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东省诸城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无人会登临意的辛弃疾”主题单元设计-鲁教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280850 上传时间:2025-0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诸城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无人会登临意的辛弃疾”主题单元设计-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诸城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无人会登临意的辛弃疾”主题单元设计-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东省诸城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无人会登临意的辛弃疾”主题单元设计-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东省诸城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无人会登临意的辛弃疾”主题单元设计-鲁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东省诸城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无人会登临意的辛弃疾”主题单元设计-鲁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东省诸城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无人会登临意的辛弃疾”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主题单元标题无人会登临意的辛弃疾作者姓名彭增艳所属单位诸城实验中学联系地址诸城实验中学联系电话15966148738电子邮箱40251942邮政编码262200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二所需时间6课时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

2、果,字数300-500)辛弃疾继承了北宋苏轼的豪放词风,形成了以豪放悲壮、雄健粗犷为基调的独特风格,被后人称为“壮词”。其实,辛弃疾并不仅仅拘泥于一种风格,其词也绝不止豪放与婉约二体,而是刚柔相融、豪婉共济。他那一首首倾诉英雄情怀、志士心灵的词,历来被公认为是震撼人心的杰作。本单元依托苏教版教材中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的学习,把握辛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并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走进辛弃疾,知人论世。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辛弃疾的词,并结合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分组合作,研究辛词蕴含的思想情感。专题

3、二,感悟鉴赏辛词的艺术手法。引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研究行学习,鉴赏辛词的艺术手法。专题三,把栏杆拍遍的辛弃疾。引领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进行拓展阅读,重点赏析梁衡把栏杆拍遍,进一步加深对辛弃疾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的认识,写出自己对辛弃疾的独特感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点评,各小组推选出佳作进行展示。让一代词人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2反复诵读体味词作,结合作者的经历“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感悟辛词雄深雅健的风格。3鉴赏辛词的艺术手

4、法。4写出自己对辛弃疾的独特感悟过程与方法:1在品味辛弃疾词的过程中,借助问题,深入分析词作内涵,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赏析作品。2.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辛弃疾的爱国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涵养自己的心灵 2通过经典作品诵读,激发自己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1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P6)2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

5、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P8)3在阅读中鉴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P8)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P9)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P9)6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P10)7可

6、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P19)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辛弃疾词作的思想、风格是什么?2辛弃疾词作的艺术手法是什么?3了解了辛弃疾,读了他的词作,你有哪些感悟?专题划分专题一,走进辛弃疾,知人论世。专题二,鉴赏辛词的艺术手法。专题三,把栏杆拍遍的辛弃疾。专题一专题一,走进辛弃疾,知人论世。所需课时2课时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

7、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整合了教材中的辛弃疾的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在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来解读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诵读比赛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从而达到把握辛词思想情感的目的。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2反复诵读体味词作,结合作者的经历“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辛弃疾的作品。4感悟辛弃疾的爱国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

8、,涵养自己的心灵本专题问题设计辛弃疾词作的思想、风格是什么?1.辛弃疾的爱国思想和忧患意识的根源在哪里?2.辛弃疾词作蕴含的思想内容有哪些?3. 辛弃疾词作的风格是怎样的?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常规资源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 他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第一课时:1学生自由交流:谈谈你所认识的辛弃疾。2多媒体展示:辛弃疾的生平经历以及各方面的成就。3自由朗读:扫清字词障碍,并初步体会辛弃疾的思想情感,感受其词作风格。4朗读比赛:小组内进行朗读比赛,推选出优秀者。 小组推举的代表进行朗读比赛,深入体会

9、辛弃疾的思想情感。第二课时:1.分组合作,研究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总结辛词的风格。 每首词由两个小组分别研究,小组写出研究结果。研究过程中注意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赏析作品。总结辛弃疾词作的风格。2.各小组交流展示讨论成果。3.在交流展示的基础上,学生自主总结辛弃疾词作的思想内容和风格。4.作业:背诵这四首词。教学评价1能有感情地朗读词作,能引发听者共鸣。2个人发言声音洪亮,能准确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3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专题二专题二,鉴赏辛词的艺术手法。所需课时3课时专题二概述 (介

10、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在学生对辛弃疾词作的思想内容和风格有了深入的理解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从辛弃疾词作的艺术手法角度来解读作品,鉴赏辛词的艺术手法。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内容到形式深入把握辛词,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通过经典作品诵读,激发自己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2反复诵读体味词作,鉴赏辛弃疾词作的艺术手法本专题问题设计辛弃疾词作的艺术手法有哪些?1. 学习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鉴赏借景抒情和用典的艺术手法2学习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鉴赏托寓和衬托的艺术

11、手法3. 学习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鉴赏比兴的艺术手法4.学习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鉴赏对比、叠句的艺术手法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常规资源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 他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第一课时:1背诵默写比赛:(1)采取计时赛、小组接龙赛、随机抽取比赛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背诵的热情,把古诗文背诵落到实处。(2)背诵的同时抽取学生利用小黑板默写。2鉴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借景抒情和用典的艺术手法(1)问题探究A、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B、词的下片提到了那些人物?

12、作者对这种人物的态度是怎样的?提到这些人物的意图是什么? (2)小组讨论,形成文字材料。( (3)小组展示: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讲解展示,其他小组点评、补充,教师最后点评总结。第二课时:1. 鉴赏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托寓和衬托的艺术手法 (1)问题探究A、朗读读上阕,概括词人笔下“元夕”的特点。词人描画这样一幅热闹的场景有什么作用?B、如此热闹的“元夕”,有一个人却没加入狂欢的行列。“那人”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不加入狂欢?C、作者塑这样一位美人,用意是什么?(2)小组讨论,形成文字材料。( (3)小组展示: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讲解展示,其他小组点评、补充,教师最后点评总结。2对比鉴赏 辛弃疾青玉案

13、和李清照永遇乐都是写元夕的,试比较二者在立意和表现方法上的异同。 (1)自主对比鉴赏 (2)个人展示,其他学生点评、补充 (3)教师点评 (4)在交流展示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完善自己的鉴赏第三课时:1. 鉴赏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比兴的艺术手法 (1)问题探究A、词人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怎样的特点? B、作者写水、写山的目的是什么?(2)小组讨论,形成文字材料。( (3)小组展示: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讲解展示,其他小组点评、补充,教师最后点评总结。2. 鉴赏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对比、叠句的艺术手法(1)问题探究 A、“少年”的“愁”和“而今”的“愁”有何不同?作者采用的是怎样的艺术手法?

14、B、词中“爱上层楼”和 “欲说还休”都是连用两句,这是什么艺术手法?有何作用?(2)小组讨论,形成文字材料。(3)小组展示: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讲解展示,其他小组点评、补充,教师最后点评总结。3、学生自主整理这四首词的艺术手法:能说明是何种艺术手法,并能结合诗句加以分析。教学评价1能流畅的背诵词作,并能正确书写。2个人发言声音洪亮,能准确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3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专题三专题三,把栏杆拍遍的辛弃疾。所需课时1课时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在学习教材提供的辛弃疾词作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阅读,用名家对

15、辛弃疾的解读来打开学生的思路,以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辛弃疾的了解。采用自主评点的方式对梁衡的把栏杆拍遍进行品评,评点的重点放在对辛弃疾精神境界的体会上。学生评点的成果要进行交流展示,以利于互相学习借鉴,来激发自己写作的灵感,拓宽自己写作的思路。同时,以这篇文章为示范,让学生自主搜集此类的文章,来丰富自己的思想。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来深度解读文章。2. 学习辛弃疾的思想情怀,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3. 写出自己对辛弃疾的独特感悟4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本专题问题设计辛弃疾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1辛弃疾的思想

16、情怀给你怎样的启示?2“我眼中的辛弃疾”写作训练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常规资源梁衡把栏杆拍遍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 网络教室其 他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第一课时:1学生自主评点:梁衡把栏杆拍遍2小组交流评点成果,互相借鉴,取长补短。重点体会梁衡眼里的辛弃疾拥有怎样的情怀。3学生自主上网搜集辛弃疾的资料,形成对辛弃疾更加全面的理解和认识。4. 学生自由写作:我眼中的辛弃疾。着重谈辛弃疾的思想情怀带给我们的启示。5小组研讨,推选出佳作, 学生交流,推选出佳作展示。借此探讨人生价值问题。6教师进行主题单元学习总结。教学评价1掌握自主评点文章的方法,学会自己来解读文章。2能够立足文本,利用相关的事实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做到观点和材料严格的一致。3会灵活利用网络搜索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形成自己的资料库。7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