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1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 康有为 ,他翻译的斯宾塞的社会学也叫做群学肄言 。2 马斯洛 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他在调感人的积极性的理论 一书中初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论,成为行为科学激励理论的重要理论之一。3人类家庭的发展经历了 血缘家庭 、 普那路亚家庭 、 对偶家庭 、 一夫一妻家庭四种形式。 4道德是靠人们的 内心信念 、社会舆论 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5依据社会控制力量的直接起源,能够把社会控制分为 外在控制 和 内在控制。6社会保障的特点有: 经济保障 、 社会性 、 合法性 、 人道主义 。7 进化论 被恩格斯誉
2、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觉之一,沉重打击了 神创论 和 目标论 。8解放后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是:人口增加以自然增加为主 、受政治原因影响大、城市发展不平衡 。91838年10月,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 孔德 在他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了社会学这个词。10人的社会需要是在人自身的生理 、 心理 和外在环境条件的结合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而产生的。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1社会交往:指人们需要是人们一定情景下,对客观事务产生的匮乏感受,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2城市化:城市化是城市数目不停增加、城市规模不停扩大,人口不停向城市聚集的过程。3社会制度: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社会学
3、研究社会制度着眼于中观尺度,以为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的规范体系。4情景定义:情景定义是社会学家托马斯用来解释人们社会互动机制或过程的概念。它指人们在行动之前。对自己所处和面正确情景进行的审慎考虑和主观解释,这种解释对人们采取何种行动有直接影响。5小区:是由聚居在一定的地区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区性社会生活共同体。它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即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有一定的地区界限,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有自己的区域文化,人们对该生活共同体有归属感、认同感。三、简答题(每题8分,
4、共32)1影响人际关系的原因是什么?1、 双方需求的互补性2、 态度的类似性3、 双方距离的远近4、 交往频率2社会当代化有哪些内容? 第一, 经济当代化。它是当代化的基础和核心,没有经济当代化,其他当代化就难以实现。经济当代化不但体现为增加,还体现为生产力结构、生产方式、消费当代化。第二, 政治当代化。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应,没的政治当代化,经济当代化就极难推进的持久,它包括政治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社会生产法制化、军队当代化等。第三, 文化、科学当代化。科学技术不不过生产力,并且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第四, 城镇小区当代化。中国的当代化,走城镇共同繁荣、城镇一体化道路。第五,
5、群体组织当代化。是指从小到家庭、大到企业,在组织结构、活动规律、组织管理当代化等等。人的当代化。人是当代化事业的主体,是一切当代化活动的主宰。3产生社会问题的原因有哪些?第一个原因是人与环境关系的失调,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原生环境问题即自然界自身存在的原因对人类生存和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以至威胁。二是次生环境问题,即被人类变化了的自然环境反过来对人类导致威胁,另外,人类对环境压力过大,环境资源难以承载这种压力。第二个原因是社会关系的冲突。重要体现为群体利益的冲突以致对立,群体间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结构的失调,社会解组等。4社会群体的一般特性是什么?1、 初级社会群体往往是自然形成的。2、 初级社
6、会群体中的组员之间具备多重角色,体现了所有人格。3、 初级社会群体一般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4、 初级社会群体中的组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人际关系亲密。5、 初级社会群体把满足其组员的需求防在首位。6、初级社会群体具备多方面的综合功效。5社会组织的特点有哪些?第一, 有特定的目标第二, 社会组织的目标简单、明确第三, 社会组织组员之间的关系不十分亲密第四, 社会组织中组员的关系、行为常有事本主义的、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引和调整。第五,社会组织组员的可替代性强。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1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答:(1)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从人的需要出发,探讨调感人的积极性
7、的理论。1943年在调感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初次提出,到1954年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深入论述,成为行为科学激励理论的重要理论之一。(2)马斯洛的激励理论强调两点:人的需要极少达成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3)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等级:A、生理需要。如对食品、衣服、居住、喝水、性的需要等。B、安全需要。包括防范生理损伤、疾病、经济上的灾难和意外事情的发生,以及工作安定,有保障等。C、归属与爱的需要。希望在团体中得到他人的爱,并予以他人爱。D、自尊的需要。建立在实际能力上的成就和他人的尊重。E、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充足发挥潜能,做最适宜的工作。(4)这五种需要
8、的关系是:A、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B、较低需要得到部分满足之后较高需要才会成为追求的需要。C、高级需要更能持久地激励人。D、能够同时部分满足几个需要,但总有一个是重要的即优势需要。E、并不是所有人的需要都按这个次序发展,有时能够颠倒或超越。(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很好地解释了人的需要的变化规律及人的积极性产生的详细原因。在微观分析上,一定程度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2试述引起社会变迁的原因有哪些?任何特定的社会体系一经确立,就会形成比较稳定的结构关系。不过,社会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和外界不停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互换,需要不停吸取新的原因。社会体系是一个复
9、杂的系统,各个组成要素都具备自我组织和不停完善的特性,有也许出现各要素发展的不平衡。社会体系为了适应新的需要和不平衡的出现,就要不停调整原有的结构关系。这种适应和调整先是局部的、迟缓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有也许导致原有体系结构的整体改组,直至采取社会革命的形式。在影响社会变迁的诸原因中,社会的物质需要和经济的发展变化是最根本的原因。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是生产方式内部最活跃、最革命的原因。物质生产力的变化导致生产方式的不停更新,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整个社会结构体系也发生变化。社会变迁除了最后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外,还取决于自然环境、人口、社会制度、观念、社会心理、文化传输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它是多个原因相互作用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