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驻村干部经典演讲稿 爬山村位于西冲镇西南部,四面环山,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以畜牧业为辅,农产品种类有土豆、包谷等,据不完全统计,爬山村每年的土豆收成在30万公斤以上,但因受到交通等多种因素制约,爬山村的经济并未因此而提快发展的速度。 2013年3月,我被单位选派到西冲镇爬山村开展为期两年的驻村工作,当时我就在想,我没有工作经验,怎么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呢。怎么担负得起这次使命,我能为当地百姓做些什么呢。我曾想过要放弃,也曾怀疑自己的能力,但我一直默默的鼓励自己,我能做好本职工作,只要努力,没有什么能抵挡住一个热血青年的激情。 第一天到村,就与村干部们开了一个简
2、短会议,一是向村干部们了解村情,二是寻找适合爬山村经济发展的路子,改变落后的现状。村干部们说:目前爬山村最需解决的是“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等问题,只有这样爬山村的经济才能有所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带着这些问题,我走访了很多村民,其中有一位老人,他叫李应全,是一个退伍老兵,他对我说:“每年我们都要种上200公斤的土豆,甚至有的村民还种上500多公斤,但受交通制约,土豆需要人背马驮到城里去销售,太累了。如果说把通村公路修好了,外面的车能开进来,土豆有了销售路子,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我问他如何理解“小康梦”,他说:“我们希望政府帮助我们把路修好,把水接通,把卫生室建好”。通过走门串户,
3、共走访了80余户村民,大部分的人与李应全老人的看法是一致的,“要想富、先修路”。那时我在想,他们的小康梦不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吗。我们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到村工作的目标是什么。不就是要和村民一起努力实现同步小康吗。后来,我查阅了资料,拟写报告,向政府反映了修路的问题,争取到位资金260万元。2013年8月爬山村通村公路动工了,虽然还在建设中,路铺平了,村民们出行方便了,返乡创业的知识青年也越来越多了。虽然不能为村民做多的大事,但我会利用好自己的优势,与勤劳善良的村民们一道为村经济的发展同甘苦、共奋斗。 2013年4月,为缓解大爬山村“饮水难”的问题,村文书蒋先厚开着自己的车为大爬山村民送水,途经背
4、水箐时出现了交通事故,幸运的是他及时跳车,他安然无恙,可车子跌入深谷,最后报废,他没有向政府申请要一分钱,而是自己承受着一切,他这种“舍小家救大家”的精神感动了我们村干部和驻村工作组。2013年8月,村支书、主任、驻村队长和我带着村民的意见一起到镇政府,向政府领导递交了关于在大爬山修建蓄水池的报告。2014年3月,新建蓄水池的项目得到上级相关部门和政府的支持并迅速落实,共争取了72.96万元资金,新修蓄水池23口,解决了大爬山村民们饮水难的问题。 2014年5月,就“看病难”的问题,我走访了爬山村42户村民,多数村民认为看病路程较远,需政府协调更换村医务室的地址,统筹兼顾,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后来我将村民的意见反馈到镇政府,但目前还在协调中。 作为驻村干部,虽然不能为人人解决他们实际困难,但每当为村民做了一些他们关心的事情时,我心里无比的喜悦,那时我能感受到我就是爬山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对于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我来说,需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充分利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争取资金大力开发爬山村旅游资源,进百姓屋,坐百姓凳;做到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谈到小康梦,我的小康梦,其实就蕴藏在这些日常生活、平凡小事当中,我将用我绵薄的力量与爬山村一起,实现大家的小康梦。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