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工科”背景下实验教师队伍建设_张婷.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31348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工科”背景下实验教师队伍建设_张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工科”背景下实验教师队伍建设_张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工科”背景下实验教师队伍建设_张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实 验 技 术 与 管 理 第 40 卷 增刊 1 2023 年 7 月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Vol.40 No.S1 Jul.2023 收稿日期:2023-04-28 基金项目: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课题(MS2022045);教育部 2020 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002260014)作者简介:张婷(1970),女,北京,博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控制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管理,。引文格式:张婷.“新工科”背景下实验教师队伍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3,40(增刊 1):20-23.Cite this article:

2、ZHANG T.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er tea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New Engineering”J.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23,40(S1):20-23.(in Chinese)ISSN 1002-4956 CN11-2034/T DOI:10.16791/ki.sjg.2023.S1.005“新工科”背景下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张 婷(北京理工大学 自动化学院,北京 100081)摘 要: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实验教学队伍存在的问题,包括组成结构不合理、

3、培训体系不健全、缺乏科研团队支撑等,并研究了队伍建设路径。详细介绍了“引、育、用、提、护”的实验教师全过程培养方案,强调在人员遴选、入职培训以及稳健成长期、成熟突破期、传帮带过渡期等阶段要引对人、育好人、用好人、提拔人、护好人,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举措。还提出实验教师队伍“专业、科研、素质”全方位建设方案,详细介绍了提高实验教师专业综合能力、科教融合能力及加强师德教育、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素质方面的具体做法。关键词:队伍建设;实验教学;新工科;科教融合;入职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956(2023)S1-0020-04 Construction of expe

4、rimental teacher tea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New Engineering”ZHANG Ting(School of Automation,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81,China)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tea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New Engineering”,including unreasonable teach

5、er composition structure,incomplete training system,lack of research team support,and studies the path of team construction.The paper provides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the entire process training plan including“introduction,education,utilization,improvement,and protection”,emphasizes the correspon

6、ding security measures taken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such as personnel selection,onboarding,growth,maturity,and transition.A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plan for the“profession,scientific research,quality”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er team is also proposed,and specific measures are introduced in detai

7、l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ers,strengthen teacher ethics education,and cultivate good professional qualities of experimental teachers.Key words:team construction;experimental teaching;New Engineering;integration o

8、f science and education;induction training 教育部于 2017 年启动实施“新工科”建设项目,目的是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一带一路”“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等,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1-5。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战场,必将进行重大改革。实验教学队伍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实验教师能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6-7。为了更好落实高素质复合型工程人才关键能力培养要求,有必要探索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路径。1 存在问题(

9、1)实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首先是专业背景 张 婷:“新工科”背景下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21 单一。传统教学体系是以“知识”为牵引的教学体系,强调本专业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因此长期以来,实验教师的专业背景非常相似,不能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其次是工作经历单一。“新工科”建设需要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技术人才,而年轻实验教师大多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没有在大型企业、科研院所或海外工作、学习经历,也没有从事工程项目的经历。(2)教师入职培训体系不健全。传统的入职培训是跟着“师傅”一对一进行,即完整地听“师傅”讲一门实验课程。这种培训虽然对专业教学非常有效,但不利于他们

10、对新技术、新业态的综合认识。近些年,各高校通过教师培训中心对新入职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和相关的教学技能,通过助教角色体验并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为新教师站上讲台做准备。但这些学习与培训是针对专业教师而不是针对实验教师的。实验教师以现场教学为主,并且承担实验室安全、设备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同时还要研究“新工科”背景下的平台建设和教学项目建设,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和开放实验项目等,对于这些工作内容的相关培训非常薄弱。(3)奖惩机制不完善。实验教师作为实验室的核心要素,在实验课程教学、实验室建设、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等方面承担着重要工作,但由于工作性质原因,实验教师在继续教育、职称晋升和个人

11、发展方面受到严重限制。中级职称占多数,少数为副高级职称,正高职称很少甚至没有,这就使得实验教师在申报教学改革项目和教学成果奖时缺乏团队带头人,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热情8-9。入职之后,实验教师很难继续在职攻读更高学位或跨学校进行交流学习,教育部、高校未能针对实验教师设立专项支持资金10。受工作性质所限,多数实验教师没有形成具有稳定研究方向的科研团队,科研项目申报也受到种种限制,无法形成良性、健康的成长环境。由于实验教师缺乏持续进行科学研究的机会,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更新慢,新科技融入少,很难满足“新工科”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2“引、育、用、提、护”全过程教师队伍建设 队伍建

12、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打造一支勇于创新、热爱教学、能够承担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的团队,从遴选人、入职培训以及教师成长全过程,都要坚持科学谋划和管理。实验教师队伍“引、育、用、提、护”全过程建设总体框图如图 1 所示,每个阶段都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和相应的奖惩措施11-12。2.1 引对人,把好遴选入口关 引对人非常重要。传统的实验教师遴选方式主要是考查专业背景、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基本素养,在“新工科”背景下,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融合技术需要综合素质强的实验教师,单一专业往往不能满足承担新业态、新技术的工作需求。以我校自动化专业为例,传统上遴选的教师主要以自动化专业背景人员为主,其结果是队伍结构

13、单一化,很多新课程无法开设。近几年遴选标准有所改变(见图 2),基础扎实、视野宽广代替了专业背景要求,面向各新学科、新专业人才,同时加强了对终生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考核,从而逐渐形成领域突出、专业多样的团队结构。团队分工合作,促进了实验课程改革,提升了实验教学项目的复杂性和创新性。图 1 实验教师队伍“引、育、用、提、护”全过程建设总体框图 图 2 新旧实验教师队伍遴选标准对比 新教师在入职前,不仅要经过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核和面试,还要在用人单位现场进行实习,承担一项具体工作,并完成实习报告。之后,用人单位会综合考查其各方面能力是否符合条件。2.2 育好人,加强入职培训 入职培训是使新

14、教师快速融入教学、成为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13。针对“新工科”的新要求,制定具有实验教学特色的专题培训,如图 3 所示。实验教师应转变观念,科学定位工作性质,明确不再是传统的教辅人员,而是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实 22 实 验 技 术 与 管 理 图 3 入职期间主要培训项目 验教师不仅要努力提高个人的业务能力,还要加强综合素质提升及对新技术、新方法、新业态的认识和理解。要求实验教师在入职初期利用一学期或一学年进行辅助实验教学,精通、讲好一门专业课程。要求初入职实验教师对专业课程体系、学校总体培养目标和行业发展有所了解,鼓励他们跨专业、跨学科听课、助课。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极其重要。教师行

15、为规范、安全意识、心理健康等基本素质是必修课,是教师队伍健康发展的基石。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对“新工科”的认识,参与创新性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在培训内容中,还增加了自制设备开发、科研成果转化等专题,旨在促进实验教师在教研相助,以科研反哺、促进实验教学方面做出贡献。2.3 用好人,助力教师稳健成长 新实验教师在入职培训后即可开始助课工作。在导师帮助下,新教师应能逐步独立承担实验课程教学,独立操作实验设备,协助老教师进行实验设备维护。经过 35 年的教学实践,当他们在实验教学、设备操作及设备维护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应能够对实验设备进行二次开发与改造,以满足实验教学的新要求。这个阶段是实验教师的稳

16、健成长期,是他们形成自己独特教学方法的关键时期。为此,课程组应采用集体备课方式对他们的关键教学环节或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审核,并请专业督导组听课和指导。对于他们的设备二次开发和改造工作,应设立起动经费予以支持。2.4 提拔人,推动教师自我突破 经过 510 年的设备研发实践,实验教师将逐步进入成熟期,此时他们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具有承担科研课题及企业项目研究能力,是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最佳时期。为了鼓励他们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科研成果凝练,学校设立了教学成果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机制,旨在推动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在职称评聘中,设立实验系列人员晋升通道,并对重点实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认定。稳

17、健成长期和成熟突破期的特点及保障机制如图 4所示。稳健成长与成熟突破期没有明显的界限,在“新工科”背景下,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方法,每位实验教师都需要不断成长和突破。为此,应研究相关政策,提供各种保障措施,保护人才,留住人才,让实践教师不受外界干扰地安心工作。图 4 稳健成长期和成熟突破期特点及保障机制 2.5 护好人,“传帮带”与“小手拉大手”年轻教师从小就接受了系统教育,学历高、语言能力强、外语水平高,甚至有国外生活、学习经历,这就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全球范围内的最新教学理念,学到最新的教学手段。年轻教师掌握新技能速度快,对新技术、新方法运用灵活,信息技术能力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信息

18、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年轻教师应能够给一个团队注入旺盛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活力,能够将新方法、新技术传授给年长教师,为实验教师队伍带来勃勃生机。传帮带是中国传统的技艺教授方式,在现代各行业培训中依然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有经验的实验教师是实验室最宝贵的财富,他们往往亲历了实验室建设的各个阶段,他们的真实感受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因此要充分爱护、尊重老实验教师,同时鼓励他们对新实验教师的工作和学习给予无私帮 张 婷:“新工科”背景下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23 助,“传”出智慧、“帮”出成长、“带”出文化。3“专业、科研、素质”全方位建设 3.1 提高专业综合能力,建立学习型团队 要加强对

19、专业课实验教师的培养,注重拓宽其发展道路,建设一支学习型实验教师队伍。鼓励实验教师参加各种会议以提高其专业综合能力,并在教学会议上通过发表论文与同行进行交流。建立国内、国外高校交流学习机制,促进实验教师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实验室工作跟上时代发展的新步伐。通过组织实验教师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对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应用,以及对设备功能进行开发研究,不断提高实验技术能力,改善实验实践教学方法,确保实验室管理工作扎实运行。组织实验教师开展教学方法、自制设备竞赛,对成绩突出的给予年度绩效考核奖励。在评定职称条件中,要突出考核实验教师教改项目和教改论文的质量,强调教学方法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激发他们

20、进行教学改革的热情。3.2 谋划科学研究方向,推进科教融合 教育家钱伟长说过,没有科研的教学是没有灵魂的教学。要培养适应“新工科”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实验教师必须进行科学研究活动,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制定研究方向,积极参加学科建设,建立学术团队,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14。“新工科”需要在实验平台引入人工智能、互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方法,因此应鼓励实验教师加入科研团队,研发先进实验设备和实验项目,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高水平实验资源。实验教师的科学研究课题应尽可能与实验教学相关,从而将教学与科研有效融合。3.3 加强

21、师德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发展的保障,关乎党对学校的领导,关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15指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传道者首先要信道。要增强实验教师的思政意识,使他们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组织实验教师定期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学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时政要闻、科技热点

22、和强国战略等,提高自身政治水平,大力营造良好的师德教育氛围,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强为实验教学工作做贡献的奉献精神、实干作风和探索精神16-17。4 结语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创新驱动成为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实验教师队伍是新时期高校发展建设中的重要力量,是高校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提升贵重仪器管理水平、强化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对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的探索与研究,明确了工作方向和工作方法,为建设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技能过硬、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的实验技术队伍提供了经验和建议。参考文献(References

23、)1 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2 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3 佚名.“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011.4 佚名.“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2425.5 佚名.新工科建设指南(“北京指南”)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2021.6 吴爱华,杨秋波,郝杰.以“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17,61.7 邹广平,夏兴有,张学义

24、.深化实验室内涵建设促进实验室可持续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0):161163,185.8 张羽,李鸿儒,鲍艳,等.完善制度导向和目标激励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11):229232,273.9 范姣莲.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探析:以北京地区 22 所高校为例J.教育研究,2016,37(3):150154.10 张羽,李鸿儒,鲍艳,等.完善制度导向和目标激励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11):229232,273.11 吴迪,王振兴,吕宝刚,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

25、育装备,2020(17):4547.12 赵青山,李健.“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实验队伍建设的探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9(1):5155,62.13 习友宝.高校新进实验教师培训课程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3):187189,193.14 梁柏榉.高校实验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意义与方法J.实验室科学,2015,18(1):226229.15 佚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J.社会主义论坛,2017(3):45.16 张婷,高峰,赵睿英,等.蕴含课程思政的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2,39(3):247251.17 杨丹,徐彬,闫欣.“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初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0(5):5357.(编辑:张文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