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一课 第1框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教学设计 人教版-旧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198264 上传时间:2025-02-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一课 第1框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教学设计 人教版-旧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一课 第1框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教学设计 人教版-旧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一课 第1框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教学设计 人教版-旧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一课 第1框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教学设计 人教版-旧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一、【课标解读】:课标:3-1-5 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知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课标解读:二、【教材简析】: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本单元第一课以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为起点,描述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本框内容则以1931年发生的九一八事变为切入口,从两个角度描述了侵华战争的开始。从日本方面看,侵华是日本政府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是其转嫁经济危机的手段。从中国方面看,日本侵华拉开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它促使国共两党结束内战,实现第二次合作。2教材

2、结构体系: 背景 九一八事变 开端 结果 抗日救亡运动 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的高涨 国民党部分爱国将领英勇抗击日寇 北平学生举行一二九运动 背景 经过 西安事变 结果 意义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认识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知道日本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2掌握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事件的背景、过程及影响。3知道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争的初步建立。了解西安事变的经过,理解它的意义。4能分析西安事变这一历史事件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认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转折。(二)过程与方法1

3、学会从历史图片、历史资料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2学会独立思考,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不断深入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历史史实的理解。3学会用讨论法分析历史现象的影响。(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收集抗日战争中涌现出的如杨虎城、张学良等英雄人物的事迹,感受它们身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难点: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五、【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1、讲解分析法。本课理论性强,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对相当多的问题作出分析讲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本课内容。2读书指导法。本课的线索比较清楚,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

4、获得知识来加深学生的印象。3探究法。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应建立在学生自己对历史事实的体验上,学生通过对教材和补充资料的合作或自主探究,能更好地达到情感体验的目的。六、【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出示图文资料:2014年2月,全国人大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设问:有谁知道这两个日子?你们知道这二个日子的来历吗?设计意图:用时事新闻直接导入课题,简洁,直接,比较节省时间。2教学环节一:日本侵华的背景1、学生知识回顾: (1).日本是如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强大起来的?(2).日本曾经对中国发动过哪些侵略战争?(3).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没有波及日本?日本想如何摆

5、脱这次经济危机?2教师出示: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接着出示资料:1、“开拓万里之波涛” ,“布国威于四方”明治天皇:御笔信2、大陆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进行对外扩张的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 “大陆政策”分五期: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全中国;第五期征服南洋、亚洲至全世界。 引导学生解读日本的对外政策,了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3、学生阅读教材,师生共同归纳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教学方式:(1)学生思考,教师提问。(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分析资料,培养“以史导论”的能力。设计意图

6、: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分析资料,经过提炼、归纳呈现学习成果,在自主学习中了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培养了以史导论的能力。3教学环节二:九一八事变1、学生解读材料:田中奏折 说一说:日本在占领台湾后的侵华目标是哪里?2、教师播放松花江上歌曲并出示歌词,学生思考:(1)、这首歌描写的是发生在中国的哪一地区的哪一事件?(2)、看看图3-1并听到这首歌时,想象一下东北人民面临着什么样的灾难。(3)、根据歌词和图3-2,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角度,归纳一下日本侵占东北三省的各种因素。3、学生结合所看资料和课本知识,归纳“九一八”事变概况:4、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二单元的内容,出示资料:1931年7月9日,

7、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并亲赴南昌督战。七八月间,他连续致电张学良,训令地方当局压制人民对日本挑衅的反抗。7月12日,蒋介石致电张学良:“现非对日作战之时,以平定内乱为第一。”8月16日的电报中称:“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南京政府竟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巡查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学生思考:(1)当日军不断制造事端,挑衅中国军队时,国民党政府正忙于何事?(2)面对日军的挑衅,国民党政府是如何应付的?(3)你能否根据日本侵占东北三省的因素,说一说东北沦陷会给中国造成什么影响。教师出示

8、逃难的东北民众和东北抗日义勇军顽强抵抗日军侵略等历史图片,简述“九一八”事变给东北人民带来的苦难和东北人民的反抗。5、学生阅读教材,师生共同归纳九一八事变的影响。教学方式:(1)情景设置,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2)学生思考,教师提问。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精要内容或通过指导学生概括性回答展示主要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情景设置,学生听歌曲,感受当时的历史情境,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理解日本占领东三省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后果,为之后全面抗战的爆发的学习做好铺垫。4教学环节三:全国抗日救亡运动1、结合地图,学生想一想:日本侵占东北后,华北面临着什么样的形势?你知道日本的野心是什么吗?2、学生阅读教材,

9、 结合图3-5和文字说明,思考:(1)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2)“一二九”运动的爆发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抗日主张?3、师生共同欣赏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学生根据阅读卡,了解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讨论:为什么这首歌能迅速传播开来?它表达了人们怎样的一种情感?教学方式:(1)学生重温国歌,感受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历史背景,培养爱国情操。(2)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精要内容或通过指导学生概括性回答展示主要问题。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地图和文字,分析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义勇军进行曲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有必要让学生加深对这首歌的时代背景的了解,

10、知道我们民族在最危亡的时候,是中华民族全体人民团结才有今天的中国。5教学环节四:西安事变过渡: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国民党中的一些爱国将领态度如何?他们抗日救国的愿望在当时能够马上实现吗?为什么?学生阅读教材,梳理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学生讨论:张学良和杨虎成作为蒋介石的部下,为什么会“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西安事变的原因。2、出示材料: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同胞书1936年12月16日)学生思考:(1)阅读声明,说一说

11、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初衷。(2)西安事变的结果如何?(3)你认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对中国有什么样的意义?活动探究: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该“杀蒋”?还是“放蒋”?(结合课本P72资料1分析)教师补充讲解西安事变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加深学生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理解。小组讨论:毛泽东曾说,“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发展方向转换的枢纽”。周恩来则说,张学良和杨虎城都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结合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形势,讨论一下,为什么毛泽东和周恩来对西安事变和张、杨二人评价如此之高?教师说明西安事变的重要性,强调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教学方式:(

12、1)学生思考,教师提问,学生合作探究。(2)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精要内容或通过指导学生概括性回答展示主要问题。设计意图: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集思广益,通过运用多种历史资料,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课堂小结:我们不会忘记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的野心,因为“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武力侵华的序幕,也使日本成为亚洲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而中国抗战的起始时间也应该从这一天算起,同时在这里中国人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我们更不会忘记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让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在侵略者面前,挽救民族危亡,成为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七、【板书设计】: 不抵抗政策,继续“剿共” 国民党 局部抵抗:十九路军 爱国官兵:发动西安事变 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 领导了“一二九”运动日本侵华战 “九一八”事变 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争的开始 学生:“一二九”运动 “一二八”事变 其他各 东北人民:抗日义勇军华北危急 阶层人民 义勇军进行曲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