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风筝”皮瓣在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效果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22674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筝”皮瓣在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效果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风筝”皮瓣在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效果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风筝”皮瓣在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效果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9临床与实践“风筝”皮瓣在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效果分析陈博(定南县第一人民医院,江西百定南3419 0 0)【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风筝”皮瓣在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定南县第一人民医院2 0 2 0 年1月一2 0 2 1年4月收治的50 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按修复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 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缝合术进行修复,研究组患者则予以“风筝”皮瓣修复术。修复后,比较2 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并对其面部美观程度进行评分,对2 组患者修复后的优良率进行评估,同时比较2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修复后,研究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以

2、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而研究组面部美观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患者优良率为9 6.0 0%,高于对照组的7 6.0 0%(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 0%和32.0 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项目已经定南县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1.2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缝合术进行修复,协助患者仰卧并进行局部麻醉,待麻醉生效后用0.9%氯化钠溶液为患者清洗创面,然后选用可吸收缝合线对创面进行缝合。研究组采用“风筝”皮瓣修复术,具体方法为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和清洗创面后,测量缺损创面面积,并根据创面形状在缺损位置边设计一

3、个等腰三角形,若缺损部位 4cm4cm、无法对缺损部位进行缝合或对面容造成较大影响时,则分别在缺损两侧各设计一个等腰三角形,沿设计线切开面部表皮,向前推进皮瓣使其闭合缺损后使用可吸收线对皮瓣边缘和缺损边缘进行缝合。2 组患者均在术后注射头孢呋辛(悦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588,50 0 mg 10 支),1支/次,1次/d,或头孢唑林(山东鲁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19993050,1.2 5g 10 支),1支/次,1次/d预防感染。2组均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1.3又观察指标长(1)修复后,比较2 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并及时记录。(2)使用定南县第一人民医

4、院自制量表对2 组患者面部美观程度进行评分,评估维度为面部颜色、平滑度、修复位置与周边皮肤匹配度,共5级,计分1 5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面部美观程度越高。(3)对比2 组患者的颜面部修复效果。判断标准:修复后面部形态、面部功能恢复正常为优秀;面部形态、面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为良好;面基层医学论坛2 0 2 3年9 月第2 7 卷第2 5期60临床与实践部形态不佳,面部功能受限为差。修复优良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 0%。(4)观察2 组患者感染、皮肤组织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1.4丝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5、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2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面部美观程度对比修复后,研究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而研究组面部美观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2 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与面部美观程度评分比较(xs)组别例数伤口愈合时间(d)面部美观程度评分(分)住院时间(d)研究组256.20 1.074.16 0.592.160.84对照组258.04 1.143.370.463.20 0.67t值5.8845.2794.839P值0.050.050.052.22组患者颜面部修复优良率对比研究组修复优良率为9 6.0 0%

6、,高于对照组的7 6.0 0%(P0.05),见表2。表2 2 组患者颜面部修复优良率比较例(%)组别例数优秀良好差优良率研究组2513(52.00)11(44.00)1(4.00)24(96.00)对照组259(36.00)10(40.00)6(24.00)19(76.00)值4.153P值0.0422.3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修复后,研究组出现1例(4.0 0%)感染、1例(4.0 0%)组织坏死,对照组出现5例(2 0.0 0%)感染、3例(12.0 0%)组织坏死,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 0%和32.0 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50 0,P=0.034)。3

7、讨论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会导致患者面部变形,在失去原有容貌的同时对其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并且皮肤软组织的损伤可造成眼、口、鼻等器官障碍,引发渐进性损伤。临床常使用常规缝合术修复颜面部缺损,可有效修复缺损部位,但此方法愈合时间较长且预后面部不够美观,无法获得良好修复效果,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令患者出现自卑、抑郁等不良心理4问题颜面部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使用不同修复方式的修复结果具有一定差异。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皮瓣转移修复术逐渐被应用于颜面部修复中,远位带蒂皮瓣、任意皮瓣、扩张皮瓣以及游离皮瓣均为常见的皮瓣转移修复方式,其中游离皮瓣适用于大部分创面,成功率较高,

8、设计方法灵活多变,但对手术操作医师技术要求较高 5。远位带蒂皮瓣主要用于修复较深创面,术后原皮肤与修复皮瓣颜色差异较大,且容易形成瘢痕,难以满足患者对于美观的需求。扩张皮瓣与任意皮瓣美观程度较佳,但扩张皮瓣通常需要进行二期手术,花费较多,部分患者无法接受,因此对于颜面部缺损患者,使用任意皮瓣修复更为合适。“风筝”皮瓣属于任意皮瓣,由一块三角形状皮肤和皮下组织组成,其血运由皮下组织蒂提供,“风筝”皮瓣组织蒂具有2 种形式,蒂部通常由脂肪组织组成,一种以皮瓣两侧皮下组织为蒂,另一种则是以皮瓣正下方皮下组织作为蒂。皮瓣的移动距离是由皮下组织蒂的推进能力决定的,皮瓣的大小由缺损创面面积以及缺损周围皮肤

9、松弛程度决定回。“风筝”皮瓣修复术是指将皮下蒂推动至缺损创面处进行缝合,改变皮肤在体表的位置,可有效修复面部缺损、恢复面部功能,其修复面积可达4cm4cm,可在双颊、眼脸、鼻唇等缺损部位应用7。对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风筝”皮瓣在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颜面部修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风筝”皮瓣修复术可有效恢复患者面部形态和功能。这是因为行该修复术时皮肤未发生大幅度扭曲和旋转,能直接向颜面部缺损处推进,术区平整,周围组织受损较小,对面部缺损修复情况较佳,面部功能恢复较快8。而且“风筝”皮瓣修复选取较为灵活自由,操作简易,取材于周围皮肤组织,

10、修复后与周围皮肤匹配度较高,较为协调,无明显凹陷或隆起,创面愈合后修复部位颜色、光泽度与周围皮肤相似,对口、鼻等重要面部器官无牵拉,可一次性完成手术,对设备要求不高,修复效果普遍良好9。本研究发现,研究组伤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而研究组面部美观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使用“风筝”皮瓣修复后原缺损部位与周围皮肤匹配度良好,面部较为平整美观,皮瓣取材于缺损部位周边皮肤,协调性良好。瘢痕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炎症反应,在患者颜面部受到损伤时,组织出血,导致血凝块中纤维蛋白原相互粘连,通过纤维细胞的浸润活动转变为纤维结构,形成瘢痕,对面部美观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进行面

11、部软组织修复前要彻底止血,去除伤口血凝块,做好相关清创工作,有效减轻炎症反应。皮肤组织的张力主要在真皮层部分,且皮下组织对皮肤张力影响较小,应用常规缝合术修复颜面部缺损在缝合后创61基层医学论坛2 0 2 3年9 月第2 7 卷第2 5期(收稿日期:2 0 2 3-0 6-0 3)临床与实践缘未能放松,仍带有张力,而张力会引起局部组织牵张,促进炎症反应,瘢痕增生。使用“风筝”皮瓣修复缝合后创缘较为整齐,可有效避免创腔的形成,炎症物质渗出较少,且该修复方式注重对浅筋膜层与真皮层的处理,伤口的张力与创缘距离成正比,让缝线在两侧创缘接触面处于浅筋膜层,防止缝线对伤口产生刺激。因此,使用“风筝”皮瓣修

12、复术减少瘢痕形成,面部美观程度更佳。本研究还发现,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使用“风筝”皮瓣修复术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该修复术切口较浅,推进修复缺损后立即缝合,感染风险低,有利于减少损伤穿支血管,缺损区域距离供区较近,血供条件较好,确保皮瓣存活,较为安全 10。“风筝”皮瓣修复术的技术要点为充分游离皮瓣,使皮瓣移动距离足够长,这样才能更好将颜面部缺损闭合,在修复的同时满足患者对面部美观的要求。常规缝合术的目的为封闭创面和止血,并不注重美观程度,其操作较为简单,使用缝合的针线较粗,依靠缝线对创面进行拉力闭合,对皮肤拉力较大,虽然可以使伤口愈合,但不能保证美观程度。“风筝”皮

13、瓣修复术在严格消毒后的无菌手术室内开展,施术医师操作轻柔,尽量减少患者颜面部缺损周围皮肤张力,伤口处理较为规范,创面愈合较快,可将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虽然“风筝”皮瓣在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上具有较大优势,但不是所有颜面部缺损均能采用该种修复方式,若遇洞穿性损伤时可考虑其他修复方式。(2)在开展“风筝”皮瓣修复前应对患者创面情况进行充分观察,保证切取的皮瓣贴合患者创面,更为精准,皮瓣设计需顺应皮肤纹理,皮瓣的宽度应根据患者实际皮肤宽度设计,皮瓣的长度应接近其宽度的2 倍,若患者颜面部缺损周围皮肤较紧致,应适当加大皮瓣直径。(3需在无张力情况下进行皮瓣的推进与转移,在

14、深筋膜层进行蒂剥离,虽然蒂剥离越多皮瓣移动性越大,但不宜对蒂进行过多剥离,因为这会加大皮瓣缺血、坏死风险,对皮瓣蒂部皮下进行充分分离能有效避免局部张力!。(4)在切取皮瓣时应注意保护皮下血管网,在同一层次上对皮瓣进行剥离或切取,可避免皮瓣发生肿胀,使皮瓣与周围皮肤吻合度更高。(5)在制作好皮瓣后,应开展闭合试验,若发现张力过大,应减轻皮瓣缝合时张力,在供区进行皮下潜行分离,将周围组织向平面外进行游离,以两侧皮下组织为蒂,推进幅度应比以皮瓣正下方皮下组织为蒂的皮瓣大。(6)对于大于眼脸长度1/3的缺损则不应采用“风筝”皮瓣修复。(7)在为邻近鼻、唇的损伤进行修复时应从鼻唇沟皮瓣开始,因为鼻唇沟皮

15、瓣能形成皮下蒂,加速缺损部位的愈合速度。(8)修复后,应给予患者规范、科学的护理干预,严密观察患者皮瓣血运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注意将皮瓣与邻近组织比较,注意患者皮肤颜色与缝合边缘情况,询问患者主观感受,避免皮瓣边缘出现坏死 2 。综上所述,使用“风筝”皮瓣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效果良好,术后愈合较快,面部形态恢复正常,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该修复方式操作简易,花费较低,可被多数患者所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陈强,杨建民,汤洁莹,等.局部皮瓣在类圆形软组织缺损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 0 2 0,31(11):684-686.2 程旭,李广帅,刘文辉

16、,等.鼻部非黑色素皮肤癌患者的皮瓣修复治疗.河南医学研究,2 0 2 0,2 9(2 6):48 37-48 39.3 王慕,杨燕,张磊,等“风筝”皮瓣修复面部特殊部位皮肤缺损3例报告.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 0 2 0,41(11):130 7-1309.4张寒,游晓波,蔡震,等“风筝”皮瓣在面部体表肿物切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美容医学,2 0 2 0,2 9(3):90-92.5盛淑文,文辉才,黄进军,等.改良风筝皮瓣在外毗分裂痣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 0 19,33(12):1556-1559.6邹晓芳,蔡梅.颜面基底细胞癌手术常用局部皮瓣选择分析 J.中国皮肤

17、性病学杂志,2 0 19,33(4):48 1-48 4.7王国贺.精细修复术在面部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修复治疗中的应用 J黑龙江中医药,2 0 2 1,50(1):8-9.8王寒飞,张旭,海滨,等.面部创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中国医药科学,2 0 2 1,11(1):43-46,7 8.9程玉娟.医护同组责任制护理对颜面部严重烧伤患者皮瓣修复术后心理弹性及住院时间的影响 黑龙江医学,2 0 2 1,45(18):1959-1960,1963.10梁大宁.整形美容技术急诊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效果探讨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 0 2 0,14(16):37-39.11 鲍琼,曹东升,李红红,等.局部皮瓣在颜面部常见肿瘤切除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J.实用医学杂志,2 0 2 0,36(13):1854-1856.12 郭敏锋,王瑞.改良美容缝合术在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急诊中的应用效果 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 0 18,3(12):85-86,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