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川教版初一历史下第8课宋代的社会生活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160233 上传时间:2025-0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教版初一历史下第8课宋代的社会生活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川教版初一历史下第8课宋代的社会生活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川教版初一历史下第8课宋代的社会生活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初一历史下第8课宋代的社会生活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内容:宋代社会生活几个方面:一是物质生活的变化,包括衣、食、住、行四项内容,二是城市生活剪影,包括娱乐活动和节日活动两项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宋代人们衣食住行的基本情况;掌握宋代繁荣的城市生活概况;知道宋代丰富多彩的节日生活。2、过程方法与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观察有关图像,开展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分析材料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通过学生表演,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加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激活课堂活力;通过结合本地乡土特色的教学,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能力,

2、比较、探究及迁移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具体感受历史的发展进程;理解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历史上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加深学生对中国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培养民族自豪感。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本课的重点是人们的衣食住行,2、难点:宋代社会生活变化折射出的社会文明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多媒体滑动展示清明上河图全图。师:哪位同学知道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和生活时代?你能尝试用一句话介绍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情况吗?生:举手、回答;师:同学们,我们了解某一个时期或者朝代的社会生活情况,通常都是通过听小故事、阅读资料等途径实现的,实际

3、上,感知历史的途径很多,今天这节课,我们换一种方法,通过欣赏、辨析一幅图来了解一个朝代宋代的社会生活,看一下同学们的鉴赏能力、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家说,这是一幅什么图?生:清明上河图师:刚才我们所看到的画面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他向我们展现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清明上河图也成为一幅后人研究北宋社会生活的风俗人情画。而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在前面宋代政治、经济的基础上,进一步来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2、新授师:要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可以先从四个方面来了解,就是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负责“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内容。让

4、大家观察清明上河图,大家在观看的时候,按照老师所分配的任务进行细心的观察,也可以利用你们手中的资料,边看边讨论,看完之后来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同学观察得最仔细,回答得最好。多媒体播放清明上河图的录像片断。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师:先请负责“衣”组的同学把你们所观察到的给我们讲一讲。生:“衣”组先派一个代表发言,再由同组其他人补充。师:刚才几位同学都回答得很好,老师在这里补充一下,宋代服装体现了等级性和不同的行业特点。(出示图1)左图是皇帝的朝服,右图是品官的官服,各级官员的服色不同,一般三品以上穿紫色,五品以上穿朱色,七品以上穿绿色,九品以上穿青色。至于普通百姓,就只能穿黑白两色。而且,宋代对士、农

5、、工、商的服饰,限制极为严格,就连乞丐,也有规格。所以,在宋代,除从服饰上可以看出等级差别外,还可以看出他们所从事的行业。而妇女的服饰,(出示图2)跟唐代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请大家观察一下,唐宋的女性服装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生:(全体回答)唐代服装比较宽大、开放、华丽,宋代服装比较贴身、保守、质朴;主要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师:同学们回答得不错。各个朝代都有各自的特点,从唐代女性的服装,可以看出唐代社会的开放和妇女地位的提高,而宋代妇女的社会地位怎样呢?不同社会有不同的审美观点,唐代社会以肥为美,而宋代社会则认为怎么样才是美?(学生回答:瘦的、小脚的女人。)对,由于宋代认为女人小

6、脚才漂亮,所以从北宋末年开始,盛行女子缠足的风气,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陋习,到辛亥革命后才被废除。缠足对妇女来说,是一种束缚,也说明宋代妇女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师:当时的衣料主要有丝绸和布,麻布是最普通的衣料,南宋时,由于棉花种植的大面积推广,使棉布开始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讲完进行归纳小结。)师:接下来,我们来看“食”组的同学准备得怎么样了?生:“食”组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回答。师:几位同学的观察力还是不错的,那能不能再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列举几样宋代比较有名的食物出来?生:东坡肉、包子、馄饨。师:对,刚才有些同学也看到了有卖包子的店子,此外,宋代的烹调技术也相当成熟,有蒸、煮、炸、炒、烤等等

7、。苏东坡所烹制的“东坡肉”更是一道流传至今的名菜,有机会大家不妨去尝一尝。(进行归纳小结。)师:那“住”方面的情况怎样呢?生:“住”组的同学进行回答。师:回答得不错。居住条件表现在城乡明显不同,而一些大官僚、富商的住宅更是豪华,尤其到了南宋,这些人更注意对优美环境的选择,采用园林式建筑,而这些也成为今天苏州、杭州城市建筑的一个特色。(出示图3)师:除了房屋的建造讲究之外,宋代的室内家具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示图4)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呢?生:由于民族之间的大融合,因而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所造成的。师:(进行归纳小结。)师:(出示图5)请负责“行”组的同学来说一说交通工具有哪些?生:“行”组的

8、同学进行回答。师:很好。两宋时期的交通工具比较多样化,体现了身份地位的不同,其中坐轿子就要分等级,地位高的人坐的轿子就比较华丽,除了王公贵族之外,平民百姓和商人也可以坐轿子了。在这里,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汉代,政府规定商人“不得乘坐马车”;在唐代,虽然实行开明的政策,但国家规定商人不准参加科举考试;而到了宋代,对商人的限制都取消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结合课后智能开发组织学生讨论回答,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全面,教师可以进行引导总结。)师:(总结)我国古代社会很重视农业的发展,政府从而抑制商人的活动,到了宋朝,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商业的繁荣更胜唐朝,而商业的发展离不开商人,所以放宽了对商人的限制;

9、同时,由于宋代社会比较重视金钱,当时嫁娶不是看对方门第的高低,而是看对方有没有钱财,从而也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师:谁能来概括一下宋人的衣食住行具有什么特点?生:具有前所未有的奢华;体现出封建的等级性以及服饰的行业特点。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宋代人们精神方面的文化生活过得怎么样?我们班有几位同学想带我们先逛一遍东京城,帮助大家了解东京的城市生活情况。生:表演师:提到了一个新的场所,叫做“瓦舍”,就是专供居民娱乐的地方,那里有专业的民间艺人表演各类文艺节目,大的瓦舍可以容纳数千人。另外,城市的体育活动也很丰富,有武术、相扑、马球、蹴鞠等,大家知不知道,“蹴鞠”是现在哪种体育活动?(学生齐答:足球

10、。)(出示图6)当时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很喜欢这项运动,并且有人因为踢得好而平步青云,比如水浒传里的高俅就因为踢得一脚好球被宋徽宗所赏识而官至太尉。我们班里也有许多同学都喜欢踢足球,所以应该知道足球最早起源于我国古代的蹴鞠。师:宋人丰富的社会生活还体现在节日生活方面。宋代的节日主要有哪些?(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我们现在的春节在宋代叫做什么?(学生齐答:元旦或元日。)我们现在是怎样过春节的?跟宋代比较,有什么不同吗?(学生自由回答。)师:其实宋代人过春节跟我们现在过年是大同小异,那除了这些传统节日之外,同学们知不知道有哪些节日或风俗习惯是具有本地乡土特色的呢?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

11、们清楚地认识到:历史是具有传承性的,中国古老的文明不管在现在还是在未来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最后让我们一起通过一首短诗回顾这节课的内容:衣服样式行业异,麻布为主棉布起。南方米饭猪鱼肉,北方面食多羊肉。住房差异在贫富,高脚家具成定局。轿子车马陆地行,南方水路用船舶。城市人多商业旺,宋代生活很繁荣。课外探究活动:让同学们搜集一些描写节日方面的宋诗宋词,整理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增长同学们的课外知识。课后反思: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丰富内涵的认识。通过清明上河图进行导人,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然后分配各小组,衣、食、住、行。用短诗总结效果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