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题方向:故事,儿歌,折纸,游戏,绘画,弹唱(舞蹈贯通其中)试讲模板游戏1.开场白:小朋友们,你们好。2. 导入11.5 分钟(1)做早操导入(2)健康歌导入3. 教学过程6 分钟(1)讲规则和注意事项(2)练习法(3)语言指引(4)游戏巩固,组织游戏(进行分组,场景逼真)4. 延伸(1)放松结束(巴啦啦小魔仙变小雪人融化)(2)整顿玩教具(3)排队喝水试讲模板故事(儿歌 )1.开场白:小朋友们,你们好。2. 导入11.5 分钟(1)做早操导入(2)健康歌导入(3)儿歌导入3. 教学过程6 分钟(1)范读,讲故事(有动作,有表情,完整讲述)(2)了解故事(提 34 个问题:集体、分组、个别)(
2、3)角色扮演4. 延伸(1)称赞讲得好的小朋友(2)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小班不复述)试讲模板绘画1.开场白:小朋友们,你们好。2. 导入11.5 分钟(1)图片导入(2)故事导入(3)歌曲导入3. 教学过程6 分钟(1)师幼讨论(提问方式)(2)示范画(观测法)分组说激发幼儿想象力,要有互动(围绕色彩、线条、图像提问)(3)幼儿创作,教师指引(4)展示作品(集体 / 个别)4. 延伸歌曲小小蜡笔5. 注意事项(1)搜集十二生肖(除去龙),选择一个来练习(2)纯熟唱小小蜡笔试讲模板折纸1. 开场白:小朋友们,你们好。2. 导入11.5 分钟(1)手指谣导入(2)故事导入(3)儿歌导入3. 教学过
3、程6 分钟(1)教师完整示范折纸步骤(创设情景,师生互动)(2)幼儿折纸,教师指引(个体差异)(3)添画步骤(4)展示(集体 / 个体)4. 延伸(1)以游戏结束(2)画画(美工区)5. 注意事项(1)语言:童趣化,生活化(2)讲课不要跳步(3)个体差异试讲模板弹唱1. 开场白:小朋友们,你们好。2. 导入11.5 分钟(1)做早操导入(2)健康歌导入(3)儿歌导入3. 教学过程6 分钟(1)范唱歌曲,弹唱(2)了解歌词(提问)(3)教唱步骤,加入创编(完整唱加律动),使用比赛形式(男女组、接唱、示范唱)(4)演出歌曲,角色扮演4 延伸(1)给歌曲配一个插画(2)回家演出给爸爸妈妈看AAA幼儿
4、园数学试讲五彩石头路活动领域:游戏化的教育活动,正确排序。活动前评析最近发觉许多幼儿对排序不太了解,通过这堂课能有所进步。活动目标:1、乐意参加活动,体验玩石头的乐趣。2、学习按石头的特性有规律的进行排序。3、发展幼儿的数数和分类、排序的能力。活动准备小猪洗澡的图片,15圆点卡片和数字卡片。活动过程:(一)引题回忆故事,引导幼儿一起去铺路(活动一开始通过老师简短的话,既协助幼儿复习了有关故事的角色,同时也揭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利用开门见山的措施和去帮兔姐弟来引起幼儿铺路的兴趣。为整个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捡石头1、观测石头1)看看这里有多少石头?2)这些石头是怎么样的?3)小结:本
5、来石头是各种各样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测,深入掌握、了解石头的特性,并突出了石头特性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为背面的依照石头的特性进行排序埋下了伏笔。同时在这一步骤中,既发展了幼儿的观测能力,又使他们的语言得到了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不但说出了石头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尚有的幼儿说出了石头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同样,这些都阐明了幼儿比较细致的观测能力。假如在教学中老师能及时的抓住幼儿的这一回答引导幼儿再细致的进行观测、描述,那么愈加体现了多个教育内容的整合。可见老师心中应当时时装有整合的目标。使整合真正落实、体现,而不是单纯
6、的为了整合而整合。)2、捡石头能数量捡石头1)听口令捡石头2)听拍手声捡石头3)石头排队,你捡了几块石头?(第一次让幼儿捡石头的步骤中老师给了幼儿多个的刺激,通过听口令、拍手、小铃的声音等不一样的措施来让幼儿捡对应的石头。然后又让幼儿自己数数捡来的石头一共有几块。同时老师又把石头的数量控制在6以内。使的幼儿能数的清楚、正确。然后让幼儿依照石头的光滑、粗糙的特性分类,使得幼儿对于石头的这两个特性有了深入的巩固了解,又为下一步骤的捡石头奠定了物质的准备。)3、分类把捡到的石头送回家:光滑的石头放在红筐里,粗糙的石头放在绿筐里。4、再次捡石头1)要求幼儿在要求的时间里捡不一样的石头。2)数数你捡到了
7、多少石头?(再一次让幼儿来捡石头,而这次捡石头老师充足的放手,让幼儿自由的捡石头,不过在放手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让幼儿一块一块的捡不一样的石头,重要是为背面的排序作好准备。因为幼儿动作有快慢,捡的时候有的幼儿一块一块的在挑选,有的则见一块捡一块。因此幼儿捡的数量都不一样样,这么在数数的时候也显示了差距。同时每位幼儿不一样数量的石头也为背面的排序铺路导致了数量上的差距。不过在教学的时候,老师的时间没有很好的控制,给幼儿的时间稍长了点,导致有的幼儿捡了17、18块石头,数量过多。不但为数数带来了难度,更影响了背面的排序。)(三)铺路1、幼儿自由铺路2、交流:你用石头是怎么铺的?(老师把幼儿的铺
8、法陈列在黑板上)3、学他人的措施铺路4、学习按间隔的措施进行铺路(用石头铺路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有了前面对石头特性的了解的铺垫,因此在幼儿自由铺路的时候,有的幼儿是按照大的石头排好再排小的石头,有的幼儿则是先排光滑的石头再排粗糙的石头。而有的幼儿虽然整条路是没有规律的,不过在路的某一段有一定的规律,如有的幼儿用大小间隔的措施拍了四块石头。有的幼儿用光滑粗糙间隔的措施拍了三块石头。老师在孩子自由铺路的时候进行了细致的观测,敏锐的观测到孩子的排序措施。在孩子交流的时候让他们把好的措施说给同伴听,并通过在黑板上的现场图示,让幼儿愈加的看清楚排序的措施。在图示的基础上让幼儿依照图示来进行对
9、应的排序。在幼儿自己经验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提升,让幼儿学习间隔的排序措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幼儿原有经验的提升显得着急了点,假如在提升的时候能更仔细、详细就愈加完美了。)(四)延伸活动1、今日我们一起铺了一条石头路,上次我们去哪里走过?2、一起去踩踩自己铺的石头路AAA幼儿故事活动模板幼儿园XX班语言领域故事XXX活动目标(每点任选两条):1.感知或了解故事内容、爱慕故事中XX的形象、了解XX的情感。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2.能够用肢体动作体现故事情节、能够大胆演出故事情节、能用连贯地话讲述故事或者体现XX的对话。3.感受XX的情感、产生XX的情感、对文学作品感兴趣、喜欢讲故事等等。
10、活动重、难点(每点任选两条):重点:了解故事内容、喜欢故事中的XX形象、会说XX词。难点:感受XX的情感、产生XX的情感、能大胆体现XX感受。活动准备(依照活动内容确定):XX故事书、多媒体课件、手偶、头饰、某些奖励小物品。活动过程:(一)手偶(图片/情景/视频/儿歌/谜语/谈话/课件)导入,激发兴趣通过xx手偶,引起幼儿的兴趣。(二)新授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讲完提问幼儿:故事中,你听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2.借助图片(提问、挂图、教具等)协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图片一(情景一):XXX。提问幼儿:XX发生了什么事呢?你能用动作表示一下吗?图片二(情景二):XXX。提问幼儿:XX发生了什么事呢?你能用动作表示一下吗?3.创编律动、故事续编和创编、为故事配画(按题目要求设计,若没有要求可灵活把握)(三)游戏(活动):角色演出或演出XX情节或其他游戏活动。(组织游戏需要简介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不用详细展开)(四)总结:总结概括结束、游戏结尾、联系生活,师幼总结。(任选一点)活动延伸:和家人一起、师幼一起去户外、简介下一次有关的活动等。(任选一点)活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