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读思达”视域下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策略探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28739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思达”视域下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策略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读思达”视域下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策略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读思达”视域下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策略探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文课堂YUWEN KETANG 教师TEACHER 0482023 年 7 月Jul.2023一、引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着力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包括语言运用在内的核心素养。在“读思达”视域下,教师要明确阅读、思考、表达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环节。因此在小学语文语用教学中,教师也要基于这些环节开展各类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基础上深入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更好地表达,发展语言运用素养。二、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缺失的表现(一)忽略了语用因素语用即语言运用,学生在语言运用中需要进行阅读、思考与表达,语言运用是理解与

2、表达的过程。新课标中提出了语言运用的核心素养,教师要指导学生从运用词汇开始,逐步进行造句,再写出语篇。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忽略了语用因素,多是通过直接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参与句子和语篇生成过程的机会较少,进行表达的机会也较少。在语言运用中,词汇运用、修辞表达、句子衔接等都属于语用因素,一些教师尚未认识到语用因素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中缺少语用因素方面的教学,导致语用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二)模糊了语用重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重视指导学生挖掘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思想、感受课文情感,但是不能准确把握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程学习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一重点,对语文教学目的不明,这会导致学生语

3、言运用能力不强。如教师对关键词的解释不够透彻,没有让学生自主体验课文情感内涵,在教学中缺失课文复述、仿写等环节。这些教学方式导致语文教学失去了语用本真,学生在语文学习、语言表达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三)弱化了语用意识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语言运用,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语言运用。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通过灌输式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教师讲,学生参与思考、交流、探究和表达的机会较少,这也就无法启发与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导致语用课堂的缺失。针对以上问题,在“读思达”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探究科学的语用教学策略。三、“读思达”视域下的语用教学策略(

4、一)整合语用内容,启发语用意识在“读思达”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语用教学,教师首先要全面整合语用内容,从研读教材内容开始,结合教材中的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综合性学习等项目,挖掘教材中的语用内容。教师要根据语用内容,在工具书与智慧平台上整理各类辅助教学资源,提前设计制作教案、课件、预习任务单等,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以此启发学生的语用意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初步“读思达”视域下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策略探析陈晓艳摘 要:文章首先对“读思达”视域下小学语文的语用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探析,指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语用课堂的缺失,然后重点阐述了在“读思达”视域下,

5、教师开展语用教学的几点策略:整合语用内容,启发语用意识;强化语用引导,培养语用思维;设计语用训练,强化语用意识;重视语用思考,提升审美能力;关注语用输入,提升实践能力;注重语用输出,提高表达能力。教师只有基于课程内容和学情落实这些教学策略,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积极阅读、思考、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2022 年度开放课题“读思达视域中的语用教学实践研究”(KCA2022027)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陈晓艳(1981),女,福建仙游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语用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3-0

6、3-01 文章编号:1674-120X(2023)19-0048-03关键词:读思达;小学语文;语用教学;语用思考;语用训练(仙游县第一道德小学,福建莆田351256)语文课堂0492023 年 7 月进行语言运用,实现自主阅读、思考、表达。例如,在教授司马光一课时,在实施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全面审读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将其与本文体裁、主题和内容相结合,建构课程教学的思路,为后续分享教学资源与实施教学做好准备。本课属于第八单元,人文主题是“美好品质”,语文阅读要素要求: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根据课文的内容与自己的思

7、考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要通过研读本课内容,明确阅读的教学目标:朗读课文中注意停顿和语气变化;借助注释理解大意,自主讲述故事,感悟司马光遇事冷静、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品质等。语言运用包括阅读、思考、表达三个环节,教师要先整合本文内容,设计预习任务单,布置课前自主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先进行阅读与思考,回答相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在预习任务单上布置以下任务:朗读本文,标出词句之间的停顿。根据注释,说说这个故事内容。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与小伙伴互相交流。教师要将预习任务单提前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借助各类工具完成预习任务,在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语用意识,教师再根据学

8、生的预习情况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二)强化语用引导,培养语用思维语言运用涉及多种要素,如词语、修辞手法、句式等。在过去的语用教学中,教师多是通过整体讲授的方式实施教学,缺少语言运用要素的指导。在“读思达”视域下,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强化对学生语用方面的引导,通过提出针对性问题与布置探究任务,要求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共同探究等,更好地解答问题与完成任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做好科学的点评与总结,让学生在经历知识探究过程后获得相关知识,再让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进行表达,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用思维。例如,在教授火烧云一课时,根据本单元的阅读要素,结合本文内容以及教学目

9、标,教师可以确定本文教学重点包括:一是认识作者所写的火烧云的特点;二是掌握表示颜色的词语;三是掌握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教师可以基于课文内容,提前准备关于火烧云的图片和微视频,将各种形状、不同颜色的火烧云景象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基于这个背景,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你看到过火烧云吗?如果让你向别人介绍看到的这些景象,你该怎样说?教师可基于这个引导式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找出“红彤彤”一类的叠词和“葡萄灰”等表示颜色的词语。然后教师可再抛出问题:说说课文写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教师先指定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借助思维导图与电子教材将本文分为三部分进行讲解,即火烧云上来

10、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再结合具体的语言描绘讲解,讲解词语运用方式和修辞手法。最后,教师可布置语言运用任务,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自然景象,根据“一会儿一会儿”这个句式结构进行仿写,或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一种物体或自然事物。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达情况进行点评,并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思维。(三)设计语用训练,强化语用意识“读思达”视域下,为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语用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素养,强化学生语用意识,教师还需要设计语用训练。教师要选择合适的课文内容,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有机融合,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布置习作任务,要求学生学习文章中的表达

11、方法,通过认真、细致、连续观察生活,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选用合适的素材,进行创作。教师需要先传授给学生基本的文字表达方法,然后让学生参与语用训练,最后根据其具体表现进行讲解。例如,爬山虎的脚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写的一篇写景散文,叶圣陶先生从多个方面描写爬山虎,重点写爬山虎的脚和向上爬的过程,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句子写得准确、形象。教师可以基于课文内容,先组织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从中学习如何进行仔细观察,如何描写事物,如何进行修辞表达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根据课后“资料袋”部分的主题内容,设计语用训练项目,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到的写作方法,认真、仔细地观察银杏叶的颜色变化,

12、或者蚕的生长变化,根据观察结果运用图文结合或者表格形式记录下来,最后再模仿本篇课文将句子联系起来,写好观察日记。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寻找观察对象,通过图文结合与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再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事物变化的过程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教师可以先引入一些例文,让学生在观察例文之后进行创作,并根据学生的创作情况进行点评,讲解其中一些重点,指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修正,提高语用训练的效果。(四)重视语用思考,提升审美能力基于“读思达”的内涵,为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语用教学的效果,教师还要重视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领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深入探究。“读思达”对应的是阅读、思考、表

13、达,思考是其中的核心环节,教师只有重视学生的语用思考,通过提出引导式、启发性的问题,突出问题的梯级性,引领学生逐步感受文本中的语言运用方法,感悟其中的思维方式,学习其中的表达技巧,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更好地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 宇宙的另一边是第五单元的首篇课文,该单元的单元导语部分用了一句爱因斯坦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阅读要素:语文课堂0502023 年 7 月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基于该导语,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创新课程教学方式,通过创设生动情景、提出多样化的问题,引发学生独立阅读与逐步思考,使其感受作者丰富的想

14、象力,学习其中表达方法,试着进行想象化的表达。教师可以引入有关太阳系、银河系的图片,展现一些科幻电影的画面,吸引学生认真观察,并据此提问:我们的地球之外,是否也有一个世界?是否也有一名孩子在仰望天空?另一个世界也下雨下雪吗?石头会有生命吗?是否也有春夏秋冬的变化?教师可通过提出这些引导式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本文,让学生在阅读后回答问题,说一说“宇宙的另一边”的秘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再带领学生分析文中想象的内容,如文中第五段先说明了地球上的石头是没有生命的,再引导读者想象“宇宙的另一边石头会不会像花朵一样开放,或者像人一样行走?”教师可据此让学生想象在宇宙的另一边土地、大树是怎样的。

15、并模仿文中这段话表达出来。教师做好类似指导,能促使学生进行语用思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五)关注语用输入,提升实践能力新课标提出,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形成良好语感,认识汉语文字特点与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等。基于这些概念,在实施语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语用输入。由于小学生刚刚接触新类型文章,知识储备不够丰富,理解能力较低,因此教师需要重视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开展相关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例如,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小学生接触较少,在阅读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培养学生

16、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教师要关注文言文的语用输入,这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二是指导阅读多篇短小的文言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反复阅读这篇文言文,试着进行断句,掌握阅读的节奏,做到流利和正确地朗读课文,再做好指导,如关于断句: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之后,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尝”“竞走”“唯”等注释,试着翻译文本,再进行讲解。如“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的翻译:王戎在约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群小伙伴游玩。在翻译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自主叙述故事内容。根据本文的选篇,教师可以引入更多 世说新语中的短文,如管中窥豹谢公夫人教儿,先让学生用所学到的方式自主阅读,之后再带领学生一

17、起阅读。这样可以让学生输入更多关于文言文的知识和阅读方法,能更好提升学生阅读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为其后续阅读更长篇幅、语义更难的文言文的阅读及学习做好铺垫。(六)注重语用输出,提高表达能力关于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语用输入,还要注重语用输出,通过布置一些语言表达和运用的任务,在循序渐进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目标,在不同阶段引入不同主题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组织多样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其中。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设置了应用文复习课,教师要认识到应用文的重要性

18、。应用文是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重要工具,也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新课标提出,小学生要学会写常用的应用文,常用的应用文通常包括通知、留言条、请假条、书信、启事、表扬稿和倡议书等。在复习课上,教师要先借助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与智慧平台,讲解应用文基础知识,如书信分为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和日期等部分。接着教师可引入书信格式的顺口溜,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之后,教师可再引入一些书信例文,让学生更好掌握写作方法。最后,教师可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给老师、家长、同学写一封书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借助“称呼顶格打冒号,先向亲友问下好”等顺口溜识记格式,之后根据写作对象回忆相关往事,

19、思考如何进行表达,再下笔去写。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情况进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结语综上所述,基于新课标的课程理念,结合语言运用核心素养的内涵,在“读思达”视域下,要想更好实施小学语文语用教学,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教师需要明确“读思达”的内涵,认识过去语文教学中语用课堂的缺失,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教师基于学情落实以上策略,能够逐步启发学生的语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语用思维,提高学生的语用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达成教学目标。参考文献:1 陈桦笙.核心素养视域下“读思达”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苑教育,2021,316(16):7-8.2 张春霞.以读促思浸润古诗文 思以通达激活诗家语“读思达”导向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行动研究 J.天津教育,2022,704(35):93-95.3 陈荣贵.“读思达”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人教版小古文教学为例 J.教师,2022,516(33):39-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