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九年级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校版:郭栋勤题号选择题非选择题总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选项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整理结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在学习古希腊雅典政治文明内容时,某学生整理出一知识结构见下图,该结构最能反映的主题是 ( )A 民主范围有限 B民主方式直接 C民主政治完善 D民主观念形成 2.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明大规模交融的时代,这说明 ( )A暴力冲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人
2、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 3.公元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皇子的英勇无畏 B掌权的大贵族已不得人心 C改革派势力强大 D奴隶制已无法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 4.“征服西方世界的不单纯是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这种复兴与意大利人民的天才的结合。”这种“结合”实为 ( )A传统先进文化的弘扬 B资本主义市场的拓展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意大利经济地位的提升5.“1520年11月28 月,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材料中“我们”的活动 ( )A揭开
3、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6.17-18世纪欧洲社会掀起了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这些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 )革命爆发的原因是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在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 都以暴力革命的形式进行 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A B C D7.工业革命不仅导致了人口的城市化,而且促使人口在国际间的流动。19世纪,大约有6 000万人离开欧洲到海外定居。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上看,这种情况 ( )为移入国提供了必要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有利于工业文明拓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促进了国际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加速移入国经济结构解体和
4、近代化进程A. B C D 8.1861年3月林肯总统在就职演说中强调“从地理环境上说我们不能把各地区从彼此的位置上挪开,也不能在它们之间筑起不可逾越的城墙:我们之间感情的纽带或许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这主要是针对南部同盟的分裂活动而言的,最终内战以北方的胜利而结束:这样的结果对美国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 ( )A资产阶级统治得以加强 B林肯成为真正的全国性的总统C联邦主义原则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基本精神在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后得以保持至今D遏制增加“蓄奴州”的要求9.下列农奴制改革的法令中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是 ( )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B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
5、和土地C农奴摆脱农奴主的控制 D高价赎回一小块份地10.她像一声惊雷震撼着沉睡的大地,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从此,工人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这里的“新”的含义是 ( ) A推翻资产阶级的条件已经具备 B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C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 D开创了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11.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大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这是一场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分瓜分世界的战争战争不断扩大,战火燃烧到欧、亚、非、拉美等洲十月革命的胜利结束了这场帝国主义战争A. B. C. D.12.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
6、影响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 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B.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C.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3.列宁说:“在战争(指苏俄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的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里说的俄国能“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土地法令的颁布B. 斯大林模式 D.苏联的建立14.弱国无外交,落后遭欺凌。中外历史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充分说明了这一深刻道理。在九国公约中体现“弱国无外交”的内容是( )A.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
7、利的独立 B.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B. 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D.遵守在中国“门户开放”和各国机会均等的原则15.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不属于这两次会议的相似点的是( )A.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会议 B.侵犯中国主权,损害中国利益 C.建立了战后的世界统治新秩序 D.促进了世界的长久和平二、材料解析题(共70分)16.(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工业革命可以不要前提,但是英国例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指出:“在英国工业化之初,能够压倒潜在对手的有利条件之中,没有一个条件是绝对突出的,但是这些有利条件合在一起,却形成了光辉灿烂的
8、星座。”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他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摘编自马克走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下面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情况表。1870年1900年企业总数(个)808669产量(吨)320000029500000投资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是什么?(2分)英国通过哪些方式或途径获得了进行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5分)(2) 依据材料
9、二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回答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生的变化。(2分)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1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俄国革命是20世纪中的重大事件,对全球影响之大,并不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尽管19141918年的战争是这场革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理念吸引了许多信徒,远超过了俄国本身的领土。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可以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相比,在殖民地它启示了一个新的开端,即不通过资本主义或西方模式而能走上现代化的一条新道路,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奋起反对西方霸权的一个范例。材料二:十月革命之前6年,中国之
10、革命费力少而光复迅速,可是事后看来,推翻专制皇权只完成了革命序幕的初步而已。(1)据材料一分析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 (4分) (2)十月革命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相比在性质上有何区别? (4分) (3)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走上现代化道路的两种模式。(4分) (3) 材料二中的“中国之革命”指的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说明其历史意义。(4分)18(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3月8日,苏俄某乡的农民在给列宁的一封信中写到:“在这封信中,我们向你叙述以下一些情况:现在几乎把我们乡的农民的一切东西粮食、牲畜、种子、原料都拿走了。给每一个农民留下的粮食每个月只有
11、18到30俄磅”材料二:“当我们度过了而且是胜利度过了国内战争最重要的阶段以后,我们就遭到了苏维埃俄国内部巨大的、我认为是最大的政治危机,当时广大的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这在苏维埃俄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我希望也是最后一次,这种特殊的情况是由什么引起的呢?是因为我们在经济进攻中前进得太远了。”列宁选集第四卷(1) 材料一中,农民在信中向列宁反映了对哪种经济政策的不满?(2分)为此,苏俄开始实行哪种新政策来替代它(4分)(2)这种新的政策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2分)主要特点是什么?(3分) (3) 材料二中,“当我们度过了而且是胜利度过了国内战争最重要的阶段以后”,“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3分)(4)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4分)19.(17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图(1) 图(2)(1) 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1919年在中国北京和法国巴黎发生的一次重大运动和一次重要国际会议。这两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4分)两个事件有什么关联? (2分) (2) 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2分)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3分) (3)图二反映的国际会议是在什么情况下召开的?(2分)会议的实质是什么?(2分)通过了什么重要文件?(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