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年级_九年级_班级_小组_姓名_学号_学科_化学_主编伍玉刚_ 授课人_ 课 型新授课_课时_1课时_【学习目标】1.掌握一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2.知道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学习重点】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化学性质)。【学习过程】【活动一】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阅读教材P121,完成下列问题:一氧化碳是一种 色、 气味的 ,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活动二】合作探究学习:1.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毒性:一氧化碳 性,一氧化碳易与 结合,使人体缺氧而中毒。 试总结: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有哪些?(2)可燃性:一氧化碳燃烧产生 色火焰;化学方程式
2、为 。因此,可做燃料。思考:一氧化碳点燃前,是否要验纯?(3)还原性:一氧化碳和木炭一样具有 ,能使氧化铜还原成 ,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因此可用于冶金工业。【活动三】(一)课时达标训练1.有人用炉火取暖,为防止煤气中毒,在火炉上放一盆水,这样做行吗?为什么?2.选择氧气、一氧化碳、干冰、二氧化碳填空(填化学式)。烟气中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舞台常出现云雾缭绕的场景;产生该场景的物质是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 ,释放的是 ;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的是 。 3. 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物质除尼古丁
3、和煤焦油外,还有一种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D氮气4.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下列说法中不属于一氧化碳性质的是( )A煤气有可燃性B煤气有还原性 C煤气有特殊气味D煤气有毒5.要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可采用的最好措施为( )A.点火燃烧 B.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C.通入石灰水中 D.通入石蕊试液中6.(选做题)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_;你的改进方法是 . (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
4、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二)中考链接7(2016武汉)已知碳酸亚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加热,则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炼铁过程,并测定某样品中碳酸亚铁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实验过程中,先打开K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A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后,停止加热,待装置A冷却到室温后关闭K,实验测得装置A中固体质量减少了ag,装置B中液体质量增加了bg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的名称是 ;(2)写出装置A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3)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
5、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的质量增加且 ;(4)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a b(填“”“=”或“”);(5)D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应选择 装置(填“甲”“乙”或“丙”)【活动四】课堂小结,知识梳理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一氧化碳是一种 色、 气味的 ,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毒性:一氧化碳 性,一氧化碳易与 结合,使人体缺氧而中毒。(2)可燃性:一氧化碳燃烧产生 色火焰;化学方程式为 。可做燃料。(3)还原性:一氧化碳能使氧化铜还原成 ,具有 性,化学方程式为 ;可用于冶金工业。【活动五】学后反思: 答案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活动一】1. 无,无,气,难,小【活动二】合作探究学习1.(1)毒,血红蛋白 (2)蓝 (3)还原性,Cu(铜)【活动三】(一)课时达标训练1.略2. CO, CO2, CO2, CO2, O2, CO。 3. B4.C5.B6. (l)未进行尾气处理;点燃一支酒精灯. (2)先通一氧化碳。(3)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中考链接7.(1)酒精灯;(2)(3)C中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4)(5)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