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小教师学科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
2、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本册教材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
3、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同时还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在编写中力求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与实验教材相比,调整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删除了一些有异议的内容,在各个单元的后面增加了单元小结。使学生不仅回顾学过的知识还能将它们串成
4、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四、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
5、运算的实际问题。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6、,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五、教学措施: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六、渗透环境教育措施:1、利用数学学科特点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小学数学是一门宣传环保知识、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学科,不管是介绍环境知识,还是做出环境保护的决策,都离不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处理。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有意识
7、的创设环境教育的情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2、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提高环境意识,培养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的能力。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接触自然和亲身感受自然的事物和现象的机会,使之在体验自然的过程中来了解保护自然的道理。3、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空洞的大道理,或者告诉学生我们应该保护环境等等,而是要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受到必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七、学习内容以及课时安排:周次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课时执行情况备注1老师报到、学生注册2(一)数据收集整理4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2、练习一(1课时)3、整理与复习(1课时)4始业教育1课时3(二)表内除法(一)141、平均分(2
8、课时)2、练习二(2课时)3、例4除法的含义(1课时)544、例5除法的含义(1课时)5、练习三(1课时)6、用2-6的口诀求商(2课时)7、练习四(1课时)558、例3解决问题(1课时)9、练习五(1课时)10、整理和复习(1课时)11、练习六(1课时)(三)图形的运动51、轴对称图形(1课时)562、平移旋转(1课时)3、实践活动:动手剪一剪(1课时)4、练习七(1课时)第三单元整理与反馈(1课时)(四)表内除法(二)101、例1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1课时)572、例2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1课时)3、练习八(1课时)4、例3解决问题(1课时)5、练习九(1课时)6、整理与复习(1课时)
9、587、练习十(1课时)8、第4单元整理与反馈(1课时)(五)混合运算101、例1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1课时)4清明放假92、例2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1课时)3、例3含有小括号运算的运算顺序(1课时)4、练习十一(2课时)5、例4解决问题(1课时)5106、练习十二(1课时)7、整理与复习(1课时)8、练习十三(1课时)9、第五单元整理与反馈(1课时)(六)有余数的除法111、例1表内除法与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1课时)5112、例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1课时)3、例3除数的竖式计算(1课时)4、例4试商(1课时)5、练习十四(1课时)4期中考试126、例5解决问题(1课时)7、例6解决问题(
10、1课时)8、练习十五(1课时)9、小小设计师(1课时)4劳动节放假1310、第六单元整理与反馈(1课时)(七)万以内数的认识171、1000以内数的认识(1课时)2、读数、写数(1课时)3、多角度认识1000(1课时)4、用算盘表示数(1课时)5145、练习十六(1课时)6、例5认识万(1课时)7、例6数数、数的组成(1课时)8、例7、8读数、写数(1课时)9、练习十七(1课时)51510、例9比较大小(1课时)11、例10近似数(1课时)12、练习十八(1课时)13、不退位、不进位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1课时)14、退位、进位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1课时)51615、用估算解决问题(1课时)16、练习十九(1课时)17、第七单元整理与反馈(1课时)(八)克和千克的认识51、认识克(1课时)4端午放假172、认识千克(1课时)3、解决问题(1课时)4、练习二十(1课时)5、第八单元整理与反馈(1课时)(九)数学广角31、例1简单的逻辑推理(1课时)5182、例2解决问题(1课时)3、练习二十一(1课时)期末总复习219期末总复习20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