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青少年》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选用及教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五章第二节。
地位和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信息的加工和表达、信息获取等知识。确立经过适当处理,《健康上网快乐成长—信息技术与青少年》为这节课课题。教学内容来源于教材,而不照搬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是从学生的角度阐述如何趋利避害,承担社会责任,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和道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从而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2)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3)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
(4)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资料,分析网络信息技术对青少年产生的不良影响。(2)在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表达看法、分享与交流思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形成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对事物正确判断的能力和自制力。(2)树立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提升信息素养;(3)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做个合格的健康网民;
4.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充分、合理应用,信息社会的法律法规。教学难点——加强网络保护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二、教法学法:
总体原则“以学为本、师生互动”
教法:采用引导法、演示法、指导法,以任务驱动模式达到教学效果。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创设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学法: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学习是一种构建过程,是一种活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望去进行学习和操作,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与技能。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差异,把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让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采用合作方式完成任务。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过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一节,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发展到今天,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引起了人类社会全面和深刻的变革,给全世界带来了非同寻常的机遇,它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为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随之而来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资料一: (视频) 《网瘾少年的悲剧》
最大的 19 岁,最小的 13 岁的四名犯罪嫌疑人从相识到勾结行凶只有一个多月,就为了一台电脑,残暴的迫害了一名 17 岁的女孩。
资料二:
我国未成年网民就有 1650 万。而这 1650 万未成年人中的 14.8%,他们不仅爱上网,而且着迷上瘾,难以自拔,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单亲少年偷钱在他乡上网两年,母亲服毒自杀
●连续打了一天游戏,18 岁高中生精神紧张猝死网吧
●南京一高中生十天十夜不回家,出了网吧不认识妈
●母子无法沟通,男孩出走逗留网吧迪吧 10 天
●四川:少年索要上网费未果,捂死奶奶毫无悔意
●暑期学生更迷“网婚”,情感“过家家”家长担忧
●一少年痴迷网络失踪 60 天,慈父苦学 QQ 跨省寻子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 13.2%,在非网瘾群体中约 13%的网民有网瘾倾向。
一边是有青少年网游成瘾,一边是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在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博弈中,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该如何去面对,面对这信息全球化的社会,你准备好了吗?
【通过上面的资料显示,学生对青少年上网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健康上网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意义,设置下面几个任务,请学生搜索相关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
2、任务驱动,分组探究
学生分组及探究课题一览表:
组别
课题
第一组
青少年上网的益处
第二组
青少年上网的弊端
第三组
网络成瘾探因
第四组
如何正确处理与网络的关系
要求:根据研究课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或在网络中浏览相关信息,将信息整理制作成自己的探究成果,通过辩论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样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焕发主体精神。】
3、合作探究
教师不作过细指导,放手让学生根据布置的任务搜集、整理信息,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更好的组织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4、反馈评价
针对每个小组分配的具体任务,在教师的主导下,让学生开展自评、组内互评活动,挑选出个别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组织第一组与第二组同学开展辩论,由第三组同学深刻挖掘网络成瘾的原因,第四组同学阐明如何正确处理青少年与网络的关系加以对整个主题的升华。最后教师点评。
5、课堂小结
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增强了青少年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青少年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青少年的辩别能力较弱,自控能力较差,网上反动、迷信、黄色等不健康的垃圾信息,及各种各样吸引人的网络游戏深深地毒害着青少年。所以我们的学生上网:一要严格遵守 ,做文明青少年,上文明网,文明上网;二要正确《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处理日常课堂学习、书本学习与上网学习的关系;三要认识网络及其内容中存在的益处与害处,正确对待网络,正确利用网络,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避免网络的危害。只要我们的学生做到这三点,网络对我们来说就是有利的;如果做不到这三点,网络对我们学生来说就是有害的。
6、课后作业
(1)查找我国和其他国家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
让每个活动小组将他们的活动成果在班里展示并进行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完成任务并进行总结。
(2)草拟一份“争做网络社会的好学生”倡议书。
每个小组草拟一份“争做网络社会的好学生”倡议书,并在班上展示交流。
四、板书设计
§5.2 信息技术与青少年
一、充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二、自觉遵守信息社会的法律、规范程道德
1.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2.加强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网络规则程礼仪
三、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加强病毒防范的意识和能力规范和道德
2.保护自己的作品
3.避免网络陷阱的伤害
4.警惕信息污染遵守网络规则和礼仪
四、终身学习,迎接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