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第2课自主识字,指导朗读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广州市黄埔区茅岗小学林旭华 邮编:510700 电话:13660725397【教材分析】我多想去看看主要描写了两位小朋友通过妈妈和爸爸的介绍,了解北京城和新疆的美丽景色,从而萌发出“我多想去看看”的强烈愿望,字里行间表达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全国人民心连心的美好情感。同时,课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出发,语言生动优美,富有儿童情趣,贴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本文的两个自然段在结构和句式上采用相同的方式,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本文要求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认识足字旁1个偏旁。【学情分析】1.虽然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多种活动,例如“爬杆比赛”(完成一个学习任务,“磁粒”升高一格,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找朋友”等游戏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2. 对于广州的孩子来说,特别是本班学生,对首都北京和新疆都很陌生,对类似于“遥远”、“壮观”、“雄伟”的词语比较抽象,单凭语言解释难理解,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降低难度,帮助理解。【教学目标】1. 认识“想、告诉、路、京、安门、广、非、常、壮观”1
3、2个生字和足字旁1个偏旁;会写“京、广、门、会、走、北”6个汉字。2.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3. 通过朗读和交流。体会“我”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 认识12个汉字、会写“会”等6个汉字、理解课文内容。2. 积累偏正结构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准备】1. 学生预习课文,准本该课的生字卡。2. 制作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背诵小诗,谈话导入1. 同学们,在语文园地一我们学习了祖国多么广大,谁来背诵?指名背诵。 2. 如此广大的祖国,你想到哪里去看看呢?指名回答。3. 师:今天
4、我们的课堂也来了两个小朋友,他们想去哪里看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第2课。(出示课题:我多想去看看 齐读课题)4认识生字“想”。 师:你们想念不在身边的亲人吗? 生:想,心里想。 师:所以“想”有一个“心”字底。用上“心”字底是因为想一件事情要用心去想。 注意, “想”是后鼻音,再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自然巧妙地引出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交流过程中逐步走进本课的学习。齐读课题后,识记生字“想”,分散了识字压力。】二、整体感知,熟读课文1. 师: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第19页,借助拼音宝宝自己读读课文,然后再跟同桌一起朗读。自己读,同桌互读后请举手告诉老师。2. 学生自读完,
5、师: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出示课文齐读、相机指导朗读难读音节,“远”、“告诉”、“看看”“雄”、“壮观”。3. 分男女读、个别读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全文,使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感知,并通过同桌互相朗读和齐读、小组朗读等多种方式反复读文,切实打牢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其语文学习能力。】三、自主识字1. 自学生字新词。师:同学们的课文朗读得不错,下面我们来认读生字新词。出示自学要求:(1)请大家拿出生字卡自己拼读;(2)同桌互检查读生字卡的生字;(3)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开火车读生字;(4)最后全班来“找朋友”读生字卡。 学生自学生字新词,老师巡视。2. 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
6、1)出示带音节的词语,请全班齐读三次。多想 告诉 公路 北京 天安门广场 非常 壮观 走出 遥远新疆 看看 雄伟 宽大 盛开(2)(词语去掉音节)请坐姿最好的女生齐读两次。(3)(词语去掉音节)请声音宏亮的男生再读两次。(4)出示单个生字带音节:想 告 诉 路 京 安 门 广 非 常 壮 观 师:字宝宝的朋友回家了,只剩下单个字,你们还会读吗? (5)(生字带音节)师:谁是识字大王?请xxx先来读,读对了,小朋友跟读两次,读错了,我们教他读。(6)(生字去掉音节)师:我们一起把字宝宝齐读3次吧。(7)“路”字是什么部首?(足字旁)路是要用脚来走的,所以路跟足有关。你还能说些带有足字旁的字码?(
7、指名学生回答)(8)同学们这么快就记住了生字宝宝,一定有好的识字方法,快和大家分享分享吧! 同桌交流识字方法,师巡视。 全班交流。(师相机总结:加一加、换一换、猜谜语、编故事等方法。)【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并能在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在交流中,学生有重点地提出了难读,难记生字,既节省了时间,又突出了难点,拓宽了识字的渠道。】四、指导写字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其中一些是要求会写的,这节课我们先来写三个字。 2.指导书写。(1) 出示“京”“门”“广”三个汉字,学生齐读。(2)课件演示书写,学生观察说出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逐笔范写,学
8、生跟笔书空。 (4) 教师整齐范写,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在田字格中独立书写,教师巡查指导。(5) 师生共同评价书写,学生描红对比自己的书写与书中的生字有什么不同。(6) 学生再次练习书写生字,同桌相互评价,推荐优秀书写作品。集体展示,共同评价。(7)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教师评价。表扬书写有进步的学生。【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进行写字教学时,遵循写字规律。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基本笔画的书写、穿插和字的间架结构,提升学生的汉字审美能力。再通过书空、描红、临帖,美观地书写生字。跟着通过学生和老师的评价,及时反馈,提高写字能力。最后是展示、表扬,起到正面强化作用,
9、让学生更加喜欢写汉字,写好汉字。】五、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1. 师:同学们课文朗读得不错,生字也记住了,下面老师有问题要来考考大家,请大家把书本盖起来放在左上角。提问:(1)遥远的北京城有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北京;雄伟的天安门 升旗仪式非常壮观(2)出示句子: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自由读、分男女生读,同桌互读、全班齐读句子。 “弯弯的”是什么意思?(出示图片理解“弯弯的”的意思。) “遥远:是什么意思?(出示地图理解“遥远”的意思。) “雄伟”是什么意思?(出示图片理解“雄伟”的意思。) 出示升旗仪式视频,
10、全班起立、立正观看。 用书上的一个词形容看到的场面。(壮观) 再次全班齐读句子。(3)听了妈妈的话,我怎么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指导朗读。(4)练习说话。 我多想去看看_。(北京城、天安门、升旗) 我多想去_。(5)遥远的新疆有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新疆: 美丽的天山 洁白的雪莲花(6)出示句子:爸爸告诉我,沿着宽宽的公路,就会走出北京。遥远的新疆,有美丽的天山,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 自由读、分男女生读,同桌互读、全班齐读句子。 “宽宽的”是什么意思?(出示图片理解“宽宽的”的意思。) “洁白”是什么意思?(出示雪莲花图片理解“洁白”的意思。) 再次
11、全班齐读句子。(7)听了爸爸的话,我怎么回答?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指导朗读。(8)练习说话。 我多想去看看_。(天山、雪莲花、升草原) 我多想去_。 【设计意图:通过问答教学环节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既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也是为了后面的说话、背诵打下基础。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老师再引导学生朗读加深印象,同时借助地图、视频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让学生直观地看,直接地感受,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形象,帮助理解含义,适合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练习说话是让学生在加深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得到了语言训练提高语文素养。】六、指导背诵1.生看着板
12、书,将句子补充完整,初步练习背诵课文。 2.看着天安门、升旗、天山、雪莲等图片,练习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学生借助板书、和图片练习背诵课文,降低了难度,提高学生兴趣,积累了语言文字,提高语文素养。】七、小结收获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告诉老师吗?(认了好多字,读熟了课文,背诵了课文,理解了词语,知道了北京和新疆的景点,朗读有了进步)【设计意图:学完每一课,让学生说说收获,从而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让他们更加喜欢上学习语文。】八、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收集有关北京和新疆的资料,下节课交流。 2.欣赏有关北京、新疆风光的图片。 【设计意图:作业内容提高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
13、富了积累内容。这种开放性的作业,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有了方向性的指引,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课时 略【板书设计】 我多想去看看 北京:雄伟的天安门 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新疆:美丽的天山 洁白的雪莲花 教学反思本课主要描写了两位小朋友通过妈妈和爸爸的介绍,了解北京城和新疆的美丽景色,从而萌发出“我多想去看看”的强烈愿望,字里行间表达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全国人民心连心的美好情感。教学时主要体现以下几点:一、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本节课教学无论是初读课文还是学习生字新词,或者品读课文都安排了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在学习
14、中培养合作精神。在交流中,学生自己提出了问题,解决问题,既节省了时间,又拓宽了学习思路。二、通过多媒体的运用,降低学习难度。新疆的孩子对北京和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是陌生的,向往的;北京的孩子对新疆也是陌生和充满好奇的。(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和新疆天山的美景,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北京,热爱国旗,向往新疆的感情。如:当我播放视频“升国旗”的时候,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并随着国歌声的响起肃立,那种气氛,俨然自己也在其中。当看到天山美景时,他们啧啧赞叹。后来,当我问他们看完后有什么想
15、法时,有的孩子说,我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的说我很想去新疆看看等等。对于课文中类似于“遥远”、“壮观”、“雄伟”的词语比较抽象,单凭语言解释难理解,因此教学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降低难度,帮助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读代讲,朗读形式多样。 课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出发,语言生动优美,富有儿童情趣,贴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本文的两个自然段在结构和句式上采用相同的方式,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初读时,我让他们自己朗读课文,再合作交流。品读时,我先提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然后指导学生理解词语,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自己读,全班齐读,同桌互读,分男女生读等形式,达到理解课文的效果。 四、通过拓展延伸,加深情感。 如果说这节课只停留在让学生背完课文就结束的话,学生的情感就不会深入。在课后我让学生收集有关北京和新疆的景点、美食等资料,让学生欣赏北京、新疆的美丽风光;介绍北京的历史,新疆的少数民族风俗,再次激发了学生的热爱北京首、新疆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