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四、判断改错题 1. 结合水是液态水的一个,故能传递静水压力。 2. 风积土是岩石经物理和化学风化的产物。 3. 土的结构最重要的特性是成层性。1.,不能传递静水压力。2. ,由风力搬运形成的土。3. ,结构改为结构。 第二章 四、判断改错题 1.在填方工程施工中,常用土的干密度来评价 填土的压实程度。 2.无论什么土,都具备可塑性。 3.用塑性指数IP能够对土进行分类。 4.相对密实度Dr重要用于比较不一样砂土的密实 度大小。 5.砂土的分类是按颗粒级配及其形状进行的。 6.粉土的塑性指数IP小于或等于10、粒径不小于 0.075的颗粒含量不超出全重55%的土。 7.甲土的饱和度不小
2、于乙土的饱和度,则甲土的 含水量一定高于乙土的含水量。 8.土在最优含水量时,压实密度最大,同一个 土的压实能量越大,最优含水量越大。 9.两种不一样的粘性土,其天然含水量相同,则 其软硬程度相同。 10.地下水位上升时,在浸湿的土层中,其颗粒相对密度和孔隙比将增大。 四、判断改错题 1. 2. ,无粘性土不具备可塑性。 3. ,对粉土和粘性土分类。 4. ,是反应砂土自身的密实程度。 5. ,去掉“及其形状”。 6. ,将“55%”改为“50%”。 7. ,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8. ,同一个土的压实能量越大,最优含水量越小。 9. ,液性指数相同时软硬程度才相同。 10. ,保持不变。 第三
3、章 四、 判断改错题 1.绘制流网时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流线和等势线必须正交。 2.达西定律中的渗透速度不是孔隙水的实际流速。 3.土的孔隙比愈大,其渗透系数也愈大。 4.在流网图中,流线愈密集的地方,水力坡降愈小。 5发生流砂时,渗流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 6.细粒土的渗透系数测定一般采取“常水头”试验进行。 7.绘制流网时,每个网格的长宽比没有要求。 8.在流网中,任意两相邻流线间的渗流量相等。 9.管涌发生在渗流溢出处,而流土发生的部位能够在渗流溢出处,也能够在土体内部。 四、判断改错题 1. 2. 3.对黏性土不成正比。4.改“愈小”为“愈大”。 5.改“相同”为“相反”。 6.改
4、“常水”头为“降水头”或“变水头”。 7. 每个网格的长宽比必须为定值。 8. 9.应将管涌与流土对调。 第四章 四、判断改错题 1在均质地基中,竖向自重应力随深度线性增加,而侧向自重应力则呈非线性增加 2因为土中自重应力属于有效应力,因而与地下水位的升降无关 3若地表为一无限大的水平面,则土的重力在土中任一竖直面上产生的剪应力等于零 4在基底附加压力的计算公式中,对于新填土场地,基底处土的自重应力应从填土面算起 5增大柱下独立基础的埋深,能够减小基底的平均附加压力 6柱下独立基础埋深的大小对基底附加应力影响不大 7因为土的自重应力属于有效应力,因此在建筑物建造后,自重应力仍会继续使土体产生变
5、形 8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K0为土的侧向与竖向自重应力之比 9在弱透水土层中,若地下水位短时间下降,则土的自重应力不会明显增大 10基底附加压力在数值上等于上部结构荷载在基底所产生的压力增量 11竖向附加应力的分布范围相称大,它不但分布在荷载面积之下,并且还分布到荷载面积以外,这就是所谓的附加应力集中现象 四、判断改错题 1,均呈线性增加。 2 3 4,应从老天然地面算起。 5 , 从计算公式能够看出,因为一般略小于20,故增大埋深反而会使略有增加。 6 7,土的自重应力引起的土体变形在建造房屋前已经完成,只有新填土或地下水位下降等才会引起变形。8,应为侧向与竖向有效自重应力之比。 9,因为有效
6、应力的增加在弱透水土层中需较长的时间。 10,还应包括基础及其上回填土的重量在基底所产生的压力增量。 11,改“集中”为“扩散”。 第五章 四、判断改错题 在室内压缩试验过程中,土样在产生竖向压缩的同时也将产生侧向膨胀。 饱和黏土层在单面排水条件下的固结时间为双面排水时的2倍。 土的压缩性指标可通过现场原位试验求得。 土的压缩性指标只能通过室内压缩试验求得 在饱和土的排水固结过程中,孔隙水压力消散的速铝与有效应力增加的速率应当是相同 饱和黏性土地基在外荷作用下所产生的起始孔隙水压力的分布图与附加应力的分布图是相同的。 曲线中的压力 是有效应力。 的土属超高压缩性土。 .土体的固结时间与其透水性
7、无关。 . 在饱和土的固结过程中,孔隙水压力不停消散,总应力和有效应力不停增加。 . 孔隙水压力在其数值较大时会使土粒水平移动。从而引起土体体积缩小。 . 伴随土中有效应力的增加,土粒彼此深入挤紧,土体产生压缩变形,土体强度随之提升。四判断改错题,因为是完全侧限条件,故不会产生侧向膨胀。,应当是4倍。,一般可由现场载荷试验或的变形模量。,变形模量可由现场载荷试验求得。 ,由= +u可知,当初间t=0时,=0,u=。即二者的分布图是相同的。,因为压缩试验时固结试验,在各级压力作用下土样均完全固结。,规范无此分类,应位高压缩性土。,透水性越小的土,固结时间越长。,在外荷载不变的情况下,土中总应力是
8、不变的。,孔隙水压力无论其数值大小均不能使土粒产生移动,故不会使土体体积缩小。 第六章 四、判断改错题 1按分层总和计算法计算地基最后沉降时,假定地基土压缩时不产生侧向变形,该假定使计算出的沉降量偏大 l 2 按分层总和计算法计算地基最后沉降时,一般取基础角点下的地基附加应力进行计算。 3在分层总和法计算公式中, 一般取土的初始孔隙比 4 分层总和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标准是 5按规范公式计算最后沉降量时,压缩模量的取值所对应的应力段范围可6规范公式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标准是 l 7采取弹性力学公式计算得到的地基沉降常偏大,原因是由荷载试验得到的变形模量值常偏小。 8在无限均布荷载作用下,
9、地基不会产生瞬时沉降 9较硬的土一般时超固结土 l 10饱和黏性土地基在外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起始孔隙水压力分布与附加应力分布是相同的 11在饱和土的固结过程中,若总应力保持不变,则有效应力不停减小,而孔隙水压力不停增加。 12采取分层总和法计算得到的地基沉降量实质上是固结沉降 l 13某饱和黏土地基在固结度达成40%时的沉降量为30mm,则最后沉降量为120mm。 14当土层的自重应力小于先期固结压力时,这种土称为超固结土 四判断改错题 1,改“偏大”为“偏小”。2,改“角点”为“中心点” 3,应取与土层自重应力平均值 相对应 的孔隙比4,对一般土,应为 ;在该深度 如下如有高压缩性土,则应继
10、续向下计算至处。 5,压缩模量应按实际应力段范围取值。 6 7,沉降偏大的原因时因为弹性力学公式时按均质的线性变形半空间的假设得到的,而实际上地基常常是非均质的成层土。 8 9,土的软硬与其应力历史五必然联系。 10 11,有效应力不停增加,而孔隙水压力不停减小。 12 13,改“120”为“75。 14 第七章 四、判断改错题 1. 直接剪切试验的优点是能够严格控制排水条件,并且设备简单.操作以便。 2. 砂土的抗剪强度由摩擦力和粘聚力两部分组成。 3. 十字板剪切试验不能用来测定软粘土的灵敏度。 4. 对饱和软粘土,常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替代三轴仪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5. 土的强度问题
11、实质上就是土的抗剪强度问题。 6. 在实际工程中,代表土中某点应力状态的莫尔应力圆不也许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割。 7. 当饱和土体处在不排水状态时,可以为土的抗剪强度为一定值。 8. 除土的性质外,试验时的剪切速率是影响土体强度的最重要的原因。9. 在与大主应力面成 的平面上剪应力 最大,故该平面总是首先发生剪切破坏。 10. 破裂面与大主应力作用线的夹角为 。 11.对于无法取得原状土样的土类,如在自重作用下不能保持原形的软粘土,其抗剪强度的测定应采 用现场原位测试的措施进行。 12.对施工速度很快的砂土地基,宜采取三轴仪不固结不排水试验或固结不排水试验的强度指标作有关的计算。 13.由不固结不
12、排水剪切试验得到的指标称为 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14.工程上天然状态的砂土常依照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按经验公式确定其内摩擦角。 四、判断改错题 1. ,不能严格控制排水条件。2. ,砂土没有粘聚力。 3. ,能够测灵敏度。 4. 。 5. 。 6. 。 7. 。 8. ,改“剪切速率”为“排水条件”。 9. ,在 的平面上剪应力虽然为最大, 但对应的抗剪强度更大。 10. ,应为。 11. 。 12. ,砂土透水性大,一般只进行排水剪试验。 13. 。 14. 。 第八章 四、判断改错题 1. 当挡土墙向离开土体方向移动或转动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就是积极土压力。 2. 作用在地下室外墙上的
13、土压力也能够按被动土压力计算。 3. 按哪一个土压力(积极、静止或被动土压力)计算完全取决于挡土墙的位移方向(向前、静止不动或向后位移)。 4. 静止土压力强度 等于土在自重作用下无侧向变形时的水平向自重应力 。 5. 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墙背直立、粗糙且墙后填土面水平。 6. 按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积极土压力时,墙后填土中破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 7. 墙后填土愈涣散,其对挡土墙的积极土压力愈小。 8. 墙背和填土之间存在的摩擦力将使积极土压力减小、被动土压力增大。 9. 库伦土压力理论假设墙后填土填土中的滑动破裂面是平面,且通过墙踵。 10. 库伦土压力理论能够计算墙后填土为成层土
14、的情况。 11. 挡土墙墙背倾角 愈大,积极土压力愈小。 12. 墙后填土的固结程度越高,作用在墙上的总推力就越大。 13. 库仑土压力理论假定土体的滑裂面是平面,计算成果积极土压力偏差较小而被动土压力偏差较大。 14. 库仑土压力理论的计算公式是依照滑动土体各点的应力均处在极限平衡状态而导出的。 15. 墙后填土的固结程度越高,作用在墙上的总推 力就越大。 16. 朗肯土压力理论是库伦土压力理论的一个特 殊情况。 17. 朗肯土压力理论假定墙面光滑,其成果偏于保守。 四、判断改错题 1. ,只有在位移量大到使墙后土体达成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背的才是积极土压力。 2. ,地下室外墙受楼盖和
15、基础底板的约束,位移很小,故一般按静止土压力计算。 3. ,不但与位移方向有关,还与位移大小(或墙后土体所处的应力状态)有关。 4. 。 5. ,改“粗糙”为“光滑”。 6. ,夹角应为 。 7. ,与密实填土相比,涣散填土虽然重度会小 某些,但抗剪强度指标减小更多,故总得来看会使积极土压力增大。 8. 。 9. 。 10. ,库仑土压力理论在理论上只适合用于均匀的无粘性填土。 1 1. ,愈大, 愈大。 12. ,改“越大”为“越小”。 第九章 一、 判断改错题 1.地基破坏模式重要有整体剪切破坏和冲切剪切破坏两种。 2.对均匀地基来说,增加浅基础的底面宽度,能够提升地基的临塑荷载和极限承载
16、力。 3.地基临塑荷载能够作为极限承载力使用。 4.地基的临塑荷载Pcr作为地基承载力特性值,对于大多数地基来说,将是十分危险的。 5.因为土体几乎没有抗拉强度,故地基土的破坏模式除剪切破坏外,尚有受拉破坏。 6.地基承载力特性值在数值上与地基极限承载力相差不大。 7.塑性区是指地基中已发生剪切破坏的区域。伴随荷载的增加,塑性区会逐渐发展扩大。 8.太沙基极限承载力公式适合用于均匀地基上基底光滑的浅基础。 9.一般压缩性小的地基土,若发生失稳,多为整体剪切破坏模式。 10.地基土的强度破坏是剪切破坏,而不是受压破坏。 11.地基的临塑荷载大小与条形基础的埋深有关,而与基础宽度无关,因此只变化基
17、础宽度不能变化地基的临塑荷载。 12.局部剪切破坏的特性是,伴随荷载的增加,基础下的塑性区仅仅发生到某一范围。 13.太沙基承载力公式适合用于地基土是整体或局部剪切破坏的情况。 三判断改错题 1. ,有三种,再加上局部剪切破坏。 2. ,不能提升临塑荷载。 3. ,临塑荷载和极限承载力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 4. ,不但不危险,反而偏于保守。 5. ,土体的破坏一般都是剪切破坏。 6. ,地基承载力特性值与地基承载力 的关系是,为安全系数,其值不小于 1。 7. 8. ,改“光滑”为“粗糙”。 9. 10. 11. 12. 13. 第十章 4.判断改错题 1.黏性土坡的稳定性与坡高无关。 2.用条分法分析黏性土的稳定性时,需假定几个也许的滑动面,这些滑动面均是最危险的滑动面。 3.稳定数法适合用于非均质土坡。 4.毕肖普条分法的计算精度高于瑞典条分法。 5.毕肖普条分法只适合用于有效应力法。 判断改错题 1.只有黏性土坡的稳定性才与坡高无关。 2.只有最小安全系数所对应的滑动面才是最危险的滑动面。3.只适合用于均质土坡。4. 5.毕肖普条分法也适合用于总应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