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综合材料在小学美术“造型·表现”实践活动教学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26381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材料在小学美术“造型·表现”实践活动教学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综合材料在小学美术“造型·表现”实践活动教学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师币熬育饰增课程教学综合材料在小学美术大“造型表现”实践活动教学中的应用魏娜摘要在小学美术“造型表现”课程中引导学生积极运用综合材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创作实践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使用综合材料的时候,要关注学生使用的材料类型是否丰富,引导学生选择天然材料、废弃材料、新型材料,丰富学生的视觉感知。在指导学生收集和选择创作材料时,要考虑日常生活、主题需要以及亲子活动开展这个三方面的因素,这有助于将材料搜集和艺术实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学生运用综合材料进行创作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材料的特征进行制作,通过切割重组的方法表达情感,通过呈现抽象形象寄托哲思。关键词综合材料;造型表现;小学美术中图分类号号G6

2、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 0 9 5-5 9 9 5(2 0 2 3)0 8-0 0 7 8-0 3请扫本利二维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 0 2 2 年版)提出“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活动的重要领域,它是一种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的艺术活动,能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造型表现”艺术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和思想。由此可见,材料利用和作品创作是“造型表现”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在材料运用上通常比较单一,除了颜料等绘画材料外,很少使用其他的媒材进行创作。实际上,除了颜料外,学生还可以使用纸材

3、、塑料、木材、废旧材料等生活中常用的材料进行创作,这些材料被统称为综合材料。对此,教师要深入探究综合材料的分类,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收集材料,并参与到高效的创作活动中,提升“造型表现”艺术实践活动的教学效率。一、美术综合材料的类别(一)天然材料:帮助学生认识造型元素“造型表现”艺术实践活动的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等方式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对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寻找感兴趣的天然材料,并在观察中认识色彩搭配,理解肌理变化。例如,在学习“感觉肌理”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782023年第8 期(第3 6 卷)学生走入大自然中,观察树叶、花瓣、木块、石头

4、等物品的色彩和肌理,并让学生说出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如有一名学生在观察树叶后认为:“树叶有正面和反面。正面的绿色比较鲜亮,而反面则给人黯淡的感觉。正面的叶脉比较细,没有突出叶片表面。但是反面的叶脉则比较粗,还突出了叶片表面。”学生在观察、抚摸的中初步了解了这些天然材料的色彩和肌理特点。随后,教师又组织他们参与了拓印肌理活动。学生选择了一些天然材料,在上面涂抹上五彩缤纷的色彩,然后拓印在纸张上,观察留下的肌理有什么不同。有学生发现:“树叶拓印出来后,我们能隐隐看到叶脉的肌理。石头有的比较光滑,有的凹凸不平,拓印出来的痕迹也各不相同。”这样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感知,有助于深刻体会色彩和肌理的特点。

5、(二)废弃材料:激活学生无穷想象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是“造型表现”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对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收集并观察废旧材料,思考如何加工、整合材料,设计出唯美的艺术作品。例如,“小挂件”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收集、加工什物,制作一两串挂饰。为了激活学生的创作兴趣,教师鼓励他们收集各种废旧材料,挖掘美的元素,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教师首先让学生思考什么样的废旧材料适合制作挂件。学生总结了三个条件:一是必须师教育简博课程教学要小巧玲珑,二是要造型奇特,三是色彩要鲜艳。根了有花草树木以外,还常有假山、池塘、亭子、石头桌据这三个条件,学生找到了不少材料,如废旧广告纸、椅等物品。”然后,教师让学

6、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材料,彩色吸管、废旧纽扣、坏了的风铃等。随后,教师引导并纳入到综合材料库中。如有学生提交了一些漂亮的学生加工这些物品,让它们更适合制作挂件。如有学瓶盖。最后,在创作阶段,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构思到生收集了广告纸,需要折叠、剪切,将其加工成小星综合材料库中寻找适合的材料。如有学生想设计一套星、千纸鹤等更美观的造型。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桌椅,放在花园的中心位置,他看到了此前有同学放行创意组合,制作出富有想象力的挂件。如有一名学入瓶盖,便选择使用这些瓶盖。生将白色的瓶盖放在下面,上面挂上一只小小的纸鹤,(二)按照主题需要收集材料两侧又挂上了代表日月星辰的红色、金色小纽扣。这在学生收集

7、材料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先确定好创样就产生了“白鹤在天空翱翔”的姿态,让欣赏者浮作主题,然后按照相应的方向收集材料。这样就使得想联翩。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作,不仅丰富了创作的材料的收集更有效率,有助于提高后续作品的创作效材料类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美”、创作“美”果。笔者认为,学生可以从材质、色彩、形体这三方面的能力,重新审视并定义废旧材料。入手选择材料。2 (三)新型材料:帮助学生拓展创作空间例如,“装饰瓶”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将在“造型表现”艺术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引导空瓶设计成漂亮的花瓶,帮助他们掌握简易的图案知学生通过对各种美术媒介、制作过程的探索和体验,识,强化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

8、作能力。在指导学生收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集材料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寻找不同类型的空瓶,丰探索能力,教师可以带领他们走入市场或上网搜索新富主题创作的素材。在选择辅助材料时,教师要以引型材料并将其用于创作中。导学生从材质、色彩、形体三方面入手。如从材料入例如,“印出来印出来”教学是让学生了解手印手,就是要尽可能选择一些容易切割、粘贴的材料,这画,通过压印的方式绘制不同的图形,并在此基础上样可以将其修剪成各种花样,粘贴在瓶子上。对此,学创作更多的美术形象。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教生可以选择纸张、布条、细绳子等材料。从色彩角度考师可以让他们寻找新型材料,思考是否能用于手印画虑

9、,由于该瓶子的功能是装饰,所以要尽可能选择鲜的创作,以及会产生哪些不同的艺术效果。学生发现艳的色彩。在形体方面,辅助材料的体型既不能过大,彩泥、油画棒、色粉笔、秀丽笔、丙烯颜料等新型材料又不能过重,否则粘贴在瓶子上容易给人头重脚轻的适用于手印画的创造。有学生将丙烯颜料涂抹在手上,感觉,因此尽量避免选择金属类的材料。总之,在收集然后印出来,发现它的色彩特别饱满、鲜润,十分适材料时,学生结合创作主题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材合拓印。秀丽笔虽然不适合用于拓印,但是可以在拓料,有助于提升作品的创造效果。印后用来在外圈描摹,是线描勾勒的好材料,可以辅(三)通过亲子活动收集材料助创作。新型材料拓展了创作空间,

10、激发了学生的创由于小学生的行动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选作兴趣,使学生的创造表现形式更丰富。定主题后,教师可以和家长沟通,让他们协助孩子寻找相关的材料。通过这种亲子活动,学生不仅能收集二、美术综合材料的搜集方式到合适的综合材料,还能增进和父母的情感。(一)在日常生活中搜集材料例如,“头饰和帽子”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立体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生物品制作的基本方法,要求学生用多种材料制作漂亮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的帽子和头饰。该创作需要一些废旧的帽子、衣物等,生观察生活,围绕艺术实践活动搜集各种综合材料用学生很难找到这些东西。对此,教师邀请家长参与“亲于美

11、术创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建立综合材料库,并子共寻宝”活动。家长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寻找材料:一由专门的学生进行定期整理,教学时再分配使用。是寻找孩子小时候戴过的帽子、小衣服、坏掉的头饰例如,要创作好“我造的花园”,就需要搜集丰富等。二是可以和孩子走到大自然中寻找适合做头饰的的材料。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先观察、后收集”的实践花草枝叶、漂亮的小石头等,用作辅料。通过家长参活动中。学生首先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花园,了解与,学生不仅获得了多种综合材料,还在活动中学会花园由哪些事物组成,在后续收集材料的时候就可以了如何和家长沟通,并利用创作的作品,美化家庭针对性地搜索相关的物品。如有学生发现:“花园中除环境。

12、TeacherEducationForum教师教育论坛79体现内心的平和、宁静之情。通过切割重组等方法,学生能打破综合材料的原始形态,创造出更有特点、更新颖的作品,利用材料表达自已的内心世界。师熬育饰增课程教学三、运用综合材料开展“造型表现”艺术实践活动的策略(一)指导学生抓住材料特征进行创意创作组织“造型表现”艺术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造型的乐趣,学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媒材创作作品、表达主题。在使用综合材料进行创作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引导学生根据材料的特征,如色彩、形态等,进行创意制作。3 1例如,“什物拼贴”教学要求学生用撕、剪、拼、贴等方法将纸张、废旧布片、铅笔屑、棉花、

13、丝线等物品融合在一起,进行平面造型练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材料的材质、形貌特点并进行创作。如有学生发现丝线很细,和花蕊的形状相似,并选择了黄色的丝线,认为它的颜色也和花蕊十分相近。在创作花瓣时,学生选择了废旧布片,因为布片上有各种花朵的图案,觉得可以沿着图案的外延把它剪下来,并用作花瓣的创作。有的花布上印有小动物的形象,学生也直接把它们剪切下来,粘贴在纸张上。通过这样的创造过程,学生认识到如果能结合原材料的形貌特点进行创作,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原始材料本身的形态各不相同,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特点进行表现创造。(二)指导学生切割重组材料实现情绪表达借助雕刻、拼

14、贴等手段方法,学生学会创作视觉形象,这是“造型表现”艺术实践活动的教学重点之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切割重组的方式,合理加工综合材料,并将其组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展现丰富多彩的形象,还能创作出能表达情绪的作品。例如,在创作“有生命的石头”时,教师鼓励学生先走入大自然,选择各种形状、颜色的石头,用于此后的创作。在收集完毕后,教师再让学生观察石头的形貌特点,将它们重新组合,设计成新的图样。为了丰富创作内容,学生不仅可以添加纸材、布材等其他材料辅助创作,还可以用切割的方式,让组合方式更灵活。在切割重组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情绪融入进去。如有学生想要创作环保主题的作品,展现环境破坏后的状态,并

15、表达自己的愤怒之情。学生在切割布片、纸片的时候,没有选择剪切,而是选择直接撕扯,这样创作呈现出的粗糙毛边,能暗示情绪的躁动不安,从而实现将愤怒的情绪隐藏在其中的目的。还有学生打算创作名为“熊猫吃竹子”的作品,想要体现和谐的场景,展现人们对熊猫的喜爱之情。于是该生选择了光滑的鹅卵石,用光滑、圆润的材料802023年第8 期(第3 6 卷)(三)引导学生借助具体形象融入抽象寓意“造型表现”艺术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等形式进行造型活动。4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这些呈现方式,将抽象的寓意融入具体形象中,展现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例如,学生要使用纸条、线、绳

16、子等材料,在平面上通过粘贴组合制作“纸线绳小浮雕”。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了多种不同寓意的纹饰,如祥云、如意纹饰象征着吉祥、美好的寓意。与此同时,教师还向学生讲述了中国传统纹饰常用对称、重复、螺旋渐变等方法呈现美的传统。这样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创作时,不仅要注意形象美,还要运用具体造型手段呈现出一定的抽象寓意。如有学生想要创作浮雕展现丰收之美,并用麦穗展现丰收的抽象寓意。为了体现农民安定、祥和的生活状态,该生采用了左右对称和渐变的方法,如最上面的麦穗最多,到下面渐渐变少。同时,该生还在麦穗中重复展现了一些“笑脸”的形象,让画面左右平衡,更具有均衡感。这样的设计不仅美观,还巧妙地融入了“丰收、

17、喜乐、安宁”等抽象寓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让创作者说说自已的创作思路。这有助于学生了解他人的创作理念,从中得到启迪,促使他们合理运用综合材料,创作寓意深刻的作品。(魏娜,扬州市汶河小学,江苏扬州2 2 5 0 0 0)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 0 2 2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2 2:3.2徐慧丽.立体构成课程中综合材料运用的探索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 0 1 9(9):1 7 0-1 7 1.3 冯欣月.综合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J.美术教育研究,2 0 2 0(8):1 2 3-1 2 4.4 刘茂娇.小学美术“造型表现”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提升途径 J.中国中小学美术,2 0 2 1(1 2):4-6.读者热线:0 2 7-6 7 8 6 3 5 1 7责任编辑:谢先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