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花生收获机市场解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31809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93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花生收获机市场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花生收获机市场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农机市场2023 9市场纵横今年以来,农机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各个细分市场的下跌浪潮不断袭来,从拖拉机到收获机,从种植机械到畜牧机械,一波接一波地出现大幅度滑坡。花生收获机作为收获机大家族中的一员,与玉米、水稻、小麦收获机市场相比虽属于小众市场,但强劲的刚性需求,广阔的发展前景,持续 7 年的高位运行,把自己送到炙手可热的位置。但近年市场“变脸”,震荡下行令人无 奈。在 经 历 2021、2022 年 的“两连跌”后,花生机市场今年的表现如何,引发了行业人士的密切关注。今年恐无望连跌止步花生收获机市场带着 2021、2022 年的“两连跌”进入今年,但下行的脚步依然不会停歇,甚至 降 幅 可 能

2、 会 超 过 去 年。从2023 年 1-7 月份市 场走势 看,市场情况不容乐观。数据显示,1-7 月累计销售各种花生收获机 0.47 万台,同比下降 27.62,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从销售结构分析,大型自走式捡拾收获机销售 0.11 万台,同比下降 26.43%,占比 24.05%,较之去年同期小幅上扬 0.39%。前 7 个月的市场走势,折射出全年可能出现的两个结果,一是凸显市场全年下滑的特征,二是需求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大型化趋势表现较为突出。2023 年,花生收获机市场面临着较为强烈的利空因素。从宏观环境看,国际形势动荡不安,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一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经济

3、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所有这些,均折射出今年花生收获机面临的外部环境之不稳定和不确定。综合来看,以下几个因素可能导致花生收获机市场下滑。首先,从终端用户层面来看,两大利空因素较为强烈。一是作业收益下降,压制潜在需求。作为投资性需求的用户,近年受水灾影响,许多轮式收获机无法下地作业,导致作业收益大幅度下滑,对潜在消费者投资花生收获机形成压制。二是疫情时代产生的投资需求不复存在。大多数因疫情管制无法进城打工的用户恢复到正常状态,纷纷进城打工,投资用户出现较大幅度减少。如果说 2020 年受疫情影响,一些农民工因无法进城打工而选择投资花生收获机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新势力。那么后疫情时代,这股力量不复存在。

4、其次,国三升级国四形成的市场“透支”,令今年的市场雪上加霜。从补贴政策端分析,去年国三升级国四,不少用户因担心升级后会涨价而提前购买,抢占了今年的市场需求量,对市场需求的“透支”较大,削弱了市场驱动力。再次,从区域市场端分析,主流区域刚性需求下降。以河南、山东、辽宁等为代表的主流区域市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花生机收水平均已经超过 70%,进入较高的机收水平时代,刚性需求降低,对整体市场需求产生较大影响。而机收率较低的区域,受种植规模、政策、地形等多重因素影响,短时期内市场启动的概率并不大,难以成为市场的支撑力。最后,周期性变化也不支持今年市场走强。从 2012-2022 年花生收获机市场的走势

5、规律分析,市场自 2015 年始经历了 7年 的黄金 发展 期,2021 年 出 现大幅度滑坡,并经历了“三连跌”,今年的市场正处于下行周期内。笔者预计,2024 年花生收获机市场生态环境将会改变,市场支撑力较强,或触底反弹,如果说 2023 年花生收获机市场的下2023 年花生收获机市场解析张华光农机市场2023 9市场纵横滑原因更多来自国三升级国四形成的市场“透支”,那么在经过 全 年 的 消 化 后,此 影 响 到2024 年将会消除。加之经过连续三年的持续下降,市场能量积蓄已经到了释放的临界点。多重利好叠加,市场调头上行的概率较大。笔者认为,从宏观层面分析,花生收获机市场依然有较为充沛

6、的上行动力。首先,花生种植面积增加,为花生收获机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花生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在人民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近两年,受种植成本偏高以及与玉米、小麦比较收益下降等影响,其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最大油料作物的位置。统计显示,2022 年国内花生播种面积为 3895 千公顷,较 2021 年减少了 910.29 千公顷,同比减少了 23.37%。在面积减少 的同时,2022 年 全 国 花生主产区旱涝交加,导致的减产幅度在 20%25%之间,有分析认 为 2021、2022 年 中 国 花 生 总供应缺 口高达 431.2-522.75 万

7、吨,2023 年花生 种植面 积 再 回480 万亩以上高位。2013 年以来,我国花生播种面积除 2022 年跌破 400 万公顷外,其它年份均保持在 430 万公顷以上种植面积,整体走势逐年提高。但近两年,花生种植面积出现较大波动。2022 年种植面积首度出现 2014 年以来 18.94%的大幅度滑坡,今年则大幅增长23.62%,重回 480 万公顷的高位,创下 2013 年种植面积之最。今年种植面积扩容以下两个原因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需求端看,种植面积增加主要得益于花生价格处于高位,自 2022 产季新花生上市后,价格整体呈现上行趋势,为花生种植面积增加提供强大的驱动。从政策端看,农业农

8、村部持续加大对花生产业支持力度,相关农机纳入补贴范围,为花生种植面积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花生收获机依然是农民降低种植成本的重要途径。近年人工成本不断上涨,调查显示,河南、山东两省花生人工采摘 成 本 去 年 达 到 500-600 元/亩,而机械收获不过 60-80 元/亩,花生收获机械化是农民的迫切需要。再次,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进一步推动花生种植规模化,为花生收获机械化铺平了道路。加之近年崛起的农服组织、农机专业户、合作社等新型农机主体,都为花生收获机市场的快速成长培植了肥沃的土壤。最后,较低的机收水平,决定了刚性需求较为强劲。从花生收获机内生动力分析,下面三个因素对市场将产生重

9、要影响。其一,连续三年的下滑,形成市场“洼地”,为 2024 年市场设置了较低的门槛。其二,新产品的促进。水灾成为影响投资用户收益的重要原因,传导至市场,成为压制市场需求的重要力量。基于此,一些生产企业开始推出适应水灾后烂地作业的履带式花生收获机,新机型的出现克服了市场上升的阻碍,必将成为刺激用户投资的重要力量。其三,更新动力充沛。在河南、山东、辽宁等较为成熟的市场,市场需求结构加速调整,大型、高端、智能型收获机取代低端产品,联合收获取代分段式收获正成为市场的潮流,发生在产品领域的革命,将加速花生收获机更新的步伐。基于以上各种因素的分析,笔者预计 2023 年花生收获机销量将达 1 万余台,同

10、比降幅高于20%。2024 年,市场或出现转机,销量在 1.5 万台左右,回到 2022年的水平,同比增幅在 25%左右。区域市场冰火同炉 集中度大幅度增长今年前 7 个月,花生收获机主流区域市场并未变化,集中在河南、辽宁、山东和河北四个区域,累计销售 4450 台,同比下降26.84%,占比 95.46%,较之去年同期增长 1.01 个百分点。四大主流区域除山东市场同比大幅增长 31.27%外,其它市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较大幅度下滑。河南作为最大的花生收获机市场,累计销售 3000 余台,同比下降31.08%,占比 68.79%,较之去年同期下挫 3.45 个百分点。我国花生收获机市场主流区域

11、并未发生太大变化,今年前7 个月,主流区域市场与 2022年差异不大,所不同的是今年的市场表现更多烙上了大幅滑坡的印迹。回溯 2022 年花生收获机区域市场的变化特点,主流市场销售聚焦 5 大区域,分化较为明显,呈现出的特点较为鲜明。第一,主流区域市场小幅增长,集中度大幅攀升。市场监控显示,前 5 大主力区域市场累计销售 1.36 万台,同比增长 0.6%,2013-2023 年花生播种面积一览表农机市场2023 9市场纵横虽然增幅小,但与整体市场下滑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果,意味着主流区域市场具有较强的韧性。5 大 市 场 占 比 89.35%,较 之2021 年上扬 11.31 个百分点。第二

12、,“三驾马车”主导市场,成为去年区域市场表现的又一特点。2022 年区域市场聚焦河 南、辽宁、河北三大市场,累计销售了1.21 万台,同比下降 6.9%,市场占比高达 79.62%,较之去年同期上扬 4.48 个百分点。第三,5大主流市场冰火同炉,“两降三升”。销量前两位的河南、辽宁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河南销量依然领衔各个区域市场,销售0.85 万台,占比高达 55.92%,较之前一年上扬 2.16 个百分点。河北、山东、湖北同比出现三位数的飙升,但因占比较小,对整体市场影响不大。花生播种面积的变化对当年花生收获机市场的影响很大。回顾 2013 年至今 10 余年花生播种面积的走势不难发现,除

13、2022 年出现 18.94%的较大幅度下降。且跌出 400 万公顷,创下10 余年最低外,其它年份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为花生收获机市场经历黄金 10 年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基础。各省的花生播种面积决定主流区域市场的分布。从 2021年花生播种面积前 10 个省份以及花生收获机保有量和机收率三个维度分析,各个区域又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花生种植聚焦河南、山东等前 10 个省。统计显示,2021 年,种植面积前 10 的省 份 共 播 种 花生 4034.9 千 公顷,占 全 部 种植 面 积 八 成 以上。花 生 收 获机保有量 20.25万 台,占 比 高达 97.3%,2021年,花生

14、机收面积 2252.83 千公顷,机收率 55.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93 个百分点。在花生耕种收三个关键环节中,机耕水平 2021 年达到了81.96%,属于机械化水平最高的环节。而机播和机收水平偏低,仅仅 58.65%和 50.9%。由此可见花生收获机市场的刚性需求依然十分强劲,未来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各省花生种植规模化以及机收水平对区域市场需求影响较大,决定着未来花生收获机市场生命周期。按照机收水平,播种面积前 10 省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河南、山东、辽宁、吉林、河北,机收水平均在 7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机收水平 20 多个百分点。尤其辽宁、吉林,机收水平高达 85.

15、32%和90.56%,基本实现机械化。由此决定了其花生收获机市场的驱动力因较高的机收率有所减弱,这些省份种植面积较大,主要以平原区域为主,适宜机械收获,市场规模较大。虽然较高的机收水平削弱了刚性需要,但更新需求量依然表现的较为强大。包括湖北、广西、江西在内的区域,可视为第二层次,机收率均在30%以下。偏低的机收水平加之较大的花生播种面积,决定了花生收获机市场的刚性需求强劲,市场上升空间大,或成为未来成长性最好的市场。最后,广东、四川等区域市场,虽然花生的播种面积位于前 10,但机收水平不足 1%。这些区域因以丘陵山区为主,不少地块不适宜机械收获,市场需求尚待观察。从未来几年区域市场可能农机市场

16、2023 9市场纵横出现的变化分析,或将呈现出新的特点。第一,传统主流区域市场刚性需求的支撑力依然强大。尽管河南、山东为代表的中原区域花生机收水平已经超过 70%,市场依然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第二,非主流区域是推动未来花生收获机市场增长不可忽视的重要引擎。一则机收水平偏低,刚性需求强劲,二则总体拥有近六成的播种面积,市场成长空间巨大。集中 度 大幅攀升 三大制造集群形成近年虽然花生收获机市场正走麦城,但进入市场的品牌不减反增。市场监测显示,过去 7个月,仅进入补贴系统的品牌就多达 100 家,较之去年多出 15家。回溯品牌数量,可谓每年都有新的品牌进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花生收获机市场的热度以及大

17、家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信心。因为花生收获机市场销售主要集中在 8、9 月份,加之今年是国三升级国四的第一年,消费者观望气氛较为浓厚,市场大幅度下滑,但市场竞争特点并未出现大的变化,头部企业依然占据着较大的份额,市场集中度依然在提升的路上。集中度大幅提升的特点在2022 年市场中便已有所 体现。在 85 个 进 入 补 贴 系 统 的 品 牌中,如果按照销量和销售额为标准,花生收获机品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领军企业有5 个品牌。数据显示,2022 年,5大品牌控制市场 53.13%的销量和 56.93%的销售额。第二层次,接 下 来 30 个 品 牌 的 销 量 在100-1000 台之间,

18、控制 41.19%的销量和 38.41%的销售额。第三层次,剩余 50 个品牌销量不到 100 台,仅仅控制着 5.68%的销量和 4.65%的销售额。2022 年销量前 10 大品牌的市场表现,也反映出集中度提升的突出特征。10 大品牌累计销售 1.27 万台,同比增长 9.28%,高于平均增幅 21.42 个百分点。10 大品牌当中,有 9 家企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领头羊郑州中联,销售 2000 余台,同比小幅增长 5.21%。其它品牌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两位数增长,其中河南德昌、青岛昌源同比增幅分别达到 51.33%和 43.42%,占比也分别上扬了 2.51 和 4.39 个百分点。花

19、生收获机市场经过激烈的竞 争,2022 年在 全国 形 成 了85 家生产企业,比 2021 年增加了 12 家 并 形 成 了 三 大 制 造 集群,控制着全国 89.53%的销量和 98.14%的销售额。其中,河南不仅是我国最大的花生种植大省,也催生出最大的花生收获机制造产业群。2022 年在全国 85家生产企业中,仅河南一省就有51 家之多,占比高达 60%,控制着 74.23%的销量和 67.55%的销售额。山东、辽宁位列二、三位,企业数占比 18.82%、10.59%,销量占比 17.74%、6.16%,销售额占比 27.84%、0.86%。制造集群的形成,对今后的竞争态势将产生较大

20、影响。2023 年乃至未来的花生收获机市场的竞争或将呈现六个突出特征:其一,产品品质依然是市场竞争的焦点以及企业的核心优势。农机行业早已进入产品为王的时代,花生收获机市场也不例外。过硬的产品品质是近年花生收获机头部企业的崛起的根本原因,今后市场竞争依然会遵循此逻辑。其二,产品的适应性在竞争中变得很关键。近年,花生收获机受到的最大制约是湿田地无法进地作业,这种不适应性往往严重影响投资者收益,打击消费信心,而花生收获机多在多雨季节作业。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为直接的办法就是推出适应湿地作业的履带式花生收获机。其三,产品技术创新成为赢得竞争的要因。高端化、智能化机型将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现阶段花生收获机作业过程中扬起的大量尘土,对环境影响很大,对机手身体损害也很大,改变作业环境是花生收获机亟待解决的问题,譬如推出无人驾驶花生收获机。其四,价格依然是市场竞争的“杀手锏”。因花生收获机市场仍处于成长期,市场竞争格局并不稳定,低价冲击市场成为新进入者站稳脚跟、扩张地盘的重要手段。其五,洗牌加速。看似蓝海的花生收获机市场,一只脚已经踏进红海,市场竞争变得激烈而残酷。随着竞争的加剧,长长的尾部企业或逐渐退出市场。其六,大品牌的进入或改变竞争格局。目前包括沃得、潍柴雷沃、山东巨明等收获机企业均已推出花生收获机产品,成为了推动竞争格局改变的重要力量。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