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茉莉花》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198660 上传时间:2025-0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茉莉花》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茉莉花》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茉莉花》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茉莉花》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茉莉花》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花城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茉莉花茉莉花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指出要改进美育评价。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爱好、增强艺术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推动高校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规定学分方能毕业。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2、。加快完善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办法,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社会各界以及各级领导对美育教育高度关注,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音乐学科华丽转身,习总书记说“新形式需要新担当,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民歌,人民之歌。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浩瀚的大海,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引以自豪,流传久远的民歌,民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民族拥有古老的历史,悠远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神州大地的肥沃土壤孕育的优秀民歌、古朴、悠扬、明快、美妙、悦耳、令人感动、神往,与其它艺术一样,民歌艺术同样博大精深,同样有着独特的韵鼓掌和强大的生命力。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性的即兴

3、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歌作为音乐重要的内容走进课堂,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自豪感,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我们旨在通过本课学习,拓展学生对民歌的了解,增强学生对民歌的学习兴趣。音乐教育需要我们坚持对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二、三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首歌曲,了解茉莉花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和形象,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聆听、欣赏、演唱过程中,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通过对比分析、讨论探究不同版本的茉莉花,感受民歌的地域差异。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感情演唱歌曲。尝试用加花的方法编创有江苏民歌风格的旋律。三、教学分析1. 教

4、材分析:歌曲茉莉花属于小调类民歌,是属于“时调”里“鲜花调”,歌曲为五声音阶徵调式,旋律婉转动听,旋律的进行主要以级进为主,给人以美感。大多为大二度和小三度的上下行级进。在歌曲的结尾部分采用“加花”和级进的手法,逐步进入主音。每句句尾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旋律更为轻盈活泼,表现出一种纯朴柔美的感情,具有鲜明的东方民族音乐风韵。2. 学情分析:我国的民歌种类众多,学生从小就开始逐渐接触,初中一、二年级每学期都有专门的一个单元来介绍我国各地的经典民歌。初三的学生对于茉莉花这首作品的旋律并不陌生,但是要有感情的演唱好这首歌曲,还需要教师细心引导。且学生对于加花的编创方的其他相关知识了解甚少,所以教师要结

5、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采用模仿、讨论、分组、体验等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听、唱的活动中接受我国经典民歌。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延长对比分析,感悟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与艺术内涵,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教学难点】准确演唱一字多音、切分音,唱出民歌特色。采用“加花”手法编创歌曲。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前微课(“加花”的方法)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 聆听感受1. 师生围绕课前微课进行交流。师:同学们,相信大家通过课前微课,对“加花”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了,现在谁想先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2. 老师范唱茉莉花,让学生说出民歌的种类?3.老

6、师简单介绍我国民歌,导出课题。师:是的,刚才老师表演的就是我国最经典的江苏民歌小调茉莉花,这个歌曲曲调优美、婉转动听,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根据这个素材进行编曲,最终写了歌剧图兰朵。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公主,名叫图兰朵,长得美丽动人但也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一些国外的王子都死在了她的刀下。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朵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朵,对图兰朵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朵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

7、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朵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朵诚服,从此结束杀戮。这时,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又响起了。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1.交流互动自主汇报2.生:山歌、小调、号子3.聆听范唱1.作为现代音乐课程改革,不仅是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是学习方式的改革。课前微课的学习,由“先教后学”转向了“先学后教”,这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2.通过聆听教师的演唱,并听老师讲图兰朵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歌的兴趣,为小调的学习埋下伏笔。二

8、、感受体验走进民歌1.老师清唱茉莉花 提问:老师演唱的声音有何特点?刚才有同学说了,老师的声音很婉转、动听,抒情、温暖。是的,它的特别之处就是“一字多音”,旋律层层递进、线条起伏不大,音阶多以二度、三度、四度音程平稳级进。整体情绪以流畅欢快为主,是一首民族五声徵调的歌曲。(讲解什么是“一字多音”,复习什么是音阶、大小调试、民族五声调式)一字多音:歌词中的一个字配多个音的一种歌曲创作手法。具有抒情的功能,使得歌曲更加丰富、婉转动听。音阶:按照音高次序讲音符为起点即从主音开始,按照音高次序将音符由低至高来排列,这样的音列称为音阶。大小调:初一年级已经学过大小调试,看图例大小调音阶。民族五声调式:五

9、声音阶是由宫商角徵羽五个音构成的音阶。2了解和体验民歌(小调)(1) 介绍小调,它是流传最广泛、普遍,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多样,具有曲折、细致表现特点的民间歌曲,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演唱的一种歌曲,是民歌中更为“艺术化”的一种类型。(2)带领学生学唱歌曲师:为了让我们在学唱歌曲的时候更动听,我们一起来做发声练习。5 4 3 2 1-Wu-用“wu”来练声,下行音阶,整个尽量使得每个音唱的平稳、自然连贯。中间不换气。(不要喊,不要作,不要挤压。注意要使用混声,不要全真声、假声)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先看老师示范(教师指导发声要求提示:身体坐直,坐板凳的前三分之一。)(提醒还

10、处于变声期的学生,注意歌唱状态方法,避免酣畅,注意要保护“特殊时期”的声带)(3)聆听一遍歌曲茉莉花,熟悉旋律。(4)跟钢琴,唱简谱。(解决一字多音、切分音)师:能唱简谱的同学可以大胆地把声音稍微放出来点唱。(在演唱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给予纠正)唱一字多音的时候,声音要连续,力度要均匀,每个字要连贯、清晰。旋律线条要流畅连贯,不能一个音一个音的断开唱。唱切分音时候重音转移,教师示范,学生模仿。(5) 放出声音来跟伴奏演唱茉莉花时刻提醒学生用少块的速度、轻盈活泼的情绪,以及注意歌曲形象地刻画出少女内心热爱生活和羞涩、腼腆的个性特点。演唱时唱出少女的热情和含蓄特点。唱一字多音的时

11、候注意音的圆润。最后一句结尾句的时候要渐慢来演唱。3. 民歌从起源、流传再到发展,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歌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在2000年,宋祖英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她所演唱的第一首歌就是茉莉花,当时受到了奥地利观众的热烈欢迎,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我们都知道宋祖英的声音好,那么一会听完就请你评价一下宋祖英的歌声好在哪里?(播放宋祖英演唱会版本茉莉花)师:因为宋祖英的歌声具有你们说的那么多的优点,所以它很好听。虽然我们所学的茉莉花和歌唱家宋祖英的版本不一样,但是大家可以尝试着看能不能按照我们总结出来的要求,一起来唱我们所学的版本,让

12、歌曲的美一点?或许要求大家像宋祖英的声音一样唱到位很难,但是我们尽量向那个方向靠一靠,好不好?(我们在唱的时候注意换气句逗,老师及时提醒要求)1、师生交流体验2、学生学唱歌曲3、生:(例:、气息很连贯 、音色很美、高音很到位、甜美动听等等3、教师及时重复学生的回答,并给予正确评价1. 在聆听、比较和实践活动中,仔细聆听歌词,歌词内容含蓄,以秀雅的茉莉花作比喻,借以抒发情绪,音调优美细腻,曲折婉转,具有典型的江南特点。2. 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其能掌握练声方法,能学以致用,为唱好歌曲做好铺垫。3、听不不同版本的茉莉花,感受民歌的地域差异。三、运用微课件所学知识,创编歌曲茉莉花1. “加花”

13、的步骤。(1) 找到长音处。(长时值的音的地方)(2) 填写经过音。(上行或者下行的和弦音间非本和弦音,叫经过音)(例:123、345当中的2和4就是经过音)(3) 可改变节奏1、每个同学尝试用简单的加花方法改变歌曲旋律,并哼唱出来。同桌相互评价。2、最后教师点评1. 解决加花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加花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2. 在体验感受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评价,自我反思,发现如何才更加优美、朗朗上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到真正的方法知识 ,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践行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四、欣赏拓展延伸运用方言演唱茉莉花感受传统民歌魅力师:

14、茉莉花流行到现在,不仅出现在河北、江苏,在贵州、东北全国各地都流传它的旋律,都各自具有各自的地方特色。而咱们今天所学的这首茉莉花是属于江苏地区的民歌,歌词内容含蓄,以秀雅的茉莉花作比喻,借以抒发情绪,音调优美细腻,曲折婉转,具有典型的江南特点。那么要把这首歌曲的地方色彩唱出来是不是要用江苏的方言演唱啊?接下来就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跟随多媒体自行学习江苏方言来演唱这首歌曲。师:给大家五分钟时间,五分钟后我们进行小组PK,看哪组更能够表现出来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 表演展示多元评价1、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用方言演唱茉莉花,感受民歌的地域性特点。五、感悟交流 课堂升华1.提问学生本节课的收获。2.你们

15、知道什么是影响民歌形成的原因吗?方言地理(居住)环境自然环境(气候)生活方式历史文化等结语:民歌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一般是口头创作,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存在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臻完美,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经过这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也能喜欢上民歌,以后多关注我国民歌,将我们民歌艺术传承下去。师生交流感悟分享通过交流,弘扬我国民族文化,让学生明白身为新世纪的儿童,有责任也有义务将我国传统民歌传承下去。八、 教学反思民歌,作为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共有的一种艺术形式,起源久远。其形成离不社会、语

16、言及文化的发展,并同时推动其发展。民歌作为一种文化风貌,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社会、人文、风土、生活、劳动等。民歌在中小学教材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初中三年教材,每册教材中都有一个单元专门介绍我国各地的经典民歌。作为一个中学音乐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此举不仅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扎根与发扬。我国民歌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骄傲。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民歌,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能让学生从歌曲中学习分辨真善美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做人原则。在新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经过了解,发现学生之所以不喜欢民歌,是因为他们很少接

17、触和了解的民歌。认真分析学生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教师范唱经典唱段激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多媒体的表现形式。通过了解江苏民歌茉莉花是怎样走向世界音乐舞台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近民歌,让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认识得到升华,增强参与意识和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现在很多流行歌曲都逐渐加入了很多咱们中国民歌的元素,很多的创作家们都在为我们民歌更好的传承下去而努力。如:经典咏流传、音乐大师课、中国新声代等节目的播出。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民歌,喜欢民歌,让学生逐渐爱上民歌。虽然我们在这一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达成共识,齐心协力,一定能更好的传承我国民歌,让我国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