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语文上期教学设计 主备人:付东丽第1课时教学内容:第1课窃读记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支撑”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情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教学准备: 学生:观察生活中书店人们的活动情况。教师: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激情讲述,引发兴趣 孩子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
2、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 (学生放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给以激励与点评。) 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窃读记。 二、板书课题,师生质疑 1、板书课题窃读记。 2、齐读课题,读后,你有什么疑问? 3、学生质疑: (在什么地方窃读?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 4、师质疑: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窃读的滋味写清楚、具
3、体的?) 三、初读课文,落实字词 1、读完课文后解决质疑中较简单的问题。 2、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放声朗读课文。 3、学生在文中勾画出生字词,自学生字词。、学生交流识记生字词的方法。 4、利用生字卡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读生字词,达到熟记的目的。 5、体会有关词语的含义: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下面,就让我们反复地读一读吧!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达标测试:一、抄写词语: 窃读、炒菜、锅勺、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踮起脚。 二、辨字组词: 窃()炒()踮()饿() 穷()
4、吵()店()鹅() 惧()皱()碗()撑() 具()坡()豌()掌() 课后记:五年级语文下期教学设计 主备人:付东丽第2课时教学内容:第1课窃读记第2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情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教学重点: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教学过程:一、激趣谈话,引入新课 上节课,孩子们不但课文读得好,生字也学得不错。我相信,这节课,孩子们一定比上节课的激情更高,就让我们满怀激情去体会,去
5、感受那位窃读的小姑娘的复杂滋味吧!去感受阅读的快乐吧!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快速默读全文,找出集中体现小姑娘复杂滋味的语句,用“”勾出。 抽生答找出的语句,检查学生找的情况。 全班齐读这句话: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快乐是什么?为什么又惧怕? 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联系生活说一说。 2、小声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能体现小姑娘快乐的语句,用“”勾出;找出能体现小姑娘感到惧怕的语句,用“”勾出。 3、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老师相机引导学生明白,从这些语句中的哪些词语体会到文中小姑娘的“快乐”和“惧怕”的。 5、老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感受小姑
6、娘的快乐和惧怕。 6、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 7、学生质疑: 读完课文后,你还有什么不懂的?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三、感情升华,感悟写法。 1、引导: 这篇课文真实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学生讨论,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小结: 这篇课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特别是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 作者对读书的酷爱。 达标作业:。1、
7、1、以后你应该怎样读书? 2、说一说有关读书的名言。 3、作业: 小练笔: 好书伴我一生。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课后记:五年级语文上期教学设计 主备人:赵妙莉第3课时教学内容:第2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第1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我谈话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读课文。1、同学们,你知道
8、哪些著名作家?(叶圣陶、老舍等),那么你们见过这些作家吗?有一位苗苗小同学不但见过很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同学采访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谈了些什么。2、板书课题。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读通句。4、检查自读情况。二、精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1、自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再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老交流交流了哪些问题?(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3、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苗苗: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季老:平易近人,亲切
9、随和,幽默中善于引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三、达成共识,感受阅读乐趣。1、在小组内,根据文中谈到的问题,选择一两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感受。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2、全班交流,重点交流“闲书”问题:1、在苗苗对季老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那么到底闲书知什么,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2、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老师也特别喜欢阅读。我想这样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你能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3、教师小结:看来,“闲书”不闲,著名诗人也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
10、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课后记:五年级语文上期教学设计 主备人:赵妙莉第4课时教学内容:第2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第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教学过程:一、品味题目寓意。再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1与二人名字相关。2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
11、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二、感悟读后启示。1、季老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2、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3、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4、要进行古诗文积累。三、总结人物特点。季老:亲切幽默、平易近人、学识渊博。苗苗:热爱学习、求知若渴。四、课外拓展:(任选一、两项)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2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3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纪录。4写一个读书推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课后记:五年级语文
12、上期教学设计 主备人:张锋丽第5课时教学内容: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1.正确书写本课生字新词。2.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生字课件2、 学生准备:自己最近看得一本书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并且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带哪一样呢?(指生说)是呀,钱?不行,这东西一用就用完;照相机?不好,这么多的景点,哪装得下这道题还真让我们很难做出选择。可是有一个人却很坚定地说出他的选择,想知道他选择的是什么吗?2、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课(板书课题:
13、走遍天下书为侣)指名学生读课题,正音并理解“侣”的意思。3、他为什么选择书作为他一路上的伴侣呢?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主学习: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并且标好自然段的序号。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是否正确。3、你发现了哪个生字容易写错,给大家提个醒。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5、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三、指导朗读 感悟课文1、作者为什么会选择书陪伴自己旅行呢? 随着回答课件出示句子: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
14、时想去就去的故地。2、自由读这几句话,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3、读了这几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体会到的?(作者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而且书可以随身携带,你想读的时候就能拿出来。如果是一本人物传记,就好像是你在交一个朋友;如果是一本介绍名胜古迹的书,那就好像是到那个地方旅游了一趟似的。)能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吗?(指导学生朗读)把三句话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加深体会。达标作业: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bin xi h lu n tn pn wibi sn di q ln xn ji zhu 二、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娱乐( y w )
15、某人( m mu )环绕(ro ro ) 似乎( s sh )三、填字组词。l :( )行 伴( ) 姓( )( )锅y : ( ) 快 ( )乐 富( )( )船课后记:五年级语文上期教学设计 主备人:张锋丽第6课时教学内容: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感受启示。2、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教学重点: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感受启示。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教学准备:学生:自己读书的方法教师: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通过学习,我们知
16、道了作者会带上一本书陪伴自己的旅程,是因为(点击课件引说三个句子)2、引导学生提问。读了这三句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比一比,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生可能会问:为什么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二、探究答案,品味语言1、自由读课文,用”“划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2、学生汇报交流,指导朗读汇报交流“为什么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指名读有关的句子。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真想不到你懂这个!”这里把书比作了朋友,每次见到朋友,感觉都是不一样。特别是“真想不到你懂这个!”好像是又对朋友发现有了一个的发现,这个发现非常的意外,叫人惊讶。
17、b你对朋友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指名说)相机指导感情朗读。a“你每天都回家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b指导感情朗读。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这句把看书比作是回家一样,即使是非常的熟悉了,但偶然还会有新的发现。课件出示三个反问句a读了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反问句)b给他换一个说法。(指名说)c从三个反问句中你体会到什么了?交流,相机指导朗读。小结:读书也是这样,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你有这样的感受吗?交流。过渡语:就因为这样,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汇报交流怎样一遍又一遍的读?齐读第七自然段。作者这样一遍又一遍的读书方法,划出表示先后顺序 的词语
18、。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吗?全班交流。从中你学到了什么?过渡语:这一趟下来,都可以把书读上一百遍,最终能背诵下来。汇报交流“为什么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书比作了朋友和故地。)作者为什么这样比? 三、诵读语言,积累语言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四、阅读链接课件出示:课后的神奇的书自由朗读,把书比作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全班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达标作业:1.本文的作者是著名女作家_,生于1924年,曾获英国_小说奖。本文是一篇_散文,“_”是本文的特点。作者以_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
19、过多少遍。2.课文中,作者认为反复地读一本书,如_,_,_,每一次阅读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惊喜,以新鲜的比喻来说明了走遍天下选择以书为侣的原因。课后记:五年级语文上期教学设计 主备人:张豪音第7课时教学内容:我的“长生果”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2、在朗读中体会读书的快乐。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习作中受益的语句,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体会“长生果”的寓意。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
20、同学们听说过“长生果”吗?(板书:长生果)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板书课题,并指名读课题.2、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同学们要运用平时学到的方法自己读懂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提醒需注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读第一声,水浒的“浒”不读许,过瘾的“瘾”是前鼻音,馈赠的“馈”声母是k.3、默读思考:“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关的部分画下来.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1、“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书是“我”的“长生果”.)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a
21、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板书:津津有味、如醉如痴、牵肠挂肚)(1)从作者这样读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非常喜欢书.)(2)指导朗读相关的句段.b作者从作文中悟到了什么道理?读ll、14自然段.理解“别出心裁、呕心沥血”等词语.3、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吗?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谈谈理解.4、作者为什么说书是“我”的“长生果”?(书像长生果一样,对我有好处.)为什么又把书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呢?(书是-j-流传下来的,我们通过读书可以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书就像“长生果”一样不老.)四、积累语言.交流感受1、认真读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或段落,与同学交流体会.2、课外积累有关读书的格言警句.课
22、后记:五年级语文上期教学设计 主备人:张豪音第8课时教学内容:我的“长生果” 第2课时教学目标:1、在朗读中体会读书的快乐。 2、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习作中受益的语句,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体会“长生果”的寓意。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题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板书课题)2、板题:我的“长生果”二、出示学习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2、通过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理解课文。3、摘抄文中优美词句。三、交流
23、学习情况 问题: (1)我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 (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3)找出文中的优美词句,同桌讨论其中的含义。四、检测学习情况 1、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在作文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把自己感受深地方多读几遍,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批注。2、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1)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如醉如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方法学习作者写读书笔记:记书中优
24、美的词句,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鉴运用。 (2)作者在作文中悟到了怎样的道理?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3)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作者说书是“我的“长生果”。(4)引导学生读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4、品读课文,积累词句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和比喻的生动。六、当堂训练。1、写出有关读书的词语和描写秋天的词语。2、抄写文中的优美词句。七、板书设计:4、我的“长生果”津津有味废寝忘食不求甚解如醉如痴阅读:博览群书如情入境写读书笔记作文:构思别出心裁写真情实感借鉴模仿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