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猪瘟病毒的致病机制及防控措施.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22653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瘟病毒的致病机制及防控措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猪瘟病毒的致病机制及防控措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猪瘟病毒的致病机制及防控措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疫病防治 ,猪瘟病毒的致病机制及防控措施张其忠,范国胜重庆市綦江区赶水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 摘要猪瘟对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危害巨大,近年来猪瘟的流行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其临床类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和温和型等,且隐性感染和混合感染的发生率也在逐年提高,病程延长,造成了较高的死亡率。对猪瘟病毒的病原学、致病机理及常见的临床症状进行了介绍,并就其特征提出了相应防控措施,以期帮助相关从业者降低该病所带来的危害。关键词猪瘟;病毒;致病机制;防控措施 :?引言猪瘟(,)又被称为烂肠瘟,或者古典猪瘟,是生猪养殖中一种有着较严重危害性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传染性极强。随着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猪瘟的

2、感染率与发病率逐年提高,且呈现出新的流行特点,出现了隐性或者混合感染等情况,部分患猪感染后症状并不明显,通常病程较长,这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猪瘟病毒的病原学特征 形态结构猪瘟病毒(,)属于正链 球状病毒,具有囊膜结构,在其表面延展出大量 的糖蛋白纤突结构,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状,大小为 ,病毒核衣壳的直径约为 。血清学和流行特点猪瘟病毒的血清型较为单一,目前为止,只发现有 个血清型,但科研人员根据病毒毒株毒力的不同将其进行了分群处理,主要分为 、这 个群,且在不同地区,其流行的病毒群也不同,当前我国流行的猪瘟病毒就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周期性以及散发性的特点。猪瘟的发病年龄也在逐年减小,临

3、床和剖检特点越来越不明显,持续性和混合性感染率增加,病程延长,致死率达到了 以上,给防治工作带来巨大的难度。并且猪场的养殖规模不同,猪瘟的发生情况也有所不同,据报道,生猪养殖达到上万头的猪场,发病率高达 以上,这可能是由于养殖场规模越大,其疫病防控措施越容易出现纰漏,加大了生猪染病概率。患病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粪便和排泄物中存在大量病毒,当健康猪接触到被病毒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器具或者垫料后,即可被感染。任何年龄段或者品种的生猪均对该病易感,尤其是仔猪对该病的易感性更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成年猪。猪瘟病毒侵入机体后首先会在生猪的咽喉淋巴以及扁桃体等部位进行大量增殖,随后诱发机体的败血症状

4、,并随血液或者淋巴逐渐向全身扩散 。有研究表明,健康猪被猪瘟病毒感染后第 天,即可通过血液检查发现病毒存在,且在 血液中病毒的含量即可达到顶峰。山羊、绵羊、犊牛等动物对猪瘟病毒的敏感性不强,其接种猪瘟病毒后,这些动物未出现任何临床反应,但家兔在接种该病毒后会出现短时间的发热现象。对乳鼠腹腔注射猪瘟病毒,连续传代之后的病毒仍可使生猪感染发病。?致病机制 免疫病理学猪瘟病毒的抵抗力较强,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并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在生猪的淋巴系统快速传播定植,病毒一旦在生猪体内增殖,可导致生猪出现高热稽留反应,食欲降低,甚至废绝,且生猪的皮肤和黏膜等会变色,黏膜出现损伤,扁桃体溃烂,患猪还会出现

5、运动失调、全身痉挛、精神萎靡不振、昏睡等情况。发生急性猪瘟感染的生猪,死亡率约为 ,感染后突然发病,且病程很短,基本在发病短时间内就会死亡。生猪感染猪瘟病毒初期,病毒最先可在单个或者成团细胞当中被检测到,随后扩展到全部基质细胞的内部,进一步入侵机体的皮肤组织、扁桃体、脑神经元、胶质细胞以及单核白细胞、血管窦状隙等。随着病程发展,患猪则会出现体表皮肤潮红、粒细胞 年第 期(总第 期)畜禽业疫病防治增多等症状,还会出现神经症状、机体体温降低,以至于逐渐衰竭致死。有研究报道,猪瘟病毒可诱发机体淋巴细胞的凋亡,导致树突状细胞无免疫应答反应,同时还能够抑制 型干扰素的产生,从多个方面逃脱机体的免疫应答反

6、应,诱发生猪的持续性感染。也有研究提出,猪瘟病毒可破坏淋巴组织,诱导机体免疫系统损伤,进而导致生猪的急性死亡。体外细胞培养特点对猪瘟病毒进行多种体外细胞培养,没有观察到细胞病变的情况。但猪瘟病毒的弱毒株可以对体外培养的兔巨噬细胞产生刺激作用,令其大量增殖形成致密的单细胞层。弱毒株也不会改变传代细胞 的增殖情况,同时还可以弱化 对 的抑制作用,促进 细胞的增殖。另外,利用原代细胞增殖猪瘟病毒的弱毒疫苗时,还可以促进原代细胞的传代次数及维持的时间,通过增殖培养可多次获得病毒。但猪瘟病毒在进行体外培养时的滴度非常低,是目前疫苗生产不易解决的难题。猪瘟病毒在不同的组织细胞中的增殖情况也不同,例如其对淋

7、巴组织具有嗜性,使用脑神经元细胞培养会导致细胞种类变少,并且能够在病猪的脑神经元或者细胞当中发现病毒。体内复制特点当猪瘟病毒侵入生猪机体后,会在宿主细胞中完成复制、增殖和感染的过程。首先,猪瘟病毒会吸附到宿主细胞的表面,与膜蛋白融合或者受体介导的胞饮作用进入到细胞内部。由于当前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对猪瘟病毒非结构蛋白的表达,而对病毒在侵入细胞后 的释放过程和复制机制尚未明确,因此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诊断 临床诊断 急性型患猪突然发病,出现持续稽留热,病猪的黏膜、体表皮肤发红,且伴有点状的出血块。仔猪发病后通常会有较为明显的昏睡、打颤、痉挛等神经症状,一般会在出现症状后的 周左右死亡。亚急

8、性型亚急性型相较于急性型病症较温和,在患猪的腹部、四肢、躯干以及耳部皮肤处有出血点,皮肤颜色潮红,病程持续的时间比较长,通常能够维持 周。慢性型患猪的体温无明显的变化,基本保持正常,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行走无力、采食量明显降低、皮肤颜色发紫,部分还会有结死痂的情况。持续病程较长,可维持 个月以上,患病猪逐渐消瘦,并且伴有严重的贫血症状,最终因虚弱而倒地不起。非典型性这类成年感染猪通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剖检病理变化也不典型,体表皮肤颜色正常,死亡的大多为仔猪。患病猪的体温会升高至 左右,呈现稽留热,精神沉郁,食欲降低,腹泻和便秘交替发生。病程持续的时间较长,患猪机体消瘦、营养不良,随后会出现贫血

9、、衰竭等情况,导致死亡率上升,患猪大多体质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最终成为僵猪。实验室诊断当前实验室诊断猪瘟常用的技术有病毒分离中和试验、家兔接种试验、荧光抗体中和试验、间接凝血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可以快速检测样本是否含有猪瘟病毒,且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较好,可广泛用于猪场内阳性病例的筛查,对疫病的防控和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疫病防控措施 疫苗免疫接种预防猪瘟疾病常用的疫苗种类包括:猪瘟灭活疫苗、猪瘟弱毒疫苗、猪瘟病毒亚单位疫苗和猪瘟活载体疫苗。世纪 年代,我国学者利用石门系毒株血毒苗制备出了猪瘟灭活疫苗,生猪皮内注射 头,隔 个月再接种 次,可保持 年以上的免疫保护效果。或者一次接种 ,能够起到

10、良好的保护效果。世纪 年代,我国自主研发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可在生猪的淋巴样组织,特别是扁桃体当中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怀孕母猪的胎盘屏障,且不会造成胎儿感染,能够有效提升生猪的免疫能力,仔猪在出生后的一段时期内能够维持一定的抵抗能力。猪瘟病毒亚单位疫苗是将猪瘟病毒粒子中保护性的抗原体分离出来,然后将其与佐剂融合,或者偶联到相应的载体当中去,能够诱导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这种疫苗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猪瘟活载体疫苗,是利用 重组克隆技术,将外源目的基因重组克隆到活载体病毒当中制备成的,这种疫苗可以直接进行活体免疫接种,但当前仍未达到实际应用

11、水平。疫病防治 ,由于猪瘟的多发性及多变性,疫苗的研制也在不断开展,除以上几类猪瘟疫苗,还有猪瘟亚单位标记疫苗、猪瘟 株突变株标记疫苗、猪瘟核酸疫苗等。由于猪瘟病毒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在生猪接种疫苗时,须做好消毒防护措施,坚持一针一头原则,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到兽医主管部门指定的正规生产厂家购买疫苗,确保接种的疫苗符合质量标准,并严格按照说明的接种方式和剂量进行接种。加强生猪饲料的管理饲料和饮水是猪瘟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加强饲料和饮水的管理,严控饲料和饮水质量监管,有效防止因病毒污染而引发的猪瘟感染。首先养殖场最好使用经过二次制粒和高温加工的颗粒型饲料,可以将饲料原料当中部分病原微生物直接

12、杀灭,避免因食入而感染。其次,需要做好饲料的贮存工作,将饲料贮存在通风性好、阴凉、干燥的地方,并对其进行定期检测,严禁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饲喂生猪。同时选择优质、营养全面的饲料饲喂生猪,可在饲料中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增强猪自身的抵抗力。再次,严禁给生猪饲喂厨余垃圾,必须使用专用饲料饲喂,降低疫病的传播风险 。此外,需要定期检测饮用水的质量,如果发现水中微生物含量或者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需要及时停用整改,猪场内的饮用水最少质检 次 年,可以在生猪的饮水当中加入适量的酸化剂,有助于杀灭水中的致病原。加强工作人员管理养殖场应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和进出人员进行严格管控,禁止随意

13、进出生产厂区,外来人员进入需要经过严格隔离、消毒。工作人员外出以后需要隔离至少后,才可进入养殖区域,隔离期间每天都要洗澡,并且在进入猪舍之前需要更换专门的工作服,戴好手套、鞋帽等,提前将手套和鞋帽进行消毒。所有进出人员均需要做好进出和消毒记录。做好清洁消毒措施养殖场必须在厂区门口建设消毒池,对进出人员和车辆进行全面的清洗、消毒,物资进入生产区域之前需要进行臭氧熏蒸消毒,并且隔离 以后才可进入厂区。养殖场工作人员应及时将猪舍内的粪污和饲料残渣清除干净,并定期对猪舍内外环境进行消毒,可以使用 的火碱溶液对猪舍墙壁、地面和过道等区域进行喷洒消毒,随后再使用 的高锰酸钾溶液,按每立方米使用 蒸馏水和

14、高锰酸钾溶液的剂量对猪舍进行 熏蒸消毒,通风 后可饲养生猪。日常可使用百毒杀等毒性和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制剂进行带猪消毒。对于出现疫情的猪场,则需要将养殖场内部的绿植、粪污、土地等进行 次彻底的清洁、消毒,对于圈舍可以先使用火焰焚烧消毒,再使用 的火碱喷洒消毒,对病猪污染过的地面使用 的生石灰乳覆盖消毒,对于病死猪需要进行深埋或者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并使用生石灰覆盖。严格引种管理养殖场应尽量保持自繁自养,如进行对外引种,则需要加强对引种地的检验检疫工作,严禁从疫区引种,并对引入地生猪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健康无异常后才可开展引种工作。引入的生猪应该先进行隔离饲养,待检查无异常后方可混群饲养,值得注意的

15、是,需要控制好饲养密度,防止因空气流通不佳造成猪群的应激反应,从而诱发疫病。加强基层防疫知识宣传猪瘟对生猪养殖行业的危害巨大,需要注意加强日常预防措施,相关部门尤其是基层疾病防疫部门应该加强对猪瘟疫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帮助基层养殖者和广大群众了解猪瘟的危害性,提高其疫病防控的意识。如果在养殖过程中发生猪瘟疫情,应该及时上报给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并采取隔离、封锁等措施,以防发生更大规模的流行。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数量及专业性,可开展定期培训、知识讲座等活动,帮助工作人员提升防疫知识,增强专业技能,如遇到疫情暴发可以做出及时、快速的处理。?结束语猪瘟是当前危害我国生猪养殖业的主要传染性疫病之一,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致死率,可造成猪持续性感染,严重影响生猪的生产性能,给养殖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猪瘟病毒的致病机理、流行特点,做好日常的防控措施,对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十分重要。参考文献:高广,丁一 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与猪瘟预防控制策略 中国畜牧业,():张成成,孙嘉豪,王秀玲,等 猪瘟病毒非结构蛋白 与 相互作用并促进病毒增殖 畜牧兽医学报,():滕祥 猪瘟病毒致病机制及猪瘟诊断防控 中国畜禽种业,():作者简介:张其忠(),男,重庆人,大专,兽医师,从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