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练、赛、评”视角下小学篮球教学多途径实施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29772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练、赛、评”视角下小学篮球教学多途径实施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练、赛、评”视角下小学篮球教学多途径实施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练、赛、评”视角下小学篮球教学多途径实施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体育教学/2023年第11期P34EXPLORATION&RENOVATION体育教学教学探蹊“学、练、赛、评”视角下小学篮球教学多途径实施策略文/邵进南1 王 丽1 李永升2 孙连民3摘 要:新目标、新内容、新形式、新评价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新样态”体育课的新要求,本文主要以新课标理念为引领、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抓手、以“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为主要模式、以篮球运动项目教学为课例,着重阐述了“学、练、赛、评”视角下篮球教学多途径实施的构思、内涵、策略、成果等,对打造高效体育课堂和促使学生在“技、能、行、健”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关键词

2、:学练赛评;篮球教学;多途径;实施策略;篮球特色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3)11-0034-03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建构“学、练、赛、评”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创设学习、练习与实践运用有机结合的活动与情境。坚持课内外有机结合,指导学生学会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提供更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练习,巩固和运用所学运动知识与技能,参与形式多样的展示和比

3、赛,逐渐培养学生“校内外各锻炼1小时”的习惯。聚焦核心素养培育,面对新课标、新目标、新内容、新形式、新评价,全方位地创设“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教学活动与情境,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练、赛”,教师更好地“教、引、评”,本文基于“学、练、赛、评”视角,以笔者所在学校的篮球教学为例论述体育教学的多途径实施方法。一、“学、练、赛、评”视角下小学篮球教学多途径实施策略的构思立足学生需求,为诠释“以球健体、以球促德、以球增智”的育人理念,让每位学生在学练篮球项目技战术和参与展示或比赛的基础上掌握篮球运动知识与技能。本文以“教会、勤练、常赛”为准绳,以“乐趣、增质、人格、意志”为

4、发展目标,以“课内与课外”结合、“必修与选修”结合、“特色与普及”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的“四结合”为保障措施,尝试对“学、练、赛、评”视角下小学篮球教学多途径实施策略进行构思(图1)。以国家体育课程为基础,发挥其主阵地的辐射作用,普及传授必修的篮球基本技能;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将篮球项目纳入到课后服务选修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篮球兴趣等;以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实效性为宗旨,将篮球项目延伸到校内大课间操,进一步巩固渗透篮球技能和补偿性体能;以培养学生更具有篮球运动能力为指向,选拔有篮球特长和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进行拓展和特色训练,不断强化篮球技能,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比赛。学校篮球项目多课型

5、体系的架构,使各课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统一,不断助推学校篮球文化的形成。二、“学、练、赛、评”视角下小学篮球教学多途径实施策略的内涵构建“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教学活动和情境是课程标准培培优优型型活活动动型型体体育育课课篮篮球球一一校校一一品品课课后后服服务务活活动动课课篮篮球球特特色色大大课课间间操操篮篮球球训训练练课课学学校校篮篮球球特特色色文文化化普普及及型型延延伸伸型型篮篮球球项项目目多多途途径径实实施施“学学练练赛赛评评”一一体体化化教教学学以以“教教会会、勤勤练练、常常赛赛”为为准准绳绳以以“乐乐趣趣、体体质质、人人格格、意意志志”为为发发展展目目标标以以“四四结结合合

6、”为为保保障障措措施施以以“四四结结合合”为为保保障障措措施施图1“学、练、赛、评”视角下小学篮球教学多途径实施策略构思EXPLORATION&RENOVATION体育教学教学探蹊体育教学/2023年第11期P35(2022年版)对体育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会学、会练、会赛,更要会评。“学、练、赛、评”视角下小学篮球教学多途径课堂教学活动要求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对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构思,通过大单元结构化教学设计,创设出泛化(学习)、分化(练习)、巩固自动化(比赛)的教学活动情境。学生先在普及型的体育课中建立动作认知,然后通过体育课、大课间操、训练课、

7、课后服务课等进行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程度,最后将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并对自己的“学、练、赛”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等。“学、练、赛、评”视角下小学篮球教学多途径实施的教学体系,贯穿课堂始终,能使多课型教学过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实现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真正转变,更能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三、“学、练、赛、评”视角下小学篮球教学多途径实施策略(一)转换学习方式,消化技能和技术“学”是掌握篮球技能的开始和开展多课型教学活动的前提。当前,聚焦学生“学了多少”向“学会了多少”过渡,“量”向“质”转变已成为课堂教学活动重要的量化指标。结合篮球项目多课型的特征,为满足不同

8、层次学生需求,依据学情和教材难易度等采取相应的学习策略,通过转换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学”,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篮球技能。对于简单的运动技能,采取游戏竞赛式的学习方式,将基本技能与游戏有机结合。如学习拍球技能时,设计“拍球比多”的篮球游戏,并将游戏改编成“童谣”,边学边说“拍球真快活,技能乐掌握,天天都不倦,知晓收获多”,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对于较为复杂的技战术技能,采取“先练后学”或者“先赛后学”的方式,先让学生分组体验篮球比赛(练习),然后引导学生在比赛(练习)中观察、学习,最后结合观察到的技战术再体验。如学习突分配合时,先让学生尝试3v3篮球比赛,然后结合比赛中的技战术学习突分配合,通

9、过出示挂图、分组体验、3v2练习、半场4v4等环节设计,逐渐引导学生学习突分配合。动作技术有一定难度的,采取“先学后练”的方式,通过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主动探索。如学习体前变向运球时,采用从徒手到有球、从分解到完整的学习过程,通过原地交换运球、“穿树林”抱球障碍跑、徒手分解上步学习、二人消(积)极防守变向运球练习、运球过障碍等学习环节,帮助学生逐渐消化动作技术。一样的教材,不一样的“学”,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利用一些新颖别致的手段,巧妙地用于整个学习中,能很好地激发学习兴趣,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二)实施阶梯练习,内化技能和技术“练”是学生在多课型活动中进行篮球技术的

10、练习,是掌握篮球技术方法、手段的过程。学生练得多,掌握得也快,并能内化成自己的技能和技术。针对不同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有效组织学生实施阶梯式练习,循序渐进地将个人、合作、集体学练有机结合。设计相应难易度的练习内容,采取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升、层层递进的运动技能迁移,自然地让学生体会、消化、完成动作。对于简单的篮球技能,采用自练、导练、集体练、游戏(比赛)等形式,进行反复练习。在练习行进间运球技术时,以任务(提炼动作技巧)为驱动,以问题牵引(按拍球的部位)为导向,先让学生自我体验,总结动作技巧,然后带着提炼的技巧进入到“练”,通过“变换节奏的集体

11、运球跑、篮球接力等练习形式,逐渐让学生理解、掌握运动技能。对于篮球技能较难的技战术,通过“兵教兵、将点兵”的形式,采用模仿练、集中练、分组练、选项晋级练的方式组织学生练习,并适当简化技战术、降低动作难度等,目的是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技能。如练习掩护配合时,先让学生观看视频,并进行模仿练习,然后四人一组进行小组练习,相互指导,教师巡视点拨等,最后,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不同任务进行选项晋级“练”,继而内化动作技能。对于篮球特色组合动作,采用集中练+分层分项练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阳光体育大课间。如在特色大课间操中,首先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集体自编篮球技能操练习;然后,各班进行篮球分层技能练习;最后,

12、各班进行具有班级特色的体能素质自编操展示,进一步巩固篮球技能,享受篮球乐趣(表1)。全方位阶梯式的“练”,不仅能内化动作技能,发展学生体能,还能丰富学练形式,提高“练”的效率,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三)拓展致用途径,优化技能和技术“赛”是将在多课型活动中所学练的篮球单个技术或者组合动作运用到实践中,是“学练”的再升华,是篮球运动能力的“展现”,通过课内外、校内外“赛”,既能真实地反映篮球项目多课型学练的效果,又能帮助学生快速学会技能,提升运用能力,最终优化成自己的内在本领,更能让学生养成诚信自律、遵守规则等体育品德,较好地落实核心素养培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拓深课内“赛”,激发比

13、赛欲望在课内“赛”中,为关注个体差异,转变“以学定赛”的设计理念,每个课型都会根据所学练的技术,设计不同形式“赛”的环节,来增强所学练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能力,真正表1 篮球特色大课间操项目设置水平段年级项目1项目2项目3(分层活动)水平一一年级篮球技能操(高低运球、传接球、原地交换运球等)体能素质操(仰 卧 推 起 成“桥”、手倒立、肩肘倒立等素质)原地拍球二年级迎面运球走接力水平二三年级迎面行进间运球接力四年级迎面运球跑过障碍接力水平三五年级各种传接球六年级投篮(女)、行进间上篮(男)体育教学/2023年第11期P36EXPLORATION&RENOVATION体育教学教学探蹊做到人人赛、课

14、课赛,如除常规的分组接力赛外,还拓深“赛”的形式,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拍球(运球)挑战赛、投篮(传接球)积分赛、运球+投篮技巧越级赛等;还通过缩短比赛场地、简化比赛规则等,组织学生进行投“移动篮”比赛(降低篮架高度)、简易篮球赛(简化规则)、四门球比赛(缩短场地规格),让学生真正获得成功体验,激发比赛欲望。2.拓宽课外“赛”,搭建展示平台为给学生的“赛”提供有力保障,搭建更高的展示平台,还拓宽“赛”的途径,设计以课(校)外活动为主阵地、以比赛为动力的“菜单式”课(校)外“赛”。如校内篮球吉尼斯挑战赛、全员性的篮球月赛以及家校联动亲子篮球“赛”等,每项比赛,都会在赛前将比赛方案下发到班级,体育教

15、师会在体育课上对比赛规则进行讲解,各班主任也会组织学生进行练习选拔;还会组队参加校外各级篮球联赛,强化篮球技能,尽展篮球运动能力。层次各异、丰富多彩的校内(外)“赛”,提高了阳光体育运动的质量,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彰显着学校的篮球文化特色。基于学情,创设全员性、激励性、选拔性的“赛”,不但能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提高速度、成长宽度,还能体现“以赛导学、以赛代练”的功能,更能生发智慧课堂。(四)优化评价形式,升华技能和技术“评”是篮球项目多课型“学练赛”的检验过程,是指引“学练赛”不断优化和改进的风向标,具有考核、检验等综合作用,更易升华篮球技术和技能。1.全方位“评”,享乐增效为提高“评”

16、的实效性和全面性,真正发挥体育课的激励、导向作用,围绕着核心素养,优化评价方式。“课课”评:以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为主,对学生进行篮球技术规格过程性评价,侧重于对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连贯性的考察。“小单元”评:依据大连市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对篮球技术的掌握程度和需要提升的方面。“大单元”(学期)评:设计“闯关”考评情境,将学过的篮球技能融合到“闯关”情境中,依据标准,分别给予不同的分值(10分制)。“期末定级”评:分为一级(水平一)、二级(水平二)、三级(水平三)、四级(篮球特长)。学年初,我们将各级考评标准下发给学生;学年末,统一组织学生进行考级

17、,每名同学随机抽取两项作为考级内容(表2),成绩占比重60%;日常课课评和大小单元评占比40%,两项综合得分作为定级成绩。2.家校联动“评”,减负提质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将篮球项目作为一项课后家庭体能作业:学生每天在家完成“5+5”锻炼:5分钟基本功练习和5分钟原地拍(运、传)球。家长监督,并将完成情况记录在家长签字本上,班级还成立评价小组,对每天完成任务的同学给予1颗星,小组全部(6人)完成任务加1分,否则扣1分。学期末,对优秀学生和优秀团队进行表彰,以此激发学生养成积极参加体能锻炼的好习惯。优化“评”的方式,能让课堂教学更加富有逻辑性、系统性和衔接性,更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差异”的教

18、学理念,对帮助学生在篮球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四、收获硕果,创造辉煌“学、练、赛、评”视角下小学篮球教学多途径实施的研究,不断提升学校篮球品牌,更推动学校篮球文化特色的形成,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首批校园篮球特色示范校、省市“体艺2+1项目”先进学校、大连市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大连市最美篮球大课间操等殊荣,业余训练队和特色队多次获得市区比赛冠军等荣誉。基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需要,学校多途径实施篮球教学,不仅能全面把握“教会、勤练、常赛”的内涵,还能打造高效课堂,促使学生在“技能、能力、健康、品格”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和发展。表2 学校篮球技能定级考评标准水平段性

19、别技术指标评价等级优秀(910)良好(89)及格(67)水平一(一、二年级)男原地拍球50以上40493920原地相距3米传接球14以上131079原地投篮高2.5米篮53412女原地拍球40以上30392920原地相距3米传接球12以上91168原地投篮高2.5米篮4231水平二(三、四年级)男行进间运球运球(秒)13.2以下13.317.717.821.7原地相距4米传接球(个)28以上18271017原地4米投篮(个)10以上6925女行进间运球运球(秒)15.8以下15.920.620.726.9原地相距4米传接球(个)24以上1423613原地4米投篮(个)8以上4723水平三(五、六年级)男行进间运球上篮(秒)10.2以下10.314.014.116.8原地头上传接球(个)35以上22341221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个)15以上101449女行进间运球上篮(秒)11.9以下12.016.716.821.0原地头上传接球(个)30以上1829917原地双手胸前投篮(个)11以上61036(1.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小学 116023)(2.辽宁省大连格致中学 116023)(3.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马栏小学 116021)(E-mail:sx19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