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研究课题综述.pdf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820856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9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研究课题综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研究课题综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研究课题综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研究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研究课题综述课题综述【摘要】双减背景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发布,课程评价对新课程的实施起着更重要的导向和监控作用。评价的目的,评价的方式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实施。多少年来,我们习惯于“一纸试卷定乾坤”的传统评价方式。于是出现了学校用分数衡量老师,老师为分数体罚学生,为分数让学生死记硬背,将学生的发展异化为单纯的分数的怪现象,这种评价体制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长期以来的教育评价体制限制了新型人才发展的空间和环境。这种评价方式极大地限制了青少年的个性化发展。从而也阻碍了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力的发展,教

2、育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转变观念,首当其冲就要改变对教育主体学生的评价方式。【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一、提出背景“双减”是一场教育的重大转型,“减负”是为了“增效”,这是一次革命性的教育大变革,是要重构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教学模式。“双减”的目的,不仅仅是简单为了替学生减负,而是要让教育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生成与身心健康的发展。减的是无效低能的题海训练,要变革.的是被动低效,延时加量的课堂教学。“双减”的最终目的,仍然是要不断提升我们的教育质量,而不是降低我们的教育标准。只是这一质量不是通过加班加点、补课延时,以牺牲师生家长的身心健康,单纯地

3、去追求“考试成绩”的那种单面分数指标,只有能全方位衡量孩子成长发展的各项重要指标,才是真正的教育绿色质量。可要追求这一绿色质量,要从最基本的日常教育单元着手,每天师生共享共生的课堂,才是“双减”能否真正落地的关健之处。“双减”是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自我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个体发展的选择与尝试,改被动式的“管、卡、压”到主动式的自我认知和自主发展。教师的教,要从原有简单的知识传授过渡到“赋能驱动”,学生学习的动能,由外在“考试”的压力转化成探索发现自我与世界的内驱力。“双减”给老师、家长的挑战,实际上是从以前过度依赖“时间维度变量”转型为更注重教育教学的内涵发展,让教与学的双主体都能聚焦自身内在素

4、养的提升,以确保真正的绿色育人质量。语文作业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辽宁省对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作出“五严规定”,丹东市教育局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条禁令”,这无疑为语文作业的设计提出更高2.层次的要求。提到语文作业,几乎没有学生不感到头疼的,也几乎没有教师不感到繁琐的。经常听到有些老师说:“就这么点作业,他就是不写。”也有学生说:“字词都抄了那么多遍了,我都会默了,怎么还是字词?”是啊,为什么学生不愿写,他们究竟喜欢做什么样的作业?为什么总是这些重复的机械性作业?这就是我今天提出研究课题的出发点。语文创新性作业的设计是以实践论的思想、心理学

5、、教育学的原理为基本理论的,强调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全程参与和全力体验,它是以对生命的关怀为本,以对知识、生活的体验、智慧的开启为目标的。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使教师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作业的设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有利于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有利于学生作业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经验的激活、丰富与提升;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与运用;有利于学生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的完善;有利于学生情感的丰富、细腻和纯化;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改变与完善;有利于学生学习技能的想成、熟练和巩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终生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对课堂教学的

6、设计也是有益的补充,介于此,我欲开展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以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愿语文实践性作业与同学们一起快乐成长。3.二、研究要点小学语文创新性作业:是在语文作业领域中融入新课程理念,在对文本资源作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围绕“教学的三维目标”,密切联系学生生活,设计生动活泼、充满智慧与情趣的实践性作业。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和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文能力为目标,所构建的新型作业形式。1、个性化:顾名思义,就是非一般大众化的东西。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增加独特、另类、拥有自己特质的需要,独具一格,别开生面

7、的一种说法。打造一种与众不同的效果。个性化教育理念倡导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与素质教育相辅相成的科学教育观念。本课题研究的是作业设计和作业评价的个性化,突出学生的个性化,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2、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其研究对于教学实践的深化和教学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作业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作业的设计应努力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本课题着眼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致力于个性化、活动性、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以期达到培养学4.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8、3、意义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知识基础、个性特长、兴趣爱好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方方面面的差异,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不仅要研究和改革课堂教学,还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来精心设计作业,

9、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如何使语文课外作业走出反复操练的泥沼,让它飞扬学生的个性,实现“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最优发展”的教育目标。三、创新性作业1引导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即设计绘画式作业。2根据学生喜好新事物的特点,选择学生关注的热点5.问题。这也体现了作业的趣味性、开放性。例如,我们每学期都要求写小作文,男同学的兴趣多集中在“体育方面”,就让男同学写我喜爱的体育明星;女同学的兴趣多集中“电视上”,就让女同学写观后感或对剧中人物进行点评;让低段学生说说或写我喜欢看喜洋洋和灰太狼到了高年

10、级,比如我就发现我们班学生对手机着迷时,就让他们“创作手机短信”;有时女生们又喜欢手工制作,让他们写 幸运星的叠法 我会折千纸鹤 手指偶真好玩 3在课堂教学中,给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角色去模仿、体验情境。引导学生续编故事、演课本剧等形式的作业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学完天游峰的扫路人我让学生演一演 30 年后重遇扫路人的情景,并写下他们的对话,学生兴趣很高。4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分层次布置作业。首先,我认为可以将作业分为三类:必做题(必须做的基础知识题)选做题(根据自己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做)自设题(魏书生说自设题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能

11、力和个性,而且有利于创新)这种“自助餐”式的弹性作业,满足了不同层面的学生的需要,真正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发展”的目标。5根据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设计延伸性的作业,体6.现作业的开放性。这其中包括迁移性的练笔再造课文。比如教古诗山行一课时,诗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布置了作业:A、画出枫林在你脑中的样子。B、将你脑海中的枫林倾泻于笔端。再比如:学完古诗后的抄写,设计为:“用你最喜欢的形式来书写这首诗”。除了做每天不同的活动作业外,还有每天都必须完成的固定作业课外阅读。每周星期一到星期天,每天固定读课外书 20 分钟。6利用节假日布置实践性作业,做到作业的开放性。如“国庆节”

12、前,学生以“祖国,我爱您”为主题,自行设计和完成作业,结果学生设计的内容很丰富。本学期的母亲节,让学生搜集母爱方面的知识点,学生搜集了诗歌、名言等等,做的作业很有个性。7、个性化评价:作业评价要有激励性、启发性、多元性、艺术性等特点,才能让作业评价走向有效。研究过程中我发现,如果老师善用有创意的评价,将会使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大幅提升。我在网上学习了别人一些有经验的做法。比如:有趣的图案评价法,这更适合低年段的学生,可以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图案来代替传统的“”和“”,让评价更具人文性。如“大拇指、笑脸、五星”代表优秀;“哭脸、三角、小辣椒、大问号”等代表不足。一个“”不能向学生传递多少温情,但一个“”却可以带给学生不少冷漠。我们要允许孩子的7.作业有错误,可以在错的地方打上直角三角形,待订正完了,加一笔,变成小旗子的形状;或者在错误处画圆圈,订正完后,加一笔便成了笑脸。这样有趣的评价,不仅使学生乐于订正,养成改错的好习惯,还会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信心。这种方法我更多的是用在对我班孩子的听写作业上。还有“期待式评语评价”、“肯定式评语评价”、自评、互评等等。参考文献(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董菊初,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北京:语文出版社(3)杨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郭思乐,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导引。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