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海南省嘉积中学XXXX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198568 上传时间:2025-0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嘉积中学XXXX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海南省嘉积中学XXXX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嘉积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 生物科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欢迎你参加这次测试,祝你取得好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有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转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多肽可以进入内质网 B.DNA可以由细胞核进入线粒体 C.mRNA可以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D.tRNA可以由细胞质基质进入核糖体 2.科学家培养的转基因绵羊乳腺细胞能够合成并分泌抗胰蛋白酶,这是动物乳房作为生物反应器研究的重大进展。下列与合成并分泌抗胰蛋白酶无关的是( ) A. 核糖体上遗传信息的翻译 B. 分裂间期细胞产生了两组中心体 C. 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联系 D. 绵羊基因与抗胰蛋白酶基因重组 3.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所以它们通透性是相同的 B.因为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所以组成膜的各种化学成分在膜中是均匀分布的 C.所有生物膜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由糖被、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组成 D.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是使细胞成为有机整体的必要条件 4.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 ) ①大肠杆菌只含有一种核酸 ②在基因中改变一个核苷酸就一定会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 ③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只能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动 ④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人体病变的器官 ⑤动物体内的糖原和抗体基本组成单位相同 ⑥基因中有A、G、C、T、U五种碱基 A.以上说法全都不正确 B.以上说法两项正确 C.以上说法一项正确 D.以上说法三项正确 5.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 有机化合物 组成元素 甲 C、H、O 乙 C、H、O、N、P 丙 C、H、O、N,很多种类还含有P、S 丁 C、H、O、,很多种类还含有N和P 请根据表判断,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核中不含甲类化合物 B. 细胞膜中不含乙类化合物 C. 细胞质基质中不含丙类化合物 D. 线粒体中不含丁类化合物 6.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原体、结核病病原体、人肿瘤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细胞结构 B.都属于原核生物 C.都可以成为抗原 D.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分解者 7.下面细胞器中,能发生有机物合成作用的是( ) ①核糖体 ②线粒体 ③内质网 ④高尔基体 ⑤叶绿体 A.①②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脑细胞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ATP,为探究小白鼠在一天24小时中,哪个时段的学习状态最佳,某学者测定了小白鼠在一天24小时内不同时段所释出CO2的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推测小白鼠学习状态最佳的时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关于影响酶促反应速率(v)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 预期结果的关系合理的是( ) A.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 v与酶浓度成正比 B.酶浓度恒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 v与底物浓度成反比 C.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适宜的条件下—— v与温度成正比 D.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 v与PH成反比 10.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分子水解去掉两个磷酸基后变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蓝藻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分别通过有氧呼吸、光合作用产生ATP C.ATP分子中储存着大量的活跃化学能,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反应物剩余量(相对值) 温度 A pH=5 pH=7 Ph=6 D.小麦根尖成熟区的细胞能产生ATP的结构有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11.下列选项符合右图示含义的是 ( ) A.随pH值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B.随pH值从5升高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C.温度从0到A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D.该酶的最适pH值为7 O 12.当细胞内某种RNA存在时,某一反应能正常进行,当这种RNA被有关的水解酶水解后,该化学反应停止。导致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A.催化该生化反应的酶是RNA水解酶 B.该种RNA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基因 C.该种RNA能调控细胞内所有的生化反应 D.该种RNA在此生化反应中能起催化作用 13.某校生物学习兴趣小组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了24小时测定,并根据数据绘制了如下曲线: 请问图中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点是( ) A.a、b B.b、c C.a、c D. a、d 14.下列哪项被称为“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 ) A.细胞核   B.细胞膜 C.线粒体 D.细胞质基质 15.下图表示某植物幼根的细胞呼吸过程中,O2的吸收量和CO2释放量随环境中O2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其中XY=Y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B点,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 B. 在B点,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C. 在A点,呼吸作用产物为CO2和H2O D. 在C点,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CO2多 16.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绝大多数酶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有时候还有其他有机分子 B.冬眠动物体内消化酶的活性水平下降 C.酶参与催化反应后,其化学本质不变,因此酶本身不需要更新 D.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PH、温度等 17.若25个氨基酸缩合成一条多肽链时所产生的水全部被绿色植物用于光合作用,可以产生多少个分子的氧气( ) A.3 B.24 C.16 D.12 18.研究发现,冬小麦在秋冬低温条件下,细胞分裂活动减慢,物质消耗减少,但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显的提高。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 A.细胞内氧化酶的活性减弱,是植物适应低温环境的表现 B.细胞内结合水含量降低,自由水含量增加,以适应低温环境 C.细胞液浓度增加,降低冰点,是植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 D.合成淀粉和蛋白质的酶的活性减弱,以适应低温环境 19.把叶绿体色素溶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镜的另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的主要区域是( ) 序号 项目 试管1 试管2 1 新鲜唾液 1ml 1ml 2 可溶性淀粉 2ml 2ml 3 37℃水浴 5min 5min 4 1mol盐酸 1ml / 5 1molNaOH / 1ml 6 碘液 2滴 2滴 7 结果 不变蓝 不变蓝 A.红光和蓝紫光区域 B.黄光和蓝紫光区域 C.绿光和红光 D.黄光和绿光区域 20.某同学为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 了如表中的方法、步骤。下列评价中不合 理的是( ) A.缺少正常pH的对照组 B.新鲜唾液没有再作稀释 C.检验结果的试剂选择不恰当 D.实验操作步骤的安排不恰当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题,每空2分,共60分) 21.(12分)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2g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 处理 A B C (少量) + + + (少量) - + + 体积分数为95%乙醇(10 mL) + - + 蒸馏水(10 mL) - + - 注:“+”表示加;“-”表示不加。 (1)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原因是 。 (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原因是 。 (3)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原因是 。 22.(12分)气孔是由植物叶片表皮细胞上成对的保卫细胞以及之间的孔隙组成的结构。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和控制蒸腾的结构。下图是气孔开闭的调节机理,请据图回答: 光照 保卫细胞光合作用 保卫细胞中CO2浓度下降 保卫细胞中pH值上升 K+进入保卫细胞 保卫细胞K+浓度增大 保卫细胞液浓度上升 保卫细胞吸水 气孔张开 气孔张开调节机理图解 淀粉水解 保卫细胞糖浓度升高 (1)引起气孔张开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2)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到一定程度时不再吸水,制约保卫细胞继续吸水的结构是 。夏天中午气孔关闭的直接原因是保卫细胞 ,从而导致保卫细胞和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含量 。 (3)将莴笋叶片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气孔会 ,将其放入pH=7的溶液中(此pH值有利于促进淀粉水解的淀粉酶活性增高),气孔会 。 23.(10分)为了提高日光温室的经济效益,需要调控好温室内的光照、温度、气体和湿度,这对作物的生长、产品的品质关系极大。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冬季密封的温室内外的温差较大,经常在温室内壁和薄膜(或玻璃)上结一层水膜,这样会不会影响作物的生长? (填“会”还是“不会”) (2)在室温中若突然停止CO2的供给,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内的C5化合物的变化是 (填“增多”还是“减少”) (3)冬季,温室内由于密封容易造成CO2缺乏而导致光合作用产量下降。生产过程中经常用施加农家肥的方法来增加温室内的CO2的含量,这样做的原理是 。 (4)当夏季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时,温室内的温度在夜晚应如何调整? 。 为什么? 。 ATP 24.(12分)在生物体内能量的转换和传递中,ATP是一种关键的物质。 C 0 时间(秒) 相对含量 (1)人体骨骼肌细中,ATP的含量仅够剧烈运动时三秒内的 D 能量供给.在校运动会上,某同学参加100米跑过程中,其 A 肌细胞中ATP相对含量变化如图所示。由整个曲线来 B 看,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不会为零,请说明原因? 3 。 (2)某同学进行一项实验,目的是观察ATP可以使离体的、 刚丧失收缩功能的新鲜骨骼肌产生收缩这一现象,说明ATP是肌肉收缩所需要能量的直接来源。 ①实验中必须待离体肌肉自身的 消耗之后,才能进行实验。 ②在程序上,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先滴加 (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观察 与否以后,再滴加 (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 ③如果将上述顺序颠倒一下,实验结果是否可靠? (填“可靠”与“不可靠”) 25.(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对“低温是否会使物质的跨膜运输速率降低”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他们选择下列材料用具设计了相关实验。假如你是该研究小组的成员,请作出你的假设、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问题: (1)你的假设是: 。 (2)实验方案: 材料用具:大烧杯、带刻度的长颈漏斗、玻璃纸、清水、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冰块 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相同的带刻度的长颈漏斗,在漏斗口外密封上一层玻璃纸,将漏斗分别倒扣在两个相同的大烧杯中,并分别编号为A、B。 ②在A、B两组装置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清水, 。 ③对A、B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A组放在室温条件下,B组 。 ④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 。 (3)根据你设计的实验方案,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 (4)请根据实验过程中可能得到的实验现象,对自己的假设作出评价: ① ②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 高三年级生物科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0道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A B C D B A B B D B D B C D B A B 二、非选择题(5道大题,每空2分,共60分) 21、(12分) (1)黄绿色, 部分叶绿素受到破坏 (2)几乎无色, 叶绿素不溶于水 (3)深绿色, 大量叶绿素溶于乙醇中 22、(12分) (1)光照(2)细胞壁,失水,下降(3)关闭,张开 23、(10分) (1)会(2)增多 (3)这些粪便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降低温度,减少夜间细胞呼吸对有机物的消耗 24、(12分) (1)ATP的生成和分解时同时进行的 (2)①ATP ②葡萄糖溶液,肌肉收缩,ATP溶液 ③不可靠 25、(14分) (1)假设:低温使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降低(另一种假设也行) (2)②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并保持长颈漏斗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③ 在烧杯外加冰块降温 ④A、B装置中漏斗液面的升高速度 (3)预期现象:A组装置中漏斗液面的升高速度比B组快 (4)可能的实验现象及评价: ①A组装置中漏斗液面的升高速度比B组快,说明假设成立 ②A组装置中漏斗液面的升高速度比B组慢或相同,说明假设不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