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麻醉科知识 1 前负荷:在完整无病变的心脏中,前负荷是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取决于心室的充盈量,反映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和每分钟心排血量的关系。 2 后负荷是指左心室射血时心肌壁所面临的压力。 3 中心静脉压及意义:当体循环血液流颈静脉时,血压逐渐下降,到右心房已接近于零,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中心静脉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称外周静脉压。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间的相互关系。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状态的指标之一。 4 微循环:典型的微循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组成。 5 心血管反射有哪几种:(1)压力感受
2、器反射,(2)化学感受器反射,(3)心肺感受器反射,(4)中枢神经缺血反射,(5)眼心反射,(6)胆心反射。 6 气滞和内源性peep:气道阻力升高后,常需延长呼气时间。由于呼气流速下降,因而在下次吸气开始以前,远端肺泡内的气体尚未完全排出,这样将使呼出气部分滞留在肺泡和小气道内,形成气滞。并且在呼气末,气滞的肺泡内压力并未下降至零(大气压),而形成正压,称内源性peep. 7 肾脏的主要生理功能:(1)分泌尿液,排出代谢废物、毒物和药物,(2)调节体内水和渗透压,(3)调节电解质浓度,(4)调节酸碱平衡,(5)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8 颅内压(icp)正常值及意义:清醒仰卧位icp的正常值为1
3、、3kpa(10mmhg),大于2、0kpa(15mmhg)为中度颅高压,集体尚可代偿,脑灌注压(cpp)=MAP-ICP,正常值为10、012、7kpa(7595mmhg),当CPP小于6、7kpa(50mmhg),EEC呈慢波,4、0kpa(30mmhg)为临界值,3、55、3kpa(2640mmhg)时EEG趋向平坦,3、3kpa(25mmhg)时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9 颅内压影响因素:(1) 低碳酸血症:paco2降低,ph升高,脑血管收缩,icp降低,CBF减少,甚至发生脑缺血及脑损害。(2)高碳酸血症:脑血管扩张,CBF增多,ICP升高。(3)低氧血症:pao2小于6、7kpa(5
4、0mmhg),CBF增多,ICP升高。如缺氧合并PACO2升高,可致脑水肿。(4)血压超过自身调节机制范围,MAP=821.3kpa(60160mmhg),ICP随血压升高而增加。(5)CVP通过颈、胸椎及硬膜外腔静脉影响脑静脉压,CVP升高,ICP也增加。(6)机械通气:IPPV及PEEP通过CVP影响ICP.(7)体位:头仰位ICP增加。(8)药物:吸入全麻药及氯胺酮使ICP升高。 10 药代动力学(PK)是一门用时间函数来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科学。 11 药效动力学(PD)是一项关于药物如何作用于机体的研究,包括药理效应、治疗作用和毒理反应等。 12 清除率(C
5、L)是机体不可逆的将药物从血液或血浆中除去的能力,即血液或血浆的流量,用单位时间的容积来表示。 13 吗啡的不良反应:(1)兴奋中枢迷走神经,导致心率减慢。可引起组胺释放,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2)兴奋迷走神经和对平滑肌直接作用,导致胃肠道和括约肌张力增加,胃肠活动减少,引起便秘,不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增加输尿管张力,膀胱括约肌收缩,可致尿除留,(3)作用于中枢催吐化学感受区,已引起恶心、呕吐。(4)组胺释放和对支气管平滑肌的直接作用引起支气管收缩,诱发支气管痉挛,支气管哮喘病人易诱发哮喘发作。(5)兴奋动眼神经,引起显著的缩瞳作用。 14 何谓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是指在一个大气压下,挥发性麻醉下和纯氧同时吸入时,在肺泡内能达到使50病人或动物对伤害刺激不会引起体动反应的浓度 15 异氟烷的优缺点:优点为理化和生物性质稳定,对心血管安全范围大,不影响心律的趋势,具有良好的肌松作用,对脏器无毒性,或影响很小,不干扰免疫防御功能,或影响很小,;麻醉苏醒快而舒适。缺点为对呼吸道有刺激性,抑制呼吸,麻醉诱导期延长;部分病人可以出现心率增快,与其它吸入麻醉药相似,可引起低血压,可诱发恶性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