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复习(2)教学内容教材版本苏科版教学课时共 3 课时 第 2 课时课 型复习教学目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科学历程,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教学重点感受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果。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宇宙整体膨胀的科学理论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修注栏一、新课导入: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带着中国人的千年企盼,梦圆浩瀚太空。中国人登月计划的实现指日可待!讨论:人类飞天梦想的实现和对宇宙奥秘的继续探索充分说明了什么?归纳:科学的认识宇宙、和平利用宇宙。过渡:今天,我们沿着人类宇宙探密的历程,感受人类认识宇宙的
2、艰难、成果和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二、新课程序:板书课题:三、宇宙探密示标:简要揭示教学目标。探究活动一:根据教材图7-17概貌了解和讨论我们的宇宙。指导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宇宙,并简要介绍银河系、太阳系的有关知识。探究活动二:组织学生讨论,从“古人看天”和从“地心说”到“日心说”说明了什么?练习巩固一:1、远古时代,人们根据自己的视觉感受,得出了“天圆地方”的宇宙形状。为此,建立了托密勒的学说。让学生带着爱国情感走进宇宙探密激发科学情感感知学习目标学习利用文献资料进行探究活动感受人类宇宙探密的艰难曲折和不懈追求强化巩固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2、创立“日心说”,对宇宙有一个正确、深刻认识的
3、科学家是()A、托密勒B、哥白尼C、牛顿D、布鲁偌探究活动三:恒星也在运动。探究活动四:太空中有无数的星系。讨论归纳: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由近及远的;2、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系统。探究活动五:“量天尺”的单位有哪些?练习巩固二:牛郎织女两星相距12 l.y.,试计算牛郎织女两星相距多少AU?探究活动六:宇宙从何而来?组织学生充分讨论:1、什么是多普勒效应?2、天文学家哈勃发现了什么?这一发现又说明了什么?3、宇宙科学家认定的宇宙起源理论是什么?如何科学的、全面的理解?练习巩固三:1、科学家通过探索,发现星系正在远离我们而去,科学家的依据是()A、测量到星系到地球的距离在变大B、观察到星系正在离开地球运动C、根据测到的星系光谱的波长在逐渐变大D、科学家们自己的理解和设想2、目前,大多数科学家对宇宙的起源和形成原因普遍认同是由于()A、宇宙急剧膨胀B、板块的分裂移动C、混合气体的凝聚D、一开始就具有的阅读:生活、物理、社会讨论:中国人实现了飞天梦,我们有哪些感想?我们又能够为祖国的航天科学做些什么?三、课堂小结:四、课堂练习:1、宇宙是一个的天体结构系统。2、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由及的3、关于宇宙的起源,宇宙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约年的一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