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复习题 1经济学如何像一门科学? 答:经济学家努力以科学家的客观态度来探讨经济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提出理论、收集资料,并分析这些资料以努力证明或否定他们提出的理论来研究社会。经济学家研究经济的过程和方法与自然科学的科学家研究自然是一样的。所以说经济学也是一门科学。 2为什么经济学家要作出假设? 答:假设可以使解释这个世界更为容易。对不同的问题作出不同的假设,略去对问题的答案没有实质影响的因素,突出实质性的内容,使我们可以集中进行思考。 3。经济模型应该准确地描述现实吗? 答:经济模型不需要准确地描述现实。所有的模型都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的,它们忽略掉了大量不会对研究结果
2、有实质性影响的细节,向我们说明什么是真正重要的。模型是为了增进我们对现实的理解而简化了现实。 4画出并解释一个生产牛奶与点心的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一场瘟疫造成该经济一半奶牛死亡,这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假设在正常情况下,将可能得到的所有资源用于生产点心,可以生产300千克,如果全用于生产牛奶,可以生产1 000升。L1表示正常情况下该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一场疾病造成该经济一半的奶牛死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向内移,即L2线。因为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可用于生产点心和牛奶的经济资源减少了。 图21 生产可能性边界 5用生产可能性边界描述“效率”的思想。 答:如果经济可以利
3、用它所得到的全部稀缺资源,就可以说这种结果是有效率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代表有效率的生产水平。当经济在这种点上进行生产时,不减少另一种物品的生产就不能增加一种物品的生产。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点代表一种无效率的结果。由于某种原因,该经济所生产的小于它用所得到的资源能生产的。 6经济学分为哪两个分领域?解释每个分领域各研究什么? 答: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分领域。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中的个体现象,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总体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7实证表述与规范表述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各举出一个例子。 答:实证表述是描述世界是
4、什么的观点,是描述性的。规范表述是企图描述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观点,是命令性的。两者的主要差别是我们如何判断它们的正确性。从原则上讲,可以通过检验证据而确认或否定实证描述。而规范表述的判断不仅涉及事实数据,还涉及价值观的问题。 举例:实证表述:发放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可以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规范表述:政府应该向企业发放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8什么是经济顾问委员会? 答:经济顾问委员会是美国总统及政府经济参谋机构,它由三位委员和数十名经济学家组成,向总统提出经济建议,并负责撰写每年的总统经济报告。 9为什么经济学家有时会向决策者提出相互冲突的建议? 答:经济学家对同一个问题作不同建议的主要原因
5、有三条: 经济学家们可能对不同理论的正确性或重要参数的大小有不同的判断; 经济学家们的价值观可能不同;问题与应用 1画一张循环流向图,确认模型中对应于下列每种活动的物品与劳务流向和货币流向的部分。 A萨姆向店主支付1美元买了1夸脱牛奶。 答:属于过程(4)和(8),消费者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购买消费品,支出货币。 B萨莉在快餐店工作,每小时赚45美元。 答:属于过程(1)和(5),萨莉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提供劳动,获得工资收入。 C萨琳娜花7美元看了一场电影。 答:属于过程(4)和(8),萨琳娜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支出7美元,消费了一场电影。 D斯图亚特从他的顶峰工业公司10%的所有权中赚到了1万美元
6、。 答:属于过程(1)和(5),斯图亚特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提供资本,获得分红收入。 图22 循环流向图2设想一个生产军用品和消费品的社会,我们把这些物品称为“大炮”和“黄油”。A画出大炮与黄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解释为什么这条边界的形状最有可能是向外凸出。 答:假设该社会如果将全部资源用来生产“大炮”,可以生产500门炮;如果将全部资源用来生产黄油,可以生产2 000千克黄油。 图23 大炮与黄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图中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最有可能性是向外凸出的。这是因为,根据大炮衡量的黄油的机会成本取决于经济中正在生产的每种物品的数量。当经济用它的大部分资源生产黄油时,生产可能性边界是非常陡峭的。因为甚
7、至最适于生产大炮的工人和机器都被用来生产黄油,经济为了每千克黄油所放弃的大炮数量的增加相当可观。与此相比,当经济把其大部分资源用于生产大炮时,生产可能性边界非常平坦。在这种情况下,最适于生产大炮的资源已经用于大炮行业,经济为每一千克黄油所放弃的大炮数量的增加是微不足道的。 B标出这个经济不可能实现的一点。标出可以实现但无效率的一点。 答:如图23,A点是经济不可能实现的一点。月点是可以实现但无效率的一点。 C设想这个社会有两个政党,称为鹰党(想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鸽党 (想有较小的军事力量)。表示出鹰党会选择的一点和鸽党会选择的一点。 答:鹰党会选择C点,尽量多生产大炮,尽可能少生产黄油。鸽党
8、会选择D点,多生产黄油而少生产大炮。 D假想一个侵略成性的邻国减少了军事力量。结果鹰党和鸽党都等量减少了自己合意的大炮生产。用黄油的生产来衡量,哪一个党得到更大的“和平红利”?并解释之。 答:用黄油的生产来衡量,鹰党得到更大的“和平红利”。在鹰党的政策下,经济用它的大部分资源生产大炮,甚至最适于生产黄油的工人和机器都被用来生产大炮,经济为了每大炮所放弃的黄油数量的增加相当可观。因此,当鹰党决定少生产大炮时,黄油产量增加很大。与此相比,鸽党本来就把大部分资源用于生产黄油,经济为每千克黄油所放弃的大炮数量微乎其微。因此,再少生产一门大炮,所带来的黄油数量的增加也是很微小的。 3第一章讨论的第一个经
9、济学原理是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说明社会在清洁的环境与高收入之间的权衡取舍。你认为什么因素决定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和位置?说明如果工程师开发了一种几乎没有废气的汽车发动机,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本题讨论的是环境清洁和高收入的组合。在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上,两种产品是完全交替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外是不能实现的状态。 图24表明,若将该经济的所有资源都用于改善环境,人们可以享受到A级的环境条件;若将所有的资源所得用来发工资,人均收入可达1000元。人们要想增加收入,就必须减少对环境改善的支出,于是环境指数下降。反之,要想享受清洁的环境,就要减少收入。这就是清洁的环境与高收入
10、之间的权衡取舍。我认为决定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和位置的因素主要有:这一经济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数量和技术水平。如果工程师开发厂一种几乎无废气的汽车发动机,就是改善环境的技术水平提高了,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向外移(如图24)。 图24 生产可能性边界一种几乎无废气的汽车发动机的发明,使环境与收入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移。 5把下列题目分别归人微观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 A家庭关于把多少收入用于储蓄的决策 B政府管制对汽车废气的影响 C高国民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D企业关于雇佣多少工人的决策 E通货膨胀率和货币量变动之间的关系 答:A、B、D属于微观经济学;C、E属于宏观经济学。 6把下列每种表述归人实证表述或
11、规范表述,并解释之。 A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B减少货币增长率将降低通货膨胀率。 C美联储应该降低货币增长率。 D社会应该要求福利领取者去找工作。 E降低税率鼓励人们更多地工作和更多地储蓄。 答:A、B属于实证表述。它们都描述了一种经济现象。C、D属于规范表述。它们是命令式的,在告诉政府应该怎样做。E属于模棱两可。它既描述了一种经济现象,又是在向政府提出应该怎样做。 7把教材中表22中的每个表述分为实证的、规范的或模棱两可的。并解释之。 答:(1)、(2)、(6)、(8)属于实证表述。它们都是描述性的,描述经济问题是什么样。 (5)和(9)是规范表述。它们是命令式的,在建议政府应该怎样做。 (3)、(4)、(7)、(1()属于模棱两可。既描述了经济现象,又企图建议应该怎样做。 8如果你是总统,你对你的经济顾问的实证观点更感兴趣,还是对他们的规范观点更感兴趣?为什么? 答:实证观点是对某一经济现象的描述。规范观点企图对某一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如果我是总统,我对经济顾问的规范观点更有兴趣。因为我不仅要知道某个经济现象是怎样的,更重要的是,我必须听取各方面的建议,最终制定出解决经济问题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