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素化合物复习学案实验中学 杨道芬一、 基础知识梳理1、 化学之最:(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3)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4) 有机物中必含的元素是 。(5) 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 。(6)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7) 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8)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9)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10) 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2、 常见气体其特性:H2、O2、CO2、CO、CH4(1)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3) 具有可燃性的气体是 。(4) 具有
2、还原性的气体是 。(5) 能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3、 常见酸、碱、盐的特性(1) 浓盐酸具有 ,打开瓶盖,在瓶口会产生 。(2) 浓硫酸具有 ,可作 和 的干燥剂。(3) 固体氢氧化钠易 ,可作 和 的干燥剂。(4) 碱石灰有较强的 ,可作 和 的干燥剂。(5) 白色CuSO4粉末遇水变为 。4、 固体的颜色(1) 色:NaOH Ca(OH)2 CaCO3 Na2CO3 NaHCO3 NaCl CaO(2) 色:Cu Fe2O3(3) 色:C Fe(粉) CuO MnO2 Fe3O4(4) 色:Cu2(OH) 2CO3(5) 色:CuSO45H2O(6) 色:KMnO45、 溶液的颜色(1)
3、色:CuSO4溶液、CuCl2溶液、 Cu(NO3)2溶液(2) 色:FeSO4溶液、FeCl2溶液、 Fe(NO3)2溶液(3) 色:FeCl3溶液、 Fe2(SO4)3溶液、 Fe(NO3)3溶液(4) 色:KMnO4溶液6、 溶液中的有色沉淀 AgCl BaSO4 稀硝酸 色 CaCO3 BaCO3 稀硝酸且有 产生 Mg(OH)2 色 Cu(OH)2 色 Fe(OH)3 稀硝酸没有 产生7、 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问题(1) 离子间不能共存的条件:两种离子相互作用,如果有水、气体或沉淀等物质生成,则这两种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2) 常见的不共存离子如下:H+OH H2OH+C
4、O32- CO2H+HCO3 CO2NH4+OH- NH3Ba2+SO42- BaSO4Ag+Cl- AgClBa2+CO32- BaCO3Ca2+CO32- CaCO3Mg2+OH- Mg(OH)2Cu2+OH- Cu(OH)2Fe3+OH- Fe(OH)3二、典型例题分析:例题1: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NaCl、C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它的组成,做如下实验:(1)、取样品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液体,(2)、在所得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过滤,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由此推断:固体混合物中一定有 ,一定
5、没有 , 可能有 。 分析:此类推断题,需要具备有关元素化合物的基本知识,还要熟悉相关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规律,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的性质。溶液无色说明没有CuSO4溶液(蓝色),Na2CO3与CaCl2不能同时存在。沉淀消失说明沉淀不可能为BaSO4,原物质中不可能有Na2SO4,沉淀为BaCO3,一定含Na2CO3,不能判断NaCl存在与否,所以原混合物中一定含Na2CO3,一定不含CaCl2、CuSO4、Na2SO4,可能含NaCl。练习: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Cl、NaNO3、 Na2CO3、BaCl2 、CuSO4、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将混合物溶于水,
6、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2)、向(1)中加入足量的稀HNO3,沉淀仅部分溶解, (3)、将(2)过滤,往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又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由实验推断原混合物中一定有 ,一定没有 ,可能有 。B例题2: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最常见的金属,B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单质,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E+GDCA +CO高温 F +O2点燃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Fe3O4 B H2 C Fe E H2SO4或HCl F Cu分析:此题的突破口在B和D,可用逆推法。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即是H2,D为浅绿色溶液,即
7、含Fe2+,由此可推知C为Fe,E为盐酸或稀硫酸;G为蓝色溶液,即含Cu2+,可为CuSO4或CuCl2;Fe与G反应生成的D为FeSO4或FeCl2,F为Cu;Fe与O2在点燃的条件反应生成的A为Fe3O4。练习:如下图所示,A、B、C、D、E、F均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B、C均含有有同种元素。变化的现象是颜色由黑变红,变化的现象是颜色由红变黑,相应变化的生成物没有全部列出,各变化的条件也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1) D的化学式为 ;(2) 在变化和中,A和C的性质是相似的,都是 ;(3) 写出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4) 简述实验室检验B的方法(写出操作、现象、结论) 。+B+EBAC+
8、D+D+F例3:已知A、B、C、D、E、F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1)A+B C+H2O (2)C+NaOH D (蓝色)+E(3)B+D C+H2O (3)E+BaCl2 F (白色不溶于稀HNO3)+NaCl根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F 分析:本题的突破口在反应(4),由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可知:F中含Ba,又F为 “白色且不溶于稀硝酸的物质”,故F为BaSO4,可推得E为Na2SO4,另一个突破口在反应(2),因为D为“蓝色沉淀”,故可推得D为Cu(OH)2;再结合E为Na2SO4,则C为CuSO4。由(3)可推得B为H2SO4,则A为CuO。练习:有酸、
9、碱、盐常见的5种物质A、B、C、D、E它们之间发生如下的反应:(1)A+B C+H2O (2) C+H2SO4 D +A(3)E+AgNO3 AgCl +C 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独立检测1、下列组合气体中,都能用NaOH固体干燥的是()H2O2COH2O2CO2 H2SO2CO2 O2COCO2、下列各组物质,不需要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K2SO4BaCl2NaNO3NaCl BK2SO4BaCl2Na2CO3HCl CKOHNa2SO4CuSO4KCl DKCl AgNO3KNO3HCl3、有四种物质的溶液.Ba(OH)2 .Na 2SO4 .HCl
10、.FeCl3,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鉴别出来,其鉴别出来的顺序可能是( ) A B C D 4、 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产生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稀HNO3,白色沉淀全部消失,且没有气泡放出的是( ) ANaCl AgNO3 BNaOHCuSO4 CBaCl2K2SO4 DKOHMgCl25、 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NO3 HCl Na2SO4 B.NaNO3 NaCl CuSO4 C.NaCl Na2SO4 Na2CO3 D.NaOH BaCl2 Na2SO46、有一包固体粉末,是由CaCO3Na2SO4BaCl2CuSO4KNO3中的三种
11、物质组成的,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果:(1)将少量固体粉末加水溶解,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2)该白色沉淀全部溶于稀硝酸。从实验可以判断:该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它的组成可能是 7、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K2SO4、NaNO3、FeCl3、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1) 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2) 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盐酸,且有气体放出。该粉末中一定含 ,一定不含 ,可能含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ABCD是常见的化合物,A中含有钾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2A+BC+2H2O C+DBaSO4 +2A D+CuSO4BaSO4 +Cu(OH)2 根据以上信息,推断A、B两物质的化学式: A 、B ;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