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幼儿园基于民间艺术特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pdf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817202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8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基于民间艺术特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园基于民间艺术特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园基于民间艺术特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幼儿园基于民间艺术特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幼儿园基于民间艺术特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结题报告常州市西夏墅幼儿园常州市西夏墅幼儿园执笔人:马云霞执笔人:马云霞从 2014 年开始,在新北区教研室的支持和学校教育科研部门的指导下,我开展了幼儿园基于民间艺术特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我为什么要从事这一课题的研究?具体研究哪些内容?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历时一年的研究中,取得了哪些成绩?这就是本报告要总结的内容。研究背景研究背景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期都会创造本民族独特的艺术,并通过它来表现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乃至一种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国的民间艺术产于自然,生于劳作,内容丰富多

2、彩,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传递着民族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情趣。民间艺术在历史进程中融合和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更多的人开始崇尚外来的、现代的文化和艺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民间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通过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来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也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

3、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等等。从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活动的现状来看,也很有必要。民间艺术以活生生的感性形态存在于时空之中,它来自于民间、来自于大众,以能激发人们的情感、情绪为最大特色,它具有多功能的审美、认识、娱乐价值,能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构想,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从我们的身边,有不少可供开发与利用的教育资源,虽然本县民间艺术形式多样、资源丰富,但现行的幼儿园教材中民间艺术活动内容较少,而且比较零散。许多幼儿园也有一些涉及

4、民间艺术的活动,但都没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可供幼儿园借鉴的资料也少之又少,更使人忧心的是,民间艺术教育资源用于发展幼儿健全人格方面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目标与内容目标与内容一、研究目标:1.通过幼儿民间艺术活动内容的开发和利用,对我国的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能有所了解,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2.大胆创新,形成具有自己幼儿园特色的民间艺术活动。3.在体现乡土特色,传承乡土文化的民间艺术活动中,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二、研究内容:1.民间艺术特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2.开发幼儿民间艺术活动课程资源。(1)民间美术民间绘画、民间工艺(2)民间音乐民间歌曲、民间器乐(3)民间文学民间童谣、神话故

5、事3.幼儿民间艺术活动开展的途径方法。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一一、实施过程:1准备阶段(2014.22014.3)收集文献资料,进行理论学习,拟订课题计划。2实施阶段(2014.32014.11)全面实施课题计划,实践中完善教育教学计划,积累研究资料,进行阶段小结。3总结阶段(2014.112014.12)整理各类资料,完成本课题研究报告。二、研究方法:1调查法:通过运用问卷、谈话等方法了解民间艺术特色活动开展的现状。2文献法: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借鉴国内一些研究的成果,使研究方向更明确。3观察法:对教育现场进行观察,做好个案记载分析现象。4行动研究法:坚持行动中研究,研究中实践,边学习,边实践,

6、边研究,边提高的原则,依据课题的研究思想、框架和内容,确立不同侧重点的课题研究活动方法。5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推广经验,调整计划。三、研究措施:1、优选组员,管理人力资源。我们选择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优秀教师加入课题研究的队伍。我课题组对组员的职责、权利作出明确的规定,保证他们认真参与研究。为了激励教师的研究积极性,每学期对教师进行工作考评。2、加强学习,提高科研能力要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首先成为自主创新性学习的示范者。为此我们确立了课题研究组首先是一个理论学习组的理念,通过不断地学习,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提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如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我们在认

7、真学习常州市教研室下发的各项学习材料的同时,根据自身需求,订阅书刊进行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我们在各组员中要求课题组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摘抄知识要点,有自己的阅读反思。争取专家的理论指导。邀请常州市和新北区教研室领导和专家进行研究指导和工作指导。3、注重过程,保证研究质量课题研究最重要的管理是过程质量管理,只有经历科学、扎实的研究过程,才能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了提高研究质量,我们把常规的教研活动和课题实验活动结合起来,全体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开展教学实验,写下学习理论和实践心得,进行交流活动,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研究成果研究成果一、一、形成了幼儿民间艺术活动开展的课程资源及

8、途径方法(一)以趣引趣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由于幼儿年龄小,学习动机与活动本身就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因此,我经常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使民间艺术活动充满情趣,尤其在教材趣味化、设计趣味化、教法趣味法上下功夫。1、教材趣味化在选择民间艺术元素时,尽量选择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教材。有些教材要经过改编、加工以后才有趣味。孩子们感到十分有趣,这样既有游戏,又易于幼儿理解,有民族特色,健康的特征,能较好地让幼儿感受其中的民族文化。2、设计趣味化民间艺术教育活动设计的好坏,往往决定着这次活动的成败,因此对每一个教育活动,都要根据教材对结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使之情节化、承上启下、自然过

9、渡,这样就能使幼儿从一个意境走向另一个意境。比如进行民间音乐活动时,孩子们随着老师简练和游戏性的语言进入了音乐的意境,在音乐意境中孩子们不仅感受了音乐,而且表现音乐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通过老师的精心安排,使幼儿感到有趣味。创造特定的环境情绪气氛,诱导幼儿想象。首先,让歌曲唤起幼儿情绪的反应,去感受歌曲中的情景,创设特定的环境,带幼儿与同伴交流。通过谈话方式诱导幼儿联想,想象。达到教育和感染幼儿的目的。民间音乐用民族民间优秀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正面反映生活的民间教育内容对幼儿进行教育。从而达到“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培养兼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一代新人的目的。3、教法趣味化“好

10、奇”是幼儿的心理特征,“形象”是幼儿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我们的教育方法力争生动形象,充满情趣。(二)以情育情: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艺术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因此将民间艺术教育的重点着眼于引导幼儿对艺术情感因素的体验。那么,怎样利用艺术手段达到情感交流、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艺术中呢?关键是一个“爱”字,因为老师的感情对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二、促进了幼儿的发展1、培养了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在当今日益开放和多元的社会背景下,民间艺术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外来文化大量充斥在电影、电视、录像、广告等各种媒体中,潜移

11、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家长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让幼儿一窝蜂地学习西洋乐器,造成幼儿艺术学习的偏差。我们通过带孩子欣赏、感受民间艺术,体验、创造民间艺术,激发了孩子内心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情。孩子们开始真正从心里喜欢、欣赏、认同民间艺术,在他们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对本土文化认同的种子。2、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对真善美、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贯穿于民间艺术中永恒的主题。民间艺术中处处体现劳动人民向上、向善、乐天、达观的生活态度,体现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民间艺术作品中我们很少感受到文人作品中的感物伤怀、悲天悯人,它是阳光的、豁达的、积极地,我们的孩子通过接触民间艺术,必然会受到其精神的

12、感染。民间艺术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幼儿的精神世界,培养了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3、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民间艺术是一门装饰艺术,在民间艺术纹样中,我们常常看到某一纹样如回纹、如意纹、龙纹等有规律的重复,这样的重复带来一种秩序感和空间感,使人产生审美愉悦。民间剪纸、编结、刺绣的许多图样都是对称的。在用色上,民间艺术的用色以对比、协调为原则,追求色彩度组合搭配以及所产生的视觉美感。强调色彩鲜艳,讲究“红要红得艳、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在造型上简练概括古朴,随着对这些民间艺术不断地的欣赏与创作,孩子们从中能体会到一种审美愉悦,继而提升审美能力。4、锻炼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民间艺术体现了

13、劳动人民的慧心巧工,人们用自己的智慧把一件件天然材料制作成艺术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而民间艺术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开展,很到程度上发展了幼儿的手指小肌肉群的灵活性。成语“心灵手巧”表明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密切相关。民间艺术活动中孩子通过肌肤触摸、肌肉运动、心灵体验获得了对民间艺术的体验,进而增长了智慧。5、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民间艺术活动因其材料多样,工具步骤繁多而让操作比较烦琐,这就需要良好的习惯。就以编结活动为例,每一次编织活动,都要准备很多的彩纸、彩绳、剪刀、双面胶等,位置摆放要合理便于取放。活动前,幼儿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活动规则取材

14、料;活动中,他们要管理好自己的工具、材料,收拾好垃圾;结束时能主动整理桌面和地面,保持整洁,收拾好活动所用的工具和材料。而且剪刀的使用是有安全隐患的,孩子只有具备安全意识,养成良好常规,才可以顺利开展活动,才能在活动中有所发展。三、促进了教师的发展由于民间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日益式微,再加上目前幼儿园课程中民间艺术教育内容的缺失,许多幼儿园教师对民间艺术都感到陌生。但在我们课题中要求教师在浩渺的民间艺术中选择适合幼儿的教育内容,并以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引导他们与民间艺术互动和交流,这是一个难度不小的过程,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1、业务素养的提高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民间文化素养,在教育中我们常常说

15、要给孩子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们的教师正是通过不断学习、实践、研讨,增强了自己这方面的的素养。在此基础上,基于对幼儿学习特点的充分掌握,对于所选民间艺术内容进行了合适的简化和改造。2、伦理素养的加强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支奇葩,将民间艺术引入教育是使这一文化保持生命力的途径。“民间艺术走进幼儿园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导幼儿欣赏、认同我们优秀的民间艺术。我们的教师正是在课题研究中不断加深对这一点的认识,“自美其美”,越来越热爱和欣赏我们的民间艺术,并以自身的热情感召和影响孩子。四、存在问题及改进随着研究的结题,我们越来越感受到我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越来越被民间艺术所蕴含的人文及技艺智慧

16、所吸引。虽然研究组试图从剪纸、刺绣、编织与泥塑等多个方面审视、挖掘其对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价值,但由于时间仓促及研究者水平有限,这样的研究终究不能涵盖所有民间艺术种类,这也是本研究组遗憾之所在。民间艺术要真正成为幼儿教育的内容,有赖于幼教工作者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深入生活,进行形式多样的调查与收集,在众多教育内容中精选、提炼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反映民族文化精髓、适宜幼儿园开展的民间艺术教育内容,并将这些民间艺术教育内容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和幼儿的一日生活整合起来,探索出幼儿素质教育与民间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幼儿创设一个接触民间艺术的平台,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本民族、本地区的民间艺术,更好地体验和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这些都是本研究组有待深入研究之处,也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幼儿教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