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 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3、 黑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接近4、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第二节 人的生殖1、 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2、 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3、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4、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受精的场所输卵管5、 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6、 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 胎盘和脐带 从母体获得。 7、 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8、 胚胎发育到第8周发育成胎儿,呈现
2、人形;发育到38周发育成熟; 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第三节 青春期青春期发育1. 形态特点: 身高突增(显著特征)、体重迅速增长2. 功能特点 大脑、心脏结构、肺功能完善化3. 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无机盐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维生素种类缺乏时的症状食物来源 含钙的无机盐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维生素A夜盲症 皮肤干燥 肝、乳制品、胡萝卜等含磷的无机盐 厌食、贫血、肌无力 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糙米、花生、瘦肉等含铁的无机盐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C 坏血病水果、蔬菜等含碘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动物肝脏以及牛奶含锌的无机
3、盐生长发育不良 歌诀: 夜盲A脚气B坏血C佝偻D 钙D齐补,同治佝偻。磷磷厌食,无力骨痛。 买锅用铁,医治贫血。甲状腺肿,一碘见效。味觉障碍,星锌相伴 1、 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2、 人体内三大重要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3、 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4、 水约占体重60-70%,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5、 维生素是不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提供能量,人体需要量很小, 但不能缺乏,否则影响生长甚至患病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 消化
4、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1、 消化系系统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2、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3、 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 1、 长(5-6米) 2、内表面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的增加了消化个吸收的内表面积) 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 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小肠适于消化的特点:4、有各种消化液(肠液、胰液和胆汁)3、 食物的消化 食物(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为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5、。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淀粉酶(唾液) 肠液、胰液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口腔 小肠 胃蛋白酶(胃液) 肠液、胰液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胃 小肠 胆汁 肠液、胰液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小肠 小肠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吸收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
6、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淋巴管、血液循环)吸收;其他从小肠 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1、 合理营养 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2、 食品安全 3、 早餐、午餐、晚餐的营养比:早餐:午餐:晚餐30%:40%:30%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呼吸道:鼻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泡) 呼吸系统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肺 结构:肺泡数量大,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
7、很薄, 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功能:气体交换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一分钟大约16次) 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左右直径、前后直径增大肋间肌 同时收缩 胸腔容膈顶部下降,胸廓上下直径增大 积扩大肺扩大肺内压缩小气体被压入肺内 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左右直径、前后直径减小膈 肌 同时舒张 胸腔容膈顶部上升,胸廓上下直径减小积缩小肺缩小,肺内压增大气体被压出肺 原理:呼吸运动产生气压差 当内部气体压力 外界气体压力,肺中气体被压出 二氧化碳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 肺泡 氧气 二氧化碳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 氧气第四章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血液
8、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 和尿素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液 红细胞:运载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血细胞 白细胞:吞噬病菌 血小板:凝血和止血 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呈现红色;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呈暗红色。)形态特点 有无细胞核 有无细胞核数量 功能说明红细胞 两面凹的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铁)成熟后无最多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少贫血白细胞 个体最大,形态多样 有最少吞噬病菌,对人体有保护和 防御作用多炎症 血小板 不规则无 居中凝血和止血少流血异常 多血栓第二
9、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份去的血管 动脉 管壁较厚 弹性大 血流速度:快 分布在较深部位 流向:较大分支较小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份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静脉 管壁较薄 弹性小 血流速度:慢 分布在较浅部位 流向:较小分支较大 连通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毛细血管 管壁最薄 管腔最小血流速度:最慢 数量大,分布广(毛细 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结构特点) 流向: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 血液在心脏处
10、的流动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的途径: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肺循环和体循环在心脏处汇合。 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组 织 细 胞 体循环 O2 养料 CO2废物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动脉 右心室肺循环 O2 CO2 肺 泡 注: 表示动脉血 表示静脉血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1、1900年,奥地利的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即血液分A、B、AB、O四型。2、 输血、
11、血型和无偿献血输血是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P76表)。 3、 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 发生生命危险 8001000毫升 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 400毫升 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短期内会恢复正常。 3、 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 肾小球(动脉血管球)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肾脏 形成尿液 肾小囊;暂时储存原尿 输尿管:输送尿液 肾小管:重新吸收作用(形成尿液)1、泌尿系统 膀胱:暂时贮存尿液的组成 尿道:排出尿液 1.肾小球的过滤作
12、用:过滤血液,形成原尿2、尿的 (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形成 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虑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液体称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形成尿液。P823、尿的排出: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4、排尿的意义:排出废物;调节人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5、人粪尿的处理(1)人粪尿的资源价值:来源广、肥效持久、养分全、能够改良土壤、成本低等优点。(2)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沼气池、高温堆肥、生态侧所。原理:缺氧环境,使细菌、真菌大量繁殖,分解有
13、机物,释放能量,形成的高温又可以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眼和视觉 (A)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外膜 巩膜:白色,坚固,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光线眼球 眼球壁 虹膜: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可调节瞳孔的大小 中膜 睫状体:调节晶状体 脉络膜:营养眼球 内膜:视网膜:含有许多对光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房水:透明液体,滋养眼球 内容物 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 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维持眼球的形状。能折射光线(B)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物像 光敏感细胞
14、视神经 大脑,产生视觉。(C)近视及其预防 a.近视形成的原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b.近视眼及其矫正 近视是由于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方法:带凹透镜c.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三要四不看。2.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外耳 耳郭:收集声波 外耳道:声波通道A 、 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耳 中耳 鼓室:收集声波 听小骨:产生震动,传递声波 半规管 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内耳 前 庭 耳蜗: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声音信号,通过神经传至大脑听觉中枢B、听觉的形成过程: 外耳道 产生振动 振动 神经冲动 形成声波 鼓膜 听小骨
15、耳蜗 听觉神经 听觉中枢 听觉C、耳的保护(1.减少和消除噪声;2.不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3.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或闭嘴、堵耳;4.避免中耳炎;5.避免外耳道感染。)3、其他感觉器官嗅觉鼻;味觉舌;触、冷、热、压、痛觉皮肤(二) 神经系统的组成: 大脑:大脑皮层有许多神经中枢(感觉、语言、运动) 中枢神经系统 脑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能对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并且是脑和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 脊神经(三)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细胞体神经元 突起 短的突
16、起 末端细小分支 神经末梢 长的突起(+髓鞘) 神经纤维 集结成束 一条神经(四)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2反射实现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由五部分构成:感受器(皮肤、感觉神经末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脑、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运动神经末梢)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完成,但有完整的反射弧不一定就能产生反射。(必须有一定的刺激) 反射 简单反射:简单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眨眼反射。 复杂反射:出生以后通过长期生活积累,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如“望梅止渴”。 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二、内 垂体 分泌生长
17、激素;促进生长;幼年分泌不足表现侏儒症;幼年分泌过量表现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为肢端肥大症分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含碘促进生长发育;幼年时期分泌不足表现为呆小症,成年分泌不足表现为大脖子病;成年分泌过量表现为甲亢泌 胸腺分泌胸腺激素; (刺激机体产生淋巴细胞)系 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可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统 胰岛位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调节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糖尿病 性腺 卵巢分泌雌性激素(促进身体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 睾丸分泌雄性激素(促进身体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人体内外分泌腺比较腺体类别有无导管分泌物输送方式实例内分泌腺无分泌物是激素经血液循环输送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外分泌腺有分泌物是消化液须经导管到达某种器官胃腺、肠腺、肝脏、胰腺等汗腺、唾液腺三、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1、酸雨的形成: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具有较强酸性的雨水。 一般pH 5.62.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作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