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
HP Quality Center
测试管理工具
使用手册
文 档 编 号
保 密 等 级
作 者
张永峰
最后修改日期
审 核 人
最后审批日期
批 准 人
最后批准日期
可修改
修订记录
日期
版本
修订说明
修订人
2010-12-20
V0.1
初稿
张永峰
2010-12-31
V1.0
修订
张永峰
2011-1-19
V1.1
审核后修订
张永峰
2011-1-26
V2.0
模板项目定制后修改
张永峰
2011-2-17
V2.1
添加访问地址及登录出错问题
张永峰
目 录
1 概述 1
1.1 背景 1
1.2 目的 1
1.3 预期读者 1
2 用户组及权限 1
2.1 用户组 1
2.2 组权限 2
3 使用指南 2
3.1 “需求” 2
3.1.1 需求编写 2
3.1.2 常用操作 3
3.2 “测试计划” 11
3.2.1 案例编写 11
3.2.2 常用操作 12
3.3 “测试实验室” 16
3.3.1 测试执行 16
3.3.2 常用操作 17
3.4 “缺陷” 19
3.4.1 提交缺陷 19
3.4.2 常用操作 20
1 概述
1.1 背景
目前的使用的testlink在编写用例时候比较麻烦,不能够迅速的编写用例,只有使用xml’格式才可以导入到testlink中,或者使用excel 格式,但是其中excel也必须加入编码才能够导入进入,客观上增加了软件测试工程师编写用例的难度。
其次testlink 只能对用例进行管理,产生的bug 必须再一次通过bug管理系统提交,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时间。
使用的测试管理工具是HP Quality Center 10.0(以下简称QC),QC是Mercury Interactive公司推出的基于WEB的测试管理工具。QC能够帮助你组织和管理软件测试过程的每个阶段,包括测试需求管理、测试计划、测试案例测试、测试执行和缺陷跟踪。
1.2 目的
为了指导QC用户更好的使用QC进行日常工作,特编写本文档。
1.3 预期读者
本文档预期读者为:QC普通用户。
2 用户组及权限
2.1 用户组
QC中的用户包括项目管理员及普通用户,普通用户分为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业务人员和其它人员,各种人员职责如下表所示:
角色
说明
开发人员
项目组中的软件设计及编码人员
测试人员
项目组中的测试人员
业务人员
业务测试人员
其它人员
质量管理处人员;QA人员
注:一个用户可以拥有多个角色,例如,项目开发者做软件编码时属于开发人员范畴,做技术测试时属于测试人员范畴。
2.2 组权限
组件 角色
开发人员
测试人员
业务人员
其它人员
需求
增
×
√
√
×
删
×
×
×
×
改
×
√
√
×
读
√
√
√
√
测试
计划
增
×
√
√
×
删
×
×
×
×
改
×
√
√
×
读
√
√
√
√
测试
实验室
增
×
√
√
×
删
×
×
×
×
改
×
√
√
×
读
√
√
√
√
缺陷
增
√
√
√
√
删
×
×
×
×
改
√
√
√
×
读
√
√
√
√
注:“删除”权限,只有项目管理员具有,需要删除操作时可找项目管理员进行。
3 使用指南
3.1 “需求”
3.1.1 需求编写
在“技术测试、系统测试、业务测试“目录下,按照《 测试资产库管理》中“需求结构树”建立需求树型结构。新需求建立在相应目录下,现有的项目需求可移至相应目录下(可通过拖拽、剪切粘贴形式)。
点击“”或点击菜单“【需求】-》【新建需求】”,在弹出的“新建需求”对话框中输入必填项“需求名称”、“需求类型”以及其他必要信息,点击【确定】。
注意:除了必填项之外,各个项目要求“创建日期和作者”必须填写以便质量管理处进行相关统计。新建需求时默认创建日期为当日、作者为登录用户。
3.1.2 常用操作
3.1.2.1 “需求”视图方式
QC中需求有四种视图方式“需求树、需求详细信息、需求网络、范围分析”。视图方式切换可通过菜单“视图”实现。
QC中默认视图方式为需求树;“需求详细信息”视图使用较多,可进行需求与案例、缺陷关联;“范围分析”视图侧重于需求覆盖范围分析(需求对应案例的覆盖程度、案例的执行情况),见下图。
3.1.2.2 需求与测试案例的关联
测试案例和需求编写完成后,需要进行手动关联,以便进行需求覆盖分析。在“需求”里,视图方式为“需求详细信息”时,点击“测试范围”,在右侧“测试计划”树中选择对应的测试案例,双击即可,如下图所示:
3.1.2.3 “需求”统计
QC中可以以图表形式对“需求”信息进行统计,显示结果如下图所示:
点击“分析”-》“图”,选择“图向导”或“需求摘要……”生成统计图。
l 选择“图向导”时,可筛选条件,选择分组方式等,生产的统计图形式多样。
l 选择“需求摘要……”等四种图表方式时,生成的图表格式固定,不能筛选条件及分组方式。
“需求概要-按‘优先级’分组”等四种方式生成的图表,不能选择分组,点击后直接生成图表。可以选择“饼形图”、“条形图”、“数据网络”形式显示结果(下图为默认的条形图)。
“向导图“生成图表方式多样,可选择分组方式等配置项,操作过程如下:
点击“分析”-》“图”-》“图向导”,选择“图类型”。
点击【下一步】
点击【下一步】,筛选条件后点击【下一步】。
选项“图属性”点击【下一步】。
点击【下一步】。
输入“图名称”,选择目标文件夹,点击【Finish】。
可以选择“饼形图”、“条形图”、“数据网络”格式图表显示结果(下图为默认的条形图)。
3.1.2.4 “需求”的导出
QC中需求的导出可通过2种方式实现,一种是“文档生成器“,一种是”分析、报告“。
l “文档生成器“导出需求。
在“需求“组件中,点击菜单“工具”-》“文档生成器”,勾选“需求”。
点击“需求”,对导出“格式、条件等”进行筛选。
点击“整个文档”,选择保存路径后即可生产需求报告。
l “分析、报告”导出需求。
在“需求”组件中,点击菜单“分析”-》“报告”,选择一种导出报告形式。
点击一种形式的报告类型后,弹出如下对话框,点击【保存】,即可生成需求报告。可导出的后缀为html\htm\mht\txt的文件格式。
3.2 “测试计划”
3.2.1 案例编写
n 编写案例:在技术测试、系统测试、业务测试目录下,按照《 测试管理资产库》中“测试案例结构树”要求,建立树型结构,点击“”或右键点击文件夹选择“新建”,输入“测试名称”等必要字段,点击【确定】。
注意:除了必填项之外,各个项目要求“创建日期和设计者”必须填写,以便质量管理处进行相关统计。新建需求时默认创建日期为当日、设计者为登录用户,案例类型必须选择正、反案例。
“设计步骤”,点击【设计步骤】,可查看,新建、编辑、删除设计步骤,如下图:
点击“”,输入“步骤名称”等项,点击【确定】,新建测试步骤。
3.2.2 常用操作
3.2.2.1 测试案例与需求的关联
案例和需求独立时,需手动进行关联(在需求组件中已进行关联的此处不需要再进行关联)。在“测试计划”里,选择要关联的测试案例,点击【需求覆盖】-【选择需求】,在右侧结构树中选择对应需求,双击即可。
3.2.2.2 案例与缺陷的关联
在“缺陷”组件中提交的缺陷,没有进行和案例的直接关联,需要手工进行关联。在“测试计划”组件中,选择要的“案例”,点击“连接的缺陷”。
点击“”连接已有缺陷,“按照ID”或“选择”,进行缺陷的链接。
3.2.2.3 “案例”统计
QC可对测试案例进行统计,以图表形式显示,如下图所示:
同需求,测试案例也可以以“图向导”或“测试概要……”两种形式生成统计图。
操作步骤和方法基本一致,不再赘述。
3.2.2.4 “案例”导出
测试案例的导出也可以通过“文档生成器”和“分析、报告”两种方式实现。
l 在“测试计划”组件中,点击菜单“工具”-》“文档生成器”,勾选“测试计划、主题树、主题测试”,筛选“条件、格式”,点击“整个文档”,即可生成word格式测试报告。
l 点击“分析”-》“报告”,选择一种报告,点击“保存”后即可生成测试报告。
3.3 “测试实验室”
3.3.1 测试执行
针对维护类项目,可以按照月份进行设计测试执行结构树;针对新建类项目,可以按照模块进行设计测试执行结构数(参考《 测试管理资产库》)。目录下建立测试执行的最小单位测试集,并将测试集与测试案例进行关联。
点击“运行”-》“开始运行”,执行测试案例。当测试案例通过时,更改状态为“Passed”;当测试案例未通过时,更改状态为“Failed”,同时点击“”提交相应缺陷。
注:在此处提交的缺陷,会将缺陷与测试案例直接关联,不需要手动关联。推荐以这种方式提交缺陷。
3.3.2 常用操作
3.3.2.1 测试执行情况统计
测试案例执行结果可以以2种方式生成图表,一种是“概要、进度图”,一种是“图向导”。
l 点击菜单“分析”-》“图”,“概要-当前测试集”,生成下图。
l 点击菜单“分析”-》“图”-》“图向导”,图向导查看过程与需求、测试案例相同。
3.3.2.2 “测试执行结果”导出
测试执行结果也可以通过“文档生成器”和“分析、报告”两种方式实现。
l 在“测试实验室”组件中,点击菜单“工具”-》“文档生成器”,勾选“测试实验室、测试集、测试、运行”,筛选“条件、格式”,点击“整个文档”,即可生成word格式测试执行报告。
l 点击“分析”-》“报告”,选择一种报告,点击“保存”后即可生成测试执行报告。
3.4 “缺陷”
3.4.1 提交缺陷
提交缺陷尽量在“测试实验室”中进行,参看3.3.1。若在“缺陷”组件中提交缺陷,需要进行手工连接,参看3.2.2,将缺陷与案例进行连接。
点击“”,新建缺陷。
“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业务人员、项目管理员、其他人员”在“添加缺陷”中的可见字段为“缺陷状态、严重程度、所属模块、检测于版本、缺陷来源、发现活动、补救阶段、检测者、检测日期、优先级、可重现、分配给、摘要、描述、EAPS_ID、项目”,其中“缺陷来源、EAPS_ID、优先级、可重新、项目、描述”为非必填项、其他为必填项。
3.4.2 常用操作
3.4.2.1 修改缺陷
选择要更改的缺陷,双击后打开“缺陷详细信息”界面,更改缺陷信息,点击“确定”后缺陷可修改成功。
缺陷的处理流程,可参考体系规范文档《 测试缺陷管理.doc》中§3.2管理流程。
项目中具体的开发、测试(业务)人员缺陷流程操作权限见下表:
开发人员
测试人员(业务人员)
新建→已修正
新建→丢弃
新建→驳回
驳回→丢弃
新建→遗留
驳回→重新打开
重新打开→已修正
已修正→丢弃
重新打开→驳回
已修正→已关闭
重新打开→遗留
重新打开→丢弃
重新打开→关闭
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业务人员、项目管理员、其他人员”在缺陷详细信息中的可见字段为“缺陷状态、严重程度、所属模块、检测于版本、缺陷来源、发现活动、补救阶段、检测者、检测日期、优先级、可重现、分配给、摘要、描述、项目、EAPS_ID”。
A. 修改“缺陷状态”为“已修正”时,“修复日期”可见、必填,否则不可见、非必填,“缺陷来源”由“可见、非必填”置为“可见、必填”。
B. 修改“缺陷状态”为“丢弃”时,“丢弃原因”可见、必填,否则不可见、非必填。
C. 修改“缺陷状态”为“已关闭”时,“关闭日期”可见、必填,否则不可见、非必填。
3.4.2.2 筛选器等操作
l 缺陷显示列较多时,想只查看关心的列,可通过“可见列”进行显示与隐藏,点击工具“”进行设置,以后每次登录默认显示该设置。
l 想要查看某些特定条件的缺陷时,可通过“筛选器”实现,点击工具“”,选择条件即可。
l 若想以分组方式查看缺陷,在“筛选器”中点击组,选择分组方式即可。下图以“所属模块”分组。
l QC默认缺陷以ID排序,若想以某种方式排序,在“筛选器”中点击“查看顺序”,选择某一“字段”排序。下图以“缺陷严重程度排序”。
3.4.2.3 缺陷情况统计
缺陷统计可以以2种方式生成图表。一种是“概要、进度、生命期、趋势”,一种是“图向导”,如下图:
缺陷统计图如下所示,操作过程、方法与需求、案例相似,不再赘述。
3.4.2.4 导出缺陷
缺陷的导出一般以下述方法导出excel格式:点击菜单“缺陷”—》“导出”—》“全部”或“选定”,选择保存路径后,点击“确定”即可导出缺陷。
另外,“文档生成器”与“分析、报告”也可导出缺陷,一般较少使用。
4 QC访问地址
QC10.0使用下列地址访问:
5 QC常见登录出错问题
A. 首次使用QC10.0时,可能会报错如下:
解决办法:用360清空痕迹及记录,重新打开IE可使用。
B. “capicom.dll”错误,报错如下
解决办法:打开QC首页,点击“插件页”,下载安装客户端,默认路径安装客户端后,在dos里输入下列命令: Regsvr32 C:\Program FILES\hp\Quality Client side\capicom.dll,注册“capicom.dll”。
C. 有项目人员报错如下:
解决办法:可到网站下载window installer3.1安装后,重新加载插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