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昌九州教育试卷中心 1、如图所示,一细束由a光和b光组成的复色光由空气中射到一块长方形玻璃砖的上表面,透过玻璃砖后从下表面射出,若用n1和n2分别表示玻璃砖对a光和b光的折射率,则n1_n2(填“”,“M(sin+cos)时,物体B一定有向上的加速度 B当物体A相对于斜面静止时,斜面体一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 C当M(sin+cos)mM(sin-cos)时,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为(m+M+m0)g D若物体A能够沿斜面向下运动,运动过程中物体B的机械能的增加量将大于物体A的机械能的减少量18、如图所示,已知小孩与雪橇的总质量为m = 20 kg ,静止于水平冰面上的A点,雪橇与冰面间
2、的动摩擦因数为= 0.1。(g取10m/s2)(1)妈妈先用30N的水平恒力拉雪橇,经8秒到达B点,求A、B两点间的距离L。(2)若妈妈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力 斜向上拉雪橇,使雪橇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1)问中的B处,求拉力作用的最短距离。(已知cos37=0.8 ,sin37 = 0.6)(3)在第(2)问拉力作用最短距离对应的运动过程中,小孩与雪撬的最大动能为多少? 19、如图甲所示,CD和MN之间存在着变化的电场,电场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图中电场方向为正方向),MN为一带电粒子可以自由通过的理想边界,直线MN下方无磁场,上方两个同心半圆内存在着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
3、场,其分界线是半径为R和2R的半圆,半径为R的圆两侧的磁场方向相反且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都为B。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微粒在t=0时刻从O2点沿MN、CD间的中心线O2O1水平向左射入电场,到达P点时以水平向左的速度进入磁场,最终打在Q点。不计微粒的重力。求:(1)微粒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T;(2)微粒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t1与电场的变化周期T0之间的关系;(3)MN、CD之间的距离d;(4)微粒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r的可能值的表达式及r的最大值。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2、2 二、选择题3、CD 4、BD 5、BCD 6、C 7、BD 8、AC 9、cd 10、ad 11、cd
4、三、简答题12、 周期T=0.8s (1分)由图得波长 则波速(1分) Q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所需时间(1分) 四、实验,探究题13、(1)ad (2分,选不全得1分) 刻度尺、天平(2分,少一项得1分,多写了非测量仪器不扣分) (2分)14、A (2分) (2分,若学生还画出了求 第问用到的辅助图线不扣分)0.700.78之间的值都可以,但要确保是两位有效数字(2分)五、计算题15、设气体在B状态时的体积为VB,由盖吕萨克定律得,代人数据得VB = 0.4 m3(2分)因为TATC ,故A B增加的内能与B C减小的内能相同,而A B过程气体对外做正功,B C过程气体不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
5、 A B:E= Q1-W (1分) B C:E= Q2 (1分) 则有W= Q1- Q2 (1分) 16、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2分)解得: (1分)六、综合题17、C 18、(1)对小孩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 (3分)a = 0.5m / s2 L = (2分)L = 16 m(1分) (2)设妈妈的力作用了x距离后撤去,小孩到达B点的速度恰好为0方法一:由动能定理得F cos37x- - (L -x)= 0(5分,本式用相应的运动学公式也可。参考方法二)方法二:F cos37- =ma1(2分)2(1分)(1分)(1分) x=12.4 m(1分)(3)小孩和雪撬在妈妈撤去
6、力时的动能最大,方法一:由动能定理得F cos37x -= (3分,写成 -(L -x)= 0-也可以)方法二:由动能公式得=(在上一问中的运动学公式中已经有表示)(3分)= 72J(1分,数值在71.9至72之间均可) 19、(1)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 (2分) (1分) (1分)(2)由题意分析可知:微粒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加速和减速的时间是相等的 则t1= (k=1,2,3)(3分,漏k的范围扣1分)(3)微粒运动的加速度大小(1分)时间内带电粒子的位移大小(2分) (k=1,2,3) (1分) (k=1,2,3)(1分)(4)粒子的运动轨迹将磁场边界分成等分(=2,3,4)由几何知识可得: (1分) (1分) 由于有边界限制,须有: x+r2R(1分)由几何关系可知 则有 (1分)得到 当时不成立,如图,故=3,4,5经分析可知,n越大,r就越小。(1分)当=3时,半径r 有最大值,最大值(1分)11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