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抗菌药物专项治理、临床应用管理、合理使用复习题.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331995 上传时间:2025-02-1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菌药物专项治理、临床应用管理、合理使用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抗菌药物专项治理、临床应用管理、合理使用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抗菌药物专项治理、临床应用管理、合理使用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抗菌药物专项治理、临床应用管理、合理使用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抗菌药物专项治理、临床应用管理、合理使用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抗菌药物专项治理、临床应用管理、合理使用复习题(之一)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和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二、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 1.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4.需长程治疗,但

2、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5.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联合。三、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及用药基本原则:1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2用药基本原则是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四、外科手术预防用药:1. 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a.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b.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如头颅、心脏、眼内等手术。c.异物植入

3、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d.高龄或免疫缺陷等高危人群。2. 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3. 污染手术:由于肠道、尿路、胆道液体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五、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给药方法:1. 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

4、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延长到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2. 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到48小时。3. 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对手术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六、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患者需要应用

5、限制作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经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一天用量。七、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情况,以下药物作为“特殊使用”类别管理:(一)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等;(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阿培南等;(三)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等;(四)抗真菌药物:卡

6、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口服液、注射剂),伏立康唑(口服剂、注射剂),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等。八、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九、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

7、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十、二级以上医院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十一、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医疗机构对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

8、理培训;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十二、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医疗机构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病例。十三、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9、;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十四、加大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查处力度:1.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或医疗机构应当视情形依法依规予以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医疗机构应当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务。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处理;问题严重的,追究医疗机构负责人责任。十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

10、应用严格掌握临床应用指征,控制临床应用品种数量。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对已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要慎重遴选,使用中密切关注安全性问题。 十六、尽量避免或不宜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1、发热原因不明者。2、病毒司长感染的疾病。3、局部外用(如皮肤)。十七、抗菌药物按作用可分为几类?抗菌药物按作用可分为四类,繁殖期杀菌剂:有-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静止期杀菌剂,如氨

11、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喹诺酮类;速效抑菌剂: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脂类等;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联合应用预期可能产生协同、累加、无关或拮抗作用。十八、给药途径与疗程尽量选择口服给药,不宜频繁更换药物,疗程不宜过长,如门诊使用抗菌药提倡不超过三日是,最长不超过七日(抗结核药除外)。十九、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原则一线药物放开使用,二线以上药物酌情选用。1、疗效好、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抗菌药物放开使用,为一线药物。2、疗效好、毒副反应大或价格较贵的药物应控制使用,为二线药物。3、疗效好、价格昂贵、近期研制出的保留抗菌药物,为三线药物。临床使用二线以上的药物时,应由主治医师或主治医师以上职称者签字。

12、当有感染病情严重或免疫状态不良病人发生感染时,可直接使用二线药物。二十、抗菌药物合理作用的管理规定关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的管理,国内的众多医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也在酝酿着出台有关的管理措施,这都将有助于我们推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为病人提供最合适的用药选择与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抗菌药。复习题(之二)一、填空题:(每空 1 分,总计 80 分)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两个方面: (1)有无 指征 应用抗菌药物; (2)选用的 品种及 给药 方案 是否正确、合理。 2、诊断为 细菌 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3、 轻症感染可接受

13、口服给药者, 应选用 口服 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 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重症感染、 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疗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 口服 给药。 4、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 避免 。 5、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 病原菌 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6、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 - 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 多次 给药。氟 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一日给药一 次。 (重症感染患者例外) 7、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 正常 、症状消退后 72 至 96 小时,特殊情况,妥善处理。 8、抗菌药物的联合

14、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 联合 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 联合用药。 (1) 病原菌 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 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 (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4)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深部真菌药。 (5)由于药物协同抗菌 作用,联合用药 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 减少。 9、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 0.5 至 2 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 3 小时,或失血量 大于 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 2 剂。

15、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所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 24 小时,总 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 48 小时。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为 24 小时,必要时延长至 48 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 10、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接受主要自肾排出的抗菌药物时,应按轻度肾功能减退情况减量给药,可用至 正常治疗量的 2/3 至 1/2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 内酰胺类的大多数品种属此类情况。 11、喹诺酮类抗菌药由于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该类药物避免用于 18 岁以下未成年人。 12、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

16、种不得超过 35 种。同一通用名称药品 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 2 种。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得超过 5 个品规, 注射剂型不得超过 8 个品规。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得超过 3 个品规。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得 超过 4 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得超过 5 个品规。 1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两菌四体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不包括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两菌指的是细菌、真菌;四体指的是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14、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17、不得超过 60% ,门诊患者抗菌药 物处方比例不得超过 20% 。 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得超过 30% 。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不得低于 30% 。医疗机构细菌耐药率超过 30% 时,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细菌耐药率超过 40% 时,应慎重经验用药;超过 50% 时,参 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超过 75% 时,应暂停临床应用,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15、对不同级别医务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授予不同级别抗菌药物处方权;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医师可使用限制使用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使用特殊使用级。紧急情况

18、下,医师可越级使用 抗菌药物,处方量限于 1 天。 16、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17、适应症不适宜的属于不适宜处方,无适应症用药或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属于超常 处方。 18、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 有效 、合理、经济的原则。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包括 安 全 、有效、经济三个因素。 19、卫生部明确规定,氟喹诺酮类药物严格控制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20、国家药监局 2007 年 2 月 15 日做出要求,头孢曲松不能加入哈特曼氏及林格氏等含有钙的溶液中使用。本品与含钙剂或含钙产品合并用药有可能导致致死性结局的不良事件。 21、大环内酯类

19、抗生素系抑菌剂,不宜作为预防术后感染用药,宜选择杀菌剂。 22、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时,不论剂型,使用前一定要做皮试。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时,已知对青霉素类、舒巴坦、头孢哌酮及其它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二、单选题(每题 1 分,总计 20 分)1、外科手术前预防用药应在何时使用( B ) A、手术开始前 24 小时 B、术前 30 分钟至 2 小时内 C、手术开始后 2 小时 D、术后 2 小时 2、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 D ) A、切口感染 B、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C、肺部感染 D、切口感染和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 3、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多数不超过( B )A、手术后 3 天 B

20、、术后 24 小时 C、术后 1 周 D、用至患者出院4、我国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有( D )A、无适应症用药; B、剂量过大; C、使用抗菌药物疗程过长; D、以上都是 5、卫生部“38 号文”规定:应严格控制( C )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A、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 C、氟喹诺酮类 D、大环内酯类 6、甲状腺手术通常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如需用药应选(A )A、一代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 C、氟喹诺酮类 D、二代头孢菌素类 7、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用药正确的说法是: C ) A、剖宫产手术预防用药应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 B、剖宫产手术术前用药应在术前 30 分钟至 2 小

21、时内给药。 C、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宜选择一代头孢菌素,应在结扎脐带后给药。 D、以上都不对 8、围手术期给药时,当患者对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 A)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 A、克林霉素 B、氨曲南 C、环丙沙星 D、阿奇霉素9、围手术期给药时,当患者对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B )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A、克林霉素 B、氨曲南 C、环丙沙星 D、阿奇霉素 10、I 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A ) A、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B、头孢唑啉或头孢硫脒 C、头孢硫脒 D、头孢呋辛 11、I 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正确的是:C A、头孢唑啉 5g B

22、、头孢呋辛 3g C、头孢呋辛 1.5g D、头孢曲松 3g 12、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先选用( A )抗菌药物 A、非限制使用级 B、限制使用级 C、 特殊使用级 D、以上都对 13、头孢哌酮舒巴坦+ 阿奇霉素注射液(芙琦星)易发生的不良反应是(C ) A、皮疹 B、神经毒性反应 C、戒酒硫样反应 D、肌病 14、下列药物中含有乙醇的是(D ) A、阿奇霉素注射液(芙琦星) B、溴已新注射液(若通) C、硝酸甘油注射液 D、以上都是 15、下列哪个药物不宜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C ) A、头孢唑啉 B、头孢呋辛 C、阿奇霉素 D、头孢曲松 16、根据卫生部 38 号文,一般骨

23、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宜选( A ) A、一代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 C、氟喹诺酮类 D、二代头孢菌素类 17、左乳包块切除术,医嘱:头孢西丁,2gq12h ivgtt 连用 5 天。该医嘱存在的问题( D) A、无指征用药 B、药物选择不合理 C、单次剂量过大,术后用药时间过长 D、以上都是 18、根据卫生部 38 号文,乳腺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宜选( B)A、氟喹诺酮类 B、一代头孢菌素类 C、大环内酯类 D、二代头孢菌素类 19、某患者,行甲状腺包块切除术,给予头孢硫脒 1.0g q12h ivgtt,连用 4 天,存在的问题是( C ) A、术后用药时间过长 B、药物选择不经济 C、A

24、 + B D、以上都不对 20、腹外疝手术围手术期用药,首选药物为( C ) A、头孢他啶 B、头孢西丁 C、头孢唑啉 D、头孢唑啉+ 甲硝唑三、问答题(一)、论述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答: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1)品种选择: (2)给药剂量: (3)给药途径: (4)给药次数: (5)疗程: (6)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 (二)、抗生素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有哪些?答

25、:抗菌治疗无效,因素可包括:病人、病原及药物的选择等方面: (1) 病人与诊断因素:误诊与延误;免疫缺陷与抑制;局限性、包裹性感染,如脓肿;靶器官血流不 足或血流阻塞;坏死组织及继发感染;异物与手术残留物;服药程度。 (2) 病原抗药性,可分为单一抗药性和多重抗药性;敏感性测试不正确;治疗阶段产生抗药性;突变 株。 (3)抗菌药物:选择失误;给药途径、剂量、剂型;药物稳定性;药物活化:有些抗生素是以药物前 体的形式存在,依赖在体内活化而成为有效形式,因此体内疗效的波动可能很大;已知或未知的降低或 抑制药物的因素。四、 论述题请分别论述一代、二代、三代、四代头孢菌素相应主要抗菌谱,比较各代头孢菌

26、素抗菌谱之间的差 异,并分别列举各代药物 1-2 个。 答:头孢菌素类根据其抗菌谱、抗菌活性、对 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及肾毒性的不同,目前分为四代。 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阳性球菌,仅对少数革兰阴性杆菌有一定抗菌活性;常用的注射剂 有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替唑、头孢硫脒等,口服制剂有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和头孢羟氨苄等。 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活性与第一代相仿或略差,对部分革兰阴性杆菌亦具有抗菌活性,对 假单孢菌、不动杆菌、沙雷杆菌、粪链球菌无效;注射剂有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孟多等,口服制 剂有头孢呋辛酯、头孢克洛和头孢丙烯等。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肠杆菌科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具有

27、强大抗菌作用,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除肠杆菌科细 菌外对铜绿假单胞菌亦具高度抗菌活性;注射品种有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地嗪、头孢曲松、头孢 哌酮、头孢他啶等,口服品种有头孢克肟和头孢泊肟酯等,口服品种对铜绿假单胞菌均无作用。第 5 页/共 4 页 第四代头孢菌素常用者为头孢吡肟,它对肠杆菌科细菌作用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大致相仿,其中对阴沟肠 杆菌、产气肠杆菌、柠檬酸菌属等的部分菌株作用优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与头孢 他啶相仿,对金葡菌等的作用较第三代头孢菌素略强复习题(之三)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80分)1、关于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范围描述正确的是( C ) A、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

28、构,重点是三级以下私立医院B、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是二级以下私立医院C、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是二级以上公立医院D、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是三级以上公立医院2、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 A )的原则 A、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B、突出重点、集中治理C、健全机制、持续改进 D、三好一满意3、二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 B )种 A、10 B、35 C、40 D、504、关于专项整治的活动目标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B、彻底改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C、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D、有效遏制

29、细菌耐药5、关于限定日剂量(DDD)描述正确的是( C ) A、受到药品销售价格影响 B、因为不同的药物一次量不同、一日用药次数不同而无法比较的问题C、作为用药频度分析的单位 D、用于主要治疗目的儿童使用药物平均剂量、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 C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 ),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A、40% ;10%;20% B、50%;10%;30% C、60% ;20%;40% D、70%;30%;50%、I类切开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 C )。A、10% B、20% C、30% D、4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

30、前30分钟至( B )小时(剖宫产手术除外)。A、1 B、2 C、3 D、4、I类切开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 B )小时A、12 B、24 C、36 D、4810、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 C );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 )。A、30% ;60 % B、40% ;70% C、50% ;80 D、60%;90%11、按照卫生部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要求,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 C )以下。A、 20DDD以下 B、 30DDD以下 C、 40DD

31、D以下 D、 50DDD以下1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自( B )起施行。A、2012年7月1日 B、2012年8月1日 C、2012年9月1日 D、2012年10月1日13、类切口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 A ) A、切口感染 B、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C、肺部感染 D、切口感染和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14、在出现下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超过( D )小时,手术中出血量超过( )毫升,污染机会增多者 A、2;1000 B、2;1500 C、3;1000 D 、3;1500 15、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 )、头孢唑啉B、左氧氟沙星 C、头孢硫脒 D、头孢

32、他啶16、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抗菌药物的范畴不包括( D ) A、抗细菌、真菌感染药物 B、抗生素类 C、合成抗菌药物类 D、植物成分抗菌药17、下列属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是( B ) A、产生ESBL的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 B、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C、耐药的非发酵糖菌(绿脓杆菌、不动杆菌等) D、耐碳氢霉烯肠杆菌18、下列哪项属于推荐使用万古霉素的情况( D )A、中性粒细胞伴发热,经验性治疗 B、预防导管相关感染C、消化道灭菌治疗 D、致死性感染,且对内酰胺过敏19、以下不属于大环内酯类药的是( B )。 A、红霉素 B、庆大霉素 C、阿奇霉素 D、克拉霉素20、以下属于时间依赖

33、性的抗菌药的是( C )。 A、妥布霉素 B、环丙沙星 C、青霉素 D、万古霉素21、以下属于浓度依赖性的抗菌药的是( A )。 A、喹诺酮类 B、头孢菌素类 C、大环内酯类 D、青霉素类22、以下哪种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 A )。 A、氯霉素 B、诺氟沙星 C、青霉素 D、磺胺23、以下哪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菌DNA的合( C )。A、四环素素 B、氨基糖甙类 C、喹诺酮类 D、磺胺类24、以下哪种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 C )。 A、红霉素 B、四环素 C、青霉素 D、庆大霉素25、万古霉素对以下哪些微生物敏感( A )。A、葡萄球菌、链球菌 B

34、、支原体、衣原体 C、军团菌、螺旋体 D、真菌、病毒26、以下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抗菌活性降低的是( B )。A、磺胺加甲氧苄啶 B、红霉素和头孢菌素 C、青霉素和链霉素 D、青霉素和氨基糖甙类27、对绿脓杆菌有效的头孢菌素是( B )。 A、头孢唑啉 B、头孢他啶 C、头孢氨苄 D、头孢拉定28、以下抗菌药中,抗菌谱最广的是( C )。 A、青霉素 B、万古霉素 C、哌拉西林 D、阿莫西林29、长期用喹诺酮药物会引起心电图发生什么改变( B )。A、T波倒置 B、QT间期延长 C、出现U波 D、PR间期延长30、在头孢菌素中,抗阳性菌活性最强的是( A )。A、第一代头孢菌素 B、第二代头孢

35、菌素 C、第三代头孢菌素 D、第四代头孢菌素31、关于氨基糖苷类药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产生耳毒性表现为前庭功能和耳蜗神经的损害B、对肾功能不良者、老人、儿童和孕妇,尽量避免使用本类抗生素C、使用该类药物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有无耳鸣、眩晕等早期症状,进行听力和血药浓度监测D、以上都是 32、MRSA菌株是指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下列哪一种抗菌药物耐药( A ) A、甲氧西林或苯唑西林 B、万古霉素 C、利福平 D、氯霉素 3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抑制( A )的正常代谢。A、茶碱 B、胰岛素 C、血钠 D、血钾34、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一般不包括( B )。A、消化道反应 B、

36、视力减弱 C、肝毒性 D、过敏反应35、对于( D ),红霉素可作为首选药。 A、流感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C、大肠埃希菌、志贺菌 D、军团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36、喹诺酮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D )。 A、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和光毒性 B、骨关节损害和跟腱炎C、心脏的损害和肝毒性 D、以上皆是37、左氧氟沙星的抗菌活性是氧氟沙星的( C )倍。A、5 B、3 C、2 D、438、头孢曲松钠不能与含( C )制剂液体混合注射。A、镁 B、铁 C、钙 D、锌39、青霉素G的半衰期为( D )。A、100分钟 B、90分钟 C、60分钟 D、30分钟40、抗菌药物治疗

37、性应用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 C )。A、2448小时 B、4872小时 C、7296小时 D、57天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20分)1、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要求,抗菌药物应分为以下三级进行管理:( ABC )A、非限制使用 B、 限制使用 C、 特殊使用 D、 普通使用2、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 ABCD )A、 适应证 B 、品种选择 C、 给药时机 D、 使用疗程3、以下哪项属于推荐使用碳青霉烯的情况( ABC ) A、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治疗 B、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的经验性治疗C、需氧、厌氧混合的严

38、重感染 D、非难治菌感染4、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包括( ABCD )A、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B、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C、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D、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1、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要求,抗菌药物应分为以下三级进行管理:(ABC) A 非限制使用 B 限制使用 C 特殊使用 D 普通使用 2、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ABCD) A 适应证 B 药物选择 C 用药起始 D 持续时间 3、按照卫生部常见

39、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颅脑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抗菌药物应选用:(ABC) A第一代头孢菌素 B第二代头孢菌素 C头孢曲松 D第四代头孢菌素 4、按照卫生部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心脏大血管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抗菌药物应选用:(AB) A第一代头孢菌素 B第二代头孢菌素 C 氟喹诺酮类 D第四代头孢菌复习题(之四)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不包括(C)大肠杆菌 克雷伯杆菌属 C 空肠弯曲杆菌 D厌氧菌2、术中要追加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B)A、手术超过2hB、术中出血超过1500ml C、术中出血超过500ml D、手术超过1h 3、氟喹诺酮类药物经验性治疗

40、可用于以下哪种感染(C)A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B医院获得性呼吸道感染C医院获得性泌尿系感染D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4、关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中分级不正确的是( D ) A非限制使用 B 限制性使用 C“特殊使用”D非“特殊使用”5、按照卫生部要求一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应不高于多少(D)A 90% B 50 30D 20%6、按卫生部要求病房抗菌药物使用率不高于(B) A90 B60 C 50% D 30%7、按卫生部要求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不高于(B)A50 B20 C 15% D 10%8、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机应选在(A)A术前半小时至2小时 术前24小时 手术切皮时 D 术后回病

41、房后立即给予9、一类切口手术如果有指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一般情况下应选用(B)A呼吸喹诺酮类(无须皮试)B一代头孢菌素C二、三代头孢(效果好)C 克林霉素10、如一类切口有指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术后应使用多长时间( A )A24小时B48小时 C 3至5天 D住院全程11、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 D )A患者的感染病情 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 C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 D以上都是12、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所致肺炎、心内膜炎、脑膜炎,首选:( A )A青霉素 B头孢曲松 C左氧氟沙星 D亚胺培南西司他汀13、治疗肠球菌感染首选( B)A氯霉素 B氨苄西林 C左氧氟沙星 D头孢哌酮舒

42、巴坦14、常用的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是( A )A喹诺酮类 B大环内酯类 C头孢菌素类 D青霉素类15、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 D ) A青霉素 B头孢唑啉 C头孢拉啶 D万古霉素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_30%_2、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把抗菌药物分为三级,请问是哪三级_非限制级、限制级、特殊使用。3、医师无正当理由开具超常处方_ 次将被警告且被限制处方权,如果被限制处方权后又出现超常处方_2_ 次,将被取消处方权.。4、喹诺酮类药物禁用于 18 岁以下未成年人。5、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_35_种。6、围

43、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至手术结束约 4 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三、是非题(每题3分,共30分)1、抗菌药物根据抗菌效果可分为杀菌剂和抑菌剂。 ( )2、抗菌药物所指的范围较广,包括抗病毒药和抗寄生虫药。 ( X)3、头孢曲松由于半衰期长,可一日给药一次。 ( )4、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用药期间禁止饮酒或限用含乙醇饮料。( )5、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宜用于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 )6、抗菌药物使用时,应严格掌握指征,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局部感染应当首选非限制级抗菌药物。( )7、磷霉素抗菌谱广,作用强,安全性好,可用于各种严重感染。 (X )8、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

44、菌效果较好,适用于凝血机制差的感染病人。 (X )9、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需要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开具。 ( X)10、头孢他定、头孢哌酮等可用于铜绿假单孢菌感染。 ( )四、简答题(共10分)(1)处方出现什么情况时处方将被判定为超常处方1 无适应症用药;2 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3 无正当理由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2)内科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1。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2。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3。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对免疫缺陷患者,宜严密观察其病情,一旦出现感染征兆时,在送检有关标本作培养同时,首先给予经验治疗。4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医师/药师资料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