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学 校木盂子设计者白杨年 级五年组长签字张昆审核沈维王庆瑞课题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2、培养学生想象力,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3、 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重点难点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课前准备白板课件教 学 过 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一、导入新课:在这色彩斑斓的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东西。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德国的奇丽景色,文中又是怎样描绘这奇丽的景色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探究新知(一)出示自读提示 默
2、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那些句段描写了景色的奇丽?读一读,画一画,可以批注自己的体会,有了感受之后再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1、指名学生汇报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2、找出关键词语,如“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理解景色的奇丽。3、透过这些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然后展开想象。(教师配乐朗读)围绕着各家各户的窗台翩翩起舞。主人闻着花香,欣赏着蝴蝶翩翩起舞;行人不时驻足观赏,真是“人在街头逛,似在花海中。”4、此时此刻,大
3、家一定充分感受了这份奇丽的景色,试想一位刚做完作业背着书包放学回家的小学生,走在这如花的街头,他会 假如你和同学们发生了矛盾,异常烦闷的时候,看到这怒放的鲜花,你会 5、这奇丽的景色竟带给大家这么多快乐,让我们带着对美好的赞叹,再读此段。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6、现在,你还会不会为你刚才在屋内没有看到自己种的美丽的花儿而后悔吗?(二)感受民族之“奇特”1、出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1)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体会。(2)学生联系实际举例说明。(3)再读读这句话,谈谈你明白了什么。7、学到这里,你觉得德国或德国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街道景色奇丽;德国人懂得为他人无
4、私付出。)(三)前后呼应,再感“美丽”1、师:正是因为所有德国人拥有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品质,才创造了一幅奇丽的景色,一个奇特的民族,一个和谐的家园。这一切都让作者魂牵梦绕,终生难忘。四五十年后,当作者再度踏上德国这片深爱着的土地时,他又发现了什么呢?2、出示: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师:“美丽并没有改变”,在这里指什么?3、出示:写话练习 四五十年过去了,美丽依然没有改变。家家户户依然_;迎接我们的主人依然_;满街的窗子前依然_;这境界依然_;那就是_。让我们永远记住德国,多么_!_多么_!4、师:正所谓“桃花依旧,人面全非”,随着时光的流逝,世界无时不在发生变化,但德国
5、美丽的花没变,奇丽的景色没变,习惯没变,爱花之心没变:也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没变。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作者发出这样由衷的赞叹:(男生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此时此刻,我们的心里也不由得发出这样的赞叹:(全班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四)解梦,课堂小结1、师:美的风景,美的心灵,总是让人难以忘怀,让人永远追寻!作者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梦想,一起来读。(出示)“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师:猜一猜,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梦?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呢?2、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朵花,就让我们绽放成最美的风景,在自己的心里,在别人的眼里。白板拖拽功能出示主要内容白板拖拽功能出示主要内容白板出示句子三、拓展延伸:1、做一件“我为人人的事情”。2、推荐阅读季羡林散文集。板书设计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奇丽的景色-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美丽 奇特的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美丽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