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栽蒜苗(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2、过程与方法:经历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在探索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来自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 重点: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难点: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关键:学会画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我们在的蒜苗。(板书栽蒜苗) 和同
2、学们一样,老师也栽了一株蒜苗,这是老师每隔3天观察一次,记录下来的蒜苗生长情况。(出示表格) 天数/天 3 6 9 12 15 蒜苗高度/厘米 4 6 10 16 17 你能帮助老师把它制成条形统计图吗?(小黑板出示格子图,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制作,其他学生在111页上面的格子图制作。然后纠正黑板上的问题)说说条形统计图的优点?2.(移开小黑板露出折线统计图)大家请看,老师也做了一个统计图 这些线很曲折,所以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二、新课: 1、学习折线统计图的优点(课件出示笑笑栽的蒜苗生长情况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大家认真比较一下这两个统计图(回忆条形统计图和
3、折线统计图的区别),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是都有标题,横线上的数都表示时间,竖线上的数都表示蒜苗高度;不同点是条形统计图使用长条表示蒜苗的高度,而折线统计图用点表示。学生可能回答用线表示,教师要及时纠正,并板书“点数量”) 再仔细观察,这条线是怎样变化的?(学生可能回答:这条线是逐渐上升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坡度变化并说明这条线代表着蒜苗的生长趋势,蒜苗从第8天到第10天生长速度很快,过了10天长得慢了。并板书“线趋势”) 正因为折线统计图的这个优点,我们可以对这株蒜苗进行预测,分析它的生长情况:估计这株蒜苗第1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 预测这株蒜苗第20天大约
4、长到多少厘米?并说说你的想法。(指名说说) 2、学习画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有这样的优点,你想不想学着画一画呢?下面来观察一下老师是怎样画折线统计图的。(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画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并讲解画图方法) 请同学们拿出你的蒜苗生长情况记录,谁能把你的蒜苗生长情况读给大家听听? 能不能把你的蒜苗生长情况制成折线统计图呢?(为了统一画折线统计图,老师出示了一组数据让学生在数学书111页,在下边的格子图中画出来。)根据你画的统计图说说你的蒜苗生长情况好不好?(先向同桌说说,再全班交流,说说画图时要注意什么?)展示学生画的情况,核对。强调注意事项。 三、课堂练习: 看来有关蒜苗生长情况的折线统
5、计图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好,老师很想知道除了反映蒜苗生长情况的折线统计图之外,其它折线统计图你会看吗?请同学们看屏幕:练一练内容(指名一一回答)1.(1)从上图中你能说说笑笑家室内气温的变化趋势吗?(2)你能与同学说说产生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吗?(3)笑笑每隔( )时测量一次气温. (4)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如何变化的? (5)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2环境小调查:课件出示,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折线统计图的优势,以及图中统计的污水排放及粉尘排放情况,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教育学生应该怎么做。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栽的蒜苗在不断长高,我们的知识也在逐渐积累。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知识呢?(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会画折线统计图。统一读: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点) 五、布置作业: 看网上调查宿州地区最近一周的最高气温,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说明气温变化的趋势和原因。 六、板书设计: 栽蒜苗(二)折线统计图 天数/天 3 6 9 12 15 蒜苗高度/厘米 4 6 10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