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化学实验安全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ppt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8334886 上传时间:2025-02-10 格式:PPTX 页数:58 大小: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实验安全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化学实验安全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化学实验安全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化学实验安全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化学实验安全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学时 化学试验安全 过滤和蒸发,【学习目的】,1.理解相关化学试验安全常识。,2.掌握过滤、蒸发分离混合物办法。,3.掌握SO,4,2-,检查原理和办法。,第1页,第1页,【新知预习】,一、化学试验安全,试验室中药物安全存储应考虑哪些原因?正确化学试验基本操作办法包括哪些方面?,第2页,第2页,1.遵守试验室规则,2.理解安全办法,(1)药物安全存储。,正确选择试剂瓶“两口两塞两色”,第3页,第3页,依据,容,器,瓶口,广口瓶,盛放_,固体,细口瓶,盛放_,液体,塞子,橡胶塞,盛放_溶液,碱性,玻璃塞,盛放_溶液,酸性,颜色,无色,不需避光保留试剂,需避光保留试剂,棕色,第4页,第4页,普

2、通密封存储于冷暗处,特殊试剂特殊存储。,(2)惯用危险化学品标志(将标志及其意义连线)。,第5页,第5页,(3)意外事故处理办法。,意外事故,处理办法,酒精着火,应移开可燃物,用_盖灭,浓酸沾到皮肤上,马上用_冲洗,再涂上3%5%,_,浓碱沾到皮肤上,马上用_冲洗,再涂上3%5%,_,试剂溅入眼睛内,马上用_冲洗,边洗边眨眼睛,湿布或沙土,大量水,NaHCO,3,溶液,大量水,硼酸,大量水,第6页,第6页,3.掌握正确操作办法,(1)药物取用。,第7页,第7页,药 品 特 点,办法,固 体,粉末,_,块状,_,液 体,少许,_,一定量,_,较多量,_,请将图中适当取用办法字母序号填入下表:,C

3、,E,D,A,B,第8页,第8页,(2)物质加热。,加,热,液体,固体,可用_、_、燃烧匙,可用_、_、_、烧瓶,试管,蒸发皿,烧杯,试管,坩埚,第9页,第9页,(3)气体搜集。,搜集办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装置,气体性质,难溶于水,密度不小于空气,密度小于空气,第10页,第10页,4.注重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处理办法,三“不能”三“要”,(1)废气:不能直接排入空气中,要进行_。,(2)废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要倒入指定_。,(3)废渣:不能随意丢弃,要进行分类处理。,回收处理,废液缸,第11页,第11页,二、混合物分离和提纯,过滤和蒸发时使用主要仪器有哪些?粗盐中泥

4、沙及可溶性杂质该如何除去?,第12页,第12页,1.过滤,(1)作用:分离_和_。,(2)请写出试验主要仪器及用具:铁架台(带铁圈)、_、,_、_、滤纸。,固体,液体,漏斗,烧杯,玻璃棒,第13页,第13页,2.蒸发,(1)作用:将_分离出来。,(2)请写出试验主要仪器:铁架台(带铁圈)、_、,_、_。,固体溶质从溶剂中,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第14页,第14页,3.粗盐提纯,(1)不溶性杂质除去。,粗盐,除杂,晶体,溶解,过滤,蒸发,第15页,第15页,(2)可溶性杂质除去。,杂质离子,除杂试剂,所得沉淀,_,_,_,_,_,_,BaCl,2,BaSO,4,Na,2,CO,3,CaCO,3

5、,NaOH,Mg(OH),2,SO,4,2-,Ca,2+,Mg,2+,第16页,第16页,三、SO,4,2-,检查,1.正确操作,未知溶液 _ 产生_。,2.结论:原溶液中含SO,4,2,。,BaSO,4,溶于水吗?如何检查某溶液中是否有SO,4,2,存在?,过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过量BaCl,2,白色沉淀,第17页,第17页,【正误立判】,1.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提醒:,因氢氧化钠溶液含有强腐蚀性,同时与浓硫酸反应放出,大量热,会灼伤皮肤,造成二次伤害。,2.氢气还原氧化铜试验中,应先加热再通入氢气。(),提醒,:,氢气不纯净,加热或点燃时易发生爆炸。,3.

6、蒸发时,待溶液蒸干再停止加热。(,),提醒:,溶液蒸干再停止加热会造成晶体飞溅,应待溶液出现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第18页,第18页,4.除去氯化钠中碳酸钠不能用稀硝酸。(),提醒:,若用稀硝酸,会引入新杂质离子NO,3,-,。,5.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SO,4,2,。(),提醒:,不一定。原溶液中也也许含有Ag,。,第19页,第19页,【课堂探究】,一、化学试验安全“七防”,试验操作时,加强“七防意识”,预防事故发生。,防爆炸,防暴沸,防倒吸,防炸裂,防污染,防失火,防中毒,试验室安全操作,第20页,第20页,1.防爆炸,(1)点燃可

7、燃性气体(如H,2,、CO、CH,4,等)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2)用H,2,、CO还原Fe,2,O,3,、CuO时,先通入H,2,或CO,待,检查尾部气体纯净,确保空气已排尽后,再加热。,(1)加热液体混合物时要加沸石。,(2)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冷却。,2.防暴沸,第21页,第21页,(1)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其中酒精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2)可燃性物质一定要远离火源以防失火。,(1)制取有毒气体时,要使用通风设备,要有尾气处理装置。,(2)误食重金属盐,应喝豆浆、牛奶或鸡蛋清解毒。,3.防失火,4.防中毒,第22页,第22页,(1)加热法制取

8、气体并且用排水法搜集时,试验结束时操作为: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2)吸取溶解度较大气体时,要加装安全瓶或防倒吸装置。,(1)用剩试剂普通不放回原试剂瓶。,(2)对环境有污染物质制取或性质探究试验中,要有尾气处理或污水处理装置。,5.防倒吸,6.防污染,第23页,第23页,(1)给烧瓶、烧杯等加热时要垫石棉网;在试管中加热固体时(如制氧气、氢气还原氧化铜等),管口要略向下倾斜。,(2)在集气瓶中点燃金属时,瓶中要加少许水或铺一层细沙。,(3)玻璃仪器加热前外壁要干燥,在加热过程中不能触及焰芯。,(4)热仪器不能马上用水洗。,7.防炸裂,第24页,第24页,【拓展延伸】,加热操作

9、“四防”,使用仪器,操作办法,注意事项,试管、,铁架台,(或试管夹)、,酒精灯,加热盛液体试管:用试管夹夹在距管口1/3处,试管口向上倾斜45,试管内液体不得超出其容积1/3,管口不得对着别人或自己,防喷溅,加热盛固体试管:用铁架台和铁夹固定在距管口1/3处,管口略向下倾斜,先均匀加热,再固定加热,防炸裂,第25页,第25页,使用仪器,操作办法,注意事项,蒸发皿、,坩埚、,坩埚钳,置于铁圈或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外焰直接加热,移取时要用坩埚钳,防烫伤,烧杯、,石棉网、,烧瓶或,锥形瓶,用铁架台和铁夹固定或置于三脚架上,垫石棉网加热,给烧瓶加热时要加沸石或,碎瓷片,防暴沸,第26页,第26页,【尤其

10、提醒】,(1)为防腐蚀或中毒,试验室中做到“三不”,即不能用手直接拿药物,不能用鼻子直接闻物质气味,不能用口品尝药物。,(2)为防烫伤,试验中不能用手握住试管加热;蒸发皿和坩埚加热后要用坩埚钳夹取放在石棉网上。,第27页,第27页,【典例1】(鹤壁高一检测)下列试验基本操作(或试验注意事项)中,是从试验安全角度考虑是(),给盛有液体烧瓶加热时,需要加碎瓷片或沸石,酒精灯内酒精不能超出酒精灯容积2/3,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缓缓沿器壁倒入水中,A.B.,C.D.只有,第28页,第28页,【解析】,A 给盛有液体烧瓶加热时,需要加碎瓷片或沸石以防暴沸,正确;灯内酒精量过多

11、,易造成灯内酒精被引燃,也许出现灯内发生猛烈燃烧而爆炸,正确;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以防爆炸,正确;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为防暴沸,应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正确,故选A。,第29页,第29页,【延伸探究】,(1)不慎碰倒酒精灯而使酒精洒在试验台上并起火,小红同窗欲用水扑救,此时你该怎么办?,提醒:,制止小红,并赶紧用湿抹布扑灭火。,(2)已知溶液密度:浓硫酸浓硝酸,若将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该如何操作?,提醒:,为防暴沸,应将浓硫酸沿着器壁缓缓倒入盛浓硝酸容器中,并不断振荡。,第30页,第30页,二、混合物分离和提纯,1.分离和提纯比较,分 离,提 纯,含义,把混合物各成份分开,把混合物

12、中含有杂质除去,区别,分开后各物质要恢复本来状态,杂质不必恢复原状态,物理办法,过滤、结晶、升华、蒸馏、萃取、分液、溶解等,化学办法,沉淀、置换、加热等,第31页,第31页,2.分离和提纯四原则“两不两易”,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不增长新杂质;,不减少被提纯物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易分离;,被提纯物质要容易复原。,第32页,第32页,3.物质分离提纯主要办法过滤和蒸发,(1)过滤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上沿低于漏斗边沿;,液面低于滤纸上沿;,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第33页,第33页,

13、(2)蒸发注意事项。,液体体积不得超出蒸发皿容积2/3;,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以预防,局部过热,造成液体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第34页,第34页,4.混合物分离和提纯主要案例粗盐提纯,(1)除杂所用试剂。,NaOH除去Mg,2,;,BaCl,2,除去SO,4,2-,;,Na,2,CO,3,除去,Ca,2,。,(2),过量试剂除去。,过量,BaCl,2,用,Na,2,CO,3,除去,故,Na,2,CO,3,在,BaCl,2,溶液加入之后;,过量,NaOH,和,Na,2,CO,3,溶液用盐酸除去,故盐酸必须在最后且加入之前需过滤。,第35页

14、,第35页,(3)加入试剂顺序三种方案。,BaCl,2,NaOH Na,2,CO,3,HCl,NaOH BaCl,2,Na,2,CO,3,HCl,BaCl,2,Na,2,CO,3,NaOH HCl,第36页,第36页,(4)原理。,Mg,2+,过量,NaOH,余NaOH,Ca,2+,过量,Na,2,CO,3,余Na,2,CO,3,SO,4,2-,过量,BaCl,2,余BaCl,2,BaSO,4,沉淀,Mg(OH),2,沉淀,CaCO,3,沉淀、BaCO,3,沉淀,过滤后,加盐酸,CO,2,NaCl,第37页,第37页,【尤其提醒】,在实际进行分离提纯试验方案设计时,除要考虑所加试剂外,还要考虑

15、加入试剂顺序、试剂用量(普通要过量),以及试剂过量后如何处理等。,第38页,第38页,【典例2】(莆田高一检测)为除去粗盐中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窗设计了一个制备精盐试验方案,,环节下列(用于沉淀试剂稍过量):,称取粗盐 滤液,精盐,NaOH,过滤,适量盐酸,蒸发、结晶、烘干,第39页,第39页,(1)第步操作名称是_,第步加入试剂化学式为_。,(2)第步加入试剂化学式为_,相关化学方程式是,_,_。,(3)第步操作所需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和_(填名称)。,第40页,第40页,【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下列两点:,(1)使用NaOH溶液除去

16、MgCl,2,,使用Na,2,CO,3,溶液除去CaCl,2,,使用BaCl,2,溶液除去Na,2,SO,4,。,(2)Na,2,CO,3,溶液要在BaCl,2,溶液之后加入。,第41页,第41页,【解析】,为除去粗盐中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试验方案可设计下列:,称取粗盐 滤液,精盐,先将粗盐溶解;,加入过量BaCl,2,溶液除去SO,4,2-,反应为Na,2,SO,4,+BaCl,2,=,BaSO,4,+2NaCl;,加入NaOH溶液除去Mg,2+,,反应为MgCl,2,+2NaOH=Mg(OH),2,+,2NaCl;,溶解,BaCl,2,Na

17、OH,Na,2,CO,3,适量盐酸,蒸发、结晶、烘干,过滤,第42页,第42页,加入Na,2,CO,3,除去CaCl,2,和过量BaCl,2,,反应为Na,2,CO,3,+CaCl,2,=CaCO,3,+2NaCl、,Na,2,CO,3,+BaCl,2,=BaCO,3,+2NaCl;,过滤除去沉淀和泥沙,所需玻璃仪器为漏斗、玻璃棒、烧杯;,加适量盐酸除去过量Na,2,CO,3,和NaOH;,将溶液蒸干、结晶、烘干即得精盐。,第43页,第43页,【答案】,(1)溶解 BaCl,2,(2)Na,2,CO,3,Na,2,CO,3,+CaCl,2,=CaCO,3,+2NaCl,Na,2,CO,3,+B

18、aCl,2,=BaCO,3,+2NaCl,(3),漏斗,第44页,第44页,【误区警示】,粗盐提纯中“两个必须”,必须一:除杂试剂碳酸钠溶液必须在氯化钡之后;,必须二:加入盐酸之前必须先过滤。,第45页,第45页,【训练1】,提纯含有少许硝酸钡杂质硝酸钾溶液,设计实,验方案为:,则X试剂为(),A.Na,2,CO,3,B.K,2,CO,3,C.Na,2,SO,4,D.K,2,SO,4,溶液,KNO,3,溶液,过量X,过滤,除去沉淀,适量硝酸,第46页,第46页,【解析】,B 沉淀Ba,2+,应选取碳酸盐而不可选取硫酸盐,碳酸盐过量才干确保Ba,2+,被除净,过量碳酸盐还能用HNO,3,除去;而

19、硫酸盐虽能确保Ba,2+,被除净,但过量硫酸盐无法用HNO,3,除去;由于是钾盐溶液,故不能用Na,2,CO,3,。,第47页,第47页,【训练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少许杂质,把适当试剂、操作办法字母序号写在相应题空线上。,A加适量盐酸、过滤,B加适量水、过滤、蒸发,C加适量水、过滤,D加热(高温或灼烧),E加适量盐酸、蒸发,F冷却热饱和溶液、过滤,第48页,第48页,(1)碳酸钙中混有少许碳酸钠_,(2)氯化钾粉末中混有碳酸钾_,(3)氧化钙中混有少许碳酸钙_,(4)氯化钠中混有少许碳粉_,(5)硝酸钾中混有少许食盐_,第49页,第49页,【解析】,(1)利用CaCO,3,不溶于水,而Na

20、,2,CO,3,易溶于水,因此,加水后过滤干燥即可除杂。,(2)KCl和K,2,CO,3,均易溶于水,故不能用过滤法分离。可用盐酸反应后,再将溶液蒸发,即得到氯化钾晶体。,(3)利用高温分解法,使CaCO,3,分解后除去并生成CaO。,(4)氯化钠易溶于水,而碳粉不溶解于水,故可加适量水、过滤、蒸发,得到纯净氯化钠。,(5)利用两者溶解度随温度改变差别,采用结晶法分离除杂。,【答案】,(1)C (2)E (3)D (4)B (5)F,第50页,第50页,【牛刀小试】,1.(北京高一检测)一些装有化学物质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标志。盛装浓硫酸运送槽应贴有安全标志是,(),【解析】,A 浓硫酸含有

21、强腐蚀性,属于腐蚀品。,第51页,第51页,2.下列仪器不能用于加热液体是(),A烧杯 B烧瓶 C量筒 D试管,【解析】,C 烧杯、烧瓶、试管均可用于加热液体,量筒是粗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仪器,不能加热。,第52页,第52页,3.(临汾高一检测)下列对事故处理办法不正确是,(),A如碰到电线着火,应当先关掉电闸,B发觉试验室中有大量可燃性气体泄漏时,应马上开窗通风,C不慎将稀盐酸溅到眼睛里,应马上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D不慎将少许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马上用水冲洗,然后涂抹10NaOH溶液,第53页,第53页,【解析】,D 关掉电闸以防二次伤害,A正确;开窗通风以减小可燃性气体浓度,以防爆炸

22、,B正确;酸溅到眼睛里,应马上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C正确;NaOH溶液含有强腐蚀性,会造成二次伤害,D错误。,第54页,第54页,4.下列相关化学试验操作中,普通情况下不能互相接触是,(),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过滤操作中,漏斗下端管口与烧杯内壁,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下端管口与烧杯内壁,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第55页,第55页,【解析】,D 过滤操作中,向漏斗中注入待滤液时,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上;为了预防滤液溅出,漏斗下端要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分液操作中,也是为了预防液体溅出,分液漏斗下端管口紧靠在烧杯内壁上;用胶头滴管向

23、试管中加液体时,为了预防试剂交叉污染,滴管尖端不能与试管内壁接触。,第56页,第56页,5.要分离下列四组混合物,饱和食盐水与沙子,从KNO,3,和NaCl混合溶液中取得KNO,3,水和汽油混合物,CCl,4,液体与甲苯液体混合物,(已知CCl,4,与甲苯互溶,沸点分别为76.75 和110.6),(1)分离、操作分别为_、_。,(2)分离时使用主要仪器是_。,(3)上述四组混合物分离时需使用酒精灯有_和_(填序号)。,第57页,第57页,【解析】,中食盐易溶于水,沙子难溶于水,可用过滤法分离。中KNO,3,溶解度随温度改变很大而NaCl溶解度随温度改变很小,可用冷却结晶法分离。中水和汽油互不相溶,采用分液法。中两种物质互溶,但沸点差别较大,超出20,可采用蒸馏法。其中操作需用酒精灯。,【答案】,(1)过滤 冷却结晶,(2)分液漏斗,(3),第58页,第58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