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一体化作业设计对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22781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0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一体化作业设计对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一体化作业设计对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一体化作业设计对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观点 教改前沿TIANJIN EDUCATION10310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一体化作业设计对策福建省霞浦县牙城中心小学 方克酒作业作为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助于伸延课堂教学,而且有助于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课程作业的“减量提质”逐渐成为教师和家长重视的话题。在这一背景下,单元一体化作业理念应运而生,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知识掌握水平、认知能力和发展需要等,根据语文学习目标开展单元一体化作业设计,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结合作业完成情况优化与调整教学方式及教学目标,还有助于增强作业内容的关联性及递进性,引领

2、学生深入文本,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本文立足于“双减”背景,以小学六年级上册统编版教材为例,首先分析了“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设计单元一体化作业的优势;其次,指出“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一体化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一体化作业设计策略,以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质量,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设计单元一体化作业的优势相较于传统的单独课时作业,单元一体化作业具有一定的知识关联性、综合性、递进性、系统性以及相对独立性,因此,单元一体化作业是基于单元视角设计的作业,与核心素养培养下所迫切要求的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相一致

3、,与单元教学目标相契合。传统的教学理念下,作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作业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预习和复习,作业模式大多是“课时单练+套路题型+重复练习”。而在“双减”背景下,作业不仅需要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全程发展、可持续发展,让单元一体化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阶梯,发挥单元一体化作业的育人功能。第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设计单元一体化作业,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单元一体化作业设计可以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同时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第二,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单元一体

4、化作业设计,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教学目标和要求,从而更有动力地学习和完成作业。第三,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单元一体化作业设计可以促进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思考,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第四,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单元一体化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第五,有助于更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单元一体化作业设计可以设置更科学、全面的评价方式,不仅考虑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综上所述,单元一体化作业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能够更科学和全面地

5、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一体化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机械、重复的作业过多。虽然“双减”政策及单元一体化作业在小学教学中得到渗透,但是一些教师由于教学模式已经成型,加上贪图省力,导致其在布置语文单元一体化作业时,设计大量抄写、背诵的作业,将机械、重复类的作业作为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唯一方式,作业设计重点拘泥于课堂所学知识,作业形式枯燥单一,导致学生的思维模式无法得到有效锻炼,学生长期进行单一的抄写和背诵,不符合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规律,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思维模式固化,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无法满足“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减量提质”的要求。其次,知识点的设计缺乏延续性和

6、整体性。部分语文教师在设计单元一体化作业时,不仅使知 观点 教改前沿 1049/2023识点过于繁杂,而且剥离了知识点与课文内容的联系,剥离了教学目标与单元内容的联系,剥离了语言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导致语文知识过于分裂,如果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较强,可以主动将割裂的知识点进行联系,自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而如果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一般或者较弱,枯燥的知识点会让其感到语文作业枯燥乏味,制约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最后,作业没有分层、缺少层次性。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理解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单元一体化作业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作

7、业,但是在实际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通常会为所有学生设计难度统一的作业,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没有选择权,不能选择符合自身能力的作业,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发挥,长此以往,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及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一体化作业设计策略(一)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建构单元一体化作业形式单元一体化作业的设计需要区别于传统的抄写或背诵类作业,立足于单元之间的内容关联性、综合性以及系统性等特点,基于单元整体视角,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单元教学目标以及小学语文教学要求等,设计结构清晰、逻辑严密的作业,在理清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制定单元一

8、体化作业设计框架,有的放矢地设计单元一体化作业,使小学语文作业朝着整体化方向建构,切实提升小学语文作业质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例如,在设计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单元一体化作业时,教师要由易到难地制定不同层次的单元一体化作业形式。常规性作业:抄写单元生僻字词;解释生僻字词在相关语境中运用的作用;背诵课文;理解重点句子在课文中的运用。常规性作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记忆,加强学生对重点字词及句子的理解。单元重难点作业:捕捉文章的重点句子,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解读文章中人物和风景的描述方式;认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作用。单元重难点作业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

9、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现有的知识分析文章中隐藏的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单元知识拓展作业:学会用口头语言交流“有不同意见怎么办”;学习倡议书的书写格式;学习解读公交站牌,并选择适当的方式搭乘公交车。单元知识拓展作业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相关知识。小学语文单元一体化作业的设计要遵循“识记理解评价运用”的框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分层次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知识概括能力等基础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等高阶能力。(二)设计不同作用的语文作业,分层次实现学生的发展及提升学生的综合

10、能力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通过长期的练习来实现。教师要注意单元一体化作业的设计次数及形式,如果单一的作业形式使用次数过多,会导致学生产生学习疲劳感,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双减”背景下设计单元一体化作业,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科学灵活地安排作业量及作业形式,不能盲目地采用枯燥单一的形式,要分层次设计不同数量和不同形式的作业,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能力的提升,收获学习自信心,从而调动其学习兴趣。例如,在设计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单元一体化作业时,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类别、不同形式的作业。背诵类作业:背诵 伯牙鼓琴及 月光曲第9 自然段。背诵类作业的

11、设计目标是使学生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提升学生的记忆力。拓展类作业:学生主动搜集贝多芬的相关资料,并在课上讨论。拓展类作业的设计目的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分享类作业:学生分别讲述自己对京剧的理解,介绍自己喜欢的书法家及书法作品。分享类作业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阐述自己的爱好,提升知识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观点 教改前沿TIANJIN EDUCATION105105思维发散类作业:仔细分析文章内容,阐述自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思维发散类作业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设计不同作用和不同形式的作业,并不是简单地将语文作业形式分为不同的类型,而是将基

12、础知识与高阶能力培养相结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针对性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调动起学习积极性,既包括基础知识的巩固,又包括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使语文作业形式丰富、充满趣味性,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都能得到提升,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实现语文单元一体化作业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单元一体化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激发学生对单元一体化作业的兴趣,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语文知识,充分解读语文知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实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例如,在设计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单元一体化作业

13、时,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描写的都是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描述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和事,用平凡的文字传递着作者对平凡生活的感悟,通过真情实感启迪学生心灵。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体验内心激荡的同时,可以感受到自身实际生活中的类似场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对实际生活中的人或事进行分享与表达,联通课堂内外,将实际生活中的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知识,在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将单元一体化作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亮点,不仅有助于唤醒学生的感受力与表达欲,引导学生由文本知识联系自身实际,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灵感,激活内心的情感体验,将真实的生活情境通过平凡的文字进行描述,还

14、帮助学生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养成发现生活、记录生活、联想生活的良好习惯,在写作中抒发和展示自我,获得快乐的体验。在“双减”背景下设计小学语文单元一体化作业,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实现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四)设计多样化的单元一体化作业评价形式首先,比较式评价。教学评价不应局限于教师层面的评价,更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比较式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作业完成度进行深入思考,通过比较式评价,学生可以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升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通过横向或纵向比较,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及内涵表达方式,构建学习目标,提升学习

15、质量。单元一体化作业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设计多样化的单元一体化作业评价形式,有利于学生比较不同作品的写作特点、描写方法、故事情节安排等,分析不同作品在创作意图上的差异,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互助式评价。除了比较式评价之外,还可以建立互助式评价,通过小组合作、竞赛等作业评价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潜力,巩固作业效果,提高学习效率。自评、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缺点,在灵活多样的评价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设计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单元一体化

16、作业时,本单元文章多与革命烈士的爱国精神相关,教师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寻找相关图片,并在课堂上讲述红色故事。在评价方式上,使用自评、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让学生积极参与作业评价,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评价结果记录在档案中,对学生进行综合性、长期性的评价追踪。四、结语综上所述,在当今的小学语文单元一体化作业设计中,存在机械性和重复性的作业较多、知识点的设计欠缺连续性和整体性、作业缺乏层次性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无法得到有效培养。教师可以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建构单元一体化作业,分层次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丰富作业评价形式,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宋行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