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1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皮下积液患者的护理.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33370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67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皮下积液患者的护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皮下积液患者的护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皮下积液患者的护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临床护理 年月第 卷第期个案护理C h i n e s eC l i n i c a lN u r s i n g,S e p t e m b e r ,V o l ,N o 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皮下积液患者的护理谷晶晶季翠玲梁海娟【摘要】总结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皮下积液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维持颅内压稳定、开颅术后皮下积液的早期识别与护理,精细化腰大池引流的护理.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好转,术后 d康复出院.随访个月,患者预后良好.【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去大骨瓣减压术;皮下积液;颅内压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神经外科急症,多由于直接或间

2、接暴力作用于头部,导致脑组织损伤伴昏迷,患者往往病情严重,且伴随急性颅内压增高、脑水肿、颅内出血等,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去大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能有效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术后皮下积液是去大骨瓣减压手术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患者切口处于包扎状态,皮下积液较难早期被识别.术后并发皮下积液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术区头皮张力会增高,影响伤口愈合,甚至会造成颅内压增高,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识别皮下积液并积极干预尤为重要.笔者所在科室于 年月收治了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行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切口和面部皮下积液,通过积极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好转,术后 d康复出

3、院,随访个月预后良好.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患者,男性,岁,因“外伤后出现意识障碍”于 年月 日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右侧额颞叶脑挫裂伤,右侧颞叶硬膜下出血,右侧颞叶硬膜外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颅面骨多发骨折,创伤性鼻窦积血,创伤性肝破裂,肺挫伤.当地医院于急诊行“开腹探查肝破裂修补术”,为求进一步治疗,患者于 年月 日转入笔者所在医院,查体显示:神志昏迷,右侧瞳孔直径mm,对光反射消DO I:/ji s s n 作者单位: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通信作者:季翠玲,E m a i l:q q c o m收稿日期:失,左侧瞳孔直径mm,对光反

4、射迟钝,四肢肌力级,腹部引流管可见血性液体引出,鼻腔及外耳道可见血性液体流出,全脸肿胀,右侧眼睑肿胀青紫.患者于 年月 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脑内血肿清除术硬脑膜补片修补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及转归患者术后转入N I C U治疗,持续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给予抗感染,脱水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术后第天,患者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状态下血氧饱和度降低,C T显示:肺部感染严重,考虑患者意识障碍,长期卧床,给予气管切开术,改善通气.术后第 天,患者间断出现喷射样呕吐,颅内压监测值持续增高,最高值为 mmH g(k P a mmH g).患者右眉弓处明显肿胀且伴有少量淡血性液体渗出.

5、C T显示:手术切口、右眉弓及右眼眶周围存在皮下积液.经过对症治疗,患者症状缓解.术后第 天,患者神志清楚.术后第 天,患者额颞顶部减压窗张力高,切口处见积液渗出,右眉弓处肿胀明显伴液体渗出,患者睁眼受限,复查C T提示额颞部皮下积液增多,医生于切口处皮下抽取淡黄色脑脊液 m L后加压包扎伤口.术后 d,医生再次于切口处皮下抽取淡黄色脑脊液 m L后加压包扎伤口,患者头部切口及眉弓处渗液减少.术后第 d,患者右眉弓处伤口再次肿胀伴积液渗出,头颅C T提示皮下积液较多,约 m L,立即实施腰大池引流管置入术,引流出透明脑脊液,约 m L/d.术后第 天,复查C T提示皮下积液明显减少,伤口为一期

6、愈合.医生拔除腰大池引流管,患者出院康复.护理维持颅内压相对稳定患者术后采用颅内压探头实时进行颅内压监个案护理中国临床护理 年月第 卷第期C h i n e s eC l i n i c a lN u r s i n g,S e p t e m b e r ,V o l ,N o 测,患者颅内压波动在 mmH g.针对该患者采取以下护理措施:抬高床头 ,保持头颈静脉回流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使用 甘露醇、白蛋白、呋塞米,降低颅内压.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瞳孔、肌力及意识的变化.同时,准确记录出量来调整入量,从而预防低颅内压的发生.去大骨瓣

7、减压术后皮下积液的早期识别开颅手术后产生皮下积液会延迟切口愈合,诱发切口感染,甚至增加颅内感染的风险.术后皮下积液出现时间一般为术后 d,临床表现为术区或附近皮肤隆起,触之柔软有波动感.但由于患者手术早期切口处于包扎状态,无法实时观察并触诊,因此早期识别皮下积液难度较大.去大骨瓣减压术是术后皮下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术中去骨瓣直径 c m发生皮下积液可能性是去骨瓣直径 c m的 倍.该患者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去骨瓣直径为 c m,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大大增加.研究显示,颅内高压是手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第 天,患者右眉弓处肿胀明显,伴少量淡血性液体渗出,触诊眉弓肿胀处

8、有张力,伴随血压逐渐升高,间断呕吐症状,触诊右侧额颞叶去骨瓣处张力为级:触额感,张力高,并且有波动感,颅内压监测值最高达到 mmH g,根据脑脊液“双环征”和葡萄糖氧化实验,初步判断渗出液为脑脊液,且该患者为颅脑外伤,所以脑脊液中混有血性成分.立即汇报医生,头颅C T检查示切口及右眼眶周出现异常低密度影,确诊为皮下积液.针对皮下积液,立即采取以下干预措施:抬高床头 ,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避免患者手术骨窗受压,使用 甘露醇、白蛋白、呋塞米,降低颅内压,给予盐酸甲氧氯普胺止吐,地佐辛镇痛,力月西镇静,采用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进行疼痛评分,评分控制在 分,经对症处理,患者颅内压值维持在 mmH g.

9、患者右眉弓处皮下积液渗出处使用碘伏纱布覆盖,渗液较多时及时更换.患者处于气管切开状态,气道与眉弓处伤口距离较近,为避免痰液喷溅,使用密闭式吸痰管进行痰液吸引,避免污染眉弓处伤口,引起继发感染.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引流皮下积液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及开颅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的护理中.静脉留置针套管质地柔软,韧性强,不易刺伤头皮或脑膜;抽吸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变换角度,不必多点穿刺,减少出血及感染的风险.术后第 天,患者右额颞叶减压窗张力较高,切口可见渗液,眉弓处肿胀明显,患者睁眼受限,复查C T提示皮下积液增多.医生使用静脉留置针经切口处皮下穿刺抽取淡黄色脑脊液 m L,之后进行加压包扎切口.加

10、压包扎可以消除皮瓣与颅骨修补材料之间的空腔,使皮瓣与修补材料贴合更紧密,同时也可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一般可加压包扎 d.在加压包扎期间,责任护士密切观察包扎部位周围皮肤的血运情况,避免过度加压,引起皮下坏死.术后 d,再次抽取淡黄色皮下积液 m L后加压包扎,患者右眉弓处肿胀缓解,切口处渗液减少,使用红外线对切口及右眉弓处伤口进行照射治疗,次/d,温度设置为 ,红外线灯距离伤口 c m,使用过程责任护士密切关注患者反应及伤口情况,以防烫伤.红外线照射可使局部组织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组织细胞通透性增高,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代谢,促进组织生长.红外线的非热效应则具有抑制细菌分裂繁殖和杀菌的作用,从而促

11、进伤口愈合.经过 d红外线照射治疗后患者伤口红肿消退,切口一期愈合.腰大池引流的护理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是指将腰或椎间隙作为穿刺点,穿刺后于骶尾部置入引流管进行脑脊液引流的方案.腰大池引流可使脑脊液持续、缓慢地流出,从而降低患者颅内压,促进局部伤口愈合,治疗患者的皮下积液.术后 d,针对患者手术切口的皮下积液,医生对患者实施腰大池引流管置入术.腰大池引流管置入术可能会继发颅内感染、低颅压、颅内再出血甚至脑疝等并发症,带来严重不良后果,因此护理团队为患者制定精细化的腰大池引流护理方案,具体措施如下.引流管倒T法固定腰大池引流装置是由引流导管、三通阀、引流袋三部分组成,置管后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

12、以穿刺点为中心覆盖粘贴,粘边使用无张力的方法抚平.并将管路塑形固定,即引流管延长部分用 c m的弹力胶布无张力垂直于脊柱方向贴于抗菌敷料外面,避开穿刺点;再另取根弹力胶布,将引流管延长管路剩余部分沿着脊椎方向,使用“高举平台法”法无张力固定至肩膀处.三通处用纱布包裹,再用安全别针固定在患者病员服上.护理人员每班密切观察引流管固定情况,脑脊液的量、性质和颜色,如有异常及时处理.该患者腰大池引流管留置期间未发生打折、扭曲及非计划脱管的情况,引流通畅.控制脑脊液引流的速度和量在脑脊液引流过程中,尽量保持匀速引流,以防止因颅内压的剧烈波动而导致脑疝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体位变换或吸痰等

13、操作时,暂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过度引流.医生根据患者皮下积液情况,明确每日的引流量.护士通过动态调整引流袋高度来控制脑脊液的流出速度和引流量.置管第天,触诊患者骨窗张力为级:触额感,张力高,右眉弓处肿胀明显,血压波动在 /mmH g,调整引流袋高度为高出外耳道 c m,控制脑脊液引流滴数为滴/m i n,m L/h,引流出透明脑脊液 m L.置管第天,触诊患者骨窗张力为级:触额感,张力高,右眉弓处肿胀稍减轻,渗液较前减少,血压波动在 /mmH g,调节引流袋高度为高于外耳道 c m,控制脑脊液引流滴数滴/m i n,m L/h,引流出澄清脑脊液 m L.置管第天,触诊患者骨窗张力为级:触鼻

14、感,张力正常,右眉弓处肿胀减轻,切口处皮下积液渗出减少,血压波动在 /mmH g,调节引流袋高度高于外耳道 c m,控制滴数滴/m i n,m L/h,引流出脑脊液 m L.置管第天,患者骨窗压力正常,生命体征平稳,右眉弓处未见明显肿胀,眉弓及切口处渗液停止,复查C T显示皮下积液明显减少.预防感染腰大池引流为有创操作,存在逆行性感染的风险,一般置管时间为 d,留置时间不宜过长.研究 发现,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与普通敷料覆盖导管穿刺点相比,能够有效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和导管细菌定植发生率.对该例患者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覆盖腰大池穿刺点处皮肤,起到抗感染作用.且该敷料透明,便于观

15、察穿刺点情况.护士每班严密观察脑脊液的颜色、性状、有无絮状物等,动态关注患者体温、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指标.腰大池引流管为一整套密闭装置,在储液袋液体达到/时倾倒引流液.倾倒时夹闭引流管,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袋口污染继发感染.该患者置管期间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未发现有红肿、渗出.脑脊液引流期间,患者体温正常,脑脊液未见异常,未发生颅内感染.小结该例患者为重型颅脑损伤行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切口和面部皮下积液伴渗出,容易引发颅内感染、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维持患者颅内压稳定,早期识别出皮下积液,动态监测皮下积液局部穿刺引流后加压包扎实施效果,精细化腰大池引流的护

16、理,有效促进皮下积液好转,未发生脑疝、低颅压综合征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参 考 文 献李春伟,伊志强,李良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治疗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高向前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刘俊,黄贤键,高杰,等S e l d i n g e r技术在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皮下积液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孙双华,李长超颅脑外科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及诊疗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A l d a h a kN,D u p r eD,R a g a e eM,e ta l H y d r o x y a p a t i t eb o n ec

17、e m e n ta p p l i c a t i o nf o rt h e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r e t r o s i g m o i dc r a n i e c t o m yi n t h et r e a t m e n t o fc r a n i a ln e r v e sd i s o r d e r sJS u r gN e u r o l I n t,:卜计源,薛韬,何紫阳,等幕上手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张伟,李爱红,侯波,等乙状窦后入路术后皮下积液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8、,():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脑脊液漏规范化管理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李小春,李云霞,曾艳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骨科患者创伤性皮下积液引流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张月清,王福林,何二平静脉留置针引流治疗开颅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邢细红,董又坤,廖志刚,等绷带加压包扎联合负压吸引预防颅骨修补术后皮下积液的效果J广东医学,():乔志恒,范维铭物理治疗学全书M北京:科技技术出版社,:张志,唐志珍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术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手术后脑脊液漏的疗效J实用老年医学,():刘光娣,刘逸文,田永明,等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效果的M e t a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本文编辑:陈晓亚)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