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曲院风荷鉴赏
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杭州之美,在于西湖,西湖依杭州而名,杭州因西湖而盛。西湖之美不止在于她宛若天成的湖光山色,更在于她的山光水色之中融入了太多的文化底蕴于历史印迹。每一处景点都仿佛在淡淡述说着她属于的“故事”
曲院风荷作为“西湖十景之一”, 曲院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院风荷,在莲叶田田,菡萏妖娆,竹石亭榭,曲水萦环的曼妙景色之间同样也也有着属于她的“故事”。让我们慢慢品味与欣赏属于她的风姿和“故事”。
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侧,岳飞庙前面。曲院风荷原名曲院,位于金沙涧(西湖最大天然水源)流入西湖处。南宋这里辟有宫廷酒坊,取金沙涧的溪水造曲酒,闻名国内。附近的池塘种有菱荷,每当夏日风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风荷”。夏日清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下飘逸,游人身心俱爽,不饮亦醉。南宋画家马远等品题西湖十景时,把这里也列为“十景之一”。
赏其景
涧户云飞浸碧峰,鹭朋莺友宿林丛。
朱栏牵梦入幽境,波润青盘花馥浓。
这首诗中的淡雅景致描写的便是曲院风荷。曲院风荷,顾名思义,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 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
附近的曲院风荷公园。园中景点有:迎薰阁、景碑小院、滨湖密林景区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
迎薰阁是为游人凭高赏景而建造的好去处,登阁远眺,可见“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好风景。清风徐来,荷香阵阵,沁人心脾,化人烦忧。迎薰阁下,辟有荷文化陈列室,向人们展示“花中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以及寄寓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观照和道德追求的种种艺文佳作。
岳湖景区保存了清代康熙皇帝题书的“曲院风荷”景碑小院,那块景碑是仅存的两块康熙西湖十景原碑之一。竹素园景区近年才建成开放,它原为清初西湖名园之一,竹石亭榭,曲水萦环,清幽雅致。
滨湖密林景区则为游人准备了帐篷,吊床,竹木小屋。在此可以野炊,垂钓,娱乐,聚会。园北侧靠近岳坟商业区的位置开设有风荷酒苑,建有仿古酿酒作坊和几座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酒楼。
读其史
西湖之美不止在景,也在它对历史的传承。曲院风荷在“荷香”之外,还有历史的香味。倘若追述往昔,曲院荷风的历史也可追述到南宋。
曲院风荷原名曲院,位于金沙涧(西湖最大天然水源)流入西湖处。“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故南宋画家马远等品题西湖十景时,把这里也列为“十景之一”。后曲院逐渐衰芜,湮废。
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杭州,题写西湖十景景名时,就把这个久废的旧景移至苏堤的跨虹桥畔,亲书“曲院风荷”四字,立碑建亭。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院风荷景碑亭。那时,遗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处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仅一碑一亭半亩地,局促于西里湖一隅,颇有些名不副实。
近年经过扩建,现在的曲院风荷起自跨虹桥畔的碑亭,沿岳湖、金沙港直达卧龙桥外的郭庄,迤逦数里,建成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湖滨密林区5个景区,面积达426亩,成为西湖环湖地区最大的公园。东接岳湖,南邻郭庄,北接竹素园、植物园、岳飞墓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