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基于共生教育理念的共生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ocx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821808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基于共生教育理念的共生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基于共生教育理念的共生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基于共生教育理念的共生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于共生教育理念的共生课程的开发与 实践研究学科分类: 基础教育课题类别: 一般课题关键词: 共生教育 课程预期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坚 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 年)要求: 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 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在 2016 年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提到: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以 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

2、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由此看来,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的重点和根本。另一方面,学校践行共生教育历经四个阶段:2002.52007.7 年针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进行探索;2007.82012.7 针对农民工子女就读进行研究;2012.82016.6 进行全纳教育理念下师生心本发展实践研究;2017.6 至今,进行共生教育理念下的学校品牌建设的实践研究。共生教育是对我校自 2002 年以来开展全纳教育实践研究的深入思考和传 承,也是学校历史办学理念的拓展和延伸。学校以“共生教育”作为核心 办学理念, 朝着 “共同成长 生命至上”的学校愿景迈进, 以提升学生综合 素养,帮助学生“成就更好的自己

3、”为主旨,对学科课程以外的课程进行 梳理、 整合、 创新, 以期形成我校的特色共生课程。 学校课程正尝试以 “共 同”为基石,以“生长”为关键词,形成阅读、活动、实践三条主线,品 德与人文、 语言与阅读、 科学与技术、 艺术与审美、 运动与健康五大板块, 多门共生课程内容。我们希望在共生教育理念的引领下, 通过学校共生课程建设的实践, 建构、 开发具有学校“共生”特色的课程体系, 变革、 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 形成具有共生特质的教育实践形态。与此同时,本研究也在实践变革过程 中,努力丰富、提升共生教育理论。二、核心概念界定(一)共生“共生”本是生物间的一种普遍现象,其生物学本义是指不同种类

4、的生物 生活在一起,结成相互有利的关系。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 “共生”,其主要内涵是指主体间本着尊重多元、 顺应自然、对话生成、和谐发展的价值追求,在共同学习及各种实践活动中, 增进对他者的了解以及对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达到高层次的视界融合, 从而实现“向异质者开放的积极的社会结合方式”。本课题中的共生是指希望全体老师、学生通过平时各类共生课程的点点滴滴浸润,共同生长。(二)共生教育共生教育是促进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共同生存和发展 的教育内容、过程、关系、方式、目标、体制的总和,构建人与自己、人 与社会、人与工具、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共生教育的核心在于

5、构建内部共生与外部共生及其相互间的互利共生教 育关系, 实现教育价值最大化。共生教育, 是对学生进行完整的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和民主政治的教育,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得到过程性 和系统性的培养,成为有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大爱情怀、创造能力、社 会责任、敬畏规则、幸福生活的现代人。(三)共生课程共生课程是一种生命素质与个性潜能交融共生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这一 课程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一个也不能少”的全纳教育思想,奠基每个 学生的素质发展,奠基完整而幸福的品质人生;二是关注差异,让学生在 选择中开发优质潜能, 培养和放飞个性; 三是突出课程的丰富性、 多元性、 适应性、选择性,使每个学生都

6、能在适宜的课程中发展;四是突出课程建 设主体的多元参与、 集群开发和过程性生成, 充分整合融通各级各类课程, 让课程在动态整合与过程发展中丰富生命内涵,提升生命品质。综上所述, “基于共生教育理念的共生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就是以“共 生”为核心哲学思想,开发共生课程,构建共生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促 进生命素质与个性潜能交融共生。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一)关于共生教育目前学界对共生教育的理解尚未达成一致。坂田义教认为共生教育就是教 授人们如何在全球一体化这个大交易圈中生存的教育;李燕博士认为共生 教育就是立足全球共同利益和人类长远利益,以共同性共生理念为核心, 追求和谐发展,谋求人与自然、

7、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共生和 人类的永续生存与发展的教育;张诗亚教授则从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 展新思路的角度说明了共生教育旨在解决两个实际问题。邱关军在共生 教育析中提到:共生教育是一个较为宏大的概念,不同的视角下有不同 的内涵。他对共生概念进行梳理,得出共生意味着在允许异质、差异、竞 争的基础上,走向相互间共同化的利益追求;然后结合已有共生教育的研 究,提出共生教育的简要概念,即共生教育就是在某种共生性的框架之下 培养具有共生性人才的教育,据此生发出共生教育及其研究的框架体系。 Dazhong ZHOU 的O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

8、riculum for Symbiosis Education in Ethnic Regions一文提到:共生教育的理念是 为了实现人与自然、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互动,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发 展也有助于实现共生教育。现有研究还没有对共生教育形成一致性的理解,没有形成固定的研究队伍, 研究范式有待规范, 学术观点缺乏有效的沟通, 共生教育学派还未见雏形。(二)共生课程李敏、杨全印的再造课程:实现学校文化与学校课程的共生中提出: 再造课程是实现学校文化与学校课程共生的选择。要实现学校文化与学校 课程的共生,就要对学校的课程进行再造。从两个方面促进学校文化与学 校课程的共生:一方面,就学校文化而言,

9、要使其显性化、课程化。另一方面,就学校课程而言,新课程的实施为学校课程的个性化提供了很好的 机会。纪成涛的构建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共生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中提到:学 校围绕基础素养体系,对学校课程进行了重构,将学校课程规划设置为人 文课程、科学课程、生命课程、技术课程、艺术课程五个领域,旨在促进 各课程领域的融合,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自主选择课程,让孩子通过课程的 学习,发现学科学习于生活的价值,从而进一步密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 陈小强、张翠彬的“共生型”课程:滋养生命的多彩个性提到:该校在 “激扬潜能,丰茂个性”办学理念指导下,走向了“自上而下”与“自下 而上”的课程改革探索,开启了一条以“素养生长与

10、潜能开发”为核心价 值的共生型课程建设之路。共生型课程的共生包括生生共生、师生共生、 课程共生、学生素质与能力共生。共生型课程包括共生型拓展和共生型活 动两大类共生型校本课程。 共生型课程注重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优化 实施,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潜能,打好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造 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共生型拓展课程植根于学科教学,拓展延伸国家 课程和地方课程,贴近学生生活世界,改变学科本位思想,促进学生综合 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让学生重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能力和个性特长。综上所述,共生课程的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还能有效促进 学生个性化发展, 因此共生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势在必行。

11、 “基于共生教 育理念的共生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就是以 “共生”为核心哲学思想, 构建共生课程体系,完善共生课程教学模式,构建共生课程评价机制,以 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成就更好的自己。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一)理论价值丰富我校办学理念的内涵,聚焦学校特色。探究共生教育有关理论问题, 力图逐步构建学校共生教育的理论体系,拓展学校品牌建设研究的理论视 野。(二)实践价值实践探究共生教育理念下的共生课程开发,构建共生课程体系,完善共生 课程教学模式,构建共生课程评价机制,以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 成就更好的自己。五、课题研究理论依据(一)课程论课程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领

12、域主要涉及学校课程设计、 编制、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的理论与实践,包含学科课程论、综合课程论、 活动课程论。(二)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由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提出。他认为,人的智 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的指标。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架 构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语言、数理逻辑、空间、 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 、自然探索 、存在。人的智能还可以从其 它角度进行分类:记忆力、形象力、抽象力、信仰力、创造力。对于中、 小学生来讲,由于多元智能理论有助老师从学生的智能分布去更了解学生。(三)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是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

13、学、人类学、经济学、政 治学、历史学、法律学、教育学、精神病学及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的 行为的边缘学科。它研究人的行为产生、发展和相互转化的规律,以便预测人的行为和控制人的行为。六、研究目标我们希望在共生教育理念的引领下, 通过学校共生课程建设的实践, 建构、 开发具有学校“共生”特色的课程体系,完善共生课程教学模式,构建共 生课程评价机制,以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成就更好的自己。七、 研究内容(一)实证调查研究常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问题(二)多学 科视野下共生课程体系架构的探索 (三) 共生课程具体实施和管理方法(四) 共生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五)共生课程评价方法(六)共生课程教材的

14、 编写八、研究假设通过共生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将会大大提高课程的实效性,增强学生学习 兴趣和参与性, 让学生张扬个性,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幅提高。 九、 创新之处选题新颖,同时紧紧联系当前时代要求,旨在凸显学生个性化与生态化发 展。十、研究过程和方法(一)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 2018 年 3 月2018 年 6 月,梳理前期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研究,初步拟定研究框架。 2.启动 阶段。 2018 年6 月2018 年 9 月, 完成课题申报、 开题论证、 进行子课题 研究分解并制定研究方案,全面进入课题研究。 3.实施阶段。 2018 年 9 月 2020 年 3 月为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15、 在 “实践反思提高再实 践”的螺旋链中获得深入发展。 4. 总结阶段。 2020 年 3 月2020 年6 月, 梳理、总结、整理成果,终期结题。(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了解学校学生现状,结合查阅文献 资料, 确定研究的内容, 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 2.行动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即把我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课堂教学、课程活动、课程教材编写等都作为我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主阵地,在实际行动中摸索经验。 3. 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积极对自己的研究活动过程加以回顾、反省、总 结,整理相关教育教学案例课例,完成论文总结。课题编号: 5326基于共生教育理念的共生课程的开发与 实践研究学

16、科分类: 基础教育课题类别: 一般课题关键词: 共生教育 课程 开发预期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 年)要求:充分发挥课程在 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在 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 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由此看来,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

17、前教育的重点和根本。另一方面,学校践行共生教育历经四个阶段:2002.52007.7 年针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进行探索;2007.82012.7 针对农民工子女就读进行研究;2012.82016.6 进行全纳教育理念下师生心本发展实践研究;2017.6 至今,进行共生教育理念下的学校品牌建设的实践研究。共生教育是对我校自 2002 年以来开展全纳教育实践研究的深入思考和传承,也是学校历史办学理 念的拓展和延伸。学校以“共生教育”作为核心办学理念,朝着“共同成长 生命至上”的学校愿景迈进,以提 升学生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成就更好的自己”为主旨,对学科课程以外的课程进行梳理、整合、创新,以 期形成我

18、校的特色共生课程。学校课程正尝试以“共同”为基石,以“生长”为关键词,形成阅读、活动、实 践三条主线,品德与人文、语言与阅读、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运动与健康五大板块,多门共生课程 内容。我们希望在共生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学校共生课程建设的实践,建构、开发具有学校“共生”特 色的课程体系,变革、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具有共生特质的教育实践形态。与此同时,本研究 也在实践变革过程中,努力丰富、提升共生教育理论。二、课题界定(一)共生“共生”本是生物间的一种普遍现象,其生物学本义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结成相互有利 的关系。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共生”,其主要内涵是指主体间本着尊重多

19、元、顺应自然、对话生成、和谐发 展的价值追求,在共同学习及各种实践活动中,增进对他者的了解以及对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达到高层 次的视界融合,从而实现“向异质者开放的积极的社会结合方式”。本课题中的共生是指希望全体老师、学生通过平时各类共生课程的点点滴滴浸润,共同生长。(二)共生教育共生教育是促进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共同生存和发展的教育内容、过程、关 系、方式、目标、体制的总和,构建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工具、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促进人 的自由全面发展。共生教育的核心在于构建内部共生与外部共生及其相互间的互利共生教育关系,实现教 育价值最大化。共生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完整的人

20、文教育、科学教育和民主政治的教育,使学生知识、能力、情 感、价值得到过程性和系统性的培养,成为有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大爱情怀、创造能力、社会责任、敬 畏规则、幸福生活的现代人。(三)共生课程共生课程是一种生命素质与个性潜能交融共生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这一课程的基本原则:一是坚 持“一个也不能少”的全纳教育思想,奠基每个学生的素质发展,奠基完整而幸福的品质人生;二是关注差 异,让学生在选择中开发优质潜能,培养和放飞个性;三是突出课程的丰富性、多元性、适应性、选择 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宜的课程中发展;四是突出课程建设主体的多元参与、集群开发和过程性生成, 充分整合融通各级各类课程,让课程在动态整

21、合与过程发展中丰富生命内涵,提升生命品质。综上所述, “基于共生教育理念的共生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就是以“共生”为核心哲学思想,开发 共生课程,构建共生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促进生命素质与个性潜能交融共生。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一)关于共生教育目前学界对共生教育的理解尚未达成一致。坂田义教认为共生教育就是教授人们如何在全球一体化 这个大交易圈中生存的教育;李燕博士认为共生教育就是立足全球共同利益和人类长远利益,以共同性共 生理念为核心,追求和谐发展,谋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共生和人类的永续生存 与发展的教育;张诗亚教授则从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新思路的角度说明了共生教

22、育旨在解决两个实 际问题。邱关军在共生教育析中提到:共生教育是一个较为宏大的概念,不同的视角下有不同的内 涵。他对共生概念进行梳理,得出共生意味着在允许异质、差异、竞争的基础上,走向相互间共同化的利 益追求;然后结合已有共生教育的研究,提出共生教育的简要概念,即共生教育就是在某种共生性的框架 之下培养具有共生性人才的教育,据此生发出共生教育及其研究的框架体系。Dazhong ZHOU 的O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for Symbiosis Education in Ethnic Regions一文提到:共生教育的理念是为了实现人

23、与自然、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互动,民族地 区校本课程的发展也有助于实现共生教育。现有研究还没有对共生教育形成一致性的理解,没有形成固定的研究队伍,研究范式有待规范,学 术观点缺乏有效的沟通,共生教育学派还未见雏形。(二)共生课程李敏、杨全印的再造课程:实现学校文化与学校课程的共生中提出:再造课程是实现学校文化 与学校课程共生的选择。要实现学校文化与学校课程的共生,就要对学校的课程进行再造。从两个方面促 进学校文化与学校课程的共生:一方面,就学校文化而言,要使其显性化、课程化。另一方面,就学校课 程而言,新课程的实施为学校课程的个性化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纪成涛的构建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共生课程的研究

24、与实践中提到:学校围绕基础素养体系,对 学校课程进行了重构,将学校课程规划设置为人文课程、科学课程、生命课程、技术课程、艺术课程五个 领域,旨在促进各课程领域的融合,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自主选择课程,让孩子通过课程的学习,发现学科 学习于生活的价值,从而进一步密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陈小强、张翠彬的“共生型”课程:滋养生命的多彩个性提到:该校在“激扬潜能,丰茂个性”办学 理念指导下,走向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课程改革探索,开启了一条以“素养生长与潜能开发”为核心 价值的共生型课程建设之路。共生型课程的共生包括生生共生、师生共生、课程共生、学生素质与能力共 生。共生型课程包括共生型拓展和共生型

25、活动两大类共生型校本课程。 共生型课程注重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优化实施,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潜能,打好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基 础。共生型拓展课程植根于学科教学,拓展延伸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贴近学生生活世界,改变学科本位 思想,促进学生综合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让学生重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能力和个性特长。综上所述,共生课程的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还能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共 生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势在必行。 “基于共生教育理念的共生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就是以“共生”为 核心哲学思想,构建共生课程体系,完善共生课程教学模式,构建共生课程评价机制,以期培养学生

26、核心 素养,让学生成就更好的自己。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一)理论价值丰富我校办学理念的内涵,聚焦学校特色。探究共生教育有关理论问题,力图逐步构建学校共生教 育的理论体系,拓展学校品牌建设研究的理论视野。(二)实践价值实践探究共生教育理念下的共生课程开发,构建共生课程体系,完善共生课程教学模式,构建共生 课程评价机制,以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成就更好的自己。五、课题研究目标我们希望在共生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学校共生课程建设的实践,建构、开发具有学校“共生”特 色的课程体系,完善共生课程教学模式,构建共生课程评价机制,以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成就更 好的自己。六、课题研究内容(一)共生

27、课程的内涵解读围绕共生教育理念,解读共生课程的个性化与生态化内涵。(二)全方面分析调查研究学生、家长、老师、学校环境等情况。通过调查等方式了解共生课程开发的条件。(三)多学科视野下共生课程体系架构的探索探索共生课程理念、目标、架构等,构建较全面的课程体系。(四)共生课程体系开发通过行动研究法等探究共生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内容、开发途径、策略分析等(五)共生课程的评价研究共生课程的学业评价、教师评价和课程评价等。七、课题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一)课题研究重点探究和构建共生课程具体实施和管理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性,让学生张扬个性,促进学 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幅提高。(二)创新之处研究视角紧紧联

28、系当前时代要求,围绕共生教育开发和实践共生课程,旨在凸显学生个性化与生态 化发展。八、研究思路本课题研究依据共生教育理念,首先查阅大量文献,掌握国内外关于共生教育和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研究概况,确定研究课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设计课题研究方案,修订、论证研究方案,制定切实可 行的研究计划。其次,进行课题组建设。把课题组成员分为若干小组,分别从多个方面着力实践、着力探索。各子 课题研究小组确立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具体研究方法,进入具体的研究过程。最后,课题组整理实 验数据和资料,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整理优秀教学设计、课例、案例系列,做好实验的教科研论文成果 汇编,完成研究报告。九、研究方法与

29、实施步骤(一)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方法。了解学校学生现状,结合查阅文献资料,确定研究的内容,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和事实 依据。2.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即把我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课堂教学、课程活动、课程教材编写等都 作为我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主阵地,在实际行动中摸索经验。3.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积极对自己的研究活动过程加以回顾、反省、总结,整理相关教育教学 案例课例,完成论文总结。(二)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 2019 年 3 月2019 年 6 月,梳理前期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研究,初步拟定研究框 架。2.启动阶段。 2019 年 6 月2019 年 9 月,完成课题申报、开题论证、进行子课题研

30、究分解并制定 研究方案,全面进入课题研究。3.实施阶段。 2019 年 9 月2021 年 3 月为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在“实践反思提高再实 践”的螺旋链中获得深入发展。4.总结阶段。 2021 年 3 月2021 年 6 月,梳理、总结、整理成果,终期结题。(三)预期成果形式1. 基于共生教育理念的共生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研究报告一篇。2. 基于共生教育理念的共生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论文一篇。3. 共生教育校刊我们若干期。4. 共生课程相关教材若干本。5. 共生课程活动集锦音视频资源。6. 共生课程论文成果集一本。主要参加者学术背景课题负责人: XXX,学校校长,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本科学历,

31、小学高级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 人。武汉市重点课题鼓励学生表现,培养创新精神、湖北省重点课题小学生创造性表现能力的培 养,她全程参与了研究过程中,进行了各种有效的实验。十二五期间,她又参与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负责其子课题研究过程。在随后的研究中,她撰写的 语文教学案例在新课程与有效课堂教学征文评比中获得全国一等奖;撰写的论文也被选入全国教育科学十 一五课题成果书籍中发表。科研能力强,作为学校校长,有足够的能力和时间支持来完成课题研究。本课题组主要研究成员分管部门教育教学活动,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曾参加过省“十二五”课题研究 工作。长期实践在教育的一线,具

32、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且有部分成员兼有教学行政管理事务,其日常分管工作与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密切相关,其中有两人是洪山区学科带头人,有两人是区优秀青年教 师,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和一定的研究水平,能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及核心观点专著共生教育认为: “共生教育,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得到过程性和系统性的培养” 等观点。专著语文,为共生而教提出: “共生语文学堂,旨在培养学生臻于品炼,优学致用,推崇生命至 上,共同成长。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把文本融入生命,让生命充满成长的气息。 ” 等观点。主要参考文献1邱关军 . 共生教育析J.教育导刊, 2018-08-0

33、12魏明,郝理想 . 共生理念在学校德育中的运用 J.考试周刊, 2009-01-31 3季银泉 .共生:教育管理的新理念D.南通大学学报, 2005. 4陈小强,张翠彬 .“共生型”课程:滋养生命的多彩个性 J.教育科学论坛, 2018. 5纪成涛 .构建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共生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学研究, 2017. 6李敏、杨全印 .再造课程:实现学校文化与学校课程的共生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7Dazhong ZHOU.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for Symbiosis Education in Ethnic RegionsJ.Studies in Sociology of Science, 2014.课题编号: 75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