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综合护理干预对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效果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26478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护理干预对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效果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综合护理干预对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效果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 月第 卷第 期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综合护理干预对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效果分析郑燕玲(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厦门,)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多导睡眠监测仪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 年 月至 年 月收治的 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 组患者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病情参数等。结果:护理前,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护理后,观察组 、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2、(均 );护理前,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睡眠潜伏时间短于对照组,低通气次数、阻塞性暂停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护理前,组患者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护理后,观察组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结论: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时辅以综合护理干预,能使患者保持积极心态,改善其睡眠质量,并对病情预后有积极意义。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导睡眠监测仪;综合护理;护理;负性情绪;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

3、停综合征(,)是主要表现为上气道反复阻塞或塌陷造成的日间嗜睡、呼吸暂停、打鼾等症状的复杂性病变,临床需要评估其具体病因后,给予针对性治疗,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而病变症状进展阶段则会因长时间呼吸暂停累及性损伤交感神经、心血管等组织,诱发多种并发症,加大其呼吸衰竭、睡眠猝死等概率,所以,及时实施有效诊治意义重大。多导睡眠监测仪为近年临床判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变的金标准 ,可经连续监测评估其低氧血症度、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状况,为此后临床诊疗疾病提供依据。但在监测病变过程中,为确保监测顺利性,需确保患者配合度良好。此状况下,不少学者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变时

4、辅以了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多配合医生实施治疗操作,但对患者来说,缺乏全面性和针对性。综合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 ,其核心为护理程序、系统化护理程度,在患者教育计划、护士评价与职责等方面均整体协调、环环相扣,进而保证护理质量和水平,融合了小组护理和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责任制护理的优势。目前,综合护理已在多种疾病中得到了应用和认可。近年我院尝试将其用于多导睡眠监测仪检测 患者中,现纳入 例 患者分组研究此点。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 年 月至 年 月收治的 例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例。对照组中基础性疾病含糖尿病 例、高血压

5、例、单纯性肥胖 例;年龄 岁,平均年龄()岁;女 例、男 例;病程 个月,平均病程()个月。观察组中基础性疾病含糖尿病 例、高血压 例、单纯性肥胖 例;年龄 岁,平均年龄()岁;女 例,男 例;病程 个月,平均病程()个月。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纳入标准)满足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基层版)中 判定标准者 ;)病历完整者;)满足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指征者。排除标准)中枢性睡眠暂停者;)精神、智力障碍者;)配合度、依从性非常差者;)伴心血管病变者;)接受过口腔矫形器或手术治疗者;)无正常沟通和理解能力者;)伴慢

6、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哮喘者。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患者接受检测过程中,由责任护士全程陪伴患者,密切观察患者接受监测过程中有无不适症状,并观察体征指标;指导其用药,叮嘱其严格遵从医嘱。观察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环境建设:指派专人负责病区和病室卫生,严格落实消毒,此环境下,及时更换病房被罩、床单,并根据目前季节温度适当调整室内温度,保证光线适宜,并及时调整,控制亲属探视时间和人数、频次等,为保证其睡眠质量良好而奠定基础。)普及知识:整理有关多导睡眠监测仪和 疾病知识,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在患者清晰意识时进行沟通、交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所有信息,耐心解答其疑问,让患者理解。实施多导

7、睡眠监测期间,明确叮嘱其注意事项,如当日勿化妆、护肤,男士需剃须,摘除自身首饰,禁饮茶、咖啡等烈性饮料,以上各信息与家属、患者及时交流,并叮嘱家属认真落实监督,以免发生不良后果。)心理安慰:患者确诊后第一时间很难接受病情状况,存在严重的心理应激,主要表现为恐慌、焦虑等症状。所以,护士需提高重视,入院初期,主动带领患者查看病区、病室环境,并引导其使用院内共享设备,介绍医护团队、主治医生背景等,进而提升其信心;接待时,护士自身态度需和蔼、热情。)导联安置管理:患者接受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时,需在合适部位安放电极,调整胸腹带松紧度,患者舒适则可,此阶段提醒患者关闭手机,让家属或护士保管,着装舒适、宽松

8、类衣物,并密切监测其身体指征和患者反应,记录病变。发生异常,及时联系主治医生。观察指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价,各 个项目。:轻度、中度、重度得分分别为 分、分、分。:轻度、中度、重度得分分别为 分、分、分。)睡眠质量。记录睡眠潜伏时间、低通气次数、阻塞性暂停次数。)病情参数。护理前后测量记录患者的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统计学方法采用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 标准差(珋 )表示,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 检验,以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组患者 、评分比较护理前,组患者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9、义(均 ),护理后,观察组 、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表 组患者 、评分比较(珋 ,分)组别 评分 评分对照组()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护理前 护理后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比较护理前,组患者睡眠质量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护理后,观察组睡眠潜伏时间短于对照 年 月第 卷第 期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组,低通气次数、阻塞性暂停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见表 。表 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比较(珋 )组别睡眠潜伏时间()低通气次数(次)阻塞性暂停次数(次)对照组()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10、()护理前 护理后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组患者 、比较护理前,组患者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护理后,观察组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见表 。表 组患者 、评分比较(珋 ,分)组别 评分 评分对照组()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护理前 护理后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讨论 为临床常见的睡眠呼吸性病变,也是增高猝死率的主要病因。临床可用手术、保守 种方式治疗 。但给予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监测也必不可少,利于掌握病变程度,确保可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式,也可经监测结果评估治疗疗效。但部分患者对此监测方式的认知度非常低 ,监

11、测中极易发生不适症状,直接影响监测效果。所以,给予多导睡眠监测仪时需辅以相应护理干预,提升患者配合度和依从性,提升监测效果。综合护理是基于常规护理改良而来的新型护理模式,其核心为护理程序,把护理程序进一步系统化,与患者教育计划、标准化护理计划、护士职责、填写各类表格、控制护理质量等方面环环相扣,可进一步保证护理质量和水平,融合了小组护理和责任制护理的优势。目前,已在多种疾病中得到了应用和认可,如甲状腺癌、脑胶质瘤、肝移植等 。郭巧玲和刘晓瑞 报告称,综合护理能降低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 患者 、评分,并能提升睡眠质量。本研究也显示,经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后,患者情绪、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均 )

12、,与郭巧玲和刘晓瑞 报告结果相符。此次在综合护理中,首先对患者宣教疾病知识,加强了解多导睡眠监测仪,确保环境良好,保证其住院舒适度。同时,监测过程中,各医护人员须加强导管安置,确保护理有效性和安全性。监测中,及时了解其机体状况,如有异常,则应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定期巡视,了解其生命指标,观察面色、神志,及时处理异常状况。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病情指标更理想()。综合护理也是此后护理模式发展的必然方向,医院需要定期培训医护人员,为其提供学习、进修机会,调动其工作兴趣性和积极性,使其更好地掌握护理知识,帮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确保患者接受监测过程中的配合度,进而对病情改善产生积极作用。

13、综上所述,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 时,辅以综合护理干预,能使患者保持积极心态,改善睡眠质量,并对病情预后有积极意义。利益冲突声明:无。参考文献 李丹丹,周梅,杨小雨 正念减压结合个体化护理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黄晓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时间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张曙光,李静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朱良静,马璐 观察循证护理干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基层版)写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基层版)中华全科医师杂志,():裴俊芳,李琳玉,李梅,等 正念减压联合知信行护理干预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韩伟,郭玉莲,姜华 综合护理干预在甲状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冯群妍,潘晓丹,李欣亭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胶质瘤首次放疗患者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谷艳梅,张莉莉,郭会敏,等 综合护理模式对肝移植病人术后精神症状的影响 护理研究,():郭巧玲,刘晓瑞 综合护理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效果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