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五育”融合背景下基于课证融通的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29919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育”融合背景下基于课证融通的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育”融合背景下基于课证融通的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育”融合背景下基于课证融通的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业领航ZHUANYE LINGHANG教师TEACHER 1232023 年 9 月Sep.2023一、引言课证融通是根据工作岗位要求,将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进行对接,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通,达到“一教双证”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规定必须获取执业助理(全科)医师资格证者才能独立从事基层(乡村)医疗服务。可见,执业资格对乡村医师至关重要,关乎其职业发展。由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毕业一年后才具备执业助理(全科)医师的考试资格,因而对于刚毕业的乡村医师而言,其对学历提升与执业资格获取有着双重需求。药理学课程作为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执业助理(全科)医师资格考试的必考

2、科目之一,对学生能否顺利通过执业助理(全科)医师资格考试至关重要。然而,既往药理学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缺乏对乡村医师岗位任务的调查和职业特征的分析,导致教学重点内容与职业岗位的适配性不够。此外,目前乡村医师面临人手短缺、工作量大、时间紧的问题,很难保证线下教学的出席率与参与度,这为乡村医师的学历提升和证书获取带来一定的阻碍,因而,建构基于课证融通的药理学课程教学体系十分必要。二、“五育”融合背景下开展基于课证融通的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五育”融合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其核心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道德向上、技能过硬、踏实肯干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早在

3、公元前 1046 年,周朝贵族教育体系中的“六艺”就包含着“五育”的启蒙思想,到1912 年蔡元培先生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被不断完善。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构建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可见,“五育”融合作为育人的重要手段,回归教育初心,是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路径。“五育”融合不是德智体美劳的简单叠加,而是深度挖掘“五育”元素,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五育”融入课程教

4、学的各项活动中,相互融合渗透,实现整体的育人目标。乡村医师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主要负责农村居民的卫生防疫、常见病诊治、双向转诊等工作。近年来,疾病谱的变化对乡村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诊疗水平,拥有健康体魄、仁爱之心和同理心,切实为基层百姓守好生命健康的大门。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五育”融合背景下基于课证融通的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任亚丽,王建军摘 要:乡村医师作为基层老百姓生命健康的守护员,不仅需要获得学历证书,还需要获取国家执业助理(全科)医师资格证书。但乡村医师目前存在工作任务重、人

5、手短缺导致的继续教育到课率低的问题。文章作者从乡村医师的工作岗位特点入手,通过优化重组药理学课程内容,开发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搭建精品课程在线教学平台等实践策略设计“五育”融合的育人活动,提升乡村医师的药理知识水平与用药指导实践技能,积极探索学历证书与执业证书融通的方式,达到课证融通的育人目标,培养出更多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岗位需求的医学专业人员。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五育融合理念下卫生职业院校五心天使活动育人实践研究”(2021SJA0644);江苏省卫生职业教育研究课题“乡村医师 双证融通 型精品课程在线教学平台构建”(WJZ202106)。作者简介:任亚丽(1982),

6、女,江苏如皋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药理教学与临床。*通讯作者:王建军(1972),男,江苏南通人,研究员,本科,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3-05-1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3)27-0123-03关键词:“五育”融合;药理学;课证融通;乡村医师(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南通 226010)专业领航1242023 年 9 月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覆盖面广、涵盖范围大,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开发、教材编写、教法选用以及教学过程管理等多个要素和环节。其中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是提高育

7、人质量的重要依托,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组织方式的规划和设计,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结合乡村医师的考证需求,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模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开发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基于网络构建药理学精品课程学习平台,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贯穿教学全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将成为乡村医师成人教育的改革方向。三、药理学课程教学的现存问题药理学作为医药卫生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包含药理学总论、神经系统药理、内脏系统药理、内分泌系统药理、抗菌药物等模块。学生普遍反映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多、知识点零碎、作用机制抽象难懂等痛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用药综合

8、素养和临床诊疗水平。对标新时期“五育”融合的育人目标,目前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药学服务相关的课程内容设置较少、教学中偏重基础理论知识讲解、临床实践教学内容相对匮乏、对知识技能关注度较高等问题,且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劳动精神的培养关注度不够、缺乏对学生身心健康和审美素养的熏陶。针对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团队应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从教学人员的确定、教学实训场所的安排、教学内容的取舍与重构、教学方式的选择等方面着手,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建立教学双向预警制度,聚焦乡村医师的实际岗位能力要求,拓展评学工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传授知识,变枯燥、抽象的知识传授

9、为活泼、生动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轻松掌握药理知识。四、“五育”融合背景下基于课证融通的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一)优化重组药理学课程内容为满足“学历+资格”双证融通的教学要求,药理学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团队应结合乡村医师的职业特点、岗位职责、工作对象和工作流程,参考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证书考试系列丛书,根据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疾病谱变化特征重构药理学教学内容,对药理学课程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将药理学课程的总论内容弱化,增加内脏系统药理、内分泌系统药理和抗菌药物等模块的内容,弱化药物的作用机制相关内容,强化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防治等内容,增强药理学课程内容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10、,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进行深度融合,以满足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的学历提升需求和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助理(全科)医师资格证书考核的需求。长期以来,药理学课程内容偏重理论知识,实验实训以动物验证实验为主,缺少与用药指导关联性较大的用药技能训练,这与基层诊疗岗位的需求不匹配。为保证在基层就业的医学从业人员用药指导服务工作的实效性,教学团队调整实验实训内容,弱化动物实验内容,增加处方分析、药品质量观察、药物配伍禁忌、合理用药指导相关的模拟训练与技能训练。教学团队建议,可以聘请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的临床药师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为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实际技能训练的提供帮助,如开展处方审核与调配、处方药与非处方

11、药的管理、特殊药品的管理、药学门诊的用药咨询、处方与医嘱点评、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血药浓度监测及药品不良反应等实训,同时提供一系列的药学文书写作相关的技能训练,如用药教育、用药监护与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等。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训训练,将书本中的理论内容与国家执业助理(全科)医师资格证书考试内容有机融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突出临床药师教学的有效性。实训教学还可通过校企合作,模拟乡村医生的诊疗过程,以角色扮演提升乡村医师药物知识应用技能的同时,使其更好地理解劳动教育与体育的意义,提升其创造性思维能力。(二)开发课程资源,搭建药理学精品课程学习平台目前我国乡村医师从业人员短缺,部分乡村医疗卫生服务

12、站只有 12 人,乡村医师的日常工作较为繁忙。尤其是近 3 年乡村医生的工作量倍增,导致乡村医师脱岗培训存在一定困难,继续教育课程到课率不足 50%的情况屡见不鲜。基于乡村医师的日常工作情况,开发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搭建在线精品课程学习平台十分必要。结合乡村医生的工作岗位需求,教学团队整合师资力量,与其他院校合作,开发了系列微课,如药物的跨膜转运、硝酸甘油的使用方法、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识别与救治、吗啡的作用与应用、阿司匹林的前世今生、抗高血压药的分类、降压药的合理应用、胰岛素的分类、胰岛素的作用与应用、低血糖的识别与救护、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镇静催眠药的作用与应用、常用消毒

13、防腐药的分类与应用等,融合痛风、糖尿病、高血压、失眠、哮喘、消化性溃疡、中风、癫痫、老年痴呆等疾病介绍的微视频,挖掘青霉素的发现史、屠呦呦与青蒿素、抗疫精神、健康中国等课程思政元素,开发药理学课程每个教学模块的习题库、导学案,借助超星学习平台搭建药理学在线精品课程,为乡村医师随时随地学习、终身学习提供优质平台,以解决乡村医师不能及时参与线下教学的困境,通过在线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有效扩大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支持反复观看的教学资源可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知识点容易遗忘的缺点以及教学效果的不确定性。通过反复观看教学资源,根据导学案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乡村医师能在系统掌握药理学课程的重要知识点的同时,提

14、升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这也是落实学校优质卫生资源服务于基层卫生医疗的重要途径。专业领航1252023 年 9 月(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教学法实训教学过程中,针对乡村医师将来可能就业于基层医疗机构、社区药店,教师可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创设药学服务、问病诊疗的职业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扮演各种医师、药师、患者角色,通过角色体验和实践交流,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与对本专业的信心。如通过校企融合感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岗位的职责与工作流程,学生扮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师和药师,与前来咨询的“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热心的讲解,对药品进行详细的介绍

15、。教师通过开展角色扮演,将教学内容对接岗位内容,实现德育、智育和劳育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提升药理实训技能。教师通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团队合作进行有效沟通,构建舒适的医患关系,提升学生语言的艺术感,使其逐渐形成崇高的职业理想。2.三步教学法理论教学采用三步教学法: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总结分析。通过三步教学法,让学生分组开展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如,在学习痛风用药指导的时候,对接国家执业助理(全科)医师资格考试提纲,创设四个问题,分别是痛风的鉴别诊断、痛风急性发作的用药选择、痛风的个体化给药方案及痛风的用药误区。可将学生分为四组,随机抽取问题,各组进

16、行问题讨论,由代表进行汇报,再由教师总结问题并补充不足之处。通过四个问题的分组讨论与汇报,学生对四个问题都有了深刻的理解;通过课堂教学内容与执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的对接,为学生的学历提升与执业资格证书考取打下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思政教育,能让学生树立严谨求实、合理用药的理念,塑造强烈的敬业精神和使命感。3.团队导向学习法团队导向学习法又称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师授课前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结合国家执业助理(全科)医师资格考试内容将教学内容设置成若干学习任务,并通过超星学习平台下发。各小组接到任务后进行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共同思考,形成

17、解决方案,并在课堂中派代表进行讲解、展示任务解决方案。教师进行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4.文献阅读教学法作为乡村医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因此学习方式的培养对学生自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为对接乡村医师的工作岗位,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具有前瞻性的教学任务。例如,在进行高脂血症用药指导与技能训练时,教师给出主题高脂血症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让学生应用 CNKI、万方等学术平台检索查阅最新文献,阅读文献、归纳分析一级信息资源,分组讨论,制作 PPT,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展示。教师引导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任务布置、文献检索,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信

18、息筛选能力,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四)理论与实践教学评价为多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学团队采用理论教学评估与实践教学评估相结合的方式,二者各占比50%。理论教学评估中,线下作业占 10%、课堂互动情况占 5%、文献阅读占 5%、理论考试占 30%;实践教学评估中,课堂情景表现情况占 10%、团队导向学习占 10%、实践技能考核占 30%。通过理论教学评估与实践教学评估相结合,转变了单一的考核方式,有助于全面衡量乡村医师学习药理学课程的综合能力。五、结语综上所述,对接乡村医师工作岗位,聚焦学历提升与资格证书的获取,开发教学资源,搭建药理学精品课程在线教学平台,优化重组药理学课程教学内容,

19、可有效提升乡村医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实践技能水平,培养学生将“以患者为中心”和“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作为最终目标,促进乡村医师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发展,有助于培养出更多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岗位需求的医学专业人员。参考文献:1孟万金,姚 茹,苗小燕,等.新时代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课程建设研究 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12):40-45.2 宁本涛.“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J.中国电化教育,2020(5):1-5.3 马云鹏,李哨兵.德智体美劳培养体系下的教材体系建设 J.教育研究,2019,40(2):25-28.4 席晓宇,姚东宁,黄元楷,等.我国三级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现状及问题研究:(四)相关主体对临床药学服务态度分析 J.中国药学杂志,2018,53(13):1123-1129.5 张 博.中医药类高等院校德育实效性探究 J.药学教育,2015,31(1):9-12.6 胡姗姗,黄小容,钱 英,等.情景教学在药学服务与沟通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4):25-27.7 阮仁余.高职药学专业药学服务实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5):27-28.8张 萌.自媒体环境下实施药学教育改革的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0):54-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