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3会计继续教育.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821039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会计继续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会计继续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会计继续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3会计继续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本页为著作的封面,下载以后可以删除本页!【最新资料 Word版 可自由编辑!】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1、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12月5日财政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公布,自( 2013 )7月1日起施行2、现修订后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 73号 )通过3、因有会计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所列违法情形,被依法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自被吊销之日起(5年)以内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4、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考试合格标准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和公布5、会计从业资格各考试科目应当(一次性通过

2、)6、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人员参加继续教育采取(学分制)管理制度。持证人员继续教育相关规定由财政部另行制定。7、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舞弊的,(2年)内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由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取消其考试成绩,已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由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撤销其会计从业资格。8、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循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9、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目前尚在从事会计工作的,经本人申请并提供单位证明等相关材料,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核实无误后,发给会计从业资格证书。10、持证人员应当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到期前(6

3、个月)内,填写定期换证登记表,持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到所属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换证手续。二、判断题1、单位不得任用(聘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2、因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3、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实行无纸化考试,无纸化考试题库由财政部统一组织建设。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管理相关规定由财政部另行制定。()4、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持本人有效身份

4、证件原件,在规定的期限内,到指定的地点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5、单位应当鼓励和支持持证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保证学习时间,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6、持证人员应当妥善保管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如有遗失,持证人员应当在履行公告程序后,填写补发申请表,持有关证明材料,向所属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申请补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7、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将检举人姓名和检举材料转给被检举单位或个人,或者将应当保密的检举信息对外泄露的,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8、本办法施行之日前已被聘任为高级会计师或者从事会计工作满20年,且年满50

5、周岁、目前尚在从事会计工作的,经本人申请并提供单位证明等相关材料,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核实无误后,发给会计从业资格证书。()9、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有权检举,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当及时核实、处理,并为检举人保密。()10、持证人员以欺骗、贿赂、舞弊等不正当手段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当撤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货币与金融基础知识1. 代表金属实物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成金属实物货币的货币形态是(代用货币)。2. 典型的代用货币是( 银行券)。3. 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权一般集中于( 中央银行)。4. 由国家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的货币是( 信用货币

6、)。5.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单位货币的法定含金量被作为( 货币的价格标准)。6. 货币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是指货币的( 无限法偿)。7. 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权主要集中于( 中央银行)。8. 我国的人民币制度属于( 纸币本位制)。9. 信用是一种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其条件是( 偿还和付息)。10. 某建材超市允许个人购买建材时分l2个月付清款项,这种信用形式为( 消费信用)。11. 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 )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2. 人民币汇率使用的标价方法是( 直接标价法)。13. 在用于衡量国际收支状况的局部差额中,反映实际资源跨国转移状况的是( 经常差额)14.从重要性来

7、看,国际储备的管理实质上是(外汇储备 )的管理。15.在当代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机构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二、判断题1. 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产生的,是价值形式发展和商品生产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2.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的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的现代形态。()3. 银本位制以白银为本位货币材料,有银两本位和银币本位之分。()4. 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为人民币、港币、澳门元“一国三币”的货币制度。()5. 信用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和大量剩余产品的出现。()6. 商业银行是经营完全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它是金

8、融机构体系中最为核心的部分。()7. 平均利润率是决定利率水平的基本因素。()8.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取直接标价法,人民币汇率采取的就是直接标价法。()9. 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出口大于进口,收入大于支出,外币贬值,本币升值。()10.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价实行一定程度的管理。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开市之初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11.国家可以通过银行来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流通,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12.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材料。()13.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为人民币、港币、澳门元“一国三币”的货币制度。()14.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是债权与债务

9、关系的统一。()15.购买力平价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金融内控1. 银行内部控制是银行的一种(自律)行为。2. 银行内部制度建设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完整、系统的有(内控制度之间相互制约作用强)。3. 下列不属于对内控制度认识上存在误区的是(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4. 发挥内部检查职能作用,要以常规检查为主转向(突击检查)为主。5. 内控制度由业务管理部门统一设计、评价、(修订)。6. 下列不属于审计局限在专项审计和突出检查的是(审查频度高)。7.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应首要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和监事会)。8. 完善监督核查制度时,内部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稽核审计)。9 商

10、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贯彻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原则。10.审计师向银行高级管理层通报审计结果,需采用专门的文书是(致管理层函)。11.在美国花旗银行的组织结构中,(董事会)是全行的最高权力机构。12.贷款管理模式中,最为主要的是(信贷授权审批制)。13.银行业监管机构统一颁布了详细的规定,用于(减少)风险。14.德国商业银行发放超过10%的贷款必须经过银行(所有管理人员)的批准。15.(贷款检查)部门必须在贷款发放之后定期对信贷业务进行同业比较检查,检查结果必须向董事会汇报。二、判断题1.银行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要遵循“重制度建设,轻制度执行”的方针。(X)2.银行自行开发或购买软件,必须

11、经过严格审核、测试、评价,才能投入使用。()3.风险评估是风险控制的基础和前提。()4.银行内控系统是个再设计再执行再评价再改进,到设计执行评价改进的不断循环的过程。(X)5.坚持进行股份制改革,并逐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股改是国有商业银行治理改革的必由之路。()6.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对建设、实施和运行结果而与其他项目一同开展调查、测试、分析和评估等系统性的活动。(X)7.内部控制测试是对初步评价过程的校验。(X)8.内部控制测试一般在银行会计年度终了之前进行。()9.业务部门要定期把该系统测算出的可能风险与市场数字进行核对。()10.中银香港每年对内部监控系统进行检讨,有关检讨结果无须向稽核委员会及董事会报告。(X)11.从风险评估来看风险评估是风险控制的基础和前提,是全面、准确、及时的了解和把握银行风险的内控要素。()12.内部控制环境包括高级管理层责任、组织结构、内部控制政策与机制、人力资源内部控制文化等方面的内容。()13.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外部监管部门或上级管理部门了解被评价机构的经营及内部控制管理情况。()14.在美国商业银行的董事会中,外部董事一般占有重要地位。()15.风险控制人员要与一线交易人员分开,头寸权限要由管理人员授予,交易产生的风险要及时得到监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经济类职称考试评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