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信息(2011年4月收集).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21892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信息(2011年4月收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信息(2011年4月收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信息(2011年4月收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信息(2011年4月收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信息(2011年4月收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08级船海结构党支部倾情奉献(本部分由船海sy党员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2011年4月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招生人数我校2011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2140名左右,目录中所列招生人数(包含推免生、统考生和单考生)均为预计招生人数,仅供参考。二、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

2、生。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最迟在入学前取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国家承认学历的同等学力考生,包括本科结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2009年9月1日前毕业的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考生;同等学力考生均要求通过大学外语四级(英语考生四级成绩需达到425分以上),其中报考外语专业的同等学力考生要求通过专业外语四级。另对高职高专考生要求取得与报考硕士研究生专业的相近的本科专业主干课8门以上的合格成绩;同等学力考生还须于10月20日前将相关证书、成绩单等证明材料复印件寄至我校研究生院综合处审核,符合条件者方

3、可进行网上报名。(4)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2010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5)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6.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5年或5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有关工商管理硕士(MBA)其他相关信息请与我校MBA中心联系,MBA中心咨询电话045182589130、

4、82589139。 三、报名办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一)网上报名报名时间为2010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应届本科毕业生预报名时间为2010年9月25日至9月29日(每天9:00-22:00)。应届本科毕业生预报名信息有效,无需重复报名。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或,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说明,按网上公告要求报名。考生在网上报名时,要正确选择报考点,并到该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和参加考试。哈尔滨工程大学报考点(代码:2302)只接受报考我校的考生和已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推荐到本校

5、及外校的学生)。外地报考我校的考生可以在当地报考点就近报名考试,具体情况可查询当地省(市)招生办网站。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二)现场报名1、报名时间:2010年11月10-14日。2、报名地点:全国各报名点。我校报考点现场报名具体地点为办公主楼南楼S401室。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必须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报名、考试。3、报名手续:考生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现役军人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等部队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

6、证原件及复印件)和网上报名编号到报考点办理确认手续。四、准考证发放 2011年1月1日-14日,开通网上下载打印准考证系统,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研招网查询考试信息,下载打印准考证。五、考试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2、初试科目:详见专业目录。3、复试:采用笔试(专业课)与面试(含外语听力及口语)相结合。其中同等学力考生取得复试资格后,还须参加我校组织的本科阶段主干课的加试,其中笔试不少于两门。六、推免生接收我校为促进人才交流,欢迎国内重点大学获得母校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到我校攻读硕士学位。详情请见2011年哈尔滨工程大学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研究生办法(见研究生院网站)。欲推荐免试到

7、我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可将本人推荐材料于2010年9月20日10月20日之间寄送到所申请的院(系)教务办公室,经初审和复试合格后,研究生院综合处发接收函。凡被我校接收的推荐免试生,须在全国统一报名时办理推荐免试报名手续,并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七、 关于报考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1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招生对象:国防生、强军计划考生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2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招生对象:在上条规定范围之外的在职工作人员,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方式。报考定向或委托培养的考生,需在复试时提交定向或委托培养单位同意其报考的证明,录取后由定向或委托单位、考生及学校三方签定相关协议。这类考生不参加奖助学金评定,学习期

8、间不转人事、档案关系,其工资、医疗费由定向或委托单位支付。八、学制人文学院、外语系、经济管理学院的学术型研究生学制为2年,其他学院(系、部)的学术型研究生学制为2.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年。九、学费及资助体系研究生学费按学年收取,标准为每学年0.9万元。2年制学生共1.8万元,分两次交齐;2.5年制学生共2.25万元,分三次交齐,第三年收取0.45万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强军计划考生不须缴纳学费。学校继续加大对硕士生的资助力度和资助比例,对我校2011级非定向硕士生将实行一、二等奖学金(免全、半额学费)的全覆盖,具体办法见关于印发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资助办法(校研字20

9、1025号)文件。十、其他说明有关招生各专业的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范围等信息请到我院网页查询。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网站: 。通信地址: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综合处邮政编码:150001招录情况:1.考生调剂规定和要求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总分不低于325分,单科分数不低于34分(100分满)、51分(150分满);2. 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总分不低于320分,单科分数不低于34分(100分满)、51分(150分满)3. 考生须毕业于“211工程”院校或报考“985工程”院校调剂需求名额: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20 流体力学 508年研究生报考数据船舶与海洋结构物

10、设计制造 304 77流体力学 49 18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25 6工程力学 16 4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4 0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4 0固体力学 18 4结构工程 47 14(本校考研100个左右,占1/3,每年都是。但考上交分去一拨,打酱油分去点,哈工程考本校可能就70个左右吧。最后一名录取的是279分,65名。不包调剂还有保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培养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总体设计、制造、管理和科学研究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始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 的海军工程系舰船设计专业。始终保持军工特色,设有船舶工程、海洋工程2个专业方向。本专业涉及面广,除数学、力学外

11、,主要还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机械制造学、焊接技术及管理工程等学科。开设的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静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阻力与推进、船体制造工艺、船舶设计与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原理、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强度与结构设计、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等。迄今为止,本专业已为我国船舶工业培养本科生5400余人。本专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实验设备和测试手段,拥有大型实验室,其中“风、浪、流海洋环境模拟水池(50米50米30米)”拥有国内唯一的XY航车系统,“船模实验水池”

12、长110米,配备有三维多板造波机、大型四自由度适航仪等先进设备,是ITTC成员单位;“工程结构实验室”为世界银行贷款建设;船舶CAD/CAM实验室拥有各类主流大型造船工程应用软件和结构分析软件,为广船国际等大型造船企业设立tribon软件培训中心。本专业是国内高校首家通过英国皇家造船师协会(RINA)的评估和认证的本科专业,每年提供20名免费学生会员名额,标志着本专业的教学和实验水平得到国际认同。挪威DNV船级社、法国BV船级社、日本NK船级社等国际主要的船级社和英国皇家造船师协会(RINA)在该专业设立奖学金。近年来,本专业与美国休斯敦“能源谷”紧密联系,共同创建了“深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3、目前该中心已入围我国“111工程”计划。2006年科技时报评选本专业全国综合排名第一。本专业为国防重点专业,教育部第一类特色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一些分支学科的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历年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表明,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到与船舶和海洋工程有关的公司及国家各部委机关,以及沿海沿江各船舶设计院、研究所和造船骨干企业工作,部分取得留学资格,被选送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挪威、德国、日本、希腊等国留学深造。本专业将为有志于我国船舶事业、海洋开发事业的青年提供一流的学习环境,完备的科学研究设施导师信息1.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本专业导师19人:李云波 苏玉民 冯 峰 黄 胜 戴

14、仰山 宋竞正任慧龙 聂 武 姚熊亮 石德新 王晓天 佟福山邹 劲 孙丽萍 张淑茳 张洪雨 韩端锋 万 磊周广利 本专业兼职导师7人:李积德 丁 勇 张 亮 徐玉如 庞永杰 黄德波 段文洋2.流体力学专业本专业导师9人;戴遗山 李积德 丁 勇 吴德铭 张 亮 徐玉如庞永杰 黄德波 段文洋 本专业兼职导师2人:黄 胜 韩端锋3.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本专业兼职导师6人: 任慧龙 聂 武 姚熊亮 孙丽萍 张洪雨 王振清 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船舶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1.黄胜,男,1945年7月生于江苏省阜宁县,原籍福建省上杭县,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8月考

15、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进修学习。 1980年-1982年赴日本研修两年,主攻船舶螺旋桨理论,发表的研究论文受到国内外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回国后任讲师、教研室主任,1988年任副教授、系主任,1993年任教授、系主任,1995年任博士导师、副校长,1997年12月任常务副校长。2000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员赴日本合作研究三个月,从事水下潜器和机器人特种推进器的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得到日本同行的高度评价。黄胜教授长期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 特别是在船舶推进性能和船舶节能研究方向有较高的

16、学术造诣和一定的影响,指导硕士及博士研究生45人。主持和参加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攻关项目及教学研究等科研任务30余项(其中获省部级奖励的11项) ,发表学术研究论文70余篇(其中在国际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发表11篇),主编参编论著6部。1993年被评为省优秀教师并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评为省优秀教学工作者、省教书育人先进集体代表。现兼任国务院第四届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第四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中国核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造船学会常务理事兼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兼黑龙江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造船杂志编

17、委、船舶工程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大学兼职教授等职。2.苏玉民,男,1960年11月生,工学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为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和工程力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小型水下机器人技术、水面无人艇技术、船舶推进与节能技术与水下仿生推进技术。现承担多项国防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为某973项目技术首席。现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名。近年共发表论文50余篇,著作两部。曾获得“国防科技工业优秀图书”奖、“国防科技工业百名优秀博士、硕士”荣誉称号、哈尔滨工程大学“兴海人才”奖、哈尔滨工程大学“我最喜爱的教师”称号。现为中国造船学会船舶力学委员会推进

18、与空泡专业组委员。3.姚熊亮,男,1963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重点实验室评审专家,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龙江学者。主要研究方向:高等结构动力学,舰船结构振动冲击与噪声;流-固耦合分析。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支撑计划、国防重点预研等科研项目3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在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物理学报、力学学报、中国造船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被SCI、EI检索90余篇。出版著作3部,获专利5项。所培养的研究

19、生有一名1名研究生获“国防科工委优秀毕业生”;1名博士生获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提名;多名硕士分别获BV、GL奖学金,5名学生到国外攻读博士学位。4.韩端锋,男,1966年生,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船舶学院院长、军用水下智能机器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多体船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学术委员,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优秀教师、校首届兴海人才,先后赴日本、英国进修学习船舶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先后主持完成行业基金、国防基础研究、国家支撑技术计划、海军预研、援潜救生总体技术保障条件建设、军民品横向各类科研项目五十余项,发表论文

20、二十余篇,出版教材两部。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化造船技术:开展专用软件系统开发以及国外软件的本地化和二次开发工作;计算机辅助造船生产管理系统研发,进行设计、制造、管理软件的集成,建立相对完善的造船CIMS系统。 船舶与海洋工程模拟仿真系统研究:利用仿真技术、网络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直观地反应船舶与海洋工程作业特点和规律的模拟系统,开发适用于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运动仿真、操纵仿真的共性平台。开展研究所涉及到的知识来源于多个学科并辐射多个应用领域。总体设计技术与方法:开展高性能水面舰船、海洋工程及载人潜水器总体设计技术与方法的相关研究工作,包括总体设计、性能分析、虚拟仿真等研究内容。其它方

21、面:开展阻力性能理论分析方法研究、船舶节能装置开发研究、舰船人员疏散(通达性)仿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5.冯峰:男,1962年11月出生,籍贯:广西。研究方向:船舶设计制造理论与方法、船舶推进性能与节能技术研究、工程船与疏浚技术研究。现任:船舶工程学院副院长;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黑龙江水运规划设计院常务副院长;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海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船舶基础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内河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和工作内容:现代船舶设计制造理论与方法研究;船舶推进与节能技术的研究;各种内河船舶、江海直达货船、海上运输货船、各种

22、疏浚工程船的报价设计、基本设计、详细(送审、技术)设计、生产设计等。目前在研科研项目涉及领域广泛(船舶、港航、市政等),军用民用产品结合,课题多样化,科研经费充足,科研设计团队完整。在工作理念上特别注重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注重产品的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近三年主要论文及获奖情况:EI索引文章2篇;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指导研究生情况:已毕业硕士研究生9名;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4名;在读在职硕士研究生1名;在读工程硕士研究生1名。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2名。6.王晓天,男 ,出生年月:1956年7月。籍贯:黑龙江哈尔滨。研究方向:耐压壳结构设计与强度评估、潜艇、

23、潜器耐压船体结构强度与稳定性。近三年发表文章共计13篇,获中船总科技进步一等奖(1)、三等奖(4)各一次,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4)一次。培养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研究生14名,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6名。7孙丽萍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2.6 籍贯:山东。哈尔滨工程大学深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深海工程科学与技术,海洋工程结构。已培养学生数:博士1名,硕士20多名。在读学生数:博士6名,硕士:26名。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科研项目15项,经费共计约1100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大专项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两次;发表论文约50篇;8.任慧龙

24、 男,1965年7月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波浪载荷、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强度与风险评估。1995年8月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98年至2003年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教授,2003年至今为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1995年9月至1997年12月在哈尔滨建筑大学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2月至2003年2月在韩国汉城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做博士后访问学者。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任第16届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会议(ISSC)载荷技术委员会委员。2006年8月至今任第17届国际船舶与

25、海洋工程结构会议(ISSC)载荷技术委员会委员。2003年至2008年任国防科工委军辅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2005至2006年任中国船级社第四届技术委员会委员。2003年至今任中国船级社技术委员会船体结构强度分委会委员。2002年5月至今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力学委员会委员。2006年至今任中国船级社技术委员会海洋工程分委会委员。2002年至今任学术期刊船舶力学编委。1989年开始从事船舶波浪载荷、船体强度和结构可靠性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加完成有关科研课题几十项。科研成果曾获中船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EI检索11篇。主讲本科生专业主干课程船舶与海洋

26、工程结构力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1次;主讲研究生课程船舶波浪载荷、船舶与海洋工程进展、现代船舶强度理论、船舶结构直接计算法等。学生培养:在读硕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24人;已毕业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3人,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5-7人、博士研究生1-2人。9.李云波: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获船舶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1989年留校任教以来,分别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进修的国内外学校有:北京语言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进修深造。现任船舶工程学院副院长、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负责人、多体船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船舶力学高性能组副组长、国家自然科学

27、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编委等。主要研究方向为船舶阻力、多体船水动力性能等。先后主持承担了国防基础研究、总装预研基金、国家归国人员科研资助、博士点基金、行业基金和横向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现从事的研究有:船舶阻力预报方法、船舶气层(气泡)减阻技术、双体船、三体船、五体船、小水线面五体船、高性能复合船型水动力性能及船舶飞行甲板气流场模拟等研究。先后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师、哈尔滨工程大学共产党员标兵、校优秀女教工等荣誉称号。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出版教材2部,发表科研教学研究文章30余篇。10.张洪雨,男,1957年10月生,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一系77届舰船设计制造专业本

28、科,获工学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3年在冶金部黑河采金船设计院工作,1983年考入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一系攻读船舶工程专业船舶推进方向硕士,获工学硕士学位;1993年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获流体力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教授,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硕士生导师、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工程力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船舶水动力学和工程流体力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工作,在国内外主要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业教材1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并在全国多个学术组织中担任过

29、职务: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水利学会理事;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项目评议专家;全国高等学校水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港航分委员会委员;全国水利教育协会高教分会港航研究会理事;国防基础研究项目评审专家等。主要科研成果和在研项目:巴拿马船型研究;摆线推进器水动力性能研究;一千瓦直叶片水流发电装置;40千瓦潮流电站方案设计研究;70千瓦潮流实验电站;穿浪双体船;深V船型线型优化;舰艇减纵摇研究;悬臂式钢闸板在波浪载荷作用下的流固耦合分析;船舶冰期下水模型试验研究;援潜救生船动力定位侧推系统推力减缩CFD计算;气垫船六自由度操纵运动数学

30、模型建模与仿真系统;50000DWT多用途船舶下水安全性评估;碎石聚氨酯护岸结构波浪特性研究;黑龙江青龙山灌区取水口分流比数模实验;黑龙江勤得利灌区取水口分流比数模实验;大顶子山航点枢纽蓄水后对哈尔滨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数模研究;气垫船驾控训练模拟器数学建模与仿真等。主要研究方向:1、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硕士研究生方向:船舶推进与节能;船舶操纵运动建模与仿真。2、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硕士研究生方向:水环境与工程水动力学;工程泥沙运动与控制。3、工程力学博士研究生方向:海洋结构物水动力学机理分析及工程应用11.万磊,一直从事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与系统集成、导航及多传感信息融合、图像处理、系统仿真等

31、技术方面的研究。负责完成了多次水下机器人海上及湖上试验,具有丰富的海上试验经验。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国防科技进步三等级三项。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余篇。作为国家某973项目总体组成员及专题负责人、国家重大专项“某探测水下机器人”副总师、总装预研重点项目“某某水下机器人技术”副总师、国家863重大专项4500米水下机器人子课题项目负责人和原国防科工委重点项目“微小型水下机器人”副总师,目前进行多项武器装备预研和国防科工委基础研究工作。 12.郎济才:男,1965年9月出生,籍贯:山东。研究方向:船舶设计制造理

32、论与方法;船舶结构性能。现任:黑龙江水运规划设计院副院长;中国造船学会计算机分会委员、全国内河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和工作内容:现代船舶设计制造理论与方法研究;船舶结构性能研究;各种内河船舶、江海直达货船、海上运输货船、各种疏浚工程船的报价设计、基本设计、详细(送审、技术)设计、生产设计等。目前在研科研项目涉及领域广泛(船舶、港航、市政等),军用民用产品结合,课题多样化,科研经费充足,科研设计团队完整。在工作理念上特别注重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注重产品的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近三年主要论文及获奖情况:国家及省级刊物多篇;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指导研究

33、生情况:已毕业硕士研究生12名;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名;在读在职硕士研究生1名;在读工程硕士研究生1名。 13. 李凤来: 1952年12月生,副教授。1980年8月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舰船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并留校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船舶性能实验技术、海洋可再生能源技术及应用工程。创建和发展了我校海洋可再生能源研究领域,海洋工程学会第3、4届海洋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科研工作:任课题组长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1)省科技重点攻关项目60W、1KW水轮机研究分别于86年和94年通过部级鉴定。(2)国家“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10KW潮流实验电站研究于97年通过国家验收、70kW 瓦潮流实验

34、电站2003年获部级科技三等奖。(3)国家“863计划”课题潮流水轮机性能研究01年通过国家验收。(4)总装基金课题“新型推进器半侵式螺旋桨的实验研究” 02年通过总装验收。参与完成了我国首座水平型循环水槽和船模拖曳水池两大实验室的设计建设工作,85年循环水槽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完成了省防汛艇、750动力定位工作母船、305巡逻艇等多艘船的设计工作。参加完成了750一型潜器和二型潜器的试验研究和设计工作,2000年二型潜器获部级科技一等奖。参加完成了国家“973计划”xxx回收布放水动力干扰研究,任技术负责人,2004年通过军方验收。2004年完成了国家“十五”863计划项目:“漂浮式潮

35、流能独立发电系统研究”。2005年完成了国家“十五”863计划项目:“40kW座海底式潮流能独立发电系统研究”。 2008完成了国家海洋技术中心项目:“海洋潮流能发电装置功率和效率测试方法研究”。2009年完成了国家发改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专项:“兆瓦级垂直轴风电机组研制空气动力学性能和载荷分析与研究”。 在研项目,2007年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洋潮流能发电技术示范系统研究”。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300kw潮流能发电装研制”。近3年发表学术论文4篇,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14.周广利 男,博士,1969年4月生,山东省东平县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船舶水动力学、阻力理

36、论与应用。1991年7月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船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6月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硕士毕业,获硕士学位;2010年6月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流体力学专业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1991年本科毕业先后在企业、研究院所从事船舶设计、研究和相关技术工作,历任工程师、高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01年至今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任教,任职副研究员、副教授,主要从事船舶阻力性能研究及船型优化、多体船水动力性能与应用以及船舶水动力性能试验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重点研究多体船等高性能船舶的阻力性能及船型优化问题,在船舶水动力性能试验技术方面具有一定造

37、诣。主持或参与完成国防基础研究、行业基金及横向合作研究等科研课题二十余项,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校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一项,在国内学术刊物及会议发表研究论文近二十篇,并有多篇论文被EI收录,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已培养和正在培养硕士研究生多名。15.杨志国,男,1964.1生人,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智能材料结构、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振动主动控制技术及软件开发。近三年发表论文6篇,其中EI检索2篇。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目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6名,其中已毕业13名。16.秦洪德,男,1976年生,吉林省德惠市人,

38、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船舶与海洋平台运动响应预报及结构响应分析,现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委员会委员、结构强度学组副组长。近三年发表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十余篇,出版教材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哈尔滨市青年科技创新项目1项、国家计划项目1项、企业横向项目多项,已毕业硕士生7人(含留学生1名),现指导硕士生15名(含留学生3人)。17.李敬花:女,1973年10月12日生,工学博士,博士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ICIA/Fuzzy System分会主席,IEEE Industrial Electionics Society

39、 、ETFA和若干国际会议的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化造船技术、智能化生产管理技术及船舶CIMS等,侧重于利用建模技术分析、刻画船舶企业中的协同管理与优化问题,设计相应的机制、体系以及求解算法,并开发船舶CIMS等大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在船舶企业中实施应用,提高造船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近三年来,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重点项目和船企信息化项目,其中包括国防基础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础研究项目、省博士后基金项目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还曾为船舶、航空航天等行业的企业开展生产管理&信息化方面的咨询。近三年来,发表包括国家一级刊物在内的学术论文10余篇,被EI检索10余次。曾多次参

40、加包括美国ASME主办的IDETC/CIE等国际著名会议。已培养硕士生6名,外国留学生2名。18.郭春雨 男,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工程大学船模水池实验室主任。1981年10月生于安徽省,200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毕业,2005年、2007年分别获得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硕士、博士学位。2007年5月-2009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学习。博士后期间的部分工作内容“吊舱推进器操舵状态下的理论预报”在08年举行的第25届ITTC会议中,被吊舱推进专家委员会专题报告引用。主要研究方向:船舶推进性能与节能、船舶流体力

41、学实验技术研究。主持及参加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科研任务十余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三十余篇,其中SCI、EI索十余篇。19.冯国庆 男,1976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取得“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0年,在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留学研究。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分析与强度评估、船海结构直接计算法,结构疲劳强度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疲劳强度,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船舶结构疲劳评估的设计波法”。主讲本科生船舶结构疲劳强度,有限元分析,舰艇规范设计,现代造船应

42、用软件结构方向,研究生计算结构力学专业课程。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EI收录8篇。20.常欣:男,1978年6月出生,籍贯:山东。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船舶推进性能与节能、舰船总体。主要研究和工作内容:船舶推进性能研究;船舶节能技术研究;船舶特种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预报、设计等;舰船总体设计顶层论证、总体评估等。目前在研科研项目涉及领域广泛(船舶推进、节能技术、特种推进器、舰船总体论证与评估、舰船数据库建设等),以军品为主,兼顾民用产品,课题多样化,科研经费充足。在工作理念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技术的先进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近三年主要论文及获奖情况:国家级及

43、省级刊物20余篇;指导研究生情况: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名; 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5名;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2名21.张阿漫,男,1981年生,九江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专业: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主要研究方向为:舰船结构抗爆抗冲击,气泡动力学。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霍英东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共8项;国际合作项目、国防预研项目等共10余项。2010年获第十二届霍英东教育基金资助;2009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科研成果获黑龙江省第九届青年科技奖;并获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申请发明专利、国防专利以及软件专利共8项。与教授合

44、作出版著作2部,在中国科学、力学学报、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10篇、EI检索30余篇,被他人引用50余次。22.曲先强,男,工学博士,副教授,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硕士生导师,1978年6月生于山东烟台,主要研究方向:1、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的疲劳、断裂与可靠性研究;2、钢结构以及各种材料的静力和动力性能测试研究。目前主要从事焊接结构疲劳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疲劳寿命评估,随机载荷作用下表面裂纹的萌生、扩展以及试验分析方法,考虑腐蚀影响的耐压船体结构疲劳可靠性,多体船结构多轴疲劳评估方法,风浪联

45、合作用下风机结构疲劳寿命计算,以及海洋管线的疲劳断裂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近三年发表文章9篇;主持海军项目、国防基础项目三项;培养硕士生5人。23.李晔:男,1978 年生,河北秦皇岛人,博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水下机器人的操纵性与运动控制、船舶操纵性、高速船舶自主驾控、系统仿真技术。作为主要研究人员正在参加国防预研重点项目“*水下智能机器人技术”、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海洋综合探测潜水器”、军事973项目“水面*平台”、国防基础科研重点项目“*水下航行器关键技术研究”、国家863重大项目“4500深水作业系统”的研究工作。2006年获得黑龙江省第三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46、2008年获得哈尔滨工程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10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6篇,其中被EI检索33篇,SCI检索3篇,ISTP检索7篇。申请发明专利9项,获得软件著作权证书3项。24.康庄 男,籍贯:江苏镇江。出身日期:1978年11月26日。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个人简历 1997.92001.7,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船舶工程专业;2001.92004.3,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方向,导师:姚熊亮教授;2003.92006.6,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

47、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方向,导师:姚熊亮教授;2006.62008.10, 哈尔滨工程大学,讲师;2007.11-2008.10,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2008.10至今,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教授;2009.9-2009.10,挪威科学与技术大学,Marintek,访问学者;2010.7-2010.8,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LabOceano,访问学者。25. 胡安康 女,1956年3月生,研究员,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远洋集装箱集团(中集集团)海洋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与数字化技术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1982年至2002年,历任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船舶开发研究所所长、总工程师、副总经理2002年至2008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所长、兼集团公司研发中心主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2009年至2010年,海振华重工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航海/船舶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