尊,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自身存在的缺点。
三、 教学方法
情景探究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
四、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
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寻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竟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
教师提问:从徐悲鸿的身上,他的成功除了归根于扎实的基本功外,还有什么强烈的条件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教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是他成功的重要条件。拥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我们就会为祖国的繁荣强盛而欢欣鼓舞,为祖国遭人欺凌而奋起抗争;拥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我们才能不卑不亢,不会对任何大国表现丝毫的奴颜媚骨。那么,对我们个人来说,自尊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表现的,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它呢?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板书)
1、自尊的快乐(板书)
教师提问:什么是自尊?为什么人人都需要自尊?(板书)我们带着问题进入接下来的学习。
第一环节:学生活动:假如你有下列经历,谈谈你会有什么感受。
(1)语文课上只有我的答案最有新意,同学们不由自主地为我鼓掌。
(2)我英语发音标准,老师叫我每天早上带领同学们朗读英语。
(3)新学期同学们看到你越来越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的文雅,拥有很好的形象,投来欣赏的眼光。
教师及时点评学生所答
教师提问:为什么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时我们就会高兴?被别人嘲笑、歧视或侮辱时就会感到沮丧、生气、伤心?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点评: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时我们就会高兴,这是因为我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被别人嘲笑、歧视或侮辱时就会感到沮丧、生气、伤心,这是因为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并注重维护这一尊严。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人们不仅需要在容貌和衣着上修饰自己,还要在言行上约束自己,同时不容许别人歧视与侮辱,还期望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这就是自尊的表现。
第二环节:看故事,讲道理
“不为五斗米折腰”
教师提问:大家对这个成语是否熟悉呢?有谁知道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吗?
(通过多媒体故事展示)
公元405年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教师点评:陶渊明需要养家糊口,离家到彭泽当县令,可他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尊严,不向他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他人对自己歧视和侮辱,宁愿放弃这俸禄辞官了。这就是所谓的自尊。
知识点:
1、什么是自尊?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2、为什么人人都需要自尊?
①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本。
②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③自尊是获得他人尊重的前提。
④自尊能激励我们奋发向上。
⑤拥有自尊我们才能更好的立身社会。
第三环节:自身自尊的测试
大家看看这个罗森博格自尊量表,拿出纸笔记录一下这10道题中你所符合的层次,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非常符合、符合、不符合、很不符合。
(学生记录测试)
教师点评:通过这个测试,大家可以看看自身的自尊程度去到哪里。分数较高的同学说明你的自信心程度越高,要适当的控制自己的自尊,变得自谦一点。分数较低的同学则要提高自己的自信心,要敢于自己的优点,正确对待自尊。
(二)知耻与自尊(板书)
知识点:做人不能没有自尊。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
①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②唯有知耻,才有自尊,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不知道羞耻,不感到难为情,那就是不知羞耻,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
第一环节:教师设问,同学思考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羞耻之心,会出现什么后果?
(同学们思考,找同学回答)
教师点评:在动物中,只有人会有羞耻感,这是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之一。但在物欲横流的世态中,有的人羞耻感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使道德逐渐旁落,直到触犯法律成为罪犯。现在有一种变调,那就是不知什么是羞耻而应当禁止。当一些人大慷集体之慨,搞权钱交易,行贿受贿时,没有那么多人感到义愤了,这真是一种悲哀。这样的两种人都该感到羞耻,应用“行己有耻”反思一下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的规范。
第二环节:“耻辱戒指”(多媒体展示)
耻辱戒指起源于著名的加拿大工学院。有一年,这所学校的一个毕业生在接受加拿大政府委托的建桥任务时,因设计失误,导致桥梁倒塌,加拿大政府因此蒙受了重大经济损失,加拿大工学院也声誉扫地。但该校并没有掩饰、隐瞒这件事,而是收购了倒塌桥梁的钢材,打造成一枚枚戒指,取名“耻辱戒指”。从那以后,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在领到毕业证的同时,都会领到一枚耻辱戒指。他们把耻辱戒指戴在左手无名指上,以牢记过去的教训,激励自己奋发图强。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加拿大工学院的毕业生们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教师提问:这个故事给大家的启示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分析:“知耻而后勇”事件中的学生们同学们都意识到了做人要有羞耻之心,它可以使我们改正自己不恰当的行为,完善自己,并帮助我们取得成功。但同时我们也知道,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不足,都会犯错误,当体验不到自己的价值时,有自尊心的人会怎样做呢?如果丧失了自尊心的人又会怎样做呢?
第三环节:小明的例子
小明因为学习成绩总也不好,别人又老笑话自己笨,于是开始逃学,以躲避这个环境。结果自然是学习比以前更差,还受到了学校的处分。
教师提问:我们应如何帮助改造小明?
点评:能认识并承认自己的缺点,是一种知耻的勇气。只要树立信心,细心发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优点与缺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经过改造,缺点可转化为优点。
(三)虚荣与自尊(板书)
第一环节:小故事 大道理(项链的故事)
《项链》写的是教育部职员骆尔塞的妻子玛蒂尔德,她为了参加教育部长举办的晚会,把丈夫准备买鸟枪的四百法郎拿去买了衣服,又向女友借来一串项链。在晚会上,她的姿色打扮显得十分出众,男宾们都望着她出神。她觉得这是一种“成功”十分满意。回家后,她脱衣服时发现项链不见了,夫妇大为惊骇,在遍寻无着的情况下,只好赔偿,最后在首饰行里买到了一条一模一样的,价值三万六千法郎的钻石项链,换给了女友。而这对夫妻花了十年功夫,还清了买项链所欠下的债务。
故事的高潮是在最后,在十年后的一天,玛蒂尔德碰见了女友,在谈话中她得知女友先前借给她的项链竟是件赝品。
教师提问:骆赛尔夫人是个怎样的人?她最在意的又是什么?
(学生畅答)
教师点评:虚荣心是造成这件事发生的原因。
第二环节:图片:她做得对吗?
教师提问:图片中的女孩只因别人的一句话而盲目减肥,摧残自己的身体,最终住进了医院。她的这种做法是自尊的表现吗?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行为呢?
引导学生分析女孩的做法不是自尊的表现,而是虚荣心在作怪。并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与虚荣有关,比如:互相攀比穿名牌;骑高档自行车;比头饰、书包、手机、家世等等。
点评:在这些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过于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以赢得他人尊重的心理是不健康的,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它不仅会影响人的学习、生活、工作,有时甚至会使人酿成大错,为了满足虚荣去偷盗、去贪污。
知识点总结:1、什么是虚荣心?
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
2、产生虚荣心的原因?
①缺乏主见,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②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
③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他人有一点否定自己的意思,自己便认为失去了所谓的自尊而受不了。
3、怎样克服虚荣心理?
①全面评价自己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②客观分析他人的评论,敢于暴露自己的优缺点。
③做到自尊自信敢于追求自身的价值。
因此我们应该知道自尊不是虚荣,虚荣是扭曲的自尊心。
(四)课堂练习
判断改错题:
1、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无价。( )
2、自尊即自我尊重,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
3、自尊是知耻的重要表现。( )
4、一个人 有缺点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以己之长比人之短。 ( )
选择题:
1、“士可杀不可辱”说明的道理是( )
A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不能被人批评
B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不容别人歧视和侮辱
C战士不怕被杀头,就怕被别人批评和侮辱
D人的生命是不可贵的,人的尊严是十分重要的
2、发明家爱迪生晚年变得骄傲自满,甚至对手下的人说:“不要向我建议什么,任何高明的建议都超越不了我的思维”。此后他再也没有什么重大的发明问世,这说明了( )
①骄傲是前进的大敌,是失败的祸首 ②骄兵必败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③骄傲是自尊自信的表现 ④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世说新语》记载:周处年少时,危害乡里,后来知道被人们所痛恨后,改过自新,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告诉我们( )
A有缺点、有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否下决心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B有缺点、有错误的人,即使改过自新,也不能受到人们的 尊重
C有一些缺点、错误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D周处的缺点、错误容易改正
4、下列有关尊心与虚荣心的区别错误的是( )
A虚荣是片面追求表面上的荣耀与光彩,而不重视实际的能力与业绩
B虚荣心强的人和自尊的人都能科学地分析自己
C虚荣心强的人往往过于自尊而缺乏自信,往往对别人产生嫉妒心理,而自尊的人往往自信心比较强,会尊重别人
D自尊自信属于健康心理,虚荣心强属于不健康心理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自尊的含义,了解了人必须有知耻之心,这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同时我们也知道了自尊不是虚荣,两者要区分开来。
六、板书设计
自尊的快乐 什么是自尊?
为什么人人都需要自尊?
不知耻——不会有自尊
知耻与自尊
正确对待——将缺点转化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知耻 为优点
消极对待——产生沉重的耻辱感成为包袱
虚荣与自尊 什么是虚荣心?
产生虚荣心的原因?
怎样克服虚荣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