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 年 级 语 文 教 学 总 结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九年级(三)(四)班的语文教学。虽然也带过毕业班,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我对语文教学没有丝毫的怠慢,利用课余时间,我再一次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深入研究了近几年来的中考语文试题,重新调整和改进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在围绕升学考试进行教学改革上作大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收获很多。现将本期九年级语文教学作个较全面的总结,如下:一、 成绩分析 根据四次模拟考试来看,九(三)班成绩 较稳定,九(四)班成绩浮动较大,但总体来看,均分都在75分以上,如果超常发挥成绩会比较满意。九年级语文中考题试卷在题型上仍由四大板块构成,分别是积累和运用、综合性学习、现代
2、文和古诗文阅读、写作,试题 主要有这几个特点。1、注重语言积累、识字写字和语言运用。 试题中字音、字形、文学常识、古诗文默写、语段排序、文言实词与虚词等题,重点考察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2、关注语言的实际运用、名著的考察。本套试卷中出涉及名著故事的叙述,考察学生对名著得了解,不仅考查了学生语言基本技能的掌握,还关注了学生的语言运用。3、关注阅读能力的考察。本次考试即有现代文阅读、又有古文阅读、还有古诗阅读。4作文试题注重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问题 纵观本次考试,反思教学过程,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一)学生方面 1、学生在审题上不够细心,特别是对题干信息准确的把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训练。2、
3、部分学生书写潦草,不够规范,尤其在古诗文默写中,没有做到“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3 、基础字词易错词的读音与字形、常用文言实词的掌握不够扎实。 4、 写作中还存在问题模糊、主旨不鲜明、语言空洞不够形象、优美的问题,书信的格式不完整。(二)教学方面不足 1、复习中注重了知识点的讲解,忽略了方法的传授与归纳。主要体现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写作中文体及主要表达方式的确定方面。 2、重点词语、诗句、文学常识的听写力度不够。二|、主要措施及成果1、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语文教学不能只凭经验,要不断深入地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教学素养。因此,在教学上,我每次都很认真的备课,尽可能地查阅资料,把教案写好,同时
4、不断改进教案,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平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教学理论书籍和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积极汲取好的教学经验,在理论上充实自己,在教学上提升自己。2、领导重视、管理科学是成功的保证。九年级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校长和学校各级领导极为重视。多次召开九年级工作会议。举行每月一次的教学质量分析会,分析学情、教情。根据本届学生优生不优,中、差生面广的劣势,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实施培优补差的方法,以缩小优、中、差之间的差距,更好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努力达到理想的目标。特别是中考大改革,在老师和学生都慌乱的情况下,及时做好思想工作,统一认识,重新制定计划,使学生和老师的情绪稳定,顺利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5、,为中考作了充分的准备。3、集思广益,团结协作,共同提高。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我经常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尽可能地吸收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整合改进,应用到我的课堂教学当中去,逐步提高了一些驾驭课堂的技巧。还有就是我长期与其他九年级语文教师一起集体备课,统一教学安排,统一教学进度,有有效地提高了整个毕业班的教学。集体备课是一种很好的共同交流的形式,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我们甚至会为之想出很多的解决办法通过,集体备课,使我们国家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方向,教学思路更加清晰。这对毕业班提高整体教学起到很多作用。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4
6、、教学中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行之有效的强化训练。通过多年的连续教学,我深知每一个学生的情况,特别是他们的薄弱环节之所在,有的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有的学生阅读能力不强,有的学生作文不好。为此,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我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加强了训练。在本学期期中模拟考之前,我又加强了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专项训练。5、尝试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毕业班的学习任务重,学生学得累,我尝试运用各种方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教学由于其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趣味性,所以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比较好,我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学习,加紧钻研,上网下
7、载优秀课件或自己制作课件,逐渐在课堂中渗透这种教学方式,让语文教学取得了更好的效果。6、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7.进行了系统严密的三轮复习,以及综合性的复习。三、教学体会 1、教学要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2、注重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应明确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才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即使在最为紧张的总复习阶段,也不能因为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而忽视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3、有针对性的短期效益训练,可以弥补语文学习和复习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4、反馈应该及时迅速。5、以阅读和写作为中心组织教学,以关注思考人生为学习的外延。防止一味陷入呆板僵硬的考试教学。四|、问题及打算 1、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灵活,知
8、识面狭窄,教学中联系实际的地方不多,教师仅限于课本知识的讲解,缺乏课外知识的补充。今后教师要不断加强自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要进一步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扎扎实实的搞好常规教学,注意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要交给学生阅读的技巧,特别是现代文的阅读,无论是精读还是泛读,训练学生通过概括文章或片段的内容来把握文章的主旨,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抓住关键词或关键段进行推敲,从而理解文意。 4、古诗文教学仅要求学生背诵,忽视了默写和对内容的理解、文言知识的积累。今后要加强默写,在反复背诵、默写中加深理解。 5、作文教学要坚持审题训练,要进行定格训练,同时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注意细节,思考人生,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